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成全球焦慮 國外友人更青睞中國植髮機構

2020-12-14 環京津網

近日記者觀察到,國內植髮行業頭部機構新生植髮從下半年開始,每個月都保持著一家或多家植髮機構門店開業,從網絡公開信息可了解新生植髮在國內外共設有40多家植髮機構,據了解該數據還在一直刷新突破中。除了新生之外,還有雍禾、大麥以及其他地方性植髮機構均開啟了大肆擴張搶佔市場的階段,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如何在激烈競爭中保持良性發展,維護消費者的植髮權益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對植髮界權威專家人士進行了深入採訪。

毛髮移植相關產業潛在市場空間或將持續高速增長

隨著網紅經濟和直播經濟的興起,顏值消費在年輕群體中佔比越來越高,加之各類植髮廣告的深入人心,植髮市場從男性消費佔主流地位,女性市場的崛起也不容忽視,通過植髮來修飾臉型成了目前醫美消費市場最火爆的項目之一。然而除了植髮之外,隸屬於毛髮健康領域的頭皮養護消費近兩年更是增速驚人。

顏值經濟的發展讓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植髮行業的高速增長。據艾瑞分析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植髮行業的用戶正在每年保持著高達80%的增長幅度,根據央視昨晚最新一則新聞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未來幾年毛髮移植相關產業潛在市場空間或將超過1000億元。

隨著脫髮人群不斷增長,如何通過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脫髮治療以及如何採用個性化的植髮術式為進行毛髮移植始終是新生植髮在尋找的突破點。作為率先集植髮、養發健發,同步開啟藥物治療生發和醫學頭皮養護防脫閉環的綜合性連鎖植髮機構,杭州新生在植髮技術領域的深耕更是對我國植髮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從FUT到3D植髮技術升級 精細化植髮效果更顯著

植髮作為一項耗體力的頭頂「針」功夫,除了考驗植髮醫生的體力,對手術器械和植髮團隊的手術經驗極為嚴苛,從幾十年前的FUT植髮技術到FUE植髮技術到如今的微針植髮和3D植髮,技術的不斷更新升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植髮的安全性和效果性以及在手術過程中的舒適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醫院毛髮移植外科專業的始人王繼萍教授表示,目前植髮消費者主要關注點在植髮效果、植髮費用上,追求完美的植髮效果固然沒有錯,但好的植髮效果必然對醫生和技術的要求更為嚴苛。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吳文育教授表示,隨著顏值經濟的興起,中國植髮體量已成為全球最多的國家,同時因為潛在市場巨大,植髮機構數量多,競爭激烈,因此植髮價格相較於國外會更實惠,這也是目前為何新生植髮能成為過內接受外國友人植髮最多的機構。南方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胡志奇教授也表示單純在廣州地區,非亞太地區的歐洲和非洲消費者也逐年遞增。

球星C羅進軍植髮業 國外友人更青睞中國植髮機構

伴隨著脫髮已成為全球社會性問題,國外知名球星C羅也看中了植髮的龐大市場,據悉,C羅投資的植髮中心價格最少4000歐元起,合計人民幣3萬元,這樣的價格相較於國內而言偏高不少,這也是很多國外留學生選擇在中國植髮的原因所在。在杭州新生植髮醫院大廳,我們現場就看到不少國外留學生前來植髮或者複診,一位來自美國黑人顧客表示因為自己頭髮屬於天生捲曲,一直擔心植髮後效果不理想,但看到同學杭州新生植髮非常成功,自己也就下定決心來做植髮,無論是術後的效果還是醫院的服務,這位留學生都表示物超所值。

對於國外友人來植髮,新生植髮院長張春傑院長表示,要完成對非洲或者歐美顧客的植髮手術對手術團隊的要求更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毛髮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在語言溝通上也需要更耐心細緻,像非洲人天生毛髮捲曲,歐美人天生毛髮細軟,與亞洲人毛髮相比,在提取、分離和種植三個環節都需要更為精細的手術設備器械以及經驗豐富的醫生團隊操作,否則就會出現毛囊存活率不高,毛髮生長方向不自然等問題。

張春傑還表示自創院以來,新生植髮每年接待國外發友超過千人,目前,新生植髮已經在韓國、比利時、泰國、香港等地區設立了海外醫療中心,該數據隨著醫院版圖的擴張更是加速在提升。

中整協副會長楊蓉婭:頭部植髮機構責任重大

植髮機構的迅速擴張反映了顏值經濟的發展,顏值經濟的興起也促進了植髮機構的競爭,面對龐大的脫髮市場和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楊蓉婭教授特別強調指出,植髮機構的發展不能以損害消費者的健康利益,任何一家植髮機構想要長久穩定的發展,必須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在臨床技術研究升級以及案例的追中分析,新生植髮3D植髮技術誕生就提現了頭部植髮機構對植髮行業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對植髮行業的良性發展做出了正確示範,未來希望有更多的植髮機構能夠在技術上進行突破。

