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分娩最怕醫生用「產鉗」?媽媽要摒棄誤解,致傷率沒那麼高

2021-01-19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順產分娩中,助產鉗是孕媽媽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畢竟產鉗是婦產科醫生最常用到的一個工具,大多數媽媽都會比較擔心使用這樣的機械工具,甚至有些媽媽在生孩子之前還會特地跟醫生商量,儘可能的不要用到產鉗來助產。

這是因為她們聽說過有些寶寶因為使用助產鉗的緣故,在臉上留下了傷痕,很難消退,對於關心寶寶健康和顏值的媽媽來講,面部留傷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易被接受。

其實這種擔心更多的是源於對「產鉗術」的誤解,要知道在順產時一般不會用到產鉗,但凡用到了那肯定是遇到危急時刻了,雖然可能留傷,但大部分都能自我消退,況且目的是為了拯救寶寶,有什麼權利拒絕呢?

「產鉗」傷害不可逆?分析產鉗術利弊,幫你消除誤解和恐懼

之前微博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引起不小轟動,照片中一個剛出生的寶寶臉頰兩側分別都有一條鮮紅色的劃痕,十分刺眼,發出這張照片的寶媽說,這是因為生產時,醫生用了產鉗所造成的。

看著這張照片,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心疼,甚至覺得這種方式特別殘忍。這種誤解聲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對產鉗術並不了解。

一、什麼時候需要運用產鉗助產術?

當產婦的分娩過程不順利,相當於出現難產,且時間一旦過長,可能會讓孩子缺氧,危害到孩子的生命。所以醫生為了保險起見,就會選擇助產工具來幫助媽媽生產,畢竟產鉗效率高也非常實用。

二、什麼是產鉗助產術?

產鉗助產術是產科解決難產的常用方法,高效快速。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產鉗放在胎兒頭部的兩側,然後將產鉗的雙葉適當扣合,利用產婦自身的宮縮牽引產鉗來輔助胎兒分娩。

三、使用產鉗助產前,醫生都會徵求媽媽本人的意見

在遇到嬰兒頭部無法順利娩出時,醫生必然要徵求媽媽本人的意見,是否同意醫生使用產鉗助產,在得到媽媽本人的同意之後,醫生才會使用此項助產手術。如果媽媽本人不同意,大部分醫生會再試試或者直接順轉剖。

產鉗的傷害真的那麼可怕嗎?孕媽其實大可放心

一、產鉗術可能帶了的風險沒那麼可怕

使用產鉗助產的確會存在一些風險,比如可能會導致產婦的宮頸和產道刮傷,也可能會讓寶寶頭皮受傷、甚至會出血等,但是這種情況一般很少見,而且做此項手術時必定是由經驗豐富的婦產科醫生來主持手術,他們都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給產婦和嬰兒造成太多的損傷。

二、產鉗的致傷率沒那麼高,不必過於擔心

大部分產鉗的使用都不會造成破損性傷害,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胎寶或產婦,因為分娩難度大或是醫生操作不熟練造成破損傷害。

但相較於產鉗救了母子兩人的性命,這些可能會出現的傷害又算什麼呢?這些不嚴重的外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慢慢的痊癒,恢復如初,所以孕媽媽沒必要用過於擔心。

三、寶寶臉上紅印是可以消退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產鉗給寶寶們臉上留下的紅印,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骨骼的發育,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而且一般情況下,15天左右便可從寶寶臉上慢慢消退。

寶媽們在照顧有紅印的寶寶們時,要十分注意寶寶的衛生,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的保暖。如果消退速度緩慢的話,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就診,及時治療,消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醫生一般會建議為寶寶選擇皮膚科確診。

相比於產鉗術帶來的「實質傷害」,媽媽更要調整好「心理傷害」

「只要是手術,都會存在風險」,相信每個醫生在術前都會告知這句話給患者及家屬。哪怕只是一個小手術,醫生也會把最壞的情況,如傷口感染之類的告知患者。

所以最關鍵的是媽媽們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合理對待,合理應對,注意好產後的護理和恢復,避免讓自己壓力過大引發抑鬱。

一: 產後多休息,呵護好受損部位

產後應仔細觀察產婦全身表現,注意保暖及營養補充,多吃水果,多喝水,注意飲食,飲食最好偏清淡,注意多休息。

媽媽的產鉗傷害一般會隨著產褥期的恢復逐步還原,無需過多擔心,只要做好個人衛生清潔,處置好惡露即可。

寶寶的面部產鉗傷,若只是輕微紅印沒有破損,也不用刻意處置,靜待寶寶的自我恢復技能,若是有破損一般醫生會告知媽媽護理細節,要做到定期的換藥,定期複查避免面部留疤。

二:合理調整情緒,避免太過壓抑

孕婦應該通過諮詢婦產科醫生的同時,也可以問問有經驗的寶媽們,一定要對分娩有一個正確 認知。對產鉗、順產、剖腹產等等關於分娩過程了解清楚,不要誤信誤聽,給自己過多的心理負擔。

