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巴的轉世應化由來(含經、續記載)

2021-02-28 中國噶舉中心

歡迎進入佛子們的精神家園,中國噶舉中心公眾微信平臺

chinakagyu



噶瑪噶舉 巴都仁波切開示 ----


主講︰第三世巴都祖古仁波切
時間︰一九九零年十月 地點︰KTD 紐約噶瑪三乘法輪中心
中譯︰繆樹廉   

我們都應該是「修行者」,而作為修行者我們就必須了解自己對所獲得的法教負有責任—努力成覺的責任。我們不該只是喜聞佛法,而是還要了知自己有責任去實現所修的覺悟之種。能夠養育和實現覺種修行方法雖然很多,但最有效的是上師修法。這是因為修此法時,我們在本質上視上師為一切覺者的具體表現:上師是佛,也是法及護法,同時還是勇父、空行母和本尊。上師為一切之本。我們將上師本人看作是金剛持現身,有了這種虔敬之心,養育覺種就是有可能了。

為何上師修此法比佛及菩薩修法更重要、更有效呢?道理很簡單,那是因為我們處於輪迴、具有人身,形相非常平凡,智能亦復如是。因此,由於自心有惑,我們要想與在上之佛、菩薩及其他覺者直接溝通就很難了。上師則不然,他也像我們一般現凡夫相,故與他溝通較為容易。而且,依止上師能使我們在修道方面的進展加快很多。這並非說覺者及菩薩沒有力量,事實上他們的力量與加持永遠是無所不在,只是我們自己的痴與障,令我們的心無法與他們直接溝通罷了。

目前,身為凡夫的我們,心中有二相對,乃起自他為異的執著。這也使得我們與諸大士的直接溝通,縱非全無可能,至少也是十分困難。因此,我們需一位可信賴者,向他吐露我們實際的感受。例如,世界人口有數十億,但我們並不把自己的困難或感受告訴每一個人或向全世界宣布,而只是讓幾位我們引為知己或認為可信賴的人知道。這並不是因為其他的人都不可信賴,而是因為我們覺得與親密的人同甘共苦比較安心。同樣的,雖然諸佛與菩薩無不對眾生的福祉同感關切,但對身為凡夫的我們來說,若能向一位也現人身的喇嘛或上師傾訴我們的困難,或與之直接論事,那就容易多了。

如是了解上師的重要性之後,我們還該知道噶瑪噶舉傳承(藏傳佛教『白教』四大傳承之一)的根源就是噶瑪巴。從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意即『遍知三世者』)(註: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 開始,直到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朗炯利佩多傑,每一位轉世的噶瑪巴都是對一切眾生慈悲的表現。 (註:仁波切開示此篇的時期,第十七世噶瑪巴尚未坐床,因此仁波切只提到第十六世噶瑪巴) 因此噶瑪巴是此傳承的根源,甚至也是加持的根源。在所有上師之中,一心專念噶瑪巴,極為重要,同時也能因而非常容易的獲得智慧和加持。據說,那些曾與噶瑪巴本人相遇者,每一想到噶瑪巴,就會令其觀修變得容易,感受也隨之而起變化。由於你會親遇噶瑪巴本人 ,你與噶瑪巴之間乃有了親密的關係—對噶瑪巴生起了強烈的虔敬與信賴之感—以致很快得就到了噶瑪巴的加持。

與一般的學者、名作家或其他方面的偉人及名人不同,覺者噶瑪巴的降世,事先是有預言的。釋迦牟尼佛曾親為授記,說噶瑪巴將一再以化身降世利益眾生,並且說噶瑪巴的化身將令無數眾生獲益。由是觀之,噶瑪巴顯然是一位卓越不凡之人。

從事上師修行時,不管所謂上師是指我們現在談的噶瑪巴,還是你所依止的其他上師,其效能及加持力實依你的心境而定。許多法教都說,一切全看你的心境。是故,如果你不是只以信賴和虔敬之心來看你的上師,而是還將上師視為完全開悟的覺者,那麼你所獲得的加持力及智慧力就會因此而大到成覺的層次。如果你對上師的心態,只是覺得他或她是不凡之人,並不完全相信他或她業以成覺,那麼你從上師處所能得到的智慧與加持,當然依你自己的水準來看,自是殊勝無疑,但跟成覺一比就算不得什麼了。倘若你把上師僅看作平常的夥伴,覺得與其相處十分愉快,與其交談可說真話,那麼你所能得到的智慧與加持就很平凡了。

