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信息董事長史志明
「創新發展,科技報國」始終是中科信息人一直以來的努力和追求。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信息」),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簡稱「成都計算所」),是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在西南地區設立的第一家以計算機應用為主要方向的國有研究所,也是我國最早開展現場會議電子選舉系統及其配套自動化設備研究開發的單位。
2001年6月,按照國家和中國科學院黨組的統一部署,成都計算所整體轉制為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掛牌。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曾說:「成都計算所完成了鳳凰涅槃的艱苦歷程,實現了由研究機構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現代科技型企業的歷史性轉變,走上了新的發展階段。」
如今的中科信息,定位於人工智慧行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全力打造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創新體系,努力保持公司在智能化會議、工業機器視覺、行業大數據分析、數據中心平臺領域標杆及領先地位,瞄準以高速機器視覺、大數據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技術平臺研發與應用,不斷打造以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健康為主的業務板塊,重塑著創新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
謀生存
中科信息董事長史志明告訴記者,中科信息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01—2006年是轉制創立謀生存;2007—2017年是立業發展換新顏;2018年至今則是二次創業再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又存在三次關鍵事件,那便是2001年轉制、2013年股改和2017年上市。」
從科研「國家隊」轉變為自負盈虧的企業,職工由「吃皇糧」變為「自力更生」,給當時已有40多年歷史的中科院成都計算所帶來的震動十分巨大。
2001年,創業階段的中科信息底子薄,又面臨軟體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競爭對手大量湧入、IT人才極易流失等嚴峻的現實考驗。「其實,當時公司並沒有成熟的可上市的產品和牢固的市場基礎,加上受多年研究所體制影響,『學術至上、技術至上』和『重技術輕市場、重成果輕效益』的觀念根深蒂固。生存,成為轉制後公司面臨的最為迫切的現實問題。」
為解決燃眉之急,中科信息董事會在公司轉制之初立即制定了10年發展目標——到2010年,用3個3年實施「創業」「立業」和「興業」三步走戰略。
按照現代企業基本要求,中科信息構建了較為清晰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公司作為投資中心和各事業部(分公司)作為利潤中心的關係與責權利。在經營管理上,一切工作都以市場經營為中心,堅定不移地推行目標經營責任制,徹底改變了研究所體制下「重技術輕市場」觀念,樹立起「市場為先,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
可以說,中科信息第一屆領導班子對公司的轉制後平穩過渡,以及安全度過生存期、打牢立業基礎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2001年到2006年,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年平均複合增長率為28%,年銷售額由1568萬元增長到9263萬元,6年間增長6.1倍;主營業務收入由1466萬元增長到8763萬元,增長5.9倍;淨利潤由110萬元增長到807萬元,增長7.3倍。」史志明對記者講述著中科信息的成長與成績,「尤其2006年,公司經濟指標平穩較快增長,全年總收入和總資產均超過億元,主營業務利潤過千萬元,這一來之不易的成績成為公司發展道路上的裡程碑。」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科控股」)對持股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等經濟指標年度綜合評比中,中科信息2004年至2006年連續獲得第一名。
總而言之,轉制激發了成都計算所的發展活力,搏擊商海讓應用型科研開發機構的研究成果更廣泛地服務於社會、創造價值。
煥發展
事實上,轉制對許多國有研究所來說是直接走向市場、應對生存挑戰的轉折點。打破「鐵飯碗」,迎接相繼而來的各種挑戰與壓力,「要麼發展、要麼淘汰」的市場競爭非常殘酷。
轉制後的中科信息,始終堅持「面向產業、紮根行業、自主創新」的經營宗旨,在高速機器視覺與智能分析技術、工業測控、三維虛擬仿真、物聯網應用、大型信息系統規劃設計與集成技術等領域,不斷創新並將創新成果運用到政府部門,以及菸草、印鈔和油氣等生產製造企業,以提升傳統企業生產質量和管理效率,推動地方經濟增長。
「2007年至2017年是中科信息立業發展的階段,也是打市場、壯根基、奠定興業基礎的關鍵階段。」史志明告訴記者,正是基於前五年的經營積累,以及培育形成的良好行業口碑,中科信息明確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走「行業專家+技術專家」的發展路線。