媽媽不必過於憂慮,正如分娩本身就有風險一樣,產鉗助產也有風險但是是可控的,發生的併發症也都可以治療。如果在必須產鉗助產的情況下拒絕施行反而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產鉗助產是解決難產的有效方法,剖宮產也不能完全取代產鉗助產。要摒棄對產鉗助產的「誤解」,聽從醫生的指示調整好情緒積極應對才是正確之道。

寶媽們看完整篇文章,你們還排斥、害怕分娩的時候產鉗助產嗎?有經驗的寶媽們也可以一起說一說自己的經驗。歡迎分享你們的各種看法,我們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閱讀擴展一:不拿孕吐當回事?當心酮體化驗出「加號」,早知曉才能早預防

閱讀擴展二:「我生孩子不允許觀摩」,產婦產前提的「要求」,醫生面露難堪

相關焦點

  • 生產時「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用?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昨天,有位寶媽在群裡發了一張照片引起轟動,照片中一個寶寶臉上有條鮮紅色的劃痕,看起來十分刺眼,經過詢問得知,這是因為生產時,醫生用了產鉗所造成的。看到這張照片,很多寶媽表示心疼,而且覺得這種方式特別殘忍。那麼,既然「產鉗」助產這麼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用?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 產鉗助產這麼「可怕」,為什麼醫生還堅持要用?其實很多人誤會了
    孕婦生產真的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十月懷胎,承受開宮口之痛,分娩期間還要預防各種意外,讓"生孩子"變得更加艱辛。案例:剛剛晉升為寶媽的小雨,在分娩時可遭了不少罪,胎兒在出生的時候難產,醫生為了保證母子倆的生命安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採取了產鉗術,後來寶寶順利的生出來了,臉上卻留下了一道紅印。
  • 高齡產婦堅持順產,醫生緊急通知上產鉗,孩子出生後全家人後悔
    高齡產婦堅持順產,孩子卻因此毀容前段時間我在和我一個醫生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聽說最近她們醫院發生了一起醫鬧事件。原來是因為一個高齡產婦在生產前執意要順產,卻沒想到在生產的過程中她胎位太低,再加上孩子實在太大了,所以出現了難產的情況。醫生在問過家屬之後,動用了產鉗幫助孕婦把孩子生了出來。
  • 即將面臨分娩,分娩方式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呢?
    對於女性來說,最恐怖的無疑是生孩子了,因為很疼,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有時會形成一些爭議,每個人考慮的角度不一樣,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分析好順產和剖腹產的利弊,更利於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2、順產缺點:(1)產前陣痛,這也是很多媽媽們所懼怕而選擇剖腹產的原因;(2)產後ying道鬆弛、子宮膀胱脫垂等後遺症;(3)會ying傷害甚至感染,外ying血腫等;(4)產後會因子宮收縮不好而出血
  • 產鉗會夾傷胎兒不能用?婦產科醫生坐不住了……
    在分娩過程中,醫生可以採用一些助產方式和工具,來輔助生產。但我發現,很多人對助產有很深的誤解,尤其是——產鉗。 下面,先聽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惠子是一名老師,懷孕期間做足了功課,產科理論知識都能趕上我這個科班出身的醫生了。
  • 「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原來是這樣,產婦別忽視
    現在產婦們生產的方式主要是剖腹產和順產兩種,而助產的手段一般都用在順產方式生活的過程中。現在大家都知道用產鉗助產是比較危險的,會對胎兒和孕婦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正常順利生產的孕婦根本不需要用到這種助產手段,只有出現生產困難的時候,才會不得以採用,那麼,「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
  • 想快速順產、不撕裂,孕晚期要做到這4點,準媽媽該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作為一直流傳下來的自然分娩方式,順產不僅受產科醫生和專家推薦,也是準媽媽們最看好的。所謂瓜熟蒂落,經過產道擠壓和皮膚刺激,在免疫力、皮膚敏感度以及肺部發育方面,順產的寶寶都更加完善一些。
  • 自然分娩有可能會用到哪些器械?這3種助產工具,孕婦需要及時了解
    雖然大部分順產的準媽媽分娩都很順利,幾乎用不到什麼器械,但其實不管是剖腹產還是自然分娩,其進行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很多不可控因素,當有些準媽媽自然分娩遇到困難時,醫生(或者助產士)就會運用一些助產的器械來幫助準媽媽儘快娩出胎寶寶。
  • 順產想要避免側切情況發生,孕媽媽孕期怎樣做呢
