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睿鶇:礦工拒絕下井是「畫餅式」的權利

2021-01-08 每日經濟新聞

吳睿鶇

        25日,國家安監總局在其官方網站全文公布《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領導下井帶班暫行規定》,並公開徵求意見。規定明確,礦山企業井下作業人員有權在無礦領導下井帶班時,逐級匯報後拒絕下井。

        (8月26日《鄭州日報》)

        應該看到,這一規定是對7月初「領導下井」制度的一個完善。但該制度出臺後僅10天,7月17日陝西省韓城市桑樹平鎮小南溝發生礦難,結果是「沒有發現領導下井」;8月3日,黑龍江雞西恆鑫源煤礦發生礦難,結果更讓人絕望,「僅兩名領導升井成功」。顯然,「下有對策」在較量中勝過了「上有政策」。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個便是監督——當監督機制不健全時,領導不下井,礦工又能如何?

        國家安監局對上述公共政策徵求意見,這對於工作在地下礦山的礦工而言,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感覺是礦工又享受到了一項新權利——「拒絕下井」權,從此將有力促進礦領導下井制度的落實。

        然而,仔細品味這項礦工權利後又覺得,從現實情況講,這項新政策好像是「懸在空中」,礦工摸不到,也夠不著,徒有虛名。換句話講,這個權利現在對礦工而言,恐怕是脫離實際的。

        在現實資強勞弱的語景下,礦工能領到基本的工資福利就算不錯了。倘若讓礦工來監督礦領導,行使「領導不下井,我也不下井」權利,明顯過於天真。可以想見的是,如果礦領導對此不「感冒」,礦工又能奈何?是扣礦領導的工資,還是罷免礦領導的職務?恐怕這個選擇題目根本沒有選項。否則,倒有砸自己飯碗的可能。

        如果進一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即便真有了明確的細則,也不一定會保準執行到位,還得要有保證執行力的規定。就拿礦領導下井來講,早在2005年4月份,安監總局就發文,要求實行煤礦領導幹部下井帶班作業制度,並將其作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一項重點監察內容。可是5年多過去了,礦難頻頻,仍鮮見礦領導與礦工一同下井。

        其實,類似「懸在空中」、「畫餅式」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是屢見不鮮:譬如某地規定進城務工人員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某省規定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多少個月之後,可以向資方索取欠額3到5倍的賠償;還有,住房公積金體系將農民工納入到覆蓋範圍之中等等。

        無論是農民可享受經濟適用房申請,還是煤礦領導與礦工一同下井,索賠N倍欠薪,以及農民工享受住房公積金,這些權利對於大多數農民工而言,他們「高攀」不起,更「享受」不到。就經濟適用房而言,因為農民工不需要在城裡買房子,即便是價格相對便宜,絕大多數也根本買不起。享受經濟適用房待遇遠不如享受按時足額領到工資、子女能在城裡上學等權利更為迫切,他們可能寧肯放棄經濟適用房這個掛在「牆壁」上徒有虛名的權利,而期待政府能保障他們急需的、且能夠摸得到的「貨真價實」的權利。

        所以筆者認為,制定這類公共政策缺乏理性而務實的態度,也彰顯了決策者形式主義作怪,可以說他們很少站在弱勢群體的視角設身處地來考慮問題,只求公共政策表面有  「閃光點」,看上去是利國惠民的措施,而全然不顧制度本身的是否有可行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繫。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繫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相關焦點

