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之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為我們開創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廣州市發改委、市大灣區辦李海洲主任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李海洲表示,廣州市發改委將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厚望重託,用心用情體會、滿懷赤誠踐行,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創廣州發展改革工作新局面。同時,緊緊圍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貫徹落實到廣州發展改革各項工作和「十四五」規劃編制當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帶動全市各方面工作出新出彩,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在全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當好排頭兵。
深化廣深雙城聯動
更好輻射帶動「一核一帶一區」建設
10月22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8天後,由廣州、深圳兩市市委市政府主辦,兩市發展改革委具體承辦的首屆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成功召開。論壇上,廣州、深圳相關部門籤署了科技創新、智能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自貿區等七個領域的專項合作協議。
「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系統思維、整體行動,強化廣深改革聯動、協同對接,全面落實兩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專項協議,在共建要素配置高地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市場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促進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更好輻射帶動『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推動『雙區』高質量發展。」李海洲說。
他表示,廣州將切實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擔當,重點從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完善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工作機制等四個方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推動實現「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認真研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
廣州將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的改革成果
「我們認真研究學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結合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體制、對外開放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梳理提出一批需國家和需省支持的政策事項,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省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工作機制,推動逐步取得突破。」 李海洲說,廣州將積極支持深圳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學習借鑑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經驗,加強與深圳的改革聯動,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經濟體制和營商環境等重要領域深化改革。
在強化改革聯動的過程中,廣州將優化提升高水平改革創新平臺。落實《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充分發揮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獨特優勢,努力爭取在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營商環境改革等方面進行突破性探索。加快建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探索率先建設內地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範基地,爭取複製或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做法,進行系統性的政策制度創新和試驗。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天河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區、越秀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等一批特色發展平臺,以平臺為載體進一步深化改革。
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
今後珠三角城際鐵路出行如乘公交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廣州要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
李海洲說,廣州將深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硬聯通」方面,廣州將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在目前5條通道基礎上,規劃了輻射全國10個方向戰略通道,強化與國內主要城市群之間的高速直達,接下來要加快推進廣清永、廣中珠澳、廣河、貴廣客專聯絡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廣州還將加快推進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推進廣州東站等主要車站改造及相關聯絡線規劃建設,結合廣汕、廣湛高鐵建設,推動貫穿中心城區東西通道擴能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廣州將加快推動珠三角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積極探索建立城際鐵路與地鐵系統制式兼容、互聯互通和無縫銜接換乘體系。
在「軟聯通」方面,廣州將聚焦三個方面繼續深化與港澳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一是大力實施「灣區通」工程,,以點帶面推動規則銜接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依託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探索打造規則銜接示範基地,率先複製或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做法,進行系統性的制度創新和試驗。三是鼓勵穗港澳行(商)業協會、工商企業界、專業服務界等深化交流,積極攜手大灣區城市共同推進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
2019年廣州人均GDP約2.3萬美元
「十四五」期間將發揮好國家中心城市引領帶動作用
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國家「十四五」以及未來15年的發展新藍圖。
李海洲說,廣州市發改委正在緊鑼密鼓牽頭開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當前首要任務是全面加強與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對標對表,緊緊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三個新」的核心要義進行謀篇布局。
經過「十三五」的發展,廣州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3萬億元新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2.3萬美元,達到現行標準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商貿中心、科教文衛中心和宜居宜業宜遊環境優勢進一步強化。預計今年底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目標任務基本完成,14項約束性指標全部達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可如期實現,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廣州將緊緊抓住「雙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對標中央《建議》,市「十四五」規劃編制正在研究提出廣州「十四五」及2035年發展目標,落實好國家賦予廣州的重大定位,在宏觀目標上與國家、省保持一致,在具體指標上要體現廣州在全國、全省發展的引領作用。
李海洲指出,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著力提升廣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策源」能力。一方面,要以「一區三城」為主陣地,加快建設「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引擎和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另一方面,要把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智能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萬億級和千億級產業集群,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流通體系發達、聯通國內外市場的城市發揮橋梁樞紐作用。廣州將充分發揮國際商貿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綜合性門戶城市等優勢,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挑起大梁、發揮重要支撐作用。一是要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擦亮廣交會「金字招牌」,打造全國直播電商之都、新國貨之城和夜間經濟標杆城市,加快期貨交易所建設,推動千年商都向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升級。二是要升級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南沙港區四期五期、廣州鐵路樞紐能級提升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空港、國際一流海港、世界級鐵路樞紐,全面增強高端資源集聚配置能力。三是高水平推進南沙自貿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加強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對接,以我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契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
「我們將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以一往無前、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地,進一步凝聚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在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中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前列。」李海洲表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 通訊員 穗發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蘇俊傑、駱昌威海報監製:湯新穎、徐錦昆文案:王晨陽設計:郭俊航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