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東莞市教育局辦了一場「雲晚會」
視頻直播吸引了100萬+點擊
東莞市委書記、市長都來寄語了!
1月13日晚,由東莞市教育局主辦,東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奮力打造品質教育——2021東莞教育系統雲晚會」舉行。
據了解,本場晚會由東莞教育系統自編自創自導自演,原創節目佔比八成以上,晚會分《奮進》、《擔當》、《成長》、《啟航》四個篇章呈現。節目匯聚了近年來各級各類藝術比賽精品獲獎節目、根據演出主題全新編排的原創節目,以及體現東莞本土特色的藝術表演作品。
通過合唱、舞蹈、朗誦、武術、器樂演奏、情景劇等形式,展現了東莞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發展、擴容提質、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師德師風等各方面付出的努力與收穫。展示「十三五」期間東莞「美育」方面的發展成果,彰顯東莞教育系統謀篇「十四五」、邁向新徵程、有所新作為的決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兩位領導通過視頻傳達對教育工作者的關心和鼓勵。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寄語
老師們,同志們,大家好!我們剛剛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你們堅持立德樹人,奮進擔當,舍小家為大家,教書育人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在全市推進「雙統籌」、奪取「雙勝利」中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讓人欣喜,令人感動。你們是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全市教育系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東莞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先手棋,聚焦打造品質教育的目標任務,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強化使命擔當,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不斷把教育內涵優質發展推向新的高度,把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把廣大市民對教育的獲得感推向新的高度,高水平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為東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名片提供有力支撐。
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寄語
教育質量是城市綜合環境的重要一環。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贏得教育才能贏得未來。過去不平凡的一年裡,我們看到了病毒的無情,更看到了人間的大愛。全市教育系統面對抗疫和教學的雙重壓力,不畏艱難,砥礪前行,在圓滿完成各項教學任務的同時,推動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取得紮實成效。隨著下來品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打造,更多師德高尚、本領高強、學生愛戴的莞邑良師必將不斷湧現,更多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卓越校長必將脫穎而出,更多思想深邃、境界高遠、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必將聲名遠播。我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凜冽寒冬,也沒有到不來的春暖花開。新的一年裡,讓我們攜手共進,奮力攻堅,努力讓品質教育成為東莞的閃亮名片,成為全體市民的一份驕傲!
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增量翻一番
普通高中公辦學位總量翻一番
教育經費總投入翻一番
公辦中小學專任教師增量翻一番
高級職稱教師增量翻一番
……
近日
東莞迎來一波教育方面的好消息!
▼
2021年1月14日上午,東莞市召開打造品質教育新聞發布會,對東莞市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大會主要精神進行解讀,就東莞教育系統落實大會精神的工作安排進行通報。
確保實現「五個翻一番」
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大會,明確將「打造品質教育」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戰略,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事業整體發展水平。「十四五」時期將確保實現「五個翻一番」。
1.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間義務教育階段新增的公辦學位,將比「十三五」期間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間義務教育階段新增的公辦學位約12.5萬個,預測「十四五」將新增超過25萬個。
2.普通高中公辦學位總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末的普通高中公辦學位供給的總量,比「十三五」期末翻一番。2020年底,普通高中公辦學位為5.5萬個,預測到2025年底將為約11萬個。
3.教育經費總投入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間全市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投入,將比「十三五」期間翻一番。2020年教育經費投入還沒有最後核算,初步測算未來五年,我市將加大公辦學校建設力度、加大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間全市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將比「十三五」期間翻一番。
4.公辦中小學專任教師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間新增的公辦中小學專任教師數量,將比「十三五」期間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間新增的公辦專任教師數量接近1萬名,預測「十四五」期間將新增超過2萬名公辦專任教師。
5.高級職稱教師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間新增的高級職稱教師數量,將比「十三五」期間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間新增的高級職稱教師750多名,預測「十四五」期間新增將超過1700名。
教育現代化分三步走
「十四五」著力打造「六個新」
據市教育局介紹,市教育系統去年開展了為期近三個月的大調研,對東莞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深化研究,初步提出未來十五年,將分「三步走」實現教育現代化。第一步是「十四五」時期,打造品質教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第二步是至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現代化強市,第三步是至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現代化強市。其中「十四五」時期,努力實現「六個新」的發展目標。