就個人而言,我(巴都祖古仁波切)要說我很幸運能從十一歲開始,與第十六世噶瑪巴在一起的時間總共長達十六年。在那侍奉噶瑪巴的十六年當中,每一天我都感到法王巨大而殊勝的力量。與法王相遇時,人人感受不同。無論國王、王后、太子、公主、大臣或工人,凡是值遇噶瑪巴者,無不有其獨特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在很多方面都非常顯著。 國王、大臣等貢高我慢,大權在握者,一見噶瑪巴,貢高我慢就沒了。他們似乎不再是剛來時的大人物,而是顯得有些緊張不安。當他們與噶瑪巴在一起時,由於噶瑪巴的魅力如此之強,以致他們不再有自大的神氣了。可是晉見噶瑪巴的普通人士,卻會覺得與噶瑪巴相晤非常輕鬆自在,有如跟老友暢談一般。

法王對別人和我都曾作過很多預言,結果顯示—如法王所說。法王有時在你沒認真聽時作預言,有時在你認真聽時作預言,在你沒認真聽時,法王常會含糊不清的作些預言,日後你才了解,發現這些預言全實現了。

不用說,請位轉世噶瑪巴都曾一再示現無數不可思議的神通。已經圓寂的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就示現過很多這類的神通。他是喜歡動物的人,尤其愛鳥。在西藏時,他的許多侍者都因親眼看見巖石上的鳥爪之印而得到他的加持。在印度及隆德,法王之鳥,不是像在森林或動物園裡的普通鳥獸那樣死去,而是坐化,一連幾天都保持禪定的姿態。

這樣一位非凡的人物怎樣會來到我們的俗世呢?當我們談到成覺的三個層次或法、報、化三身時法身是指完全的證悟。從法身而生報身,以及能在報身層次溝通的高士。在化身層次的是覺者的化身,一般眾生能與之直接溝通。要能示現如是化身,須經無量劫的修行及積聚資糧。如果你對此化身完全信賴,而此信賴又是基於三信—清明之信、渴慕之信、信任之信—的話,那麼你即能感受到此示現化身者的整體。

研讀此類偉人的傳記,極有益處。但研讀時,你不該將其視為個人的娛樂,而應依坐禪七要點,端坐讀之。閱讀的速度,要能使你了解每一個字的意義才行。如是去做,讀一本傳記即可對你產生極大的衝擊與效果。

噶瑪巴是西藏雪鄉諸大學者及行者中之至尊。何以故?因為無論釋伽牟尼佛所說的顯教與密教,或蓮華生大士所說「甚深寶法」(Terma),皆曾如是預言。在顯教與密教中,關於噶瑪巴的降世,不是只預言一次,而是在很多卷經典裡屢有預言。釋伽牟尼佛曾一再預言噶瑪巴的降世,蓮花生大士在其「甚深寶法」中也是如此。顯經、密續及「甚深寶法」中的預言,即是噶瑪巴為釋伽牟尼佛所授記及為蓮華生大士所讚許的明證。

由於有關噶瑪巴的預言很多,我們可能無法全講,不過我已將那些似乎最重要的揀選出來。佛教的傳統是,一個人是否偉大與傑出,除了要看其本人的智能,而且還要看祖師們所作的預言。依此傳統,自我讚嘆是不夠的,因為世間自吹自擂的人太多了。所以你若到處宣揚:「我是證悟者」,佛教對你所說並不怎麼重視。但當諸多徵兆合在一起,如傳承大師及祖師所作的預言,加上你本身做傳承之法器的能力,此時佛教對你所說就要重視了。

因此,為了起信,我要說明的是,佛曾在一部名叫 Towo Namgya Barway Dolle Tantra 的 密續裡,預言一位名為噶瑪巴者,將現身世間,他具有極其殊勝的品性及利益眾生的大力。還有一部名叫Jampal Tsagyu 的密續,斷言將有一位能發揚勝利者法教之士,降世為人,其名以『噶』音始,以『瑪』音終。同樣的,在SamadhiRaja Sutra經典中,佛曾預言,於佛涅槃二千年後,佛法將在西藏雪鄉流傳,所有人都信奉觀音。在此佛教發展的重要時刻,當全藏都開始修觀音法之際,將有一位強如獅子吼,名為噶瑪巴的菩薩到來。該經還預言,由於噶瑪巴的殊勝品性,眾生只要聽到他、看到他或想到他,即能獲得解脫。