相關焦點

  • 深圳新生植髮:防脫髮生發相關產業或將持續高速增長
    從FUT到3D植髮技術升級 精細化植髮效果更顯著  植髮作為一項耗體力的頭頂「針」功夫,除了考驗植髮醫生的體力,對手術器械和植髮團隊的手術經驗極為嚴苛,從幾十年前的FUT植髮技術到FUE植髮技術到如今的微針植髮和3D植髮,技術的不斷更新升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植髮的安全性和效果性以及在手術過程中的舒適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醫院毛髮移植外科專業的始人王繼萍教授表示
  • 脫髮話題被熱議 引出國民新焦慮 3D植髮解決脫髮困擾
    自8月31日10:00—9月2日10:00,「脫髮」的熱度指數峰值達到52.67,均值接近40;且網友對「脫髮」的關注呈現周期性波動的態勢,說明相關討論具有持續性,人們對「脫髮」這一「頭頂大事」關注度較高。顯然脫髮已成為國民新焦慮。2.5億人都在脫髮?關於脫髮的人數,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都沒有精確的統計,甚至沒有一個界定的標準。
  • 服務脫髮人群,植髮機構開拓養發業務新領域
    消費需求更新 養發護髮產品升級南京大學社會學的相關科研人員也研究了90後的脫髮焦慮,他們傾向於將年輕人的脫髮定義為一種社會問題,當頭髮狀態與自己認定的身體美學相違背,影響了其個人形象,或者導致了個體困擾時,脫髮就成了一種需要治療和改善的不安的事實。
  • 南京新生植髮:全民脫髮時代 90後成脫髮「重災區」
    現代人頭髮燙染頻繁,加上工作、學習壓力太大,早早躋身脫髮大軍,每次洗頭頭髮一掉一大把,衛生間地漏必被堵得嚴嚴實實,髮際線一年比一年高,人也越來越焦慮,關鍵是越焦慮越掉發  脫髮市場 90後居多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顯示,我國脫髮的人群已經超過2.5億,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一人出現脫髮的情況,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佔據著較大比例
  • 上海新生植髮:90後成脫髮主力軍 雙12防脫髮產品加入購物車
    男性比女性更困擾根據淘寶發布的一則《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調查顯示,在其平臺買植髮、護髮用品的人群中,80後佔了38.5%,90後佔了36.1%,大大領先前輩們,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今年「雙十一」支付的第一筆訂金是防脫洗髮水合和生髮液的由來。
  • 脫髮愈加年輕化,義烏新生3D植髮或成解決之道
    近來年,隨著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生活作息不規律,脫髮這一「頭頂大事」正困擾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2019年,衛健委發布的脫髮數據顯示,我國脫髮人群近年來直線上升,人數已超2.5億,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有脫髮情況,其中男性約1.63億,女性約0.88億。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我國35歲以下脫髮人群佔比63.1%,髮際線上移已成為80後、90後的普遍現象。
  • 南京新生植髮:脫髮人數卻屢創新高 植髮成為90後消費主流
    來自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脫髮群體總人口已超2.5億人。這一代年輕人比上一代「脫」得更早,更猛烈。專家表示:壓力是促使脫髮概率上升最可能的「元兇」。層層壓力下,人體原有的激素水平失去平衡,導致脫髮年齡提前。旺盛的毛髮是生命力強勁的象徵。相反,稀疏的毛髮會被認為步入油膩中年。越是年輕的脫髮者承受的異樣目光就越多。
  • 新生植髮:80後、90後脫髮成普遍現象,植髮手術趨向主流
    脫髮不脫單,脫單不脫髮,這仿佛成為了一個死循環。深受脫髮困擾的人群不在少數,據數據統計,我國約有2.5億人存在毛髮疾病,即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有脫髮情況,男性約1.63億,女性約0.88億。其中,我國35歲以下脫髮人群佔比63.1%,髮際線上移、M型脫髮、頭髮易油、頭皮屑過多已成為80後、90後的普遍現象。
  • 廈門新生植髮專家:植髮效果立竿見影,3D植髮成更多人的選擇
    順此趨勢,植髮機構和相關產品也應運而生,我國植髮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我國植髮行業2016年的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到2019年時已增長到約163億元,增幅約為186%,預計到2020年底,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禿」如其來,年輕人為何脫了發?
  • 脫髮成為程序猿不可言說的痛,新生植髮走進360企業愛心助力
    出於對「禿頭」的危機意識和焦慮心理,脫髮話題的熱度只增不減,植髮這門生意也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對於植髮的選擇,新生植髮張春傑院長在與湖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聯體的組建儀式上提到,有些患者存在毛髮稀疏、毛髮細軟這些情況,或者是由於健康疾病所引起的脫髮,可以通過先期的治療和養護達到效果,而對於大面積脫髮的患者而言,可以在檢測完病因之後選擇植髮,值得注意的是植髮過後也要定期進行毛髮養護,制定一對一術後毛髮管理檔案,植養護一體化更高效的保障植髮效果。
