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N Protocol:為分布式存儲而生的資料庫

2021-01-19 金色財經區塊鏈

資料庫,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會有一定迷惑。到底什麼是資料庫呢?我們可以從其名字來說,資料庫的意思是數據的集合,如果這樣來理解的話,在電腦上我們把照片放到同一個文件夾下,那麼這個文件夾就是一個照片資料庫;把文檔資料放到一個文件夾,那麼這個文件夾也是一個資料庫。這樣理解並沒錯,這種資料庫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資料庫。

正是因為有了資料庫後,我們可以直接查找數據。例如你每天使用餘額寶查看自己的帳戶收益,就是從資料庫讀取數據後給你的。

區塊鏈中的資料庫--預言機

在區塊鏈的結構體系下,不依賴第三方解決信任問題是區塊鏈的一大優勢,而智能合約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區塊鏈世界裡,智能合約其實並不智能,它需要滿足相應的預設條件才能觸發執行,一旦預設條線需要由外部變量觸發,情況就變得複雜。區塊鏈作為一個確定的、封閉的系統,是無法主動獲取鏈下數據的,如何獲鏈外數據變量,就成為一大難題。因此,當智能合約需要與外界進行數據交互時,就需要一個通道,用以連接區塊鏈世界與外部現實。

預言機(Oracle)是解決鏈下數據「上鏈」以執行智能合約的關鍵。通過在區塊鏈與網際網路之間建立起一道「網關」,實現兩種不同類型數據間的交互,從而幫助鏈上智能合約獲取到準確的鏈下數據來完成交易。

理想預言機網絡應當滿足的條件

理想的預言機網絡應當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數據調用是基於雙方相互信任的(不可篡改)。預言機在調用外部數據引入智能合約時,應當保證最終反饋給用戶的數據與數據來源本身的數據一致,防止預言者中途篡改。

經過服務請求方的確認和其他預言者的驗證後,如果調用數據結果無誤,則將調用數據寫入智能合約,並將交易記錄上傳到區塊鏈上;如果調用數據出現不一致,則該交易將被定義為非法交易。

2.數據調用具有高效性。預言機合約通過智能合約規定,如果預言者沒有在請求發出後的規定時間內響應用戶請求,或者是響應請求沒在規定時間內將數據反饋給用戶,就會自動取消交易,並且對服務供應商實施懲罰。

3.數據調用安全性高。預言機的設計必須有效遏制各種數據腐敗行為,比如女巫攻擊、鏡像攻擊、複製答案(吃空餉)等。

並且,通過強制節點在 TEE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環境中執行解密,並向區塊鏈匯報所有用戶和節點都能看到的通用答案。

4.符合激勵相容原則。預言機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的設立必須實現激勵相容,但是無論是 PoW (Proof-of-Work)還是 PoS (Proof-of-Stake)都很容易造成多數人攻擊,前者體現在挖礦方面——通過礦池等組織形式發起攻擊,後者則是通過超額抵押(Staking)和賄選等方式實現攻擊。

NDN Protocol--基於NDN網絡的新型預言機

NDN Protocol是基於數據命名和NDN Link網絡的分布式存儲數據聚合協議,通過數據預言機解決分布式存儲網絡難以解決的檢索礦工流量計費問題。同時, NDN protocol 將聚合各類分布式存儲網絡的數據交易需求,在數據預言機的支持下,保障數據交易和計費的高效安全撮合。簡而言之,NDN Protocol 為Dapp提供安全的數據服務,並自動結算。NDN Protocol 底層是採用NDN分布式網絡,NDN是由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開源項目,NDN 網絡跟現有的基於TCP/IP 通信模型的網絡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去中心化的理念設計。

相對於TCP/IP 通信模型來說,NDN網絡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通信網絡,在網絡中,數據成為一等民。

2 以數據為中心的安全性。

在NDN中,安全是建立在數據本身,而不依賴數據的來源和獲得方式。每一塊數據都由發布者實施了籤名,數據籤名是強制性的,數據經過籤名後,再加上數據發布者信息,可以確定數據的可信性,使得消費者對於數據的信任不依賴於數據是如何得到的,從哪裡得到的

3 高效的傳輸機制

NDN網絡基於發布/訂閱(Publish/Subscribe)通信模型 解除了內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關聯關係,數據的驅動完全交由網絡自身處理,從而大大提高了網絡的效率。