在另一部名叫 Do Lang Kar Shekpa 的顯經裡,一位弟子問佛未來戴黑冠者是誰,以及此人將於何土利益眾生。佛的答覆是,北方將有一位名為「嘉瓦寶」(Gyalwa Pel) 的具大能力及智慧者,他在未來將以杜松虔巴(「遍知三世者」)(註: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之名轉世。

弟子們又問噶瑪巴以何方式利益眾生。佛回答他們說,對那些有機會遇見噶瑪巴的人而言、見這一面,就能為他們淨除前七世之障。於是阿難問佛,黑冠何時及如何產生。佛聽到這個問題,面露微笑,狀至愉快,好像阿難問得十分恰當。佛說,比釋伽牟尼佛早無量劫,有佛出世,名瑪米玆 (Marmaze) ,其前無量劫,又有一大覺者,名達榮吉喜布佛 ( Buddha Dayong Kegyalpo) 。達榮吉喜布佛住世時,有一強大國王,此王次子名竹吉洛杜 (Chuche Lodu)。竹吉洛杜曾在北方的一座山頂上,修禪達一億年,修畢得名塔松空巴克 (Tasung Khompake)。

十方的空行母,皆被塔松空巴克長期入定的大力所感動,而從十方前來,聚在一起,共有一千三百萬之眾。每位空行母都獻出一縷自己的頭髮,然後他們把這一千三百萬縷頭髮織成黑冠,以表示他們所受到的感召及對塔松空巴克的崇敬。他們又用一塊寶石裝飾黑冠,隨即把黑冠獻給塔松空巴克大士。這就是黑冠有時被稱為「十萬空行母冠」的主要原因,其實他不是十萬空行母的帽子,而是用一千三百萬空行母獻出的頭髮所織之冠。

此冠獻給塔松空巴克之後,即為下列諸大證悟 者所戴,雖然其名不同,事實上全是塔松空巴克的轉世。於塔松空巴克之後,相繼戴此冠者是:嚴泮南圖 (Yenpen Namto)、波吉星克 (Purche Singke)、杜朋賽乃 (Dupon Selne)、載普泰米卡布 (Zaipu Teimekarpo) 蓮華生、喜布庇瑪南卓 (Gyalpo Pema Namdro)、 羅揚菁布 (Louyang Zingpo)、噶瑪達努(Karma Danu) 及大成就者薩惹哈 (Saraha)。再接下來就是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 (Dusum Khyenpa, 「知三世者」),又名竹吉塔格巴 (Chuchi Tagpa)。以上所列全是那位修禪一億年,得空行母所戴黑冠之塔松空巴克的轉世。得黑冠後,塔松空巴克即有了『諸族至尊』(Crown Jewel of all the Families) 這個響亮的名號。

從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開始,直到第十六世噶瑪巴讓貢柏多傑,也都相繼戴此黑冠或金剛寶冠。 一部名叫「鬥杜巴」(Dodupa) 的顯經說,在一億國土中,將有一億噶瑪巴轉世。像前曾引述的蓮華生大士所作預言一樣,庇瑪卡布(Pemakarpo)的法教中也預言將會有一位名叫奧巴薩卡嘉瓦寶瓦(Opasaka Gyawa Pelwa, 「增善者」) 出世,他具大神通、智慧及吸引力,能利益一切眾生,不管是上界眾生,還是一般的在家人。奧巴薩卡嘉瓦寶瓦也傳聖教,令無數眾生奉行正法之善道,而且不僅奉行,還能因受其加持與慈悲而圓滿成此道。這就是名為奧巴薩卡嘉瓦寶瓦之人所有的特質。

如是觀之,奧巴薩卡嘉瓦寶瓦會令無數上界眾生及一般凡夫獲得解脫。非但如此,預言還說他會令當時不強的佛法安定下來。由於他的慈悲,佛法得以穩固,致使佛法住生世利生的期間因而延長很多。

摘自:《法露雜誌第五十八期》、《福德海雜誌第三十一期》

公眾微信號 chinakagyu

噶瑪善修微信:gamashanxiu

Gamashanxiu micro-channel:gamashanxiu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堅定堅強,上師一直在看護和注視你,你感覺到力量了嗎?——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Disciples,to strengthen, strong,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 -17th Karmapa

