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車、運輸車往來穿梭,塔吊靈活旋轉;各參建隊伍密切配合、施工工人專心致志,緊張而忙碌……初冬時節,天氣漸寒,但漫步在芝罘區重大片區、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項目現場,仍然能夠感受到中心城區激情湧動的建設熱潮和急切奮進的鏗鏘足音。
「按照全區『大幹快幹七十天,決戰衝刺四季度』的安排部署,全區『三重』工作吹響了年底攻堅集結號,所有項目和工程火力全開,瞄準全年任務目標奮力衝刺,爭取為2020年全區『三重』工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芝罘區「三重」專班負責人曾現書表示。
2020年,芝罘區共確定了107個「三重」工作事項,其中,把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確定了6大區片、13個市級重點項目、15個市區城建重點項目以及14個區級重點項目。截至12月上旬,已經有幸福區片、愛康和園醫養綜合體、康佳大健康加速器、電廠東路等多個區片、項目、工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一個個大幹快上的項目、一組組鮮活生動的數字、一幕幕奮力發展的鏡頭背後,是芝罘區發力「三重」建設、奮力謀篇布局的生動實踐和鮮活註腳。
深謀重慮 倡樹高質量發展「風向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走進芝罘區「三重」專班,一個由三座山峰組成的LOGO標識引入眼帘。「首先,三座山峰分別代表『三重』工作的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重大事項,三者相互獨立又組成一體;其次,我們用山峰表明『三重』在我們心目中的分量和位置;最後,又提醒和鼓勵我們從事『三重』工作要不斷進取、勇攀高峰。」督考員魏斌娓娓道出了設計的初衷。
今年年初,經芝罘區委常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建立「三重」工作專班,統籌督導考核全區「三重」工作。同時,從區委辦、區府辦、發改局等職能部門抽調10名「督考員」組成專職督考組,集中沉到項目一線,實時調度動態進度,靠上協調解決問題困難,區紀委監委安排紀檢幹部,成立問責組,全程參與督導考核,持續跟蹤問效,對督查中發現的落實不到位、責任不擔當、避重就輕不攻堅等突出問題進行問責,旗幟鮮明倡導「攻山頭、炸碉堡、涉險灘」的工作導向。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同時也給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帶來了嚴峻挑戰。位於北馬路的陽光壹佰二期項目,由於地處核心商圈,關注度極高。面對疫情衝擊,芝罘區「三重」專班的督考員主動靠上服務,聯合屬地街道幫助項目方接送農民工、協調原材料,在3月16日率先實現開復工。時至今日,該項目S3、S4號樓已經完成地上6層施工,累計完成主體施工約5.5萬㎡。
「項目雙迴路電方案已經得到上級批覆,下一步要加快推進道路硬化等工作,為項目早日啟動爭取時間優勢。」山東鳳翔醫養健康科技產業園項目現場,督考員王偉、臧浩然正與臥龍園管委工作人員、施工方共同研究項目推進中的難題。為了市級重點項目順利推進,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據悉,為了實現對項目的精準把脈、督促推進,芝罘區「三重」專班從明確任務、人人擔責的設想和實際工作中的運行結合,探索出「3+1+1」扁平化工作模式,設立3個督考組、1個綜合組、1個宣傳活動組,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對重點項目及工程做到「一天一跟進、一周一調度、一月一匯總、一季一通報」,同步建立「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專報」等信息報送制度。今年以來,已經累計編發簡報80餘期,實地督考4500餘人次,幫助項目協調解決問題30餘個。
「全市『三重』工作中,由芝罘區牽頭、參與的任務共計28項。其中,承擔幸福新城、芝罘仙境、海上世界、濰煙高鐵及高鐵新區等4項『重中之重』片區建設任務,負責康佳大健康加速器等11個市級重點項目、煙臺一中新校區等1件重點民生事項、芝罘區全域水體治理工程等1個重點水利工程暨全域治水項目以及電廠東路等11個市區城建重點項目的建設工作,通過推行『督考一體』機制,第一時間掌握企業訴求、第一時間協調責任單位、第一時間為區委、區政府提供一手資料,助力破解項目推進難題。」督考員呂本瑞如是說。
任重致遠 把穩爭先進位「定盤星」
「沈謀重慮」做好謀篇布局、「任重致遠」進入組織實施。在芝罘區「三重」專班文化牆上,一張包含項目名稱、區位和概況的項目地圖,清晰勾勒出芝罘區2020年「三重」布局。據督考員介紹,在設計之初,之所以將項目以地圖和路線圖的方式進行張貼,就是為了直觀展現項目指標,督促專班上下履職盡責,爭取早日把藍圖變成現實。
為了對「三重」工作清單內各項目全面掌握、動態追溯,芝罘區探索建立了「三重」事項閉環作業制度,推出確定督考節點、開展一線督考、建立項目檔案、開展節點考核、通報督考問題、做好對上溝通、做好督導整改等7大任務。
在107件「三重」任務檔案中,幸福區片的資料尤其厚重。「幸福區片東至珠璣東路、南至幸福南路、西至夾河、北至濱海線,是今年全市九大區片之一,也是我們重點督考區片。今年以來,區片發展已經初見成效,累計完成投資69億元,完成徵遷籤約99%,出讓(劃撥)土地848畝。」負責該項目的督考員馬妍妍表示。
