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福建高考,實行3+1+2模式

2021-01-19 澎湃新聞

福建教育微言微信公號


12月29日,2021年福建省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方案公布,福建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方案全文如下: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和《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精神,2021年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今天公布。


一、考試安排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全國統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報考有外語口語考試要求專業的考生,還應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語考試。


全國統考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含聽力)考試時長為120分鐘,外語聽力測試內容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具體考試時間安排按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


選擇性考試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題,每門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擬參照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時間設置。其中,物理和歷史考試時間擬安排在6月8日9:00至10:15進行,化學擬安排在6月9日8:30至9:45進行,地理擬安排在6月9日11:00至12:15進行,思想政治擬安排在6月9日14:30至15:45進行,生物擬安排在6月9日17:00至18:15進行。


二、成績組成


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每門滿分150分,物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每門滿分100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成績採用原始分計入;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賦分辦法》轉換後計入。


三、計劃編制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每類招生計劃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分列編制,高校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編制招生計劃。選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


四、錄取辦法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招生高校依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本科批次招生原則上實施「院校+專業組」(以下簡稱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次招生實施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本科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本科專業的科目要求設置若干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願,內設6個專業志願,考生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志願中均須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方可填報。


(一)普通類


普通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錄取按3個批次依次進行。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招生計劃數的適當比例劃定普通類本科錄取控制線、專科錄取控制線和特殊類型錄取參考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為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校單獨考試招生和各種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批次,設常規志願和1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設置1個第一志願和3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參考志願,徵求志願設置8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願。第一志願投檔比例原則上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執行,或按專門規定比例投檔。參考志願和徵求志願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的錄取模式,投檔比例按招生計劃數的100%執行(以下各批次相應投檔模式的投檔比例相同)。


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之後、普通本科批之前,進行高校農村專項計劃、地方農村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相關特殊類型項目招生錄取,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願,按特殊類型項目要求進行投檔錄取。其中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設1次徵求志願。


2、本科批。本科批設常規志願和2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願,每次徵求志願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的錄取模式。


3、高職(專科)批。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願和2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願,每次徵求志願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的錄取模式。


(二)藝術類


藝術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藝術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藝術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招生院校和專業為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以及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等,設常規志願和1次徵求志願,徵求志願僅對我省有公布分省招生計劃的院校進行徵求。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願,實行符合投檔條件考生全部投檔的錄取模式。


2、本科批。分為省考階段和校考階段依次進行錄取,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錄取並執行我省統一投檔原則的院校專業,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


3、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願和2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願,每次徵求志願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按考生藝術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的錄取模式。


(三)體育類


體育類錄取分為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2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體育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體育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批。設常規志願和2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和每次徵求志願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為院校專業組志願,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平行投檔的錄取模式。


2、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願和2次徵求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願。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均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的錄取模式。


體育類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體育成績×7.5×70%。


福建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解讀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將實行「3+1+2」模式。今天下午,我省發布了《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在考試、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入方面有哪些變化?需要注意些什麼?省教育廳為您全面解讀。


一、關於考試與成績


1.2021年全國統考科目有哪些?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有哪些?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3門全國統考科目和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


「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下同)3門,由國家統一命題。其中,外語科目考生在高考報名時可以從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6個語種中任選1個語種。


「1」為考生在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由我省自主命題。


「2」為考生在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由我省自主命題。


2.考試時間如何安排?


