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開車的人都有一點體會,有時面對汽車盲區,總會提心弔膽,生怕那裡突然冒出任何障礙物,造成車禍。
對於汽車盲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伴隨著所有人的用車環境,有關汽車盲區指的是車輛在正常行駛時,左右兩側後視鏡的盲區,泊車時右前車頭的盲區,再比如說轉彎時左側A柱的盲區等。
就算你將車停在停車場或者任何一個地方,每次想要著車走人時,首先要繞車一圈看看周圍有沒有什麼潛在的雜物,甚至是小孩。有一次,一位車主朋友和我說,他因為辦事急急忙忙想著車走人,剛坐進車內,發動車輛,就聽到對面有個女人大喊,叫他趕緊熄火。
原來在他的車後,有個小孩蹲在那裡玩,由於他上車前沒有看後面,左右兩側後視鏡只能看到兩側,看不到車後備箱下面的盲區。那個喊他熄火的女人正是孩子的媽媽。
他說至今想起這件事時,還是感到很後怕。如果他不理會,甚至不注意那個女人的叫喊,很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
好在他每次上車前,總喜歡把所有車窗搖下來透氣,車輛開上路後才會關閉上開空調。如果他提前關車窗,很可能聽不到孩子媽媽的呼喊,後果不堪設想。
針對汽車存在的諸多盲目,很多車企都在想方設法尋找解決的辦法,在很多情況下,只要你的車配備了這項功能,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萬無一失,但是有一個盲區除外,那就是A柱盲區。
汽車的A柱是鋼材鋁合金依靠衝壓焊接技術,讓汽車在保證強度的同時,擁有比較完美的造型。
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車身兩側的A柱,隱藏著不被人注意的盲區,其實很早之前很多車企就已經在著手解決A柱的事,但因為技術受限,只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A柱最初只是起到連接車頂和車身的,但隨著汽車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A柱不僅要起到支撐車頂和車身作用,還要滿足側翻安全性,保證車輛發生碰撞時不擠壓乘客的生存空間,所以廠商都會在A柱使用粗壯並且高強度的鋼材。
所以要解決A柱盲區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取消A柱,而且現在這個問題,豐田已經有了新的突破,研究了透明A柱的設計專利。那麼豐田為啥要耗費重金,去開發透明的A柱呢?
豐田車主打的賣點是省油,這點很多人都知道,這次關於A柱盲目的問題,豐田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安全,因為很多車禍的發生基本都是因為盲區造成。
尤其是在高速行駛,由於路況複雜,A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也是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對於汽車事故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車禍要麼就是油門當剎車造成,要麼就是A柱盲目造成,而且A柱盲區造成的事故佔了四成多。
儘管很多車的A柱很結實,但依舊是弊大於利。尤其是一些大型的SUV的A柱,基本擋住了駕駛員左側絕大部分的視線。
所以,取消A柱一直是很多車企都想攻克的難題,只不過豐田作為世界知名的日系車企,先行一步。為什麼一個小小的A柱取消那麼困難呢?
雖然在此之前,很多人說可以把A柱做成全透明的,其實很多車企都曾這樣嘗試過,但是卻沒有一個成功。
很多人都知道,A柱是車頂和車身互相連接的重要部分,起到支撐作用,如果車輛發生側翻時能夠承受住一定的外力壓迫,從而保障乘客的安全。
但是受到技術所限,想要完全取消A柱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將A柱做成實體透明塑料的,因為塑料的韌性不好,承受外壓力的強度又會變小,無法保障發生側翻事故時,汽車的安全性。
那麼豐田這項突破性的技術,是怎麼讓A柱變「透明」的?
現在很多車的外表雖然做得越來越美觀,但是車殼的鈑金也做得越來越厚實,比如豐田的霸道,傳祺的GS系列等。
這些鈑金能讓很多開車的人明顯感覺到盲區的存在,再加上很多人在開車向左轉時,總是習慣往左邊車窗探頭看路。看似是一個好習慣,其實是被肥厚的A柱擋住了左邊的絕大部分視線。
雖然車身鈑金的不斷加強加厚能夠保證行車的安全,但是由於很多車的車頭高,A柱部分又寬大,很多人坐在駕駛室,如果座椅沒調得足夠好,不僅會被車頭擋住下半部分的視線,還會被A柱遮擋左側的大部分視線,不利於行車安全。
針對這個問題,此前法系車有一個減少成本的招數,就是採用比較高級的菱形鏤空設計,這種設計對A柱幾乎不怎麼影響。
不過這樣的設計並不能夠徹底解決A柱的盲區的問題,只是在視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夠勉強看到A柱被遮擋的一點視線之外的東西,不過這種設計比沒有解決之前有一定效果。
豐田設計的透明A柱,是將真實的A柱用鏡面反射把A柱的盲區部分映射到A柱對應的位置上,圖示效果還是不錯,但還是和肉眼實際看到盲區有些差別。不過還是比法系車鏤空設計的效果強很多。
雖然豐田這個設計原理這是利用鏡面原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並不日你故意,因為A柱不是平面的鏡子,要做到完全反射是不可能的,因為簡單的反射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但是豐田做出來的鏡面反射基本可以達成肉眼看到的效果,這正是豐田的技術核心所在,為什麼豐田能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研發這麼一個小細節,不僅僅是為了用車的安全,還因為做這個設計的利潤很高。
豐田在出現這項鏡面反射解決A柱問題之前,A柱的視野盲區問題一直都是存在的,需要開車的人做到全神貫注才能保證行車的安全。
遇到A柱遮視線的情況時,需要放慢行車速度,並同時藉助身體,以及後視鏡才能保證安全通過。
但是話說回來,哪怕將整車都做成透明的,如果駕駛人的安全意識不強,依然會發生交通事故。
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一個A柱的問題,而是駕駛人操作車輛的問題,以及和駕駛素質,對危險的預判能力有關。根據豐田的內部人員透露,豐田設計的這項技術目前不會普及到家用車當中。
因為這項技術還不成熟,雖然運用的是鏡面反射原理,實際上在鏡面背後還安裝了一個實時攝像頭,穿過A柱,對準A柱盲區部位,將盲區的情況實時傳輸到內部的鏡面上,司機才能看到A柱被遮擋的部分。
但是,攝像頭的穩定性不能保證,有時可能會受到網絡延時,外界信號幹擾等,圖像傳輸可能會出現不及時。容易誤事。
比如你在開車時,本來左側的行人已經走過去了,但由於圖像傳輸出現延時,鏡面還顯示著行人的圖像,你會誤以為行人還沒走過去,會繼續放慢車速等待,卻不知道因此違反了交通規則。
再加上豐田推出這項透明A柱的技術,可能會被其他車企模仿,不利於對這項技術的保護。技術這種東西,並不是說你設計出來,別人就不用設計了。有時你設計了,卻被別人學走了。
雖然只是一項很小的技術研發,但會讓加大造成成本,整車的價格也會相應提升,不適合目前中國人的用車環境。
不管怎樣,很多司機都呼籲豐田能夠帶頭將透明A柱的研發技術,運用到實際的用車環境中,方便大家的用車安全,如果透明A柱技術真正運用到實際中,基本所有的車主都願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