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廈門】1月10日報導(文/張雅楠)
我們正處在消費升級的時代,出於興趣或者閒暇之餘,更多的人選擇去看一場球賽、聽一場演唱會、欣賞一臺話劇,這些曾經的「小眾」藝術正在朝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
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演出市場收入規模為446.6億元,演出票房規模162億,包括演唱會、音樂節、話劇等票房收入都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在這種環境下,在線票務垂直領域市場的發展自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獵雲網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一款進行演出、體育賽事等娛樂票務二手交易的APP——良票。其創始人冉燦表示,雖然國內票務市場規模大、增速高,但是仍然存在諸多痛點:用戶買不到票或擔心買到假票、票務方難以像機票一樣根據市場供需快速調整票價、二級市場網際網路化程度低等。於是團隊從2016年7月開始著手良票APP的研發。
「良票」的定位是做中國版的StubHub。StubHub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服務與市場推廣,尤其是信息管理與數據管理方面,「良票」更希望通過技術和算法幫助票務方合理定價,實現價值最大化、降低風險,規範票務市場。從長期來看,「良票」採用B2C的模式,想要更高效地促進票務流通,搭建有效市場熱度反饋迴路以合理定價,讓票務信息更及時、透明。
「良票」iOS版於2016年12月8日正式上線,這一個月以來,客單價在1085元左右,月復購率達到25%。
盈利模式上,前期的盈利來源主要是根據賣家分級,收取一定程度的交易手續費或佣金。未來會考慮基於大量交易數據,為主辦方的定價、營銷提供服務以及其他增值服務等。
市場競爭方面,冉燦也向我們簡要分析了現存模式的缺陷,傳統的淘寶、閒魚等綜合平臺票源良莠不齊,交易溝通成本大,存在無約束的跳票情況。垂直二級市場中主要有B2B、B2C、C2C、C2B幾種模式,B2B模式從長遠考慮對票務市場的生態構建沒有太大價值;C2C模式無法保證充足的票源,中低頻的票務市場也難以快速建立信用、評價體系;C2B模式中用戶的預期往往與商家報價存在巨大落差,不利於良好品牌口碑的建立;這也是最終「良票」選擇B2C模式的原因。
對於近期即將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冉燦表示這也是「良票」的一次機會,小程序對新用戶的獲取也能起到一定幫助作用,可以讓良票團隊更多的接觸到安卓用戶,「我們也希望通過不同渠道去服務更多的用戶」。
「良票」目前的推廣方式主要是通過ASO優化、聯合第三方、自媒體平臺及線下地推等多種方式獲取新用戶。對於下一階段的規劃他也向我們透露,重點打造北京的樣板市場,提高良票的品牌與服務。產品方面將增加差異化品類,深度切入話劇類票務市場。
良票團隊目前6個人,創始人冉燦2010年校招進入百度,在百度知道擔任產品經理,2013年加入麵包旅行,後擔任產品總監,其他幾位聯合創始人曾是麵包旅行BD、設計總監等,並參與多個創業項目。
據了解,良票團隊目前正在尋求天使融資。
產品:良票
公司:北京米特優品科技有限公司
公眾號:liangpiao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