2006年1月,中科信息與四川省菸草專賣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後又制定「鞏固菸草、拓展印鈔、擴大數字會議」業務發展策略;2007年10月,公司圓滿完成了為黨的十七大服務的光榮任務;2008年8月,與印鈔總公司合資成立的深圳市中鈔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2009年7月,成立成都中科石油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中科信息不僅在黨和國家現場會議領域的品牌地位持續提升,與菸草、印鈔、油氣行業的合作夥伴也形成了更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行業市場拓展快速推進,行業地位進一步穩固。
2010年,中科信息再次制定新的十年戰略規劃,致力於做國內相關行業排名前列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中科信息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2017年7月,中科信息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18年至今,中科信息進入了二次創業的再發展階段。
強業務
實際上,中科信息在立業發展的同時,對技術產品的研發創新也始終行走在路上。
2019年8月29日,第三屆領導班子正式接過第二屆領導班子交付的發展大旗,為實現公司上市後的又好又快發展繼續前行, 2020年4月,新的領導班子確定了《2021年至2030年發展戰略規劃》。記者注意到,中科信息在新的規劃中對主營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
目前,中科信息以高速機器視覺、智能分析技術為核心,主要業務線劃分為智慧政務、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和智慧健康四大業務,包含數字會議、政務大數據應用、菸草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印鈔造幣全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油氣田大型地面工程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智慧園區、培訓教育、臨床診療、遠程智能醫療解決方案及應用等具體業務。
其中,數字會議無疑是中科信息主營業務當中最具亮點的一大板塊。
回溯歷史,中科信息在1977年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電子票箱、第一臺電子表決器、第一臺會議報到機。電子票箱在黨的十二大上成功應用,開創了我國國家級會議中使用計算機系統的先河。40多年來,中科信息電子選舉系統連續服務於黨的十二大至十九大、六屆至十三屆全國兩會,成功保障了近30個省黨代會、「兩會」及港澳特別行政區選舉,確保了選舉工作圓滿成功,屢次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會代表及委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譽。
隨著信息技術的更迭,中科信息與時俱進,持續推進電子選舉系統的創新升級,並不斷豐富產品線,除電子選舉、電子表決核心產品外,還包括有線/無線電子表決系統、智能電子選舉計票系統、RFID/人臉識別報到系統、無紙化智能會議終端系統、選民登記系統和會務管理系統等智能產品。大大推動了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成為國內電子選舉系統的標杆、中國數字會議系統的領先企業。
在菸草信息化領域,中科信息研製的捲菸生產智慧化管理系統,以卷包生產的設備底層數據採集為基礎,為生產管控、工藝質量、原料消耗、輔料供應、設備管理、人員績效、成本核算等業務管理提供實時的、高效的和穩定可靠的業務系統和決策信息支持。支撐生產管理和日常業務,強化過程管理,提升生產過程的整體管控能力。同時,中科信息還在菸草農業、商業領域也開發出了眾多優秀的定製化產品或解決方案,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為菸草行業提供菸草農業、菸草工業和菸草商業全產業鏈信息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
在特種印刷信息化領域,從造紙、製版到印刷、銷毀,包括印鈔行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與數字管理系統、生產現場火情監控與智能安防系統等,中科信息可提供印鈔檢測全生產流程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當前,中科信息已經成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最重要的信息技術戰略合作夥伴,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印製生產領域的質量管理痛點,同時也為國家印鈔造幣工藝改進、確保國家金融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油氣信息化領域,中科信息十餘年來積極投身數字油田建設,為塔裡木油田和西南油氣田在自動控制系統、地面通信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處理廠、淨化廠、DCS系統等方面完成各類信息化工程項目幾十項,成為我國油氣行業信息化服務與智能化工程建設重要提供商,為國家數字油田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智慧城市領域,公司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虛擬仿真技術,為客戶提供新型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平臺系統和運維服務。積極推進政務管理、民生服務、產業升級等相關領域的業務應用落地和推廣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樹立了良好的案例示範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創業」中,中科信息將在智慧醫療領域發力。