NDN Protocol的應用場景

NDN Protocol 基於聚合分布式存儲協議為區塊鏈世界提供了去中心化數據預言服務,在 Dapp、DeFi 應用和傳統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大量的使用場景和用例。在 Dapp 和 DeFi 應用中,適用於金融衍生品交易平臺、借貸平臺、快遞追蹤 /IoT、穩定幣、博彩遊戲、保險、預測市場、數據資產化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幫助傳統企業滲透到區塊鏈領域,擴展業務模式和增加營業收入。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NDN新鏈社區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大本營Protocol Labs 協議實驗室
    他進入史丹福大學後,學習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知識,從事對分布式存儲網絡技術的研究開發。變世界的人,同時,他還是開放協議復興最有說服力的倡導者之一。IPFS是一個開放原始碼項目,在2014年開始由Protocol Labs在開源社區的幫助下發展。其最初由Juan Benet設計,他建立實驗室開發IPFS初衷正是為了通過設計一個協議建立更加安全、高效、開放的網絡。
  • 騰訊Tendis 正式開源:企業級分布式高性能 KV 存儲資料庫
    IT之家12月22日消息 近期,騰訊宣布企業級分布式高性能 KV 存儲資料庫 Tendis 正式開源。IT之家獲悉,Tendis 是騰訊互娛 CROS DBA 團隊 & 騰訊雲資料庫團隊自主設計和研發的分布式高性能 KV 存儲資料庫,兼容 Redis 核心數據結構與接口,可提供大容量、低成本、強持久化的資料庫能力,適用於兼容 Redis 協議、需要大容量且較高訪問性能的溫冷數據存儲場景。Tendis 目前已經被應用到騰訊內、外部大型項目中。
  • 分布式資料庫比集中式資料庫的優勢在哪裡?
    更強的可擴展性:分布式資料庫可以通過增添存儲節點來實現存儲容量的線性擴展,而集中式資料庫的可擴展性十分有限。更高的並發訪問量:分布式資料庫由於道採用多臺主機組成存儲集群,所以相對集中式資料庫,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用戶並發訪問量。更適合分布式的管理與控制。
  • 達夢分布式資料庫演進
    反之,為了解決問題,達到相同目標,又可以選擇不同的技術,至於用什麼技術、用哪項技術,還是以需求為核心,這是我在導語當中可以得出的兩個結論。  接下來,我將通過挖掘分布式資料庫是怎麼產生的,最初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來印證前面兩個結論。  分布式資料庫其實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東西,基於以下幾個事實:
  • 胡利明:金融機構分布式資料庫轉型的要點和路徑
    ,最後介紹了騰訊雲在分布式資料庫領域的技術探索和實踐,包括分布式資料庫TDSQL、分布式HTAP資料庫TBase。二是共享存儲(Shared-everything),分為SharedDisk和SharedLog。SharedDisk是將多個資料庫引擎節點底層掛載在一個共享的存儲系統上,各個資料庫引擎都可以看到所有的數據,在多個資料庫引擎實例之前加載一個類似負責均衡的資料庫代理層,將資料庫負載分布到不同的引擎上,從而達到擴展整個資料庫系統處理能力的目的。
  • 易用、穩定、高效,萬裡資料庫開啟新一代分布式資料庫新紀元
    12月21日--23日,第十一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DTCC 2020)在北京召開,大會以「架構革新高效可控」為主題,設置2大主會場,20+技術專場,近50家資料庫廠商、2000餘名觀眾參會。萬裡資料庫重磅亮相本次資料庫技術大會,吸引眾多行業人士與技術專家的關注。
  • 八年鍛造,為雲而生,QingStor 分布式存儲全線升級
    作為混合雲先行者和領導者,青雲QingCloud旗下QingStor分布式存儲產品從架構設計到產品開發,完全採用100%自主設計、自主研發,從零開始構建而成。這和當下國內的分布式廠商中,基於開源的分布式存儲作為底層進行二次封裝和二次開發的做法存在本質差異。
  • 從單體式向分布式演進 金山雲打造更高性能的資料庫DragonBase
    12月18日,在全球分布式雲大會分布式數據論壇上,金山雲資料庫總監餘邵在分享了《金山雲分布式資料庫DragonBase的實踐與發展》。從單體式向分布式演進 金山雲布局全係數據庫產品「從單體式向分布式轉變,整個資料庫架構發展大致分為三種形態,金山雲布局了全系的資料庫產品」餘邵在表示。
  • 從架構特點到功能缺陷,重新認識分析型分布式資料庫
    寫在前面本文是分布式資料庫的總綱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討分析性分布式資料庫的發展和技術差異;第二部分則是交易性資料庫的一些關鍵特性分析。Ivan開始計劃的分布式資料庫是不含分析場景的,所以嚴格來說本篇算是番外篇,後續待條件具備將以獨立主題的方式展開。正文隨著大規模網際網路應用的廣泛出現,分布式資料庫成為近兩年的一個熱門話題。
  • 對話巨杉資料庫核心研發:分布式資料庫修煉之路
    分布式資料庫是當前資料庫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一直以來資料庫的核心研發都是十分神秘的團隊,作為巨杉資料庫幕後的隱士高人,他們對資料庫發展以及資料庫研發團隊的看法是什麼呢?本文我們就由一位巨杉資料庫的技術「老江湖」向大家分享分布式資料庫自研之路。
  • 騰訊開源分布式存儲系統 Tendis,可完全兼容 Redis
    近日,騰訊宣布開源一個與 Redis 協議完全兼容的高性能分布式存儲系統 Tendis。