  • 國內專業植髮機構目前供不應求 植髮技術手段參差不齊
    來自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為了挽救後退的髮際線不少人會選擇植髮,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容外科主任醫師李健寧教授表示植髮亂象叢生,大家選擇植髮機構要謹慎。  數據顯示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不少人感嘆年紀輕輕頭髮卻禿了!
  • 廣州新生植髮:脫髮人群以90後為主 00後慢慢加入其中
    比起買衣服,年輕人更願意熬夜蹲點,搶購一瓶生發洗髮水。商家的品牌代言人從光頭到鮮肉,廣告語也由去屑到生發。脫髮讓年輕人的笑容漸漸消失生活如同「剃頭刀」,除了日漸增長的皺紋外,也悄悄改變著我們的髮型。廣州新生植髮專家表示:頭髮跟人一樣, 也是有生命的。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掉頭髮,只是超過正常的標準也就成為了脫髮。
  • 破局與創新聚焦毛髮領域 或成新生植髮持續擴張關鍵競爭力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更樂意於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展現自己,加之醫美類整形機構植髮機構等廣告體量的增加,顏值消費佔比也隨之水漲船高。「植養護」立體化閉環思維成新生植髮破局核心競爭力作為植髮領域頭部機構,成都新生植髮從創院之處,就一直秉持著技術創院,為了適應市場發展不斷進行臨床植髮技術和產品的科研升級,加速與國際植髮機構接軌對話,積極促進跨國植髮學術交流,助力中國植髮行業發展。
  • 中國人的脫髮之戰:有人歡喜有人愁
    、《90後成最「禿」出群體》等直擊心靈的文章,微博熱搜上也頻頻出現#90後成植髮主力軍#、#我國超2.5億人受脫髮困擾#等討論度極高的話題,就連央視也關注到了這一現象,並對脫髮問題進行了專題報導。報導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已超2.5億人,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植髮作為脫髮的主要解決辦法之一,成了市場上的「大熱門」。
  • 新生植髮,再添一城,莆田新生植髮醫院全新開業
    這是新生植髮在全國布局的重要一步,意味著新生植髮連鎖模式全球化、高端化、連鎖化、細分化布局的順利展開,也標誌著新生植髮將在植髮診療和服務方面付出更多行動,擔起更多責任,為脫髮掉發人群帶來更專業、更安全、更舒適的植髮體驗
  • 全國植髮機構已達811家,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該如何選擇?
    近年來我國脫髮人群呈直線上升趨勢,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2.5億人飽受脫髮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防脫生發的需求直接帶動了整個植髮市場的發展。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植髮市場將突破200億元。
  • 植髮守護男人最後的尊嚴,百億級植髮市場大爆發
    「我願意用這一頭秀髮換一套別墅住」……據統計,中國每6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存在毛髮疾病,國內患者數量超過1.8億人。其中,脫髮疾病佔比95%,這一煩惱使植髮這個曾經的小眾市場,搖身變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大市場。有數據預計,到2023年,全球植髮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未來五年的年複合增速將達到24%。
  • 脫髮經濟「禿然」崛起,能誕生「獨角獸」嗎?
    值得一提的是,脫髮不止是社畜們的煩惱,此前雷軍也在採訪中戲言頭頂上是一棟「別墅」。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我國植髮行業2016年的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到2019年時已增長到約163億元,增幅約為186%,預計到今年年底,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不知從何時起,脫髮成了當下生活中談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 新氧雙12數據出爐,成都新生植髮:植髮養發項目成2020黑馬品類
    為了消除這突如其來的煩惱,很多脫髮的年輕人開始嘗試佩戴假髮或者進行植髮,有數據顯示,在目前的植髮群體當中,20~30歲的年輕人佔了57.4%,而今年我國的植髮市場規模或將突破200億元,青春抵擋不住髮際線脫髮,號稱是顏值第一大殺手,不知道您是否也有突如其來的煩惱。
  • 新生植髮遭遇「植髮變脫髮、誘導貸款」投訴 專家稱宣傳違《廣告法》
    新生植髮遭遇「植髮變脫髮、誘導貸款」投訴 專家稱「保障手術100%成功」宣傳違反《廣告法》中國網財經12月24日訊(記者 賈玉靜)近年來,脫髮年輕化催熱「頭部生意」市場,但植髮行業因缺乏強制性規定,導致相關消費糾紛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