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至9日,共3天。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具體考試安排為:



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安排以教育部統一公布的安排為準,如有調整,我省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安排相應調整。


3.高考文化總分是如何組成的?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文化總分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為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每門滿分為150分,均以原始分計入。


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為100分。其中,物理、歷史成績以原始分計入,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賦分辦法》轉換後計入。


4.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考試成績的等級分是如何轉換的?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在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分的賦分起點,等級轉換分滿分為100分。


第一步,將每科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


第二步,將A至E等5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個分數區間,得出考生的等級轉換分。


每科計算等級轉換的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考試的全部考生人數(含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的全部考生)。

 
二、關於招生計劃編制和錄取批次設置


5.2021年招生計劃是如何編制的?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含物理科目組普通類、歷史科目組普通類,下同)、藝術類(含物理科目組藝術類、歷史科目組藝術類,下同)、體育類(含物理科目組體育類、歷史科目組體育類,下同),各類招生計劃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編制。


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對人才需求的分析、預測,結合學校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情況和生源情況,按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編制招生來源計劃。可不編制分省計劃的特殊類型招生,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6.2021年招生錄取批次是如何設置的?


普通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


藝術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含省考階段、校考階段)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


體育類錄取分為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2個批次。 


三、關於志願設置和填報


7.2021年在志願設置和填報方面有哪些主要變化?


與改革前相比,主要在志願單位、志願數量和填報要求等方面發生了變化。
(1)志願單位


改革前,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為志願填報單位,1所院校即為1個志願,按「院校+專業」的方式進行志願填報。


改革後,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專業組」為志願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願(內設6個專業志願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下同),按「院校專業組+專業」的方式進行志願填報。


(2)志願數量


改革前,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願設置16個院校志願,藝術類本科A批、B批常規志願分別設置12個、16個專業志願,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願設置6個院校志願。


改革後,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願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常規志願設置40個專業志願,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願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


(3)填報要求


改革後,考生填報志願時,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填報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


8.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專業」的志願模式?


「院校專業組」指的是某一高校對考生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


例:「A大學專業組1」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專業;「A大學專業組2」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或生物,包括臨床醫學等若干專業。如考生擬報考A大學通信工程和臨床醫學2個專業,應符合以上2個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填報「A大學專業組1」和「A大學專業組2」兩個院校專業組志願,並分別在兩個院校專業組中填報通信工程、臨床醫學專業志願。


9.各批次志願是怎樣設置的?


(1)普通類


本科提前批常規志願設1個第一志願和3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參考志願,均為院校專業組志願。


本科批常規志願設4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


專科批常規志願設40個專業志願。


各批次常規志願錄取結束後,設置徵求志願。


(2)藝術類


本科提前批常規志願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願。


本科批分為分為省考階段和校考階段依次進行錄取,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錄取並執行我省統一投檔原則的院校專業,常規志願設40個專業志願,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常規志願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願。


專科批常規志願設40個專業志願。


各批次常規志願錄取結束後,設置徵求志願。


(3)體育類


本科批常規志願設2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專科批常規志願設20個專業志願。
各批次常規志願錄取結束後,設置徵求志願。


10.特殊類型志願是如何設置的?填報特殊類型志願有何要求?


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之後、普通類本科批之前,進行相關特殊類型招生錄取,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願,按特殊類型項目要求進行投檔錄取。其中,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設1次徵求志願。


特殊類型招生一般都有特殊條件要求,考生需要對照自身條件符合相關院校相應要求方可填報。


11.志願填報時,考生選考科目應如何對應高校專業選考範圍要求?


高校依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要求,提出本校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應對應高校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精準報考。


一是要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物理科目組合下的專業組,只有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下的專業組,只有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能填報。
二是要符合再選科目要求。


(1)招生專業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報考。


(2)招生專業提出1門再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對化學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選考化學的考生才能報考。


(3)招生專業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均須選考的,考生須同時選考這2門科目方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同時對化學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同時選考化學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報考。


(4)招生專業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只須選考其中1門的,考生選考該2門科目中的任意1門即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要求考生選考化學或生物科目,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只要選考科目中有化學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即可報考。


12.如何查詢招生院校對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要求?


