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研發國內首臺240噸重載AGV成功下線 為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產業鏈...

2020-12-22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在西青微電子工業區的一間碩大廠房裡,一臺長9米,寬3.4米的「大塊頭」機器人,以滿載≥25m/min的速度,在靈活的直行、轉向、爬坡、對接後,平穩地把負載的重物從室內運至室外……

天津北方網訊:在西青微電子工業區的一間碩大廠房裡,一臺長9米,寬3.4米的「大塊頭」機器人,以滿載≥25m/min的速度,在靈活的直行、轉向、爬坡、對接後,平穩地把負載的重物從室內運至室外……記者昨天從市工信局獲悉,國內首臺、達國際先進水平的240T重載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由本市研發成功並正式下線,它可將大型物件的加工、搬運等環節以自動化的形式實現,不僅提升重載領域的配送效率、精準度,也為本市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

重載AGV是什麼?您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一個可以搬運大物件的大型機器人。它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風電、水電、軍工、冶金、船舶、高鐵、新能源等領域, 是重型設備實現智能製造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但以往國內的重載AGV大多依賴進口,國內技術水平並不成熟,尤其是當前很多風電生產車間的物流運輸還處在依賴人工完成的階段,無法滿足現代工業智能化、自動化等生產需求。此次朗譽成功研發的240噸重載AGV恰好填補國內空白,解決重載設備車間物流運輸中的諸多問題。」天津朗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志勇介紹。