相關焦點

  • 歷代噶瑪巴 | 第一世噶瑪巴
    由於法王本具的慈悲心,使他無論學習經教或禪修都迅速有成就並證悟悉地,他示現各種因證悟而產生的神通力,最為人所傳頌;並且也讓弟子們生起好奇心和信心。所有歷代噶瑪巴都具有一種攝受力,無論誰只要見到噶瑪巴,都會生起無比的感動和對佛法的信心。
  • 楚布寺珍藏的歷代法王噶瑪巴聖物圖文
    楚布寺是噶舉傳承最重要的寺院,是歷代大寶法王的駐錫地,也是噶舉傳承佛行事業的中心。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此陞座,楚布寺是噶舉傳承弟子們心目中最重要的寺院。第一世噶瑪巴所創的轉世系統在楚布寺開始。十三世紀,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Karma Pakshi)便是在此寺被認證為第一世噶瑪巴的轉世。從此開始了西藏「祖古」喇嘛轉世傳統(Tulku Tradition)。從那時起,噶瑪巴代代轉世沒有間斷直到現在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e)。坐落在寧靜、樹木茂盛、山明水秀的環境中,楚布寺是很多位大成就者的道場,包括歷代的噶瑪巴。
  • 大寶法王的顯聖奇蹟,噶瑪巴千諾
    「大寶法王」尊號起源於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由明成祖永樂皇帝賜封,成為噶瑪巴的專有稱號,一直沿襲至今。大寶法王同時是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者。噶瑪巴的法脈傳承從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1110年誕生)開始,一直不間斷地傳承至今。從釋迦牟尼佛到西藏的一代女宗師瑪吉拉珍都曾預言噶瑪巴和宗喀巴為在西藏的觀音菩薩之親身化身,而蓮花生大士則預言噶瑪巴會轉世二十一世。
  • 活佛轉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好比天上的月亮,法身是月亮的本體:指人先天具有成就佛身的基本因素;報身是皎潔的月光:指經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淨土)之身;化身是月亮在水中的投影:指佛為超度眾生、隨緣應機而呈現的各種化身。在佛的三身中,普通人能得看見的只有化身。
  • 大寶法王噶瑪巴主持的蓮師初十金剛舞法會
    法王噶瑪巴親率隆德寺20位僧眾,以本尊之姿,供養上師、本尊、護法及地區神鬼眾。  蓮師金剛舞功德利益  時間:2014年1月10日上午6:30至7: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初十法會歷史】  蓮師初十金剛舞是在八百年前由伏藏師咕嚕確旺的淨觀所創立。此金剛舞分為廣略兩種,廣的稱為「黑帽」,短的稱為「白馬」。按照歷史,此金剛舞最早在岡倉噶舉,是由大司徒仁波切司徒班慶在八蚌寺所舉行。
  • 藏東( 嘎瑪噶赤 )風格《十四世噶瑪巴》賞析
    元朝時,該教派首創活佛轉世制度,對後世西藏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在噶瑪噶舉派眾多活佛轉世體系中,尤以黑帽系傳承即歷世噶瑪巴對噶瑪噶舉派的發展壯大乃至藏傳佛教的繁榮昌盛所作貢獻最為突出。噶瑪巴活佛是藏傳佛教史上歷史最悠久、轉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統。地位僅次於班禪活佛、達賴喇嘛,是噶瑪噶舉派的最高活佛。
  • 噶瑪巴的勝觀
    絕對的修法包括持續的禪修,而經由此修行,行者會逐漸熟 悉無我和無緣的層面,此稱為絕對菩提心。菩提心意指證覺的心。此時行者對於舞動和活躍的心緒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畏懼,因為他逐漸能體會到充滿一切體驗中無 所依緣的特質;不論是輪迴或涅槃。這可助我們消除對輪涅的二元之見,並生起無住的體驗,也就是一種無所依緣的狀態。和絕對修行不可分的是一種相對的修行, 也稱為相對菩提心。在此行者藉由動禪和其他人一起工作。
  • 活佛轉世—生命延續不滅的鐵證
    作為佛菩薩化身的「活佛」,具有色身、屬有情一類,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已從輪迴苦中解脫,但因為救度眾生的大慈悲心,還繼續在輪迴中廣行度生的佛事。從釋迦牟尼開始的許多佛教高僧大德,都有這種一世又一世地受生再生的歷史,在其他地區雖然也普遍存在這種現象,但為隨應民俗大多密而不宣。
