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抗戰片的敵人太牛,《奇襲·地道戰》牛到觀眾都鼓掌叫好!

2020-12-27 影視時尚君

最近在優酷看了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奇襲·地道戰》,感覺蠻不錯,算是抗日題材的佳作。劇情節奏很好,兼顧了戰鬥的激情和感人的情節,還有對於反派的塑造,也比較到位。

很多抗日劇喜歡把日軍塑造成那種滿嘴「死啦死啦滴」、「八嘎」的腦殘,如果當年的敵人都這麼腦殘,那抗日戰爭何必打那麼辛苦?那些抗日英雄又成了什麼?

細節決定感官。在這部片子整體對謝姐還是拿捏比較到位。就拿簡單的一個人物來說,我印象很深的是一隻耳,他是反派中村寧次,左眼老抽搐是他的行為特徵。

看的時候,之前是不明白導演為何這樣設計這個角色,直到看到他舉槍瞄準時,才明白,那應該是他長年瞄準留下的後遺症,瞬間就明白了。

一個人的厲害之處,可以用嘴巴吹出來,導演大手一輝,這人定位就是牛,這不讓人信服。如果通過一些細節,讓觀眾自己去感悟這人的牛逼,就會讓人覺得這人不用你說,我也覺得他牛逼。

這樣的反派讓我信服,會讓我覺得當年打敗這些強敵,這樣的勝利來之不易,也會讓我更欽佩當年的抗日英雄,並且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相關焦點

