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時期,武士們會以全身的盔甲裝備自己,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在南宋時期,金兀朮的重裝騎兵又成為鐵浮屠,一身重甲在身,敵人很難破防,從而立下了赫赫戰功。
現如今也有很多動物身披盔甲比如鱷龜、海蟹,海膽等,它們中的許多也演變出了的外骨骼鎧甲,避免自身被兇悍的捕食者作為美食。
但是鱷龜海蟹等生物的鎧甲成為都為鈣元素,終究沒有鐵盔鐵甲結實,碰到咬合力驚人牙口號的捕食者,也只有被咀嚼的份兒了,從古至今,是否有真正意義上裝備金屬材料外骨骼鎧甲的強悍動物呢?真有,它便是鱗角腹足蝸牛。
鱗角腹足蝸牛,地球上僅有演變出硫化鐵蝸殼的小動物,是世界上僅有的已知將鐵元素滲透到其外骨骼的生物體,連它的腳,也是礦化鐵的原石,一身閃著金屬光澤的鐵浮屠,真是威武霸氣。
鱗角腹足蝸牛生存在超高壓、持續高溫、含強酸性和乏氧的海底熱泉位置,最先在印度洋深海被人們找到,接著在其他區域同樣也找到它的影蹤,但是因為人們深海開採資源的緣故,它們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有著滅絕的風險,已被納入瀕危物種名單。
儘管生物學家對鱗角腹足蝸牛的鐵浮屠嘖嘖稱奇,期待好好研究下它的構造來給人類做出更好的防禦裝甲。但是它們的家一般都在三四千米的海底,捕撈困難太大,所以對它的基因組和物種狀況掌握的知識都比較有限。
直到我國和日本的生物學家強強聯合,在印度洋接近三千米處,順利抓獲了二十隻鱗角腹足蝸牛,才得以使研究順利進行。
結果非常出乎預料,以前生物學家認為很有可能在它們身上可以找到新的遺傳基因,但是分析後發現,它們身上的基因組全部都是在其它軟體動物出現過的,比如貝類。
它們之所以能夠身披鐵浮屠,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的獨特蛋白質,這類蛋白質竟然能夠合成出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含鐵的硬質構造,因為現階段的技術水平不夠成熟,沒辦法知道其形成的具體原理了。
我認為生物學家嘗試向鱗角腹足蝸牛尋求幫助,想得到生物鐵浮屠生長的秘密。但現階段還沒辦法了解它們的真正秘密,它們實在藏得太深了。
這個時候相當於只破解了一部分的秘密,隨著科學的發展,還需更進一步分析,也許才可以讓它們吐露鐵浮屠的製作方法。但是要讓人們也長出鐵浮屠,猶如金剛狼在世,看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