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順產分娩中,助產鉗是孕媽媽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畢竟產鉗是婦產科醫生最常用到的一個工具,大多數媽媽都會比較擔心使用這樣的機械工具,甚至有些媽媽在生孩子之前還會特地跟醫生商量,儘可能的不要用到產鉗來助產。
這是因為她們聽說過有些寶寶因為使用助產鉗的緣故,在臉上留下了傷痕,很難消退,對於關心寶寶健康和顏值的媽媽來講,面部留傷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易被接受。
其實這種擔心更多的是源於對「產鉗術」的誤解,要知道在順產時一般不會用到產鉗,但凡用到了那肯定是遇到危急時刻了,雖然可能留傷,但大部分都能自我消退,況且目的是為了拯救寶寶,有什麼權利拒絕呢?
「產鉗」傷害不可逆?分析產鉗術利弊,幫你消除誤解和恐懼
之前微博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引起不小轟動,照片中一個剛出生的寶寶臉頰兩側分別都有一條鮮紅色的劃痕,十分刺眼,發出這張照片的寶媽說,這是因為生產時,醫生用了產鉗所造成的。
看著這張照片,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心疼,甚至覺得這種方式特別殘忍。這種誤解聲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對產鉗術並不了解。
一、什麼時候需要運用產鉗助產術?
當產婦的分娩過程不順利,相當於出現難產,且時間一旦過長,可能會讓孩子缺氧,危害到孩子的生命。所以醫生為了保險起見,就會選擇助產工具來幫助媽媽生產,畢竟產鉗效率高也非常實用。
二、什麼是產鉗助產術?
產鉗助產術是產科解決難產的常用方法,高效快速。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產鉗放在胎兒頭部的兩側,然後將產鉗的雙葉適當扣合,利用產婦自身的宮縮牽引產鉗來輔助胎兒分娩。
三、使用產鉗助產前,醫生都會徵求媽媽本人的意見
在遇到嬰兒頭部無法順利娩出時,醫生必然要徵求媽媽本人的意見,是否同意醫生使用產鉗助產,在得到媽媽本人的同意之後,醫生才會使用此項助產手術。如果媽媽本人不同意,大部分醫生會再試試或者直接順轉剖。
產鉗的傷害真的那麼可怕嗎?孕媽其實大可放心
一、產鉗術可能帶了的風險沒那麼可怕
使用產鉗助產的確會存在一些風險,比如可能會導致產婦的宮頸和產道刮傷,也可能會讓寶寶頭皮受傷、甚至會出血等,但是這種情況一般很少見,而且做此項手術時必定是由經驗豐富的婦產科醫生來主持手術,他們都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給產婦和嬰兒造成太多的損傷。
二、產鉗的致傷率沒那麼高,不必過於擔心
大部分產鉗的使用都不會造成破損性傷害,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胎寶或產婦,因為分娩難度大或是醫生操作不熟練造成破損傷害。
但相較於產鉗救了母子兩人的性命,這些可能會出現的傷害又算什麼呢?這些不嚴重的外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慢慢的痊癒,恢復如初,所以孕媽媽沒必要用過於擔心。
三、寶寶臉上紅印是可以消退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產鉗給寶寶們臉上留下的紅印,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骨骼的發育,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而且一般情況下,15天左右便可從寶寶臉上慢慢消退。
寶媽們在照顧有紅印的寶寶們時,要十分注意寶寶的衛生,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的保暖。如果消退速度緩慢的話,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就診,及時治療,消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醫生一般會建議為寶寶選擇皮膚科確診。
相比於產鉗術帶來的「實質傷害」,媽媽更要調整好「心理傷害」
「只要是手術,都會存在風險」,相信每個醫生在術前都會告知這句話給患者及家屬。哪怕只是一個小手術,醫生也會把最壞的情況,如傷口感染之類的告知患者。
所以最關鍵的是媽媽們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合理對待,合理應對,注意好產後的護理和恢復,避免讓自己壓力過大引發抑鬱。
一: 產後多休息,呵護好受損部位
產後應仔細觀察產婦全身表現,注意保暖及營養補充,多吃水果,多喝水,注意飲食,飲食最好偏清淡,注意多休息。
媽媽的產鉗傷害一般會隨著產褥期的恢復逐步還原,無需過多擔心,只要做好個人衛生清潔,處置好惡露即可。
寶寶的面部產鉗傷,若只是輕微紅印沒有破損,也不用刻意處置,靜待寶寶的自我恢復技能,若是有破損一般醫生會告知媽媽護理細節,要做到定期的換藥,定期複查避免面部留疤。
二:合理調整情緒,避免太過壓抑
孕婦應該通過諮詢婦產科醫生的同時,也可以問問有經驗的寶媽們,一定要對分娩有一個正確 認知。對產鉗、順產、剖腹產等等關於分娩過程了解清楚,不要誤信誤聽,給自己過多的心理負擔。
媽媽不必過於憂慮,正如分娩本身就有風險一樣,產鉗助產也有風險但是是可控的,發生的併發症也都可以治療。如果在必須產鉗助產的情況下拒絕施行反而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產鉗助產是解決難產的有效方法,剖宮產也不能完全取代產鉗助產。要摒棄對產鉗助產的「誤解」,聽從醫生的指示調整好情緒積極應對才是正確之道。
寶媽們看完整篇文章,你們還排斥、害怕分娩的時候產鉗助產嗎?有經驗的寶媽們也可以一起說一說自己的經驗。歡迎分享你們的各種看法,我們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閱讀擴展一:不拿孕吐當回事?當心酮體化驗出「加號」,早知曉才能早預防
閱讀擴展二:「我生孩子不允許觀摩」,產婦產前提的「要求」,醫生面露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