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訊,與一般華天旗下老字號雕梁畫棟的風格大相庭徑,延吉餐廳用了少見的綠色基調裝飾店頭,特別是那個身著朝鮮族傳統服裝老大爺的形象,令人難忘。店面不算太大,一樓的窗臺特別寬,據說這裡面有講究。二樓有包間,還有個半圓形的落地大窗,除了紗燈和一些國畫,裝飾不多。
風 味:延邊美食
拿手好菜:拌辣牛肉
人均消費:40-60元
停 車:用餐停車不免費
尋香路徑:西四北大街181號
綜合評定:★★★★
讓講究體面的北京人無冬歷夏寧肯放下架子就著窗臺也要吃一口的冷麵到底有什麼秘密?不起眼的黑盤子金貴在哪?即日起至1月17日到華天延吉餐廳西四總店用餐出示本微信,即可享受九五折優惠(僅限一次)。將延吉餐廳的漢語拼音縮寫「yj+手機(號碼)」發送給我們,中獎者可獲得延吉冷麵體驗套餐券快遞到家(僅限五環內朋友參加)。把「yj+qq(號碼)」發送給我們,則將有機會獲得騰訊微博提供100元q幣充值。
與一般華天旗下老字號雕梁畫棟的風格大相庭徑,延吉餐廳用了少見的綠色基調裝飾店頭,特別是那個身著朝鮮族傳統服裝老大爺的形象,令人難忘。店面不算太大,一樓的窗臺特別寬,據說這裡面有講究。二樓有包間,還有個半圓形的落地大窗,除了紗燈和一些國畫,裝飾不多。桌布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非常流行的橘紅色,牆上有不少招貼畫,介紹店裡的拿手菜,也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方式,頗有意思。
咬味嚼舌拌辣牛肉,點擊率不亞於冷麵的招牌菜,配上點白醋,吃到嘴裡,既有濃濃的肉香,還格外的酸辣爽口。五花肉烤辣白菜和延吉餐廳烤牛肉,是近幾年添的新菜,味道口感都還行。吃到了傳說中的延吉冷麵,酸、辣、甜、鹹、香五味中和,麵條筋道,比其他韓餐館的更軟滑一些,湯的鮮度很高,回味甘美,溫度控制得都很好,裡面的配料也很講究,蘋果片特別的甜脆。
神吐槽一個免費車位都沒有,停車難是西四的通病。樓上有包間,裝修簡單,像過去一些單位的內部食堂,您要是懷舊倒也無妨。可能延吉餐廳本身定位就處在簡餐與酒樓之間,所以餐具也比較混亂,有快餐風格的也有酒樓風格的。大醬湯的味道,嘿嘿,如果不是喜歡那口的,就別冒險試試了。
唇邊傳說延吉餐廳是北京最早經營朝鮮冷麵的館子,創建於七十多年前,在手帕胡同西口一間20餘平方米的小房內,單一經營冷麵,叫新生冷麵館,公私合營後遷到石駙馬大街。1963年和西城飲食公司合併,改名為延吉餐廳,在西四北大街181號重新開張。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峨嵋涼麵和延吉冷麵,可謂面中的東邪西毒,很多老北京無冬歷夏就要吃這一碗。最近電影《老炮》很火,其實「文革」後期,很多電影中的原型人物都曾在延吉餐廳出沒。大院子弟的制式裝扮是一身軍綠,脖子上挎雙冰鞋(打起架來可是絕對的大殺器),胡同裡的老炮則流行戴剪羊絨棉帽,有時候一天打上兩架都是少的,警察叔叔可沒少從這往外帶人。兩撥水火不相容的人為何在延吉餐廳頻頻交手?不是約好了到這茬架,茬架的確得約野湖,是因為大家都好這的那口冷麵。時至今日,當年及早回頭做上正行生意成功轉型的老炮,依然有不少常來吃麵。
延吉餐廳營業面積小,桌椅時常不夠用,夏天時很多性子急的就到屋外,「摞地攤兒就窗臺」,端著連面帶湯的碗,託著辣肉盤子,胳膊摟著醋瓶子,就窗臺吃冷麵,成為西四街頭的一景。有意思的是,餐廳翻建的時候,面積有限,所以把窗臺修建的特別寬,就是為了方便人就著窗臺吃,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就窗臺吃麵的現象還引起路經的中央首長的關注,為此1982年2月16日華天延吉餐廳在府右街北口西南角開了第一家分店,可是分店也因為人多,很多客人也要端著面碗,就著窗臺吃飯,引起北京重視,結果1983年的6月份,在府右街的路北,延吉餐廳開了第三家店。
現如今的延吉餐廳,早就不靠冷麵一招打天下了,引進不少延邊美食,增加了石鍋拌飯、大醬湯,還有燒烤、生魚、肉燴、酥炸魚、炸牛肉麵包衣、大醬墨魚多種風味。
延吉冷麵之所以風行京城七十年,的確有獨特之處,比如一直都保持傳統做法,現場軋面,現場煮麵,現場過涼。為保證湯的鮮味,每天夜裡9點到次日凌晨3點都會安排一班廚師煮牛肉湯,送進特製的冷卻系統中進行冰鎮。每天出售的冷麵湯,都是當日凌晨新鮮製作出來的。
鎮店寶幾個黑乎乎的石盤子,有的都有了隱隱的裂紋,誰也想不到它們居然是延吉餐廳的寶貝。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延吉餐廳發展最快的時候,總經理李福親赴韓國考察引進燒烤菜系時,專門購買了這些韓國烤肉石盤,有的上面還寫著標誌性的口號「身土不二」。
用石頭做成的烤盤,溫度高,保溫效果好,受熱均勻,並且會有微量元素滲出,是不可多得的烤肉器具。這些老烤盤,20多年來歷經歲月洗禮,被脂肪肉汁日日滋潤,用來烤肉味道特別香醇。
食材揭秘大麥茶並不新鮮,只是延吉餐廳的大麥茶別有一股焦香。廚師長於春寶告訴記者,每天早晨,都會安排人將定製的大麥茶開袋,倒出估摸一天的量,入鍋爆香再給客人泡飲。因為大麥茶本身非常容易吸潮,翻炒一下使其乾燥度上升,香味也更為濃鬱。
大廚傳招
家裡煮大塊肉,熟爛程度不太好掌握,老廚師們有個筷子提溜法,簡單易行:用雙木筷子扎進肉裡往上提,如果肉塊迅速下滑,說明火候過了;肉塊黏澀隨筷而起,則火候不足;肉塊隨著筷子起來的同時慢慢下滑,火候正好
——延吉餐廳經理 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