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想成為給網際網路巨頭繳租的打工人

2020-12-16 和訊

  

  政府態度的變化

  取決於網際網路能否促進經濟

  能否提高就業

  能否改善民生。

  文 | 張寧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豐巢網絡三家企業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罰金對於三家巨頭來說九牛一毛,但50萬元頂格處罰卻傳遞出一個信號:網際網路將是監管重點對象,它將不再是法外之地。

  回顧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政府與網際網路企業的關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扶持認同期、鼓勵發展期、約束合規期。

  從認同、鼓勵到約束,政府對網際網路的態度貫穿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整個時期,而其中政府態度的變化取決於網際網路能否促進經濟、能否提高就業、能否改善民生。

  1

  弱小扶持期

  政府真正意識到網際網路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是在2002年。

  2002年,隨著中美貿易協定的達成,中國正式成為WTO的一員,它在為外企打開國門的同時,江浙一帶的中小企業也嗅到了商機:可以用勞動力帶來的價格優勢,將商品出口到歐美等海外。

  但在那個中專還屬於高學歷、海外信息奇缺的年代,中國企業不知道如何尋找海外買家,國外企業不知道如何聯繫國內的各大加工廠。

  而身在在杭州的阿里巴巴,推出B2B產品「中國供應商」,將國內企業的商品信息、工廠情況在網頁端展示,同時在海外做廣告,吸引流量,讓海外客戶根據需求下單,此後更是推出「採購直達」,海外買家發布採購需求,國內工廠報價競標。

  阿里解決了中國中小企業對外出口的難題,並隨著中國貿易額的增長而快速成長。

  2004年,中國供應商會員數量為1萬家左右,但到了2008年,其會員數量高達8萬家,佔到中國外賣出口企業總數的5%,但卻創造了1.3萬億出口額,約佔中國中小企業出口額的20%。

  而「採購直達」上,海外市場專業買家數量達到42萬人,其每天的訂單需求量高達1萬多條,每天的總採購額超過3000萬美元。

  除了出口,阿里等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還極大促進了就業。

  據數據顯示,2008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為國內提供超過30萬的直接就業崗位,6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

  既能幫助對外貿易,又能增加就業,阿里的價值被政府認同。

  2008年7月,當時杭州主政領導專程到阿里調研,要求杭州政府認真研究「馬雲現象」,總結「阿里巴巴經驗」。

  同年,杭州市先期投入2個億,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和跟進投資的方式,將杭州打造成天堂矽谷;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開始吸納並扶持網際網路企業。

  2008年,廣東省和上海市在考察阿里巴巴時,表示希望阿里在廣東、上海開設分公司;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要求成都建立網際網路產業園,並表示要將成都建設成為世界軟體名城;深圳市聘請馬化騰、馬雲、丁健等21位企業家為「深圳市網際網路產業高級顧問」。

  從2002年-2010年這八年間,網際網路公司一改以往「騙人」、「遊戲」、「沒啥用」的負面,逐步成為了各級政府的座上賓。

  2

  成熟貢獻期

  如果說2010年以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是孵化期,需要政府的認同,但在2010年之後,中國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則國家的支持下,迅速成熟。

  國家的支持體現在三方面:

  1、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2013年,國務院、工信部分別出臺指導意見,要求三大運營商加快4G網絡建設,提高4G網絡速度,下調移動流量資費:相比2011年,2014年資費下降60%。

  在資費和網速的刺激下,智慧型手機快速普及,截止2015年6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人口高達9億。

  2、中央表明態度,支出資本進入。2014年,李克強總理亮相中關村(000931,股吧)創業大街,提出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中央提倡在各行業推動「網際網路+」,並成立用於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資金規模高達400億元。

  國家態度帶動資本圈,僅在2015年一年,中國網際網路投融資事件共有4069起。

  3、鼓勵網際網路經濟的各項政策紛紛出臺

  2015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310328)的意見》,要求為電商企業合理降稅減負,逐步將旅遊電商、生活服務類電商等相關行業納入「營改增」範圍。

  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企業迎來了大爆發期。

  2010年,中國網際網路經濟價值3260億美元,佔GDP的5.5%,而在六年後,這一數字將達到8520億美元,網際網路經濟佔GDP的比重將上升到6.9%。

  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體現在各個企業上,在《2018年網際網路女皇報告》中顯示,在市值Top20的網際網路巨頭中,中國公司佔據9家,估值總計14690億美元,而在2013年,只有騰訊和百度兩家企業進入TOP20。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快速發展也反饋到民生和就業上。