「縱觀整車,開拓性的創新技術就有10項之多。」市新能源協會副秘書長、河北工業大學教授王華君告訴記者,例如,它有效解決重載AGV停止、轉向、橫移、旋轉過程中的橫向剪切力,讓使用壽命明顯提升;可以在-30℃以下的極寒環境正常工作;擁有大數據平臺,且可在AGV內裝4G、5G傳輸設備,及時將機器銷售至國外,也能將整車零部件信息系統直接遠程上傳至後臺,實時監控零部件狀態,提前檢查出機器「亞健康」狀態,並通過圖表方式預判AGV故障和排除故障等,還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軟體功能、觸控螢幕信息、遙控功能等個性化定製。(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朗譽:讓中國重物大件移動率先跨入重載AGV時代
    第一次應邀參展bauma CHINA 2020第十屆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朗譽)研製的智能重載AGV,就以其「大塊頭有大智慧」而成為一大亮點,且吸引多家企業現場表達了訂購意向。「這是中國重載AGV的高光時刻」。該公司總經理任志勇也難以掩飾成功的喜悅。
  • 國內首臺3.5噸氫燃料電池叉車亮相 保稅區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
    內容提要: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辦的氫能應用推介會在臨港智能裝備產業園召開,天津港保稅區氫能產業促進聯盟成立,《天津港保稅區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2年)》正式發布。記者 曹彤攝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辦的氫能應用推介會在臨港智能裝備產業園召開,天津港保稅區氫能產業促進聯盟成立,《天津港保稅區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2年)》正式發布。本次推介會吸引了全國40餘家企業參會,包括氫能產業鏈細分領域的多家龍頭企業。
  • 唐山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規上企業達到654家
    以中車唐山公司為龍頭,華達、威奧、百川智能、宏正機械等80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本地企業配套率達到13%,著力構築「技術研發—裝備製造—高端服務」全產業鏈,已具備年生產高速動車組960輛、城軌車1000輛、碳鋼車1000輛,年檢修動車組1824輛、客車1000輛的整車製造和檢修能力,具備年生產轉向架1800輛、軌道交通檢修成套設備2000套等配套能力。
  • 天津朗譽迎來重載AGV新時代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郭海濤)日前,2020第十屆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召開,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譽」)研製的智能重載AGV應邀參加了此次博覽會,朗譽以其「大塊頭有大智慧」而成為此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並且吸引了多家企業現場訂購意向。
  • 中科院與崑山市政府合作,首臺安全可靠伺服器下線
    產線的投產將進一步賦能江蘇省高端計算產業鏈的集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江蘇省製造業加速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ZZQEETC-電子工程專輯伴隨產線投產的還有中科可控產品品牌「SUMA蘇夢」的發布,SUMA分別代表著:安全、易用、全能、可靠,寓意著為江蘇省乃至國內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築夢、圓夢。
  • 我市裝備製造再出新成果 1000噸凹體型運梁車在開發區成功下線
    本報訊(記者張宏宇 通訊員李昂)日前,我市裝備製造再傳喜訊,由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1000噸凹體型運梁車成功下線,即將發往安徽省黃山市並應用於昌景黃鐵路工程建設。1000噸凹體型運梁車主要由車體、走行輪組及轉向機構、馱梁臺車、動力系統、液壓系統、電氣系統及制動系統等組成,車長60米,寬8.9米,含有31條車軸線124組輪胎,是針對我國現階段客運專線鐵路雙線組合箱梁的施工特點及要求而設計製造的。
  • 中鐵十一局集團漢江重工研製首臺新型「高鐵施工重器」成功下線
    國內首臺新型「高鐵施工重器」成功下線——1000噸/40米運架一體架橋機6月中旬將在福廈高鐵工地投入使用湖北襄陽(通訊員 黃躍勇 報導):2020年5月28日,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漢江重工有限公司研製的國內首臺新型
  • 科技創新看雨花③|湖南馳眾一心專攻AGV 「小巨人」創造了「大力士」
    目前,該套裝備已成功應用於江蘇中車電機有限公司,重點解決風力發電機生產製造環節重型設備的智能化轉運難題。據悉,江蘇中車電機有限公司專職負責風力發電機組轉運人員五十多名,每天兩班倒工作。       熊輝表示,「200T重載AGV」的順利研製、投產、使用,可以全面改善我國重載AGV技術長期落後歐美國家的局面,極大促進該裝備在風力發電機、港口物流、船舶製造、飛機製造等領域廣泛應用,大力促進湖南省製造強省戰略深入推進、有效提升中國製造國際話語權
  • 特寫】新基建下,重負載AGV大有可為
    廣州港公司方面表示,將利用全球首創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到智能集卡」,建設成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 這也表示新基建下,重負載AGV迎來了一波發展熱潮。重載式AGV以大尺寸、高承載為特徵,它可以完成對一些大型物體的加工製造、搬運等操作的自動化。
  • 國內首臺「巨無霸」強夯機在長沙下線
    國內首臺「戰虎」巨無霸履帶式強夯機正式下線。紅網時刻11月2日訊(通訊員 肖奇 記者 黎鑫)90噸重的夯錘,輕鬆舉到20米高度,然後脫鉤砸向地面,把鬆軟的地面土壤瞬間砸實……近日,位於長沙市寧鄉高新區夏鐸鋪工業園的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廠區(以下簡稱博邦重工),集百項專利技術於一體、國內首臺「戰虎」巨無霸履帶式強夯機正式下線。
  • 堅持創新發展 做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排頭兵」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的老製造業曾經創造了全國「多項第一」,無數口碑優良的產品讓國人熟知,更讓天津人深感自豪。近期,天津提出「製造業立市」,向著高端製造、智能製造衝鋒邁進,繼續打好製造業「名片」,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金嘉成旗下高端智能裝備品牌利建華,決勝中國製造2025,締造智能...
    》的起草人,毅然戰略轉移經營20餘年的智能裝備領域Top3公司重心,重新創立高端智能裝備品牌利建華二次創業,專注紙盒包裝盒細分領域智能工廠裝備,進軍智能製造物聯網時代。  技術:自主研發,技術標準"話事人"  廣東省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技術支持,10餘發明、設計專利,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引領專業服務行業標準,行業協會理事單位。  環境:現代工廠,精密製造  現代、高端、智能、標準的生產環境,擁有車、鑽、銑、刨等高端車床高端精密製造設備。
  • 四大金剛撐起太原新興產業 我省首輛氫能源電動汽車下線
    8月8日,由山西德志時代新能源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第一輛氫能源電動汽車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下線,這也標誌著我省汽車產業正式進入「氫時代」。新能源領域的大跨步發展,是我省經濟轉型路上的一大亮點,同時更是我市上半年工業加速升級的重點領域。
  • 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在廣州下線,開啟爭創信創排頭兵新徵程
    10月28日, 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主辦的廣東省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下線儀式在廣州市成功舉辦,標誌著廣東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再添新標杆!  而廣州市黃浦區也將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為基礎,圍繞智慧城市、智能製造、信息安全、雲平臺和大數據等應用領域,聯合生態鏈相關廠家和合作夥伴一起將生產基和廣州市分別打造為廣東省生產示範平臺、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示範城市,以全面提升廣州市信息技術創新、信息技術服務保障、信息化設備製造能力。
  • 神24電力機車成為全球重載鐵路「動力之王」
    16項技術創新 神24電力機車成為全球重載鐵路「動力之王」 12‰的坡道上單機可牽引萬噸貨物列車,可智能駕駛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07-30 08:05:18  作者:高曉燕 梁超 張燦強  【字體大小:大中小】
  • 披荊斬棘而無所畏懼為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勇當先鋒
    要創新,要精進;要適應新發展理念,要追求高質量發展……連日來,全市企業界人士熱議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紛紛表示要按照全會指明的方向銳意進取,勇往直前,為天津「製造業立市」、全面增強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核心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山東能源集團聯合協同、提質增效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擎舉「大國重器」
    山能重裝研發的「泰山號」盾構機□ 本報通訊員 李志勇 範興馳 本報記者 張思凱日前,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6.28米的「泰山號」盾構機在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順利下線。這臺「巨無霸」盾構機整機長73.5米,總重量400餘噸。該設備由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遼寧三三工業公司聯合研製,將服務於青島地鐵6號線項目。
  • 披荊斬棘而無所畏懼 為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勇當先鋒──全市企業界...
    天津北方網訊:要創新,要精進;要適應新發展理念,要追求高質量發展……連日來,全市企業界人士熱議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紛紛表示要按照全會指明的方向銳意進取,勇往直前,為天津「製造業立市」、全面增強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核心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北辰成立
    北辰區領導為清華大學等14所高校校友會相關負責人頒發了聯盟引才專員聘書。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2月15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15日在北辰區舉行成立大會。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是在天津市人才辦統籌指導下,由北辰區、以及天士力醫藥集團、華北集團、長榮科技集團等引領行業創新的160餘家企業共同發起,得到蘇萬華院士、顧佩華院士、丁文江院士等院士專家和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大會。
  • 上海電氣深度解析: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和鋰電產業鏈
    二、高端裝備之基,插上新能源之翅2.1 高端清潔裝備推動國內電氣化發展2.1.1 從第一臺到第 N 臺,高端裝備鑄造我國火電之基建國之初,第一臺 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研發成功,開啟高端裝備製造之路。1958 年上海電氣研製出世界第一臺 12000 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1961 年製造安裝了我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鑄就高端製造能力的基石。80 年代引進西屋技術,消化再創新,向世界展示中國能力。1980 年,我國為提高火電設備生產質量和技術,從美國西屋公司和燃燒工程公司引進了 30 萬千瓦和 60 萬千瓦火電成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