  • 智利本困井下礦工含淚對親人講話
    智利29日公布了33名被困礦工的最新視頻智利政府29日再度公布一段聖何塞銅礦33名受困礦工拍攝於井下的視頻,礦工們首度得以對地面的親人們講話,視頻中,礦工們飽含熱淚,一些人失聲哭了起來講述時動情流淚這段視頻由智利政府於29日公布,由於井下溫度過高,視頻中的礦工們赤裸著上身,穿著救援人員專門為他們準備的速幹褲。視頻中,大部分人情緒樂觀,他們紛紛向地面的家人和救援人員表達感激之情。在展開救援工作的同時,救援人員向礦工們輸送了食物、飲用水、藥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 智利受困礦工今日升井 家屬希望礦工換工作(圖)
    參與作業的礦工卡洛斯·比爾切斯說:「加固工作凌晨3時(北京時間14時)完成,我們將開始救援艙(下井)測試。」救援人員隨後把特製救援艙「鳳凰號」降至距離地面大約625米的通道底部,救援艙下井測試取得成功。礦業部長戈爾沃內告訴路透社記者,救援艙下降過程中沒有出現故障。救援艙直徑53釐米,僅稍寬於人的肩部。礦工將搭乘它由井下升至地面。
  • 智利礦工今日7時升井 先服阿司匹林防血凝(圖)
    幕後5個「外包工」井下曾遭排擠有報導披露,井下的33個礦工中,有5人是「外包工」。這5人在礦難事故發生之初,由於「外包工」的身份,曾遭到其他礦工排擠,甚至還單獨成立了一個「逃難小組」。因為他們當時在井下「就像避難所裡的二等公民」。智利《信使報》報導說,這5人最初沒有和其他礦工待在井下同一處,而且不服從「帶頭大哥」、今年54歲的Luis Urzua的領導。他們也被其他被困礦工邊緣化,只能在礦井的別處搭建帳篷。這5人從被困之初便表現出情緒低落,一度拒絕和其他礦工一起參與視頻的拍攝。
  • ...有24名礦工被困井下。今天凌晨,據應急救援指揮部得到最新的...
    昨天(4日)下午五點左右,重慶市永川區吊水洞煤礦發生了一起一氧化碳超限事故,有24名礦工被困井下。今天凌晨,據應急救援指揮部得到最新的情況,煤礦其實在兩個月前就應該關停了,然而當地下井進行設備拆除,導致了此次事故的發生。
  • 陝西部分煤礦領導謊稱下井 在考勤表中作假(圖)
    對於個別中層領導下井走過場的問題,礦工們稱:「他們在考勤中作假,在登記中顯示的都是正常班。」…[我來說兩句] 平利縣八道石煤礦,礦工們正在生產 本報記者 趙伯平 攝  10月7日起,安監總局正式開始施行《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對於通過任何方式替代礦領導下井代班的現象,都要嚴肅處理。
  • 國家安監總局:將嚴肅處理替代礦領導下井代班
    但就在國務院通知下發8天之後,在黑龍江雞西礦難中,24名井下礦工全都遇難,而兩名帶班領導卻蹊蹺生還,據說他們當時離井口比較近。  9月7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今天起開始實施。《規定》明確要求:煤礦的主要負責人、領導班子成員和副總工程師,必須輪流帶班下井,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頻率上,每班必須有礦領導帶班下井,主要負責人每月帶班下井不得少於5個。並明確規定,礦領導不下井,工人有權拒絕下井。  要求礦領導帶班下井,如何監督是一道難題。
  • 礦領導下井造假緣於監管不嚴
    礦領導下井造假緣於監管不嚴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10-10-9 7:59:22) 來源:四川在線-麻辣燙評論   領導下井是「陪死」還是「陪活」
  • 監督懲戒不力讓領導下井規定屢落空
    7日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正式施行。有關方面表示,對於通過任何方式替代礦領導下井代班的現象,都要嚴肅處理。   前不久,廣西河池朝陽煤礦突擊提拔7名礦長助理下井帶班,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引發了不少討論。那麼,對類似的代班行為來說,如何才算是「嚴肅處理」呢?
  • 井下又傳來紙條!26個字看哭網友
    山東笏山金礦事故有新消息了:22名礦工被困井下,已發現12名礦工,其中五中段被困的
  • KJ725(A)礦用精確人員定位系統 實時掌握井下工人狀態
    煤礦安全是最重要的是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煤礦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對礦工的安全管理,這其中對礦工在井下工作位置的準確監測是實現保證礦工安全目的的基本前提。但目前廣泛使用的井下考勤定位系統,從技術和性能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和缺陷,不能滿足對井下人員位置準確監測的要求。
