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新北實驗中學出臺自評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從新北實驗的搖籃中走出了許多德才兼備、素質精良的優秀畢業生:有實名推薦上北大的「具有領袖氣質」的田聃;有2010常州高考狀元、清華學子陳璐;有公派出國留學的耿麗、尹越;有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獲得者、被清華提前錄取的劉啟鵬;有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的汪奕舟……2010—2015年5年間,學校輸送到國家隊4人,省隊12人,其中有國際健將、世界冠軍陳文圓;國家健將、現役國家女子手球隊隊長張海俠和主力隊員喬茹等。五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射箭重點學校、全國青少年手球運動傳統學校、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稱號。2010年江蘇省第十七屆運動會,該校獲得金牌42.75枚;2014年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獲得55.25枚金牌......如此成績,可謂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校」。作為一個從鄉土近郊走出來的中學,這是怎麼做到的?該自評報告給出了答案。
新北實驗中學辦學優勢明顯
據了解,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是新北區最具實力的名校之一,前身為常州市三井中學,始建於1968年。2001年,新北區政府為優化育人環境,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而新建了這所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示範初中。2013年,新建飛龍實驗學校,同年,成立新北區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有新北區實驗中學、飛龍實驗學校、小河中學。目前現有教學班94個,在校學生4160人,教職員工350人。(其中高級職稱78人,中級職稱142人,具有梯隊稱號人員95人,碩士研究生28人,在職進修31人。)
與常州市眾多中學相比,新北區實驗中學辦學優勢較為明顯。首先是它的人文理念,其次是它的區位優勢,第三是它的師資力量,此外,還有其較為前瞻的學校現代管理的實踐。
不忘本色,做「真實的教育」
作為曾經根植在田野上的一所學校,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的師生們都有樸實的泥土氣息,用該校負責人的話說,就是「一直在做著『真實的教育』」。
「做『真實的教育』是學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具體到各項工作中,就是:『三風』建設要實,多元發展要真;制度建設要實,人文情懷要真;隊伍建設要實,職業幸福要真;安全管理要實,服務師生要真;常規管理要實,彰顯特色要真;德育行動要實,品質養成要真。這種文化理念正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正逐步在我校外化於行,內化於心,我們本著『求實』的精神,紮實做好『真實』的教育,並讓其內涵不斷『充實』」。
區位優勢明顯,是理想的讀書之地
就區域來說,新北區實驗中學優勢可謂非常明顯,西望常州市行政中心,周邊有奧體中心、大劇院、博物館、河海大學、常州工學院等文化單位環繞,人文氣息濃鬱。「我們充分利用了周邊的各種資源,不遺餘力地提升學校的內力。」該校負責人介紹,學校和常州市體育局「聯姻」,創建了射擊射箭、手球、籃球等體育特色項目,為國家、省、市輸送了一百多位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與常州博物館合作,開設校本課程「走進博物館」;學校還請河海大學指導,開啟了科技創新之路。
師資力量強大,老師求真務實
5年的時間,學校獲得了多次榮譽,這與行政班子極強的凝聚力有關。學校獲得常州市教育系統「基層黨建工作十優創新機制獎」、學校領導班子被評為新北區「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新北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尤其是學校的教師群體,他們精誠團結,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一批青年教師茁壯成長,學校優秀教師群體已經基本形成。多年來有三百多名老師獲得上級表彰,近百名教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該校負責人表示。
「幸福工程」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作為一所知名的學校,學校在現代管理制度層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漸完善了各級各類管理制度,在制度層面讓教師有滿意感。一系列民主管理舉措更是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此外,學校還實施「幸福工程」, 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人文化的制度出發,到對教師的人文化關懷,讓每位教師在尊重關愛中享受職業的尊嚴與幸福,讓教師在專業發展中體驗職業的成功快樂,讓教師在運動中享受健康快樂。「幸福工程」工作法實施三年來,學校領導與教師之間關係更加融洽,教師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漲,學校充滿生機活力。
目前,學校正積極探索集團化條件下的學校和級部管理模式,不斷降低管理重心,副校長、中層幹部直接到一線,實行扁平化管理;設立信息管理中心、實驗中心、科技館、圖書館、檔案館,進行專業化管理。
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學校碩果纍纍
辦學優勢的突出,各種以提升學校內力為目的的措施實踐,讓學校佔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纍纍。僅2008年以來,從新北實驗的搖籃中走出了許多德才兼備、素質精良的優秀畢業生:有實名推薦上北大的「具有領袖氣質」的田聃;有2010常州高考狀元、清華學子陳璐;有公派出國留學的耿麗、尹越;有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獲得者、被清華提前錄取的劉啟鵬;2010—2015年5年間,學校輸送到國家隊4人,省隊12人,其中有國際健將、世界冠軍陳文圓;國家健將、現役國家女子手球隊隊長張海俠和主力隊員喬茹等。有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的汪奕舟……
儘管成績斐然,但該校負責人卻時常保持著審慎,「在辦學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困惑。如教師隊伍結構性缺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發展。近年來,骨幹教師數量雖有所增加,但高層次人才比例還不高,優秀教師群體仍需進一步擴大。但我們堅信有上級的正確領導,專家的引領、指導,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難,在繼承與發展、創新與升華中不斷提升品位、豐富內涵,健康持續發展。」(劉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