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個人的摩旅經驗來看,除了輪轂結構,長距離跑真空輪胎更合適,摩託車的長途摩擦旅行會遇到很多複雜的道路狀況,因此真空輪胎可以適應那樣的環境,即使遇到一些狀況也可以進行更好的處理,總體上主要有以下具體的原因:
1 .真空輪胎更容易修補
摩路情況複雜,偶爾輪胎爆胎是很正常的事,在市區也發生碰撞,輪胎爆胎後,如果是有內胎的車,修理的方法就是卸下輪胎,把內胎修理和更換,需要時間,而且是自己有一次,趕夜路的時候,晚上用長鐵絲插進輪胎裡。
真空輪胎爆胎的情況下,口不大的情況下,自己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修復, 我自己去按摩旅行時會帶來補充輪胎的工具,小充氣機和一些輪胎,可以應對大部分輪胎漏氣的情況,而且處理幾分鐘就可以了,關鍵是還不需要分解輪胎,最好在再摩旅行時能應對,幸好當時有補胎橡膠,三分鐘就解決了。
2 .真空輪胎和地面更合身
一般來說,真空輪胎是單層輪胎,所以相對來說比有內胎的輪胎柔軟,所以地面的緊貼度高,硬化的道路上的抓地力比有內胎的車輪好,所以性能摩託車是採用真空輪胎的理由之一,摩旅行的路程有多種多樣的道路狀況,抓地力也非常重要,抓地力很強,經常能避免事故。
其實我個人認為,摩旅最好的車輪搭配輻條輪+真空輪胎,輻條輪在受到巨大衝擊時很難變形,出去摩旅好幾次同行的車友都穿過洞沒減速導致輪轂變形或破裂而漏氣,只能當場等待救援,沒有其他辦法, 如果是輻條輪,可以分散衝擊力,幾乎不容易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