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九江許多家長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暗暗較勁。不為別的,為的是讓孩子能讀上公立幼兒園。一直以來,在九江家長的眼中,公立幼兒園名額少、難進,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的讀不起、收費低的瞧不上。隨著這幾年我市一批私立幼兒園轉普惠性幼兒園,私立幼兒園的收費標準降下來了,可公立幼兒園的熱度為何絲毫未減?
現狀:為進公立幼兒園擠破頭
黃女士的小孫女今年9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去年開始,黃女士已經聯絡熟人給小孫女上幼兒園鋪路。黃女士的目標很明確,小孫女要上市中心的一所公立幼兒園。
「我孫子也是上的這所幼兒園。」黃女士很篤定,但實際上黃女士並沒有很鐵的關係網。黃女士說,孫子之所以能上那所公立幼兒園,歸功於當年媳婦徹夜排隊拿到的名額。「拿個小板凳,排了一晚上。」現在無隊可排,黃女士開始找熟人,而且是熟人託熟人。
熊女士的兒子也即將入園,熊女士看中的是潯陽區的一所公立幼兒園。離家近,又是公辦的,熊女士很滿意。熊女士說,這所公立幼兒園不像幾所鼎鼎有名的傳統公立幼兒園,原本她以為不難進,但是幾經了解後,熊女士慌了。「說也很難進,沒辦法我們也去找了熟人。」而且還是兵分三路,熊女士分別找了自己的閨蜜、表姐夫還有老公的姐夫。「因為他們都說難進,為了保險起見,就多找幾個人。」最近熊女士聽說,老公的姐夫搞得七七八八了,這才安心。
「我自己也沒熟人,就託朋友找了他的熟人,但是說很難。」陳先生心儀的這所幼兒園一直火爆,陳先生就住在幼兒園附近,但是因為幼兒園名額有限遲遲不能報名,「幼兒園說他們回頭會在網上公布報名指標,但是也沒告訴我們具體的公布時間和數量,這叫我們怎麼報名啊。」
調查:家長為何偏愛公立幼兒園
在很多九江家長眼中,公立幼兒園代表著規範,且收費低。而私立幼兒園,要麼收費過高負擔不起,要麼收費太低不放心。
採訪中,很多家長坦言,公立幼兒園收費便宜,一個月只要幾百元,有著超高性價比。「有些私立幼兒園一年要四五萬,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負擔起的費用,便宜的私立幼兒園光是看硬體就不達標了,你哪敢送去啊!」熊女士說。
「私立幼兒園教孩子各種學前知識,變相收了很多費用,公立幼兒園相對單純很多。」鄭先生說,作為家長,孩子上幼兒園他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園裡是否開心,老師是否有愛心。「畢竟是幼兒園嘛,學什麼知識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怎麼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現在很多私立幼兒園超前教孩子很多知識,費用高不說,我覺得有點拔苗助長。」
在採訪中,不少家長表示,孩子上幼兒園最應該學習的不是文化知識,而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除此之外,在不少家長看來,能上公立幼兒園是一件有點驕傲的事,代表著父母的能力。去年,沈女士託關係將女兒送進了中心城區的一家公立幼兒園,為了這個名額,沈女士戰戰兢兢等了一個夏天。為表示感謝,沈女士請中間人吃了一頓飯,還送了點小禮。「我這點花費不算什麼,好多人花得比我多多了。」把女兒送進這家公立幼兒園,讓沈女士覺得倍有面兒。「說實話,每次說我女兒在這個幼兒園上學,同事朋友都投來羨慕的眼神。」
呼籲:不要只盯著公立幼兒園
與公立幼兒園相比,付女士更喜歡私立幼兒園。付女士說,她的大兒子在公立幼兒園上了三年,上了一年級後,發現課程對他來說太快了,「沒有學拼音,完全不會拼,做作業不會做就哭,還是要學點東西,畢竟現在大環境是這樣的。」付女士的小女兒明年上幼兒園,付女士堅決要送去私立幼兒園。
近年來,為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突出問題,我市一批私立幼兒園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僅僅是在潯陽區,就已經有36所私立幼兒園轉普。轉普後的私立幼兒園,從今年9月份開始,收費將與公立幼兒園一致。然而費用降下來了,家長的擇園觀卻難改變。
「幾乎年年都有人來找我,其實我手上也沒有指標。」小敏是市內一所公立幼兒園的老師,以往每年的夏天最令她頭疼。因為老師的身份,家裡的親戚朋友總免不了找她幫忙。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公立幼兒園開始嚴格控制小班額,限制招生人數,直接導致公立幼兒園學位減少,這也是很多家長反映的「公立幼兒園年年難進,今天更難進」的最直接原因。在一位知情人士那裡,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印證。「難,今天很難,小班額一控制,總人數就少了,就更難進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繼續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計劃到今年年底,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2.9萬餘個,其中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增加公辦學位數11865個,其它方式增加公辦學位數17843個。同時,完成20個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完成建設268個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每村1所公辦園(或附屬小學幼兒園)。
「學位肯定會越來越多,家長的可選擇性也是越來越多,希望家長不要眼裡只盯著那麼幾所老公立幼兒園,那幾所幼兒園能容納的學生就那麼多,私立幼兒園的優點家長也應該看到才行。」一名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如是說。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孔穎)
版權聲明
本原創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責任編輯:張競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