  • 我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在山西建成
    新華社太原5月28日電(記者梁曉飛)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幕實時顯示井下瓦斯濃度、溫溼度和採煤場景。身穿白襯衣的礦工在電腦前輕點滑鼠,井下設備就能有序運轉,數據實時上傳。撥通電話,井下礦工可以和地面人員進行5G視頻通話。這是記者在山西陽煤集團新元煤礦調度中心看到的場景。
  • 吳睿鶇:蘋果被「咬」,侵權要埋單
    吳睿鶇   有媒體近日報導,如果蘋果侵權事實成立,或將面臨過百億罰單。媒體披露僅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開出的罰單即高達2.4億元人民幣。(2月6日《廣州日報》)  蘋果商標涉嫌侵權,要追溯到2000年。當時,臺北唯冠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iPad商標。同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國大陸註冊了iPad商標,當時蘋果公司還沒有推出iPad平板電腦。
  • 釘釘下沉400米,數位化礦工「井上井下一個樣」
    「井下400米,通過防爆手機中的釘釘,實時監測126個液壓支架壓力數據和採煤機實時位置,就像礦井有了『自動駕駛功能』,更安全。」在龍王溝煤礦地下400米深的61605工作面,「95後」礦工劉斌傑說,井工礦最重要的就是做礦壓監測,通過釘釘可以實時看到液壓支架和採煤機運行情況,工人勞動強度降低了不少,安全也更有保障。
  • 吳睿鶇:「逃票攻略」泛濫需探索新休閒模式
    吳睿鶇  「五一」假期到來
  • 智利礦工今日首批升井
    智利礦業部長勞倫塞·戈爾沃內12日傍晚說,被困礦工的營救行動正在進行最後測試,營救預計於當地時間22時(北京時間13日9時)開始。戈爾沃內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現在正在進行的是對救人用的「膠囊」搭載艙的最後測試,以保證下降至井下近700米處時的通信暢通。他說,為了加快救援速度,救援人員可能使用兩個救生艙幫助被困礦工升井。
  • 智利被困礦工今日將「重見天日」
    被困地底長達68天的33名智利礦工,今天將重見天日,救援行動在北京時間今天早上展開。當局已經從33名被困礦工中,確定了首批身體和心理狀況較好的四名升井礦工人選,智利總統皮涅拉早前也到礦場視察。為救援工作打氣,估計首名礦工會在中午前升井。我們現在看看聖何塞礦場的現場情況。
  • 被困兩個多月 智利33礦工今日升井
    當地時間12日23時(北京時間13日上午11時),33名礦工將開始陸續搭乘救援艙升井。救生艙每次可容納一人,預計每人升井需耗時大約20分鐘,整個救援持續48小時。  井下,受困礦工平靜度過在一起的最後一夜,等待新一天的黎明。  「我不緊張,輪到我上去時,我會感覺很棒,」現年19歲、最年輕的礦工吉米桑切斯在一封信裡寫道,「出去時,我想見女兒。」
  • 領導帶班下礦井,不是陪死是陪生?
    特別是對那些層層轉包的小煤窯來說,「帶班下井」制度是形同虛設。而這次重申的意義在於,這已經成為一種剛性規定,並且做了某些制度上的保證,比如說不許開除拒絕下井的工人等。  這兩天煤監局的領導針對這事兒被輿論認為是讓「領導陪死」的說法做出解釋,說這個不是讓領導陪著礦工一起出事兒,而是「此前許多事實和實踐經驗表明,只要煤礦領導堅持帶班下井,相當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渭青心語:我的父親是礦工
    礦工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是最剛強的一個群體。他們奉獻最多,索取最少,是井巷中流動的風景,是火和光的採集者,是他們喚醒了井下沉睡的精靈,無愧為當代最可愛的人。而我的父親就是一名普通的礦工。父親今年已八旬有二了,鬢角如霜染,歲月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兩隻因勞累過度的眼睛深深的陷了下去,歲月的沉積壓彎了他的脊梁,矯健的腳步也變得蹣跚,時不時有兩聲咳嗽。閒暇之際,陪著年邁的父親,他總時常講起在礦上的往事,便有說不完的話,那是下井的條件很差,井下巷道全是木頭支護,頂板一來壓就嘎吱嘎吱地響,讓人隨時都能感到死亡的恐懼。
  • 比特幣拋物線式價格使早期礦工成為百萬富翁
    百萬資產級別錢包的興起歸功於早期礦工多年來保留了他們的比特幣,本周該資產自2017年以來首次突破20,000美元創下新高。比特幣的拋物線式運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早期礦工變成了百萬富翁。來自Glassnode的數據顯示,本周持有至少100萬美元的比特幣地址數量已經飆升至66,540個,增幅達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