  2018年,「洪崖洞夜景」在抖音爆火,直接帶動了當地旅遊,「五一」3天,洪崖洞吸引了超14萬遊客前來「打卡」,五一小長假境內熱門景點中,僅次於北京故宮;

  2019年,美團註冊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其中25.7萬人屬於貧困人口中的25.3萬人實現脫貧,脫貧比例高達98.4%;

  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幫助山區農產品(000061,股吧)打開銷路,截至2019年底,「三區三州」地區(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地區的商家數量157152家,年訂單總額達47.97億元,分別增長540%、413%。

  同時,從2013年之後發展起來的行動支付、金融科技、網際網路汽車、人工智慧等產業,不但為大眾提供更多的便利生活,而且很多前瞻性的技術,勢必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此時的網際網路巨頭與政府監管的關係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的雙贏狀態。

  3

  壟斷制約期

  雙贏是網際網路巨頭與政府之間均衡的關係,但隨著逐利的畸形發展,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逐步脫離政府預設的軌道。

  對於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穩就業是最核心的KPI,但如今,資本的逐利性,讓網際網路巨頭們與政府越來越遠。

  日前,美團、阿里、京東等巨頭平臺相繼湧進賣菜市場,通過巨頭們的補貼,平臺菜價比商販們的售價便宜至少20%,導致商販銷售額銳減。而可以想像的是,一旦補貼力度不變,以賣菜為生的小商小販勢必會大量失業。

  2020年4月,因美團將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比率調高至26%,超過餐飲企業的忍耐度,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官微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要求美團立即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

  隨著資源的高度集中,網際網路公司越來越像一把收割的鐮刀,收割的不僅僅是菜市場的商販,美食街的小店主,而是收割整個社會資源。

  據了解,目前,從2014年起,騰訊和阿里通過併購的方式開始瘋狂投資,目前其觸角覆蓋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資訊、音樂、視頻、電商、打車出行、醫療、金融理財……

  中國用戶規模TOP30的APP,騰訊系和阿里系佔據七成,而在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騰訊阿里分別投資了52家和44家,而且這96家獨角獸企業絕大多數在中國。

  這樣龐大的產業布局,讓人不禁想起了香港的年輕人。

  早前以李嘉誠為首的四大家族,通過投資併購,控制著香港的基礎設施,如房地產、水電煤氣、公共運輸、零售商店,他們就像是收租的地主,只要在香港生活,就要給李嘉誠們交租。

  如今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們網際網路生活最基礎的工具,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就像現在香港人一樣,每天一睜開眼就要給巨頭們繳費。

  因為去中心化,網際網路被視為公平,但隨著用戶高度集中,網際網路也將從屠龍少年變成惡龍。

  如何遏制少年變成惡龍?在反壟斷,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摩根集團是最典型的案例,因在金融市場極度壟斷,美國政府出臺「日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將摩根集團拆分為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兩部分,並一度不準許金融業混業經營。

  但對於科技類公司來說,與金融業那樣強行拆分並非好事,以美國為例,即便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強力壟斷,美國也只是在罰金等方面要求。

  這與國內監管的思路如出一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修訂草案 (公開徵求意見稿)》,其中對於網際網路壟斷企業處罰金額上限提高到了上一年度該企業集團銷售額的10%。高額的罰金將讓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擴張不再肆無忌憚。