  • 「技術乾貨」分布式 SQL:資料庫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了解決此問題,組織希望獲得經過測試的關係數據存儲(例如Oracle,SQL Server,Postgres和MySQL)的可靠性,但要具有雲帶來的規模和全球覆蓋範圍的好處。一些人轉向NoSQL存儲庫來嘗試滿足這些要求。這些替代方案通常可以滿足規模要求,但由於不是完全為提供真正的一致性而設計的,因此不能作為事務資料庫使用。
  • 為Java應用程式實現分布式資料庫
    簡介Interference是一個簡單的Java框架,使您可以使用類似JPA的接口和註解在Java應用程式中運行分布式資料庫服務。Interference服務的基本單元是一個節點-實際上,它是一個Java應用程式,其中運行服務實例。
  • 國產資料庫大有可為——訪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
    日前,東方國信分布式資料庫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李曉光圍繞國產資料庫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新基建等話題,接受了記者採訪。「東方國信一直致力於國產資料庫的研發。」李曉光說,從2012年開始,東方國信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分布式資料庫CirroData,採用了先進的計算和存儲分離的技術架構,融合了分布式存儲和MPP並行計算的各自優勢,不但輕鬆實現了雲平臺上的伸縮擴展能力,還提供了隨需部署能力,作為新一代雲數據倉庫的典型代表,已是國產資料庫的佼佼者。
  • 新技術引領分布式存儲系統VeSpace詳細介紹
    VeSpace Server SAN專門為雲計算生態而設計,在產品易用性、運營成本,數據安全和軟體複雜度上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權衡,融合了分布式數據、分布式緩存、容量負載均衡、及多重數據保護等諸多存儲技術,能夠滿足金融、網際網路、製造業、電信、證劵、電力、石油等行業關鍵業務的需求,保證客戶業務高效穩定運行及數據安全,提升業務的敏捷性與競爭力,最大程度上讓客戶減少在存儲上的TCO(Total Cost of
  • 巨杉資料庫SequoiaDB巨杉TechSequoiaDB 分布式事務實現原理簡介
    1分布式事務背景隨著分布式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成熟,業內對於分布式資料庫的要求也由曾經只用滿足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讀取這類邊緣業務向核心交易業務轉變。分布式資料庫如果要滿足核心帳務類交易需求,則其需要完善分布式事務,向傳統關係型資料庫看齊。即分布式事務的實現也需要像傳統關係型資料庫的事務一樣滿足事務的標準要求及定義,即ACID特徵。分布式資料庫的數據是進行多機器多節點分散存儲的,這樣的存儲架構為實現分布式事務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 IPFS的分布式Web新協議∣實現分布式雲存儲
    這個名叫「超文本傳輸協議」的傢伙,是通過你輸入的網址,來調取匹配其中心化資料庫的內容,達到信息內容訪問的目的。HTTP和IPFS 的關係就好比「中心化存儲」與「分布式存儲」一樣,HTTP依賴中心化伺服器,容易遭受攻擊,訪問量暴增伺服器容易宕機,下載速度慢,存儲成本高;而IPFS是分布式節點,更加安全不易被DDoS攻擊,不依賴主幹網,降低存儲成本且存儲空間大,下載速度快還能查找文件歷史版本記錄,並且理論上能永久儲存。
  • 金融企業選擇與應用分布式資料庫的7個核心問題
    接手騰訊分布式資料庫以來,主要負責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功能策劃、市場能力建設、服務支撐能力建設和團隊建設等。 大家好,我是來自騰訊雲的蘇強。從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商用那天起,我就在分布式資料庫團隊裡,所以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是最了解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的人之一。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近兩年來分布式資料庫在金融行業裡真實應用的細節與核心。
  • 叢雲信息分布式資料庫與浪潮商用機器完成兼容互認證
    互認證完成近期,上海叢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資料庫Kingwow與浪潮K1 Power伺服器系列產品完成技術兼容性測試,發布了互認證證書。雙方產品在兼容性、穩定性、安全性上表現良好,運行流暢。年初,浪潮商用機器發布了業務戰略「新常態、新核心、新Power」,用開放自主的K1 Power方案為用戶構築網際網路時代業務的新型核心數據系統。目前,浪潮K1 Power已經可支持常見的各類集中式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分布式和集中式資料庫的理想承載平臺。此次雙方的適配,進一步強化了浪潮K1 Power的資料庫生態,推進了浪潮商用機器「新核心」業務戰略。
  • 南大通用分布式事務型資料庫GBase 8c滿分通過工信部標準測評
    南大通用分布式交易型資料庫產品GBase 8c在基礎能力、兼容能力、管理能力、高可用、擴展能力、安全能力等50個方面,均滿足資料庫管理平臺基礎能力測試要求,以滿分的優異成績通過「第11批大數據產品能力測評」分布式事務資料庫能力認證。GBase 8c是南大通用在十餘年分布式資料庫研發積累的基礎上,全新打造的新一代分布式交易型資料庫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