各招生院校在2019年確定的院校專業組對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要求發布在福建省教育廳官網(http://jyt.fujian.gov.cn/)「專題」中「福建省高考綜合改革」欄目,可先查詢參考,具體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13.考生填報志願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考生要認真做好填報志願的準備工作,仔細閱讀我省有關招生政策和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據自己的成績、志向、體檢結論等,慎重報考。 


四、關於投檔錄取


14.2021年普通類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據考生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錄取。


普通類本科提前批第一志願按梯度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參考志願和徵求志願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15.2021年藝術類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實行「院校+專業組」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省考階段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校考階段實行「院校+專業組」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16.2021年體育類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體育類本科批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17.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規則?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是以院校專業組為投檔單位,按考生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院校專業組志願,符合投檔條件的即向該院校專業組投檔,如沒有符合投檔條件的則不能投檔。上述過程完成後,無論檔案是否投出,均視為該考生已享受了本次平行志願投檔機會。


如果考生檔案投檔到某院校專業組後,因故被退出,將不再補投到該次考生所填報的其它院校專業組志願。


18.平行志願投檔時,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投檔分是如何構成的?


普通類考生的投檔分為高考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


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的投檔分由高考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和專業分按一定比例構成。


(1)藝術類綜合分的計算方法為:


①編導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6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40%。


②書法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5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50%。


③美術、播音與主持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4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60%。


④音樂、舞蹈、表演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70%。


(2)體育類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體育成績×7.5×70%。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於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


19.平行志願投檔時,考生投檔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1.普通類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前,應先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成績分數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願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願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2.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排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前,先根據藝術類考生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綜合分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高考總成績、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願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願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五、關於適應性考試


20.為什麼要舉行「適應性考試」?


我省借鑑第二批改革試點省份的經驗做法,準備在2021年1月至4月和其他7省同步開展從報名、命題,到考試、評卷、錄取的全真全員全過程新高考適應性考試。高考報名考生全部參加適應性考試,考試時間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3天,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安排在4月份進行。


開展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檢驗2021年新高考準備工作情況,為新高考各環節實施提前進行一次預演,也是為了使考生熟悉考試、志願填報和高校了解錄取的流程及基本方法,及早發現新高考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和研判,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預案、規避工作風險,使方案做到社會易於理解、考生易於參與、高校易於錄取,為2021年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奠定基礎。


21.如何正確對待「適應性考試」?


考生和家長要正確看待適應性考試,既要動員考生積極參加,把它當作一次難得的練兵機會,但不能將適應性考試和錄取的結果與正式高考考試、錄取的結果掛鈎,使其真正定位於「適應性考試」。