1.打造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
義務教育結構進一步優化,師資素質得到明顯提升,全市基礎教育整體質量水平穩居全省前列。
2.打造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新範例
高起點籌建灣區大學,加快推進港城大(東莞)建設,東莞理工學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本科專業試點,高端人才和科研團隊聚集吸引力明顯增強。
3.打造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新高地
建成在粵港澳大灣區具有標杆引領水平的一批高水平中職學校、示範專業和專業群,為東莞打造「全國先進位造之都」強化技能人才支撐。
4.打造智慧教育治理的新標杆
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高效運行、智能監管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基本建成,教育大數據分析應用全面提升,有效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5.打造教育綜合改革的新品牌
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深化,在公辦學位供給、教育結構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教育評價督導等方面創新經驗、打造品牌,教育改革動力效能充分釋放。
6.打造增進民生福祉的新窗口
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充足優質,終身學習體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全民受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成為高品質現代化都市的精彩縮影。
提升「八大品質」
實施「1+12」行動計劃
東莞市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大會對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強調要以著力提升「八大品質」打造「品質教育」。這八大品質是:黨的建設品質、五育融合品質、學位供給品質、結構優化品質、服務發展品質、師資建設品質、教育治理品質、綜合改革品質。東莞教育系統在大調研的基礎上,聚焦提升「八大品質」,謀劃推進「1+12」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已在東莞市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大會上發出徵求意見。
「1」行動計劃是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行動計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提質量、抓示範,紮實推進全市中小學校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以高水平黨建引領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12」行動計劃分別為:
1.推進公辦中小學校建設行動計劃
完善學位動態監測機制,優化學校布局結構,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加強資源保障,完善督導激勵,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204所,增加學位超過31萬個。
2.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計劃
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幼教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幼兒園科學品質保教示範項目,力爭到2025年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3萬個,打造一批品牌幼兒園,推動公辦民辦幼兒園協同發展。
3.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計劃
創新優質師資配置,創建集團化辦學示範區,完善品牌學校培育常態化機制,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試點示範。完善隨遷子女、特殊教育、專門教育和經濟困難家庭兒童入學保障機制,提供多元優質校內課後服務。
4.推進優質普通高中「雙特色」培育行動計劃
加強特色課程體系建設,完善特色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完善招生、師資、經費、評價等支持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申報省特色示範高中。打造一批特色優質項目,建設一批市級特色優質普通高中,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5.推進民辦學校規範提質行動計劃
推動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持續深化公辦民辦學校結對幫扶和委託管理,加強民辦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支持民辦學校培育辦學特色,打造優質學校品牌,推動民辦學校提升育人水平。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管理,規範校外培訓辦學。
6.推進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創新體制機制高起點建設灣區大學,打造世界一流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加快將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推動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本科專業試點,提升在莞高校整體實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層次人才。
7.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行動計劃
打造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一批「雙精準」示範專業。開展多元主體共建職業教育集團改革試點,培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職教集團,建設一批高水平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
8.打造「莞邑良師」行動計劃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榮譽制度。推動教師隊伍擴容,多渠道補充教師缺口,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建立精準培養培訓體系,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健全教師管理機制,培養一批名教育領軍人才、省級教育家型教師、市級教育家型教師。
9.推進「品質課堂」行動計劃
深入推進課堂變革,實施課堂理念研訓、示範基地建設、教學能力大賽、新型技術創新、評價體系構建、成果培育推廣等六大項目,到2025年,遴選培育一批示範鎮街、示範學校、示範教研組、精品示範課,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優質教學成果。
10.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行動計劃