    一位孕媽媽在網上留言說,她準備順產,但是聽說順產很多人都要側切,她很想知道,避免側切撕裂這些情況發生,孕期要怎樣做?無側切無撕裂真是每個順產媽媽的共同願望,畢竟誰都不想挨那麼一剪子!為了避免這種會陰的損傷,醫生在接生時會採取會陰側切的方法,使會陰形成整齊的傷口,便於縫合,也便於癒合,從而將分娩帶給母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 宮縮38個小時,才開了三指,順產有多難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文:辛晴知乎熱搜在順產剖腹產這個問題上,你會聽醫生的嗎?對女人來說,生孩子也是最恐怖的一項挑戰,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多人都會猶豫。順產的寶寶比剖腹產的寶寶健康,而且產婦身上沒有疤痕等這些都有好處的,可是你知道那些順產的痛嗎?看過來的寶媽是如何說的。
  • 準媽媽就要剖腹產,為何她們不願順產,想必順產的媽媽真的太難了
    經常看電視劇的小夥伴就會常看到這樣的場景,許多女人在生孩子時,總是失去理智地大聲叫喚,那叫聲可以用撕心裂肺來形容也不為過。那麼生孩子真的這麼痛苦的?是的,超級痛苦,很多人都說生孩子的10級陣痛僅次於全身被火燒過的疼痛,這就可想而知那個痛感。
  • 順產分娩時胎兒是啥感覺?和媽媽撕心的疼痛感相比,Ta也不太好受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提起順產分娩,很多人只知道媽媽在順產分娩的時候經歷了撕心裂肺的疼痛。媽媽們也對順產的感受有著自己永生難忘的體會,那種疼痛能讓她們後怕,讓她們恐懼,不願再經歷第二次。
  • 8個月寶寶產鉗印未復原,媽媽找院方協商,醫生:回去吧,我沒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看彩超的報告,胎兒有些偏大,如果堅持順產的話,飲食可得控制好了」醫生語重心長的對小蘭說到。到了預產期,小蘭家人被推進產房,此時宮口已經開到了十指般大小,滿臉的汗珠順著產床頭滑落到地上,一滴接著一滴,嘴裡還斷斷續續的吐出「我一定要順產,醫生幫我順產」。
  • 產婦順產時,突然掙扎大聲喊「啥東西夾到我了」,醫生:嚇我一跳
    準媽媽在生孩子時,一般都喜歡順產,認為對孩子好。但生孩子畢竟是一件大事,尤其對於第一次當媽媽的人來說,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會感到緊張害怕,這就導致產房裡經常也會出現一些狀況,比如最近這位新手媽媽,在順產時讓醫生嚇了一大跳。
  • 順產好處這麼多,怪不得孕媽要選擇順產,順產注意事項,敬請收藏
    對於很多孕媽媽來說,在生寶寶的時候一般都希望可以選擇自然分娩,自然分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順產。為什麼那麼多孕媽媽都希望選擇順產,那是因為順產的好處還挺多的。
  • 懷孕多久才能決定剖腹產還是順產?結合「三看」原則,選分娩方式
    懷孕多久才能決定剖腹產還是順產?專家建議,寶媽懷孕40周之前更建議「儘量順產」。究竟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到底選擇哪種分娩方式最好還是看醫生,根據醫生的指示來最後決定選哪種方式。寶媽在產檢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比較適合順產。如果在檢查的過程中,醫生發現寶媽存在一些剖腹產特徵,那麼建議多聽從醫生的建議,看看最後有沒有必要去做剖腹產。
  • 「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用?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現在在女人生產的時候,最主要的兩種分娩方式就是順產和剖腹產,助產的手段,一般在順產的過程中會使用。反正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用產鉗助產是非常危險的,對於寶寶以及媽媽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像一些正常順利生產的孕婦根本不需要用到這樣的助產方式,只有出現難產情況是不得已才會使用。
  • 順產時的十級疼痛,孕媽是怎麼熬過來的?過來的講述很戳心
    很多人都知道,女性的生理期會痛得要命,但這與之在生產過程中孕媽媽們要承擔的生產疼痛對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麼,準媽媽們在與寶寶見面前,究竟會經歷怎樣的疼痛呢?第二點:側切的痛也會讓孕媽媽們痛到絕望當肚子裡的寶寶無法順利產出的時候,很多醫生都會提供產婦兩種選擇:一是對產道進行側切,二是對胎兒使用專業的產鉗。
  • 順產開三指最疼?不然為啥無痛分娩要開到三指才打針?看完長見識
    看過不少寶媽分享順產的經歷,都說開宮口很疼,尤其是開1-3指的時候最疼,真的是這樣的嗎?一位寶媽說,當然了,不然為什麼這時候介入無痛分娩呢?就是害怕寶媽們疼得受不了,事實是如此嗎?為什麼無痛分娩針會在宮口開三指的時候才打呢?裡面又有什麼說法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順產時,醫生常說的「開幾指」是什麼意思?看完後好心疼媽媽!
    其實,開幾指對分娩來說非常重要,是判斷產程的一個標準,當宮口開到十指,就可以生了。正常情況下,宮頸口張開約有一指尖的間隔。隨著產程的開始,子宮口逐漸打開,知道能允許正常大小的胎兒經過,也就是直徑為10釐米為止,這個過程就叫做「開指」。判斷「開幾指」主要是通過內檢來確定打算順產的孕婦,都要經歷「內檢」的,尤其還沒宮縮的時候,內檢是很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