史志明告訴記者,此前,智慧醫療業務主要是中科信息下屬事業部的一個業務單元,經過近10年時間孵化,目前有了實力雄厚的業務戰略合作夥伴,有比較成型的產品,也在持續產生業務訂單。「我們認為智慧醫療已經具備未來發展基礎,已將它提升到公司戰略性業務層面。」
暢未來
近年來,隨著技術紅利、數據紅利、應用紅利等多重疊加,尤其信息化創新從規劃和基礎研發階段進入產業落地推進階段,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作為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史志明對記者表示,面對這樣的形勢,中科信息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高端技術與人才方面,公司不僅有較為廣泛、能夠深入交流合作的各類外部資源或渠道,且多年來因秉承較穩健的經營策略,業務持續增長,資金較為充足,融資潛力巨大,對人才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專業服務、市場營銷以及資本運作等,是中科信息未來將繼續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提升的方面。
為了在競爭中保持足夠優勢,史志明表示,「立足長遠、展望未來,中科信息將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強化優勢市場和人工智慧技術兩大基礎,打造以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健康為主的業務板塊,成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
回顧2019年,中科信息完成了管理團隊的新老交替,「二次創業」發展階段全新開始。在此背景下,中科信息也確定了公司下一個十年目標。
下一個十年,中科信息將持續深耕行業,打造基於行業的絕對競爭優勢,努力實現「行業化、產品化、規模化」,通過走「市場化、集團化、國際化」道路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史志明表示,「未來十年,我們將分為三個階段發展:即打基礎、謀擴張和建生態。」
第一階段,打基礎。以現有行業為基礎,打造各行業重點發展的產品和服務,以最有效的切入方式,集中資源及精力實現產品銷量的規模化,成為細分市場隱形冠軍。
第二階段,謀擴張。堅持行業深耕,圍繞核心產品,以最佳狀態沿著行業產業鏈或優勢客戶群體有效推動產品線擴張,成為多產品品類的領導者,通過持續增加的市場營銷能力及資本運作能力,實現公司規模擴張。
第三階段,構建生態。站在產業高度,充分藉助資本的力量,不斷完善公司業務整體布局,有效防範可能會出現的顛覆性力量,成為行業領先品牌。
促共生
談及此次中科院科技創新投資產業聯盟(簡稱「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的成立,史志明認為,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可以有效整合中科院體系的投資機構、上市公司以及優秀產業(成果)孵化機構,搭建起一個讓各方可以便捷順暢交流的平臺,更加快速和便捷的尋求合作機會,能有效促進中科院體系優秀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並不斷壯大中科院體系的科技型企業。
作為中科院直屬轉制單位,中科院在中科信息近20年的快速發展中也給予了極大支持。
首先,政策方面,尤其是在員工持股方面參照聯想集團模式給予了相應支持,極大地激發了科技工作者在整體轉制後的創業熱情。
其次,整體轉制時,在中科院指導下建立起權責明晰的三會一層,特別是組建成立國科控股後,把對各轉制企業的管理重點放在管資本、管幹部、管機制上,給予轉制企業極大的經營自主權,有效促進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第三,中科院及國科控股以「幫忙不添亂」的管理思路,大力支持和幫助所屬企業發展,特別是在中科信息推進股改上市進程中,給予了公司極大的幫助和支持,有力地推進了公司股改上市進程。
值得一提的,在推進股改上市期間,中科信息在2013年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了國科瑞祺物聯網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聯升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專業創投機構和戰略投資機構,優化了股東結構,不僅公司治理更加合理,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發展資源,讓企業經營層對發展方向更加清晰,有力地促進了產業規模的發展,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談及未來,史志明表示,中科信息希望藉助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這個平臺,在未來發展中實現與體系內優秀機構的合作,尋求更多產業發展機會,不斷做強做大做優,力爭成為一家既有鮮明特色又有獨特優勢的、受人尊敬的高科技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