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努力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我市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進一步縮小基礎教育區域差距,整體提高基礎教育教育質量。近年來,經開區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一、經開區教育事業基本情況:
經開區規劃總面積121.68平方公裡,常住和就業人口20萬人,轄龍山、萬春2個街道,23個社區。2019-2020學年,全區有各類學校32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9所,幼兒園21所(公辦園3所)。在校學生16288人,其中高中生67人,初中生1723人,小學生9514人,幼兒4984人。教職工1437人,其中高中11人,初中173人,小學555人,幼兒園698人。
二、近年來教育事業工作成效:
1.教育布局進一步優化。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蕪湖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方案用地性質的部分調整、新的《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的實施、城市流動人口快速增加以及二孩政策的放開,現行的教育布點規劃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2019年,市教育局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相關部門,已對第五輪教育布點規划進行重新修編。依據《蕪湖市中心城區幼兒園、中小學布局規劃(2019-2030年)》及轄區內適齡兒童未來入學入園需求,經開區近期規劃建設一所規模為24班的中學、3所公辦園,優化基礎教育發展布局。2020年9月,36個教學班規模的銀湖小學擴建工程竣工將投入使用。
2.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市認真貫徹落實《蕪湖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配合編制部門按照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確立周轉池制度,農村學校按照省編辦統一要求核定教師編制,鄉村教師招聘納入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工作,同時積極開展鄉村教師定向培養。經開區每年按計劃補充新教師,補充新教師更注重向藝術、體育、科學類學科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其中2018年經開區補充新教45名,2019年補充新教師93名,全區教師學科結構和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
3.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進一步優化。我市2018年啟動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來,持續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2019年,經開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6.3%,公辦幼兒園覆蓋率21.6%。
4.基礎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2014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通過優質學校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了一批新建學校和薄弱學校走上優質發展之路。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成立優質學校(含幼兒園)教育集團43個,優質學校辦分校(分園)109個。近年來,經開區積極引進育紅小學、安師大附小、安師大附中、安師大附幼等優質教育資源,採用合作辦學形式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區域基礎教育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目前,有3所小學(鳳凰城小學、銀湖小學、城北實驗小學)與安師大小教集團合作辦學,2所幼兒園(安師大附幼城北分園和城北實驗幼兒園)與安師大幼教集團合作辦學。2020年,經開區將積極推進成立區域內天門小學教育集團。
5.人才子女教育服務水平不斷優化。市教育局高度重視蕪湖市人才特區建設,貫徹落實中共蕪湖市委《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蕪市發〔2017〕6號)文件要求,新制定了《蕪湖市國內外拔尖人才、領軍人才、高端人才子女入園入學規定》(蕪教基〔2018〕59號),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監護人意願,進一步簡化程序,堅持特事特辦、隨到隨辦、優先安排,持續做好我市引進人才子女教育服務工作,解決人才子女入學的後顧之憂。
三、下一步打算:
1、為推動經開區教育資源的優化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局將積極幫助經開區在市內或省外(長三角地區)引進優質初中教育資源合作辦學,並提升經開區三十三中學、萬春中學和新建中學(銀湖中學)的辦學質量和知名度。
2、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繼續實施《蕪湖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使鄉村學校優質教師來源得到多渠道擴充,鄉村教師資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穩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切實保障,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素材來源 | 蕪湖教育局
說明 | 部分內容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