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告別「蚯蚓腿」!哈醫大四院普外科開展靜脈曲張微創日間手術

2020-12-16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訊(通訊員嶽金鳳 李天竹) 提起「蚯蚓腿」,很多人可能並不陌生,有些人因下肢靜脈曲張,腿上的血管像蚯蚓般迂曲突起,看起來十分不美麗。手術治療仍然是下肢靜脈曲張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紮+曲張靜脈剝脫術,切口多、創傷大、出血多,併發症也多。

60歲的王阿姨患有大隱靜脈曲張多年,因恐懼手術而遲遲沒有就診。直到前不久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就診。佟志國副教授通過查體及輔助檢查後告訴王阿姨,她非常適合接受微創靜脈曲張手術,手術切口少、術後即可下地活動。王阿姨很快就接受了微創手術,術後回到病房後,她像沒有做過手術一樣可以下地行走,第二日就開心的出院回家了,王阿姨表示要給哈醫大四院微創靜脈曲張手術方式一個大大的贊!

據了解,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的微創大隱靜脈曲張手術日間病房已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診療體系,日間病房引進國際最先進的大隱靜脈射頻閉合裝置,可在半小時內完成靜脈曲張治療,治療安全,療效與傳統手術相當,近期和遠期療效確切,手術切口會更小、更美觀,患者預後及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在當前疫情期間已完成多例微創大隱靜脈曲張日間手術,患者入院24小時內即可完成手術並下地行走、步行回家,可明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減少住院期間人員聚集、減少交叉感染,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認可。

據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佟志國副教授介紹:微創大隱靜脈曲張日間手術治療的主要優勢在於:(1)縮短住院時間及治療時間,減少交叉感染;(2)術後美觀,不留有明顯手術瘢痕;(3)降低患者術後機體不適感和精神負擔;(4)利於患者術後休息及恢復;(5)方便家屬護理及照顧,節約醫療費用。

大隱靜脈曲張是血管外科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下肢淺靜脈的迂曲擴張,早期可僅有外觀上的改變,或久站後小腿酸脹感,晚期則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小腿水腫、皮膚色素沉著甚至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手術治療是大隱靜脈曲張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紮+曲張靜脈剝脫術不但切口多、創傷大、出血多,而且併發症也多。微創大隱靜脈曲張日間手術治療是目前國際較前沿的手術方式,因其具備的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痛苦小等優勢,廣受患者歡迎。