建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勞動教育名師培養,打造勞動教育特色品牌,建成一批勞動教育實驗區(鎮街)、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勞動教育基地和研學實踐基地,探索具有東莞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
11.推進智慧教育行動計劃
加快建設教育大數據中心,建成開放融通的智慧教育大平臺——莞教通,建成覆蓋人人的在線終身學習中心——莞易學,深入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加快形成適應教育現代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態。
12.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行動計劃
實施評價制度體系優化項目、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項目、普通高中增值評價項目、「五育」綜合素質評價項目、評價改革實驗區校試點項目、教育評價能力研訓項目、評價數據平臺創建項目等,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2021年六大重點工作
2021年,市教育系統將圍繞擴容、提質、強師、服務、治理、改革六個方面下功夫,推動打造品質教育起好步、開好局。
1
擴容
持續推進千日攻堅行動,完善學位動態調整機制,編制基礎教育設施專項規劃,優化學校布局,落實公辦學位供給與商住用地出讓聯動機制,完善高中教育用地保障,加快學校建設,探索建立建設質量監測員制度,確保「擴一所優一所」。2021年將推動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45所、新增學位4.68萬個,公辦幼兒園18所、新增學位7000個,確保各學段學位供需平衡。
2
提質
圍繞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規範發展、均衡發展。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和品牌學校建設,新增品牌學校 40 所。推進勞動教育,加快課程體系、教師培養、實踐基地和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創新勞動教育東莞模式。打造品質課堂,培育首批品質課堂示範鎮街、示範學校、精品示範課。啟動特色學校、特色項目「雙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規範各類幼兒園辦學行為。啟動民辦教育分類管理試點,推動民辦教育規範優質發展。
3
強師
以莞邑良師工程為抓手,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最美教師評選,優化榮譽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加快高層次人才引進,探索年內集中招聘引進100名高層次短缺人才。加快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完善學校幹部選任和教師職稱評聘機制,規範編外教師管理。實施教育領軍人才、教育家型教師、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保障教師待遇,切實減輕教師負擔。
4
服務
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大力建設特色專業群、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提高「雙師型」教師佔比,拓寬中職高職銜接渠道。莞易學平臺年內新增 500 門技能課程、引導不少於50萬人參加培訓。推進灣區大學、港城大(東莞)建設,推進東莞理工學院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推進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年內實現公辦小學提供校內下午課後服務基本全覆蓋。加強青少年防近視工作,年內更新改造10000間教室燈光照明。
5
治理
全面落實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構建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格局。加快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切實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加強進校活動清單管理。強化信息技術賦能,建成一個教育大數據中心,服務智慧校園、智慧教學、智慧治理三大場景,提升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高風險防範、矛盾調解、應急處突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校園疫情防控、安全保衛、校車運行、食品衛生等管理體系,保障師生安全。
6
改革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創新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普通高中增值評價、「五育」綜合素質評價等工作項目。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創新公辦學位供給機制,創新民辦教育規範提質路徑,創新優質教育資源培育模式,創新師資隊伍建設方式,創新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積極創建廣東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記者對教育擴容提質2020年取得成績和2021計劃、公辦高中學位擴容、師資隊伍建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進行了提問,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葉淦奎,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柏松,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健,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甘雨對以上問題進行了回答。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教育擴容提質
2020年教育擴容提質成績:完工新改擴建學校32所,增加學位約3.7萬個,比2020年原定計劃超額完成了3所,新增學位超0.34萬個。
2021年教育擴容提質計劃:總投入預計約42.88億元,完成45所新改擴建學校項目;預計總投入94.1億元,新動工69所學校項目。
保障師資隊伍建設
採用「擴增量、優存量」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高質量推動完成教師隊伍擴容任務,力爭實現學位擴容與師資保障同步。
推動職業教育提質
將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深入實施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行動,推動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打造學習型灣區都市
秉承「學在東莞,品質教育」的理念,發揮教育主動擔當,通過建設具有東莞特色的在線學習中心——莞易學,構建東莞終身學習體系,助力我市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灣區都市。
東莞打造品質教育聽您說
教育君邀您建言獻策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問卷☟
素材來源:莞香花開綜合東莞慧教育、知東莞等
原標題:《定了!未來五年,東莞新增中小學學位310000+!》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