自2019年6月份,幸福區片啟動全區域徵遷後,以「戰役級」規模拉開建設局面,經濟中心、智慧建造產業園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紛至沓來,一中、海港醫院改擴建輻射帶動周邊提檔升級,珠璣路、珠璣西路、福源路、福源南路、電廠東路等5條新鋪設的道路即將投入使用,全面拉開了區片發展框架。在今年的10月31日,幸福新城項目建設全面啟動儀式上,市民文化廣場項目、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項目、國際婦兒醫院項目、雲計算總部項目等10個總投資達562億元的項目集中開工,再次吹響了區片崛起、跨越發展的集結號。項目提質增速的背後,是芝罘區上下同欲、助力發展的生動實踐。
煙臺藍白食品產業物流園項目位於臥龍園區,佔地76畝,計劃建築面積6.6萬㎡,是煙臺地區唯一以食品產業為發展核心的物流產業園區。項目確定實施以來,發現廠區內有一條自南向北走向的DN400自來水主管道,需搬遷後才能繼續施工。了解到該情況後,項目分包區領導堅持一線工作法,多次深入項目現場實地勘察、前往責任單位溝通探討,最終破解了手續、技術以及時間難題,促使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節省了50%的施工時間。目前,該項目已經累計主體施工2.8萬㎡,超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
「堅持把『三重』工作作為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總抓手。」芝罘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深入分包街道,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區級領導帶頭,破除項目發展的痛點、阻點近30個。各相關區直部門單位全面靠上,進現場、解難題、促發展,靠上做好跟蹤服務,真正形成了擰成一股繩,共聚一條心,齊抓「三重」的強大合力。
濃墨重彩 打造經濟社會「新引擎」
項目多一分進展,城市便多一分底氣。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下,芝罘區聚精會神抓項目、一心一意謀發展,嚴格按照「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抓項目、強服務、聚產業,一個個重點項目拔地而起、跨越趕超,一項項重大工程形勢喜人、如火如荼。
臥龍園重點項目現場一派火熱,鳳翔醫養健康科技產業園群樓矩陣古樸大氣,海和海洋產業研發科技園主體拔地而起,煙臺藍白食品產業物流園蓄勢待發……縱覽2020年全區「三重」工作清單,臥龍園承接的4個市級重點項目赫然入目。
海和海洋產業研發科技園佔地3.8萬㎡,建築面積7.2萬㎡,總投資3.1億元,建設集海洋生物博物館、可視現代化觀光生產車間、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深海產品展示銷售中心和冷鏈物流儲運基地等為一體的海洋科技產業園。在項目啟動階段,受制於地勢原因,海和項目現場需要大量回填土,但疫情暴發初期,土源供給十分匱乏,為不影響後續施工,園區牽頭動用一切資源和關係,成功聯繫到了萊山區一處土源,僅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項目剩餘土方回填。在該項目後期樁基施工過程中,為進一步加快速度,園區先後9次與樁基公司溝通對接,爭取理解配合,最終該公司叫停了其所負責的其他工程,將全部設備調集到海和工地,原本需要一個月的樁基施工,提前15天完成。目前,海和海洋科技產業園已累計完成主體施工3.2萬㎡,超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1.2萬㎡。
上遊企業和下遊企業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上遊企業提供的原材料,下遊企業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沒有下遊企業生產製品投入市場,上遊企業的材料也將英雄無用武之地。作為芝罘區醫療康養產業的「後起之秀」,康佳大健康加速器和愛康和園醫養綜合體分別是產業上遊和下遊的典型代表。
「康佳與愛康2個項目互為補充、共同成長。這也是芝罘區奮力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的真實寫照。」芝罘區發改局分管領導表示。煙臺康佳大健康加速器,是康佳集團繼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後,深耕「醫藥康養」產業,聚力打造的2.0版本升級園區,項目位於南部新城,總投資1.74億元,佔地58畝,建築面積4萬㎡,主要瞄準醫藥健康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發力,目前6棟建築已經全部封頂並啟用,實現了項目建設同年啟動、同年建成、同年招商。愛康和園醫養綜合體則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老年居家頤養綜合體,在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對已經封頂的主體建築進行外牆保溫和牆體抹灰工程,預計明年項目將投產運行,屆時在芝罘南部,將崛起一處集居家養老、智能化平臺、適老化綜合服務、康復和照護於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的養老示範基地。
以項目建設提質量增後勁,以「三重」工作論英雄定獎懲,芝罘區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探索推出「督考一體」機制,有力解決了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阻點、痛點,為各類工程圓滿收官保駕護航。YMG全媒體記者 鍾嘉琳通訊員 魏斌 崔鑫 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