  而對於社會、國家和大眾來說,希望《反壟斷法》能夠讓網際網路不在單單是巨頭的競技場,而是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創業者都能有選擇的江湖。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司庫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頭割韭菜內幕:萬般皆下品,收租猛如虎
    要說每一座城市裡活得最滋潤的是哪些人,房東一定是首當其衝,穿拖鞋拿著一大串鑰匙的包租婆,喝茶吹風打麻將卻拿著麻袋的大爺,或者是拿著蒲扇騎著自行車看起來很無害的人,生活都是我們打工人想像不到的滋潤。而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家驚訝地發現,出現了一批新型收租人,網際網路巨頭割韭菜,都是一樣的套路,靠「免費、低價」吸引用戶,等到越來越多的商家入駐,在開始躺著收租。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飯碗,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公司?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的飯碗!難怪有網友說,最近去菜市場,感覺攤位上賣菜的人明顯少了很多,一問其他攤主,說是現在大家都在手機上下單買菜了,擺攤位賣菜的那點錢還不夠繳攤位費,攤位到期後就不再續期了。怎麼看網際網路巨頭帶來的「新業態」?但是冷靜地想一下,雖然大家都在網上團購買菜了,對那些靠賣菜為生的小攤販造成了正面威脅,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這未嘗就不是好事。就像上文說的,網際網路買菜不僅價格更便宜,還提升了買菜的效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 網際網路巨頭割韭真相:萬般皆下品,唯有收租高
    他們發現,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無一例外,都有著利用「致命收購」打壓對手、收取過高費用和迫使小企業籤訂「壓迫合約」的壟斷行為。報告提出了一些反壟斷建議,比如迫使這些科技公司進行拆分。要挨拳頭了,巨頭們就紛紛辯解,拒絕三連。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網際網路在業務上的延伸,對行業覆蓋面的擴大,從市場層面看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不存在禁止與否的問題。我們應當注意的是,不要讓其在另外一個或多個領域的優勢,帶到下一個領域當中,造成不正當競爭。時代財經:在此之前,各網際網路巨頭分別在共享單車、網約車、電商、外賣等領域激戰。網際網路對社會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負面作用,比如最近的P2P、長租公寓等。
  • 當代網際網路巨頭們離張謇有多遠?
    跟攤主聊了兩句,攤主嘆著氣說:現在生意難做,我們這些小攤販全被社區團購搞死了。現在興盛優選等平臺瘋狂補貼,誰能禁得住那樣低價的誘惑。」原來,現在的網際網路電商幾乎已經無所不賣了,已經極大地顛覆了傳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 網際網路打工人!趁你還沒到35歲
    今天,我們和不同職業的網際網路打工人一起聊聊他們的職場生涯。……更重要的是,這些網際網路打工人還有著明顯的年齡焦慮,擔心自己被後浪拍在沙灘上,到了35歲連工都沒得打。作為一個打工人,我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充實的,想要肯定自己的時候了。我知道網際網路職場人的35歲魔咒,其實我也沒有想一直做這行,不想一直打工的。我就想在未來兩年裡,靠打工攢一些積蓄,去一個二三線城市,開一個酒吧。
  • 打工人的出處是哪裡? 我們都是打工人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的出處是哪裡?「只要我夠努力,老闆一定會過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下午好打工人!」打工人表情包。圖片來源:微博據網友考據,「打工人」這個定義最早2005年就曾出現在百度貼吧中,不過真正被網友當成梗來玩是因為網紅「抽象帶籃子」的視頻。帶籃子曾在網上發布了幾條短視頻,其中一條視頻中,他做出要出門打工的樣子,對著鏡頭說,「勤勞的人已經奔上了塔吊,你卻在被窩裡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沒把自己生活當回事兒。早安,打工人!」
  • 美國考慮拆分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近日來,國內網際網路上正在掀起一大熱點話題,便是網際網路反壟斷。國內自2008年實施反壟斷法,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首次迎來網際網路領域的執法處罰案件?對此,東北財經大學教授於左表示,原因在於,部分網際網路反壟斷行為複雜,不易識別企業隱蔽行為,包括在雙邊市場的情況下,相關市場如何科學界定等情形有關。
  • 同是網際網路巨頭,別人放眼星辰大海,我們街頭菜市場火拼
    我只想給這些站臺的說一句,我們的社區居民,消費人群的收入也可以個人家相比嗎?我們的農業人口佔比多少調查清楚了嗎?有多少個家庭就是靠賣菜在支撐著,上學孩子的學費,一家老小的醫療吃喝拉撒。那麼,網際網路巨頭能不能賣菜,能,這是肯定的答案,但是現在堅決不能,當農民還有相當比例的時候,堅決不能。蔬菜事關千家萬戶。
  • 打工人的網際網路「圍城」:有人哭著離開,有人笑著進來
    張某霏的離去讓網際網路公司的加班文化再次走到臺前,有人稱,這屆網際網路打工人如同之前的煤礦工人一樣,他們都是用生命換取薪水。認可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趁著年輕,可以多賺點;不認可的人覺得,錢是次要的,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硬幣,總是兩面的。
  • 加油打工人搞笑段子怎麼寫 早安打工人加油打工人究竟是什麼梗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早安打工人!22、僱主讓我早點去安空調,我說:「就不能晚點安嗎?」他說:「不能,打工人就是要早安!」23、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24、不幹活,就沒飯吃。早安,打工人!25、幹不完的活,睡不夠的覺,餵不胖的錢包,買不起的貂,半輩子就掙了兩個億,一個失憶,一個回憶。
