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很多人都曾表示不願意延遲退休。老年人想要早點退休,安享晚年;中年人、年輕人則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指出: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
早在2016年2月,人社部就曾表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還要按照相關程序報經批准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按照當時人社部部長的介紹,漸進式延遲退休可能是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比如,「如果5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如果第二個人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延遲退休何時實施?
《建議》提出的延遲退休方案只是開始,並不是最終決議,之後將再次進行討論。
不過,單從《建議》來看,這相當於明確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表。這是針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四五規劃也就是到2025年,所以,最早2025年前,最晚2035年前,可能就會實施延遲退休了。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目前我國有2.5億多的老年人口,其中有1.2億多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預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可能會超3億,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也會增加。
現在的醫療條件越來越好,老人的平均壽命也有所增長,目前已達到77歲的高齡。這意味著人們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變長了,養老保險基金支出也增多了不少。
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在減少,也就是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人數在變少,所以,養老金收支壓力會比較大。目前有些省份養老金發放困難,為了確保養老金能夠按時足額發放,我國已經採取了養老金中央調劑、財政補助、國資劃轉社保等方法。
總的來說,為了保證養老金能夠一直按時足額發放,延遲退休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為什麼不願意延遲退休?
事實上,不少人都盼著到五十多歲能夠順利退休,回到家裡跳跳廣場舞,給孩子們帶帶孫子孫女,趁著身體還算健康多出去旅旅遊享受一下安逸的生活。
另外,我們知道,一旦步入40歲的門檻,工作就不是那麼好找了。很多人面臨著失業下崗的風險,下崗之後再就業也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下,大家自然都希望提前退休,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
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由於沒有穩定的工作,本來交夠15年社保就不繼續繳納了,但如果延遲退休則意味著社保要多交一段時間,養老金少領一段時間,這會使他們生活更拮据。
不過,為了幫助老年人就業,延遲退休,《建議》還提出「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大家還是提前做好延遲退休的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