為確保適應性考試工作達到預期效果,將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和新高考的工作標準和要求,對考生報名、命題制卷、考場編排、考試組織、掃描評卷、志願填報和投檔錄取等全過程全鏈條開展全真演練,做到標準不降、步驟不減、程序不變。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3+3」模式 VS 「3+1+2」模式
    自2014年高考改革實施意見發布以來,已經過去了6年。全國各省市分批次進行了新高考改革的試點,各地在新高考改革過程中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考試招生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目標,新高考改革已經形成兩種主要的選科模式,即「3+3」模式和「3+1+2」模式。
  • 2021年全國新高考方案來了!20個問答,徹底理清3+1+2模式!
    一、上海市、浙江省將執行新高考政策  1.上海市:  (1)實行「3+3」和「6選3」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學科中,選出3個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 福建: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明年1月開考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26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21年全省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工作視頻會上獲悉,明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將安排在明年1月23日至25日,高考報名考生全部都要參加。為減輕學生負擔,我省明年不再組織全省高三畢業班質量檢查測試。
  • 新高考3+1+2模式,想報「公安大學」必選物理政治,明年考生注意
    「物理」是所有科目中最難的,所以學生們對待物理的態度是能不學一定不學,但「棄物理」嚴重違反我國科技興國的發展方向,所以高考模式又出現了新變化,2021年江蘇、河北、重慶、福建、湖南、遼寧、廣東、湖北八大省施行3+1+2新高考模式。什麼是3+1+2高考模式?
  • 8個省市公布新高考方案:採用3+1+2模式,考試時間變成3天
    近日,8個省市(遼寧、河北、重慶、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正式宣布進行高考綜合改革。這意味著從2021年起,以上省份將會實行新的高考方案,即:採用「3+1+2」模式(包括:高中會考和高考),考試時間調整為3天(以前是2天)。
  • 女兒今年高一,現在實行新高考3+1+2模式,該如何選科?
    8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這次高考改革涉及範圍更廣,影響更大,反應更強烈! 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必選物理;其他專業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儘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
  • 8個省市公布新高考方案:採用「3+1+2」模式,考試時間調整為3天
    近日,8個省市(遼寧、河北、重慶、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正式宣布進行高考綜合改革。這意味著從2021年起,以上省份將會實行新的高考方案,即:採用「3+1+2」模式(包括:高中會考和高考),考試時間調整為3天(以前是2天)。
  • 2021新高考方案!一文徹底理清「3+1+2」模式!
    一、上海市、浙江省將執行新高考政策 1.上海市: (1)實行「3+3」和「6選3」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學科中,選出3個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 新高考「3+1+2」的選科模式12種組合究竟該怎樣選?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採用的是「3+1+2」的選科模式。據統計,該模式下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那麼學生們應如何選科?怎樣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3+1+2」模式?
  • 高考「3+1+2」模式:成績怎麼算?高中咋教學?
    「考試怎麼考」(1)政策深解析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為「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
  • 實行「3+1+2」模式的學生,這是一份非常實用的選課指導,請查收
    8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這次高考改革涉及範圍更廣,影響更大,反應更強烈!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必選物理;其他專業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儘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不建議選擇歷史+化學+生物或者物理+政治+地理這種組合!一、選課應該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 新高考「八省聯考」第一年,3+1+2模式教育部出題,學生要注意
    現在2021年馬上就要到來了,2021年的高考對於這廣東、河北、江蘇、湖北、遼寧、重慶、湖南還有福建等省份的高考來說,也是非比尋常的。因為這8個省份將要實行「8省聯考」,將會採用首批3+1+2模式進行「新高考」。
  • 實行3+1+2新高考模式,是如何將考生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
    2021年起,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8省將開始實施3+1+2新高考改革政策。對於新高考,很多同學還是不太理解。2021年起,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省夏季高考的總成績構成是:總成績(滿分750分)=統一高考科目成績(450分)+選考科目成績(300分),具體如下圖: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卷面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
  •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考試怎麼考:選考科目實行「3+1+2」模式  【政策深解析】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為「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30 18:1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起來看看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是在12月29日的消息,具體是河北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2021年全國各省高考方案確定,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
    上海市、浙江省2021年執行新高考政策 1.上海市 (1)2021年實行「3+3」和「6選3」考試模式,也就是語文、數學、外語3科必考,然後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選3科進行高考。
  • 教你一招,「3+1+2」新高考模式下這樣選科不後悔!
    2021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八省市將正式實行「3+1+2」新高考模式。現階段,選科對於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過程,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因此,筆者結合山東、天津等第二批新高考省份錄取情況,以河北省選科目錄為例,整理了選科要考慮的因素和誤區,希望幫助家長和考生理清思路。一、「2選1」怎麼選?「3+1+2」新高考模式規定了歷史或物理為首選科目,以卷面分計入高考總成績,分別列計劃進行招生錄取。
  • 新高考「3+1+2」模式下,該怎麼選擇學科組合,看這裡
    新高考採用「3+1+2」模式,不再是以往文理分科形式,新高考所選擇學科直接和大學的專業相關聯,這就要求考生在選擇科目是要慎重,那麼具體該怎麼選擇呢?今年北京、上海等6個省份城市已經實行了新高考制度,2021年將會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模式,其中北方有2個省份河北和遼寧,南方6個省份湖北廣東都在其中。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8個省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經落地。從2021年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高考不分文理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偏科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