  • 供應商斷貨,23省市劍指壟斷,網際網路巨頭或面臨拆分
    近期,網友紛紛喊話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美國的馬斯克在仰望星辰大海,而你們卻盯著菜市場的小販。或許拿中國的企業家去對比馬斯克有些不妥,但是中國百姓遭受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久已。市場基本上已經被滴滴卡死,以前有滴滴和快滴相互競爭,大把燒錢,老百姓以為這是個好事,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夥伴合併了,打車的價格也提高了,再聯想到長租公寓、外賣,無一例外被網際網路巨頭壟斷了,他們的套路很簡單,先以低價吸引商戶和用戶,一旦壟斷市場就開始提價,老百姓得到了短期的實惠,卻失去了長期的利益,很多的網際網路巨頭會說他們創造了多少的就業機會,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喪失了勞動機會。
  • 反壟斷開始,為什麼阿里成為第一批被「打中」的網際網路巨頭?
    2021年將是科技巨頭的監管年。他們現在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行業了,而不再只是閃閃發光的年輕創業公司。國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展了一系列行動,告訴大家,網際網路行業的監管年來了。阿里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國家開的綠燈下,一路高速發展,成長為如今的科技巨頭。從全球看,今天資本寡頭的力量,已經遠超100多年前,並且經由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今天的資本寡頭,已經呈現出跨國界,網絡狀等多重特徵。
  • 如何看待阿里被罰|國家釋放重大信號,網際網路巨頭瑟瑟發抖
    但這個處罰不僅向阿里,也向社會釋放了一個信號:國家對網際網路領域的反壟斷監管要動真格了!數十年裡,中國發展最快的項目,除了房地產,就是網際網路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阿里有技術優勢、市場優勢、政策優勢。
  • 我們都是打工人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自殺,打你🐎的工,老子困得要死,老子就是懶狗就是不想上班! 對不起,失態了。早安,打工人!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打工。打工讓我們身心愉悅,節假日是掏空我們身體。早!打工人!
  • 又見過勞死悲劇,年底了,網際網路打工人儘量少熬夜加班
    作者:龔進輝儘管不少網際網路打工人並不喜歡996,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法擺脫996束縛的職場人比比皆是,工作強度大幾乎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為此賠上自己寶貴的生命,令人唏噓不已。這不,這個12月,接連發生兩起網際網路打工人猝死的噩耗,令人惋惜不已。一是12月4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歲員工在年終誓師動員大會期間猝死,家屬稱,法醫鑑定為過勞死,但公司不主動協商、逃避責任,「他一人被安排兩個崗位,早出晚歸,特別是雙11期間沒有休息,他說很累。」
  • 網際網路打工人的痛,你真的懂嗎?
    我們找了幾個,試圖給自己「打工人」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的網際網路打工人,聊了聊。1J今年29歲,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產品經理,996已經寫進了她的基因裡。她沒時間談戀愛,甚至沒時間好好吃飯。和大多數網際網路打工人一樣,J每天都要開各種大會小會,開會之外的時間就忙著處理各種任務和瑣事,對接需求,做PPT。
  • 網際網路打工人猝死背後: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1年輕人痴迷網際網路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大概的主題是:95後痴迷網際網路大廠的樣子,像極了60後崇拜國企。其實,這個比喻一點也不誇張。最近十年,網際網路行業早已成為年輕人們追逐的職場聖地。網際網路是高薪酬、高福利的代表行業。IT行業從2016年首次超過金融行業以後,一直到現在每年都是穩居高薪第一名的寶座。
  • 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共同的底線
    在美國以科技卡我國脖子、螞蟻集團緩上市和網際網路巨頭拼殺社區團購三大背景下,我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共同的底線似乎出現了。網際網路+不是絕對正確的,因為網際網路是科技+的兒子。這句不言而明的話能成為定理是有其合理原因的,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的特點:指數增長和贏家通吃,也就是當網際網路的某個應用行業超過50%的市場規模時,這個應用行業就相當於要洗牌和停滯了。如今,科技雖然在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領域持續發展,但各自的發展都處於受質疑或初期階段,即整個科技發展是處於降速時期。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戰:大眾的質疑和巨頭們的雄心壯志
    對於網傳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消息,阿里旗下盒馬、拼多多、美團均回應稱「謠言」。近段時間,騰訊再次投資興盛優選,阿里成立盒馬集市,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滴滴旗下橙心優選日訂單量破千萬,劉強東親自帶隊打造京東社區團購業務……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加碼使得社區團購戰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