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往日的經典影片,我們依舊不由嘖嘖稱讚,對影片的情節和角色依舊免不了的要津津樂道一番。
一部部經典的背後,是一位位優秀演員的艱苦付出,沒有他們的共同努力,一個好劇本最終也只能淪為陌路,泯然眾人。
可是卻有很多優秀的演員,在網絡平臺上,我們能收集到他們的資料幾乎等同於零,而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他們也只能被我們漸漸遺忘,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
早年,人們的娛樂生活是極為匱乏的,而在1966年到1970年期間,全國只循環放映這三部影片,那便是被稱為"老三戰"的:《地道戰》、《地雷戰》、《南徵北戰》。
而上映於1966年的《地道戰》可謂是其中的魁首,截止2012年,它已創造出來30億人次的觀看紀錄,這是中國電影歷史上的一座高峰。
影片拍攝的盪氣迴腸極富有感染力,而1963年初,軍委總參指定八一電影製片廠來拍攝《地道戰》時,是當作民兵傳統教學片來拍的。
這部影片也並非是憑空捏造而來的,而是有人物原型的,1945年5月,高平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隊長劉傻子帶領村裡七八十個人打退了1000多個日本 鬼子,還打死了50多個偽軍。
只是真實的故事結局沒有影片這麼樂觀罷了,影片中群星雲集,朱廣龍、王炳彧、張勇手、王孝忠、劉江等都是演技精湛的老藝術家,而我們無法忘卻的還有那萬綠叢中一點紅,即女一號飾演了婦救會主任林霞的劉秀傑。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裡大平原展開了遊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
《地道戰》的主題曲,在如今聽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而劉秀傑一生也只演過三部電影,這部電影便是她的最後一部。
《地道戰》讓劉秀傑紅極一時,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她大紅大紫之時,她卻退出了影壇,讓所有輝煌的過往都成為了傳說。
現實中的劉秀傑急流勇退,彰顯出了別樣的睿智,而她在影片的形象,也一樣如此,隨著高老忠的犧牲,作為婦救會主任的林霞便接了他的班,擔任了高家莊的村長和黨支書。
其中最為經典,也最令人難忘的幾句臺詞便是"咱們要打狼,還不能讓狼咬傷!","鬥爭形勢越是困難,咱越要想辦法堅持下去!","今天的高家莊,不是從前了!"
影片中的她冷靜睿智,是全村人的主心骨,她內柔外剛的堅毅神情、銳利的目光、拔槍皺眉時的果斷,都令人為之信服。
劉秀傑自然、樸實、大方的表演,真實、接地氣,卻引人入勝,她演的角色形神兼具,讓人由衷的喜歡,忍不住想要為之喝彩。
特別是在鬼子進村亂挖亂搶時,高傳寶在地道內插好雙槍,決定從鬼子正在上面煮小雞的鍋臺地道口衝出去時,林霞堅定地點頭予以鼓勵,並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囑咐,道:"傳寶,一定要小心!"
更是讓觀眾看到了女英雄背後的鐵血柔情,更如很多網友說得:過去的演員都是在演人物,現在的演員大部分都是在秀自己。
關於劉秀傑,我們了解的並不多,只知道她1932年出生在黑龍江,小小年紀便應招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人。
她能歌善舞,因而很快便成為了部隊文工團的一名文藝戰士,1959年西安電影製片廠的邀請出演了她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天山歌聲》,並飾演了女青年小包。
值得慶幸的是,當時選演員,只選合適的角色,而不是選顏值選名氣,因而才有了劉秀傑帶給我們的經典。
次年,28歲的劉秀傑被調往解放軍工程兵文工團話劇隊做演員,並專門在部隊裡負責文藝工作。
優秀的她,在同年有出演了她的第二部影片《12次列車》,這也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她飾演沉著冷靜的列車長孫明遠,在克服重重阻礙後,最終保護了全車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部影片大獲成功,"孫明遠"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一個極為經典的形象,聲名鵲起的劉秀傑再接再厲出演了《地道戰》,讓她的風頭一時無人能及。
可是她並不貪戀名氣,她依舊摯愛著自己的話劇舞臺,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她的電影事業正是如日中天時,她果斷回歸了自己的專職,專心從事起了她的話劇表演。
貪多嚼不爛,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在功名利祿間迷失,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對於演員來說,一生遇見一個自己喜歡的,也適合自己的角色足矣,而在生活裡,一生遇見一份喜歡的工作,遇見一個喜歡自己,自己也喜歡的人,便是人生莫大的幸運!
不管幸運也好,不幸也罷,沒有誰的人生不落幕,2020年7月27日,88歲的老藝術家劉秀傑與世長辭,不由令我們為之淚目。
那些曾引領了時代的老藝術家又少了一位,而如今誰又能引領了這個時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