  • 17世噶瑪巴 | 大白傘蓋-獅面佛母回遮-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薩迦愈病 | 除障祈願共修 8/8 念誦部分
    另外,漢傳佛法流傳很廣的一個咒語,是《楞嚴經》中的楞嚴咒,這與大白傘蓋佛母咒非常相似,因此從漢傳佛法的角度來看,大白傘蓋佛母也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大白傘蓋佛母在回遮妖魔、厭勝和回遮詛咒等功效上,是特別殊勝的。
  • 大寶法王轉世的故事
    在第一世大寶法王前四百年,把佛法帶進西藏的蓮花生大士就預言過,在未來會有一位叫做噶瑪巴,也就是行佛陀事業的人會出現,就是大寶法王,大寶法王一共轉世二十一世。甚至在兩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時代,佛陀就預言過,說未來會有一位行佛事業的人出現,叫做噶瑪巴,就是大寶法王。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歷史定製和原則
    為清除活佛轉世中存在的弊端,乾隆皇帝應八世達賴喇嘛「立定法制」「垂之久遠」的請求,1792年在派遣大軍入藏驅逐廓爾喀入侵者取得勝利之後,諭令進藏官員籌議善後章程。第二年,清朝政府正式頒布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章程的第一條明確規定:「關於尋找活佛及呼圖克圖的靈童問題,依照藏人例俗,確認靈童必問卜於四大護法,這樣就難免發生弊端。
  • 南京靈谷寺與噶瑪巴的故事
    噶瑪巴接到迎請詔書後,於(1406年)從西藏出發前往朝廷。途中噶瑪巴一路為眾人傳授佛法,誦經灌頂,調解爭端及民事糾紛,受到廣大百姓及僧人的熱情迎送。永樂五年(1407年)春,明成祖終於迎請噶瑪巴來到了南京的「靈谷寺」,並由噶瑪巴統領天下僧眾,為太祖、太后舉行大薦揚之典,同時超度戰役中的亡靈及天下亡魂。以此佛法弘揚之盛舉,利益社稷,廣利眾生。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轉世的故事
    在第一世大寶法王前四百年,把佛法帶進西藏的蓮花生大士就預言過,在未來會有一位叫做噶瑪巴,也就是行佛陀事業的人會出現,就是大寶法王,大寶法王一共轉世二十一世。甚至在兩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時代,佛陀就預言過,說未來會有一位行佛事業的人出現,叫做噶瑪巴,就是大寶法王。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是「行動的法」
    該法案將中國國家依法規制藏傳佛教轉世傳承的規範體系承認為「轉世制度」,卻對制度產生的歷史事實、法理邏輯、倫理基礎、制度精義等表現出罕見的無知。01轉世制度是具有確定淵源的法熟悉西藏地方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後的宗系之一。藏傳佛教的法嗣傳承主要有家族世系傳承、師徒戒法傳承、寺主法座傳承等。
  • 珍罕佛寶:宋人寫經《續高僧傳》
    關於釋道宣生平之真實記載,多是不詳,蓋因其所著如《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大唐內典錄·卷五》個中自敘、工部郎中嚴厚本作相關碑文等均已亡佚,無跡可索。不過,其於律學、佛教史學等當為開宗立派人物,聲名遠播西域。
  • 達賴、班禪的由來及其轉世
    1653年(清順治十年),五世達賴應清帝之邀來到北京。順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對三世達賴的尊號,正式冊封他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並授予金冊和金印(金印刻有漢、滿、藏三種文字)。從此,「達賴喇嘛」封號開始具有政治意義和法律效力。1751年,清朝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達賴喇嘛掌管地方政權,開始政教合一。
  • 大寶法王噶瑪巴||[金剛總持祈請文]開示(三)
    還有昨天提到所謂「噶舉佛父子眾」共有六位,這六位要把噶瑪巴也加上去,也就是法王噶瑪巴自己加上五位法子(夏瑪仁波切、大司徒仁波切、嘉察仁波切、巴渥仁波切、哲霍仁波切),所以是六位。但是第十五世法王之後,第一世蔣貢仁波切羅卓泰耶的轉世,也就是第二世蔣貢仁波切親哲維瑟,投生為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洽多傑的兒子,因此從第十五世法王之後,「噶舉佛父子眾」就有七位,加上蔣貢仁波切這位法子,總共有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