責任編輯:高宏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蚯蚓腿」消失了!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治療靜脈曲張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靜脈曲張俗稱「蚯蚓腿」,一旦患上就會腿部酸脹、疼痛、乏力,嚴重時會出現慢性潰瘍、感染、影響下肢血供等問題。隨著靜脈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手術的開展,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已不再那麼可怕。
  •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微創技術 精準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是治療精索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式。精索靜脈曲張在普通男性和不育男性中均十分多見:在普通男性中佔10%-15%,尤其在青春期男性中佔9%-26%;在原發性不育患者中佔30%-40%,在繼發性不育患者中佔69%-81%。
  • 入院當天即手術!哈醫大四院胸外一病房開展「日間手術」解患者難題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為了幫助廣大肺部疾病患者解決疫情期間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哈醫大四院胸外科一病房在疫情期間率先推出「胸外科日間手術」模式,患者入院當天或次日手術,術後72小時之內出院。
  •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邰升團隊成功將直徑6釐米肝腫瘤切除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6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切除。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受到了患者的青睞,但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仍然是目前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難點,尤其是肝中葉腫瘤涉及兩個肝臟斷面,保留6段的肝臟5、7、8段行腹腔鏡肝切除手術難度很高,術前對6段肝臟靜脈回流的預判和術中精準判斷要求極高
  • 心臟搭橋老人身患兩處癌 哈醫大四院專家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次切除
    一次手術能否同時切除兩個部位的腫瘤?患者既往做過心臟支架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合併的基礎疾病較多,能否承受高風險的大型手術?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解除老人煩惱。76歲的王老伯,10年前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近期,家人發現老人出現消瘦、嘔血和黑便等症狀,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又發現了升結腸腺癌。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精準切除腎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技術,為多位患者施行了保留腎臟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採用了「免阻斷」、「免縫合」的國際先進技術,可以避免患者術後腎臟萎縮,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延長生命周期。
  • 哈醫大二院骨科日間手術開診
    關注新華網  近日,哈醫大二院骨科日間手術開診。  這家醫院骨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松岑為雙膝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了關節鏡下外側半月板修整成型術,從術前檢查到進行手術再到出院,只用了24小時,住院時間縮短,減少了病人陪護及其他生活開支,並享受醫保報銷。
  • 北京同仁醫院張洋教授工作室在哈醫大四院普外四病房成立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甲狀腺、頭頸耳鼻咽喉外科張洋教授工作室在哈醫大四院普外四(甲狀腺外科)病房正式成立。這標誌著該院甲狀腺外科與全國頂尖醫院頂級專家的醫療活動進入深層階段。張洋教授會定期來工作室出診,為我省甲狀腺疾病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 腿上有青筋要注意!哈醫大四院專家:自測看是否靜脈曲張
    因為靜脈本身有重力作用,會對瓣膜而產生一定的壓力,如果靜脈內壓持續升高的話,瓣膜承受的壓力會過重,逐漸鬆弛脫垂,直至關閉不全,所以長時間站立坐著的話,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曲張。家庭遺傳因素也非常重要,很多原發性靜脈屈張具有家族遺傳史,所以上一代人患有的話,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並且所佔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
  • 楊廷雙與哈醫大四院專家團隊交流
    原標題:楊廷雙與哈醫大四院專家團隊交流 哈醫大四院專家金壽德、楊巍,市領導智建偉、王婷,市衛健委、市人民醫院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交流。 楊廷雙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對徐萬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 8旬老人肝膿腫大如皮球 哈醫大四院超聲科「雙管齊下」微創手術解...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超聲科董曉秋教授通過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成功為患有嚴重心臟病的72歲大娘「取下」19釐米皮球大小的肝膿腫。72歲的賈大娘多年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帕金森氏病,近日感覺胸悶、氣喘,上腹部明顯疼痛,但沒有發熱,在當地醫院CT檢查發現肝內有一個直徑19釐米的囊腫,一周後感覺腹痛明顯加重,賈大娘急忙來到哈醫大四院就醫。普外科醫生考慮到患者年齡大,腹痛嚴重,又有嚴重的心臟病,所以不適合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
  • 哈醫大四院支援牡丹江醫療隊昨日出發|南崗區人民醫院馳援...
    13日,記者從哈醫大四院了解到,按照省衛健委、哈爾濱醫科大學部署安排,哈醫大四院先期選派6名來自急診、呼吸、消化、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今日下午出發,馳援牡丹江康安醫院和紅旗醫院,參與新冠肺炎輸入病例的救治工作。
  • 哈醫大四院消化內科二病房ERCP技術無切口取「石」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日,哈醫大四院消化內科二病房為張女士實施了ERCP手術治療,成功將其體內的膽總管結石一次性取淨,避免了傳統開放性手術的痛苦。該學科在消化內鏡技術方面豐富的經驗將使更多膽胰疾病患者從中受益。
  •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330例手術啦!
    在哈醫大四院,很多患者都這樣問自己的外科醫生。自2019年6月,哈醫大四院在省內率先引進首臺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以來,這個手術機器人成為患者心中當之無愧的「大明星」!不到一年時間,哈醫大四院已累計完成「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30餘例,涉及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甲狀腺外科、肝膽外科、結直腸外科等學科。
  •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哈醫大四院12月17日成立的的"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大大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肺結節是多學科的疾病,其診斷與治療過程往往涉及到多個專業學科,在傳統單一門診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治療效果不全面的情況。
  • 搭建「生命通道」 昆醫大附二院11小時完成5例TIPS介入手術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6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二院)獲悉,該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近日僅用11個小時,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
  • 向「蚯蚓腿」說拜拜,微創無出血 重塑美腿!
    上個月,孫女士腿上的表層血管已經像蚯蚓一樣,明顯的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已經出現坐著不動雙腿也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讓孫女士非常的無奈。曲張靜脈附近的皮膚由於營養供給不足,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由於出血時往往沒有疼痛等感覺,病人常常無法察覺,如果發生在夜間,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併發症四:潰瘍 就是人們俗稱「老爛腿」。潰瘍出現時說明病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潰瘍經久不愈,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 七旬老人患左半腸癌 哈醫大四院腹腔鏡微創解除...
    近年,腹腔鏡手術較傳統開放手術方式相比,具有術野清晰、創傷小、恢復快等諸多優點,被胃腸外科醫生廣泛應用於臨床,逐步受到患者的青睞和信賴。近半年來,任老伯自覺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愈發費力。尤其最近,好幾天才能便出一次並出現了便血的情況。
  • 哈醫大四院姚春灩主任解惑
    龍頭新聞訊 隨著暑假的到來,哈醫大四院眼視光門診的患者量暴增。姚春灩主任出診時發現,有的家長為了想確認孩子的眼睛到底多少度,一天內會選擇好幾個地方進行驗光結果對比,卻發現每個地方給的驗光結果不一樣,家長心裡就「凌亂」了,同樣的眼睛為什麼驗光結果會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