  • 《奇襲·地道戰》,國產抗戰電影的軟實力和硬傷
    自從評價過柳雲龍的抗戰諜戰劇《勝算》之後,著實有點被這類帶有詼諧色彩的另類抗戰劇搞傷了。原本看到《奇襲·地道戰》的海報,那戰火紛飛的歲月,那少時就耳熟能詳的《地道戰》電影,頓時吸引了我。 這部由項氏兄弟電影、兔子洞文化、優酷聯合出品的大電影。
  • 致敬平民英雄的抗戰電影《奇襲地道戰》,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呢?
    而這部新出的電影《奇襲地道戰》正是為了致敬那些在抗日戰爭裡普通人的英雄,他們平凡卻又偉大。對於絕大多數有些年齡的中國人來說,《地道戰》算得上是抗戰影視劇中的第一ip,哪怕是後來《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也難以動搖其地位。而就在最近,一部名為《奇襲地道戰》的電影即將上映,它是否能繼承前輩的品質,為觀眾帶來極佳的觀感呢?
  • 《奇襲地道戰》熱播,小陳冠希能否超越吳京,晉升主旋律演員?
    加上這兩年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顯著提高,之前很多不敢被搬到熒幕上的題材也紛紛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中。而《戰狼2》恰巧就是根據2015年的亞丁灣事件改編,它的上映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激發了國內觀眾的愛國情懷,而吳京「國字臉」恰好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於情於理吳京想不紅都難。
  • 2020新片《奇襲地道戰》-讓你回想起那些年熱血沸騰的老片
    2020新片奇襲地道戰-回想到那些年熱血沸騰的老片,一部嚴肅敘事的國產抗日片大家好 這裡是子木說電影,講有趣的電影,說到抗日劇很多,抗日神劇更是一大堆,不過這部奇襲地道戰,是一部比較嚴肅規矩的抗日戰爭片,說嚴肅是沒有大多抗日神劇中
  • 網絡電影《奇襲地道戰》即將上線
    作為首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網絡電影,《奇襲地道戰》致敬人民英雄,以現代視角全新演繹民族抗戰故事,成功入選「北京市2020年優秀網絡試聽內容種子庫」。這段平民英雄成就的經典之役,豪邁、精彩,也高度呼應著歌頌平凡而偉大的和平守護者的時代精神。
  • 轉載|豆瓣7.2分,《奇襲·地道戰》「奇襲」網絡電影新賽道
    《奇襲·地道戰》是一次「在克制中尋找和享受表達的創作」。理性定位,兔子洞團隊堅持「響應時代,觀眾愛看」很長一段時間裡,網絡電影的頭部團隊們都在想法找一些新題材、新賽道。現實主義題材,無疑是大家開始試水的一個方向,但主要圍繞的還是見微知著地呈現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的視角上,主旋律戰爭題材還沒有人敢碰,畢竟是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 《奇襲地道戰》狹窄空間內的激烈槍戰,感覺比巷戰更刺激、過癮
    正在優酷視頻獨播一部抗日題材影片《奇襲地道戰》引發很多觀眾的熱議,身邊的親朋好友,上至七八十歲的老者,下至十來歲的學生,都對這部影片產生興趣和關注,而在豆瓣電影的初始評分也高7.1分,是今年至今評分最高的網絡電影,能有著如此廣面的受眾群和評價實為難得,也許是「地道戰」這三個字,吸引了歲數偏大的觀眾
  • 55年後,致敬經典,《奇襲地道戰》中他們不應該被忘記
    它就是《奇襲地道戰》。1965年一部《地道戰》席捲大江南北,當然不僅僅是那一年,而是此後的幾十年,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必看的經典抗戰影片。諸如這一類的影片早已超脫了電影本身的意義和價值,而是極富社會、教育意義和價值的一類影片。
  • 「陽光之下,英你而在」——記電影《奇襲·地道戰》雲路演主創映後...
    作為耐飛致敬英雄獻禮季主題片單的首部作品,《奇襲·地道戰》以創新性的現代視角,講述了抗戰時期平民百姓面對奸猾強敵,臨危不懼奮勇頑抗的故事。影片致敬平凡力量,邀請您一同向一個個鑄就偉大的「平民英雄」獻上最高的禮讚。
  • 抗美援朝電影《奇襲》故事,萬歲軍神來之筆,八一廠精彩演繹
    一、三十八軍的神來之筆 電影《奇襲》是有原型的,該片是改編自軍教片《奇襲武陵橋》,而軍教片《奇襲武陵橋》則是取材於抗美援朝最經典戰役「二次戰役」中三十八軍的神來之筆,炸毀武陵橋。 現在說起抗美援朝戰爭來,似乎上甘嶺的名氣最大,曾有導演說過,小時候還以為抗美援朝就打了一場上甘嶺呢。
  • 他是鬼子專業戶,協和語說得最好,拍《地道戰》留下終身殘疾
    後來他在演《地道戰》時就將那個舍監的形象提煉出來溶入到山田隊長身上。二、《地道戰》之前王孝忠1949年參軍,後來被分配到瀋陽軍區政治部話劇團當話劇演員,同事裡有王心剛、張良、田華和邢吉田等人,後來他們又先後被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
  • 豆瓣開分7.0,這部戰爭片和《八佰》一起點燃電影市場
    50多年來沒有觸碰這個題材的電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老版從故事到節奏都近乎完美,觀眾認知度高,珠玉在前,重拍這個題材不用說超越,想不被罵都難;另一方面,這個題材從劇本創作到拍攝肯定處處掣肘,編劇、導演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地道戰是狹小空間裡的小規模交火,很難營造大場面,怎麼抓住觀眾?劇本也有諸多限制,不能天馬行空加入太多新鮮元素。
  • 電影《鷺世界》打動觀眾,這些鏡頭是怎麼拍的?太牛了!
    這部溫暖的電影給各位觀影者在冬日裡送上了一份暖心的視覺盛宴。《鷺世界》講述的是一隻蒼鷺「澤一」的成長故事,從跌跌撞撞到展翅飛翔,用自己的「鳥生」書寫著生命的不屈和頑強。影片更是獲得了第47屆艾美獎傑出貢獻紀錄片殊榮。參加這次觀影會的熱心觀眾很多都是帶著孩子一起來觀影的,整個觀影過程中孩子們從頭到尾看的很認真很安靜。
  • 告訴你看歌劇如何鼓掌叫好!
    明明音樂會時一直被強調不要在樂章間鼓掌,完美的音樂會觀眾應該是全稱靜默悄無聲息,直到上半場結束以及下半場指揮放下指揮棒後兩三秒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那為何在歌劇演出中,越是好的演出越是有觀眾在演出中鼓掌,同時口中發出奇怪的音節?
  • 戰爭那些年的小人物——牛二!《鬥牛》影評
    (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有點震撼!這部電影就是黃渤主演的《鬥牛》。)每一個中國人,幾乎從小時候開始,就可以從歷史書本上了解到抗日戰爭!我們記得抗日戰爭中的十大戰役,我們記得抗日戰爭中的諸多英雄,我們為那段艱苦的戰爭歲月悲痛!
  • 網絡電影遇上主旋律,項氏兄弟拍出不一樣的「地道戰」
    為了博眼球、博出位,創作者們不惜套用好萊塢超級英雄片的套路,在「抗日神劇」中打造中國的復仇者聯盟,不斷試探著觀眾對於此類劇集的忍受下限。比如網絡電影《大蛇》之中,就曾出現狂躁蟒蛇替天行道,吞食日本士兵的核能畫面。神是真的神了,可一點都不動人。
  • 《山西話》丨重溫經典電影作品之《地道戰》
    導 演:任旭東編 劇:任旭東,徐國騰,王俊益,潘雲山副導演:任鵬遠主 演:朱龍廣,王炳彧,張勇手,劉秀傑,王孝忠,劉江片 長:96分鐘上映時間:1966年地道戰地道戰的故事,發生在冀中根據地面對當時的大掃蕩情況,能夠憑藉著天然的地理條件,展開一系列遊擊的事情,地道戰確實打開了一個新篇章,並且從村內到村外,無論是打出了什麼樣的氣勢,從根本的結果上來說,也是當時村民們一直在選擇的進攻方式,也正是因為這方面的理由,才讓我們在最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為自己鼓掌叫好吧
    或許因為受「謙虛是美德」的教導,或許總是害怕別人的譏諷嘲笑,生活中,我們常常賣力地為別人喝彩,卻忘了或不敢為自己鼓掌叫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完全有理由為自己鼓掌叫好,即使我們取得的成功微不足道,只是完成了老師交代的一項簡單任務,只是通過了一場平常的考試,只是在報紙上發表了一塊豆腐乾大小的文章,只是學會了使用電腦,會打字、上網,只是得到了幾句別人的誇獎,乃至只是養活了一盆花草…這些實在沒有什麼大不了,然而卻值得我們為自己鼓掌叫好。
  • 鮮為人知的定陶地道戰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地道戰的廣泛開展,對平原地區進行嚴酷的反「掃蕩」鬥爭起了重大的作用。抗戰期間,地處魯西南的定陶縣人民也曾廣泛利用地道進行過對敵武裝鬥爭,並且取得了豐碩戰果,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丑時春入戶 牛歲福臨門 ——生肖牛郵票極限片欣賞
    古時凌晨1點到3點稱之為丑時。因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餵牛,故稱「醜牛」。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牛的作用與中國人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它很早就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助手,對農耕文化的發展,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的親密夥伴。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榮的地位,圖騰、生肖、詩詞、書畫無不彰顯出人們對於牛的喜愛與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