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十為丨濱江驛站:市民遊客暖心的「元氣補給站」

2020-12-14 新民晚報

圖說:濱江驛站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歇歇腳、喝喝茶、充充電、避避雨……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上,這樣珠鏈式分布、綜合性功能的濱江驛站,給了市民遊客一個遮風擋雨、坐看江景的C位。在其中一座濱江驛站的留言簿上,一位遊客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長長的濱江線,服務站是我們暖心的元氣補給站,為愛心驛站點讚。」

今年疫情期間,濱江驛站沒有閉門謝客,在做好測量體溫、信息登記、消毒液擦手等防疫措施的同時,還新添「家族成員」。記者在走訪中發現, 新成員不僅涵蓋常見的服務「基礎包」,還增加了一些「特色包」。

黃浦五裡橋市民驛站:推廣電競文化

67歲的金基民每天上午雷打不動,喜歡帶著自己的書來黃浦五裡橋市民驛站坐坐。「來了後,就發現這裡環境安靜,設施也很齊全。累了,還能和工作人員聊聊天,或者看看外面的風景。」

驛站從今年9月底全新亮相後,一個多月就接待市民超過1500個。五裡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阮俊回憶道,這個驛站的前身是2010年世博場館的配套功能用房。今年,根據市政府實事項目對濱江驛站的要求,街道將這裡改成了一個市民驛站。通過布局調整,室內分成了閱讀區、活動區、服務區、儲藏區,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改造團隊還為驛站量身定做了三個可伸縮的「小房子」,通過下面的滑軌,讓室內空間「臨時擴大」。

而服務內容也根據遊客的需求,不斷增加調整:考慮到周邊跑步的遊客沒地方寄放衣服,儲藏區新打造了12個柜子;結合區內打造電競產業的目標,站點還打算推廣電競文化,邀請附近的企業來這裡開設講座。

楊樹浦驛站旗艦站:讀懂工業遺存

今年11月2日正式開放的楊樹浦驛站旗艦站——電站輔機廠站,則在工業遺存上做足文章,驛站配備專職人員來為遊客講解。開講前,記者先被拉到屋外不遠處的一座廢棄廠房外,講解員張蒨指著遠處牆上圓形和三角形標誌。「三角形是慎昌洋行標記,圓形是GE的LOGO。上海電站輔機廠的前身為美商慎昌洋行楊樹浦工場,始建於1921年,這家公司是美國奇異電器公司(即美國國際通用電氣公司)在中國的代理商,因此工場的牆體上一直保留著這段歷史記憶。」

歷史的記憶,也在驛站的設計中被保留,並注入新功能進行活化。驛站設計師張斌說,驛站在電站輔機廠原址興建,外表保留了昔日大工業時代留下的龍門桁架,塗裝成深灰、藍、銀灰三色。深灰色是1921年慎昌洋行龍門架的顏色。工業藍代表1950年至1970年上海鍋爐廠時代,那時工場的外牆表面是藍色的。銀灰色代表未來的美好生活。

行走在驛站中,可以在電子屏上讀到上海電站輔機廠的前世今生,也可以在通往二樓的樓梯上,匆匆一瞥楊浦濱江的第一家水廠、第一家棉紡廠的簡史,如同一條「時光隧道」,回望工業歷史。

徐匯水岸匯雲建築站:融入藝術氣息

全透明的玻璃外牆,讓江景一覽無餘……走進今年7月新開放的徐匯水岸匯雲建築站,通透是最大的感受。而這座濱江驛站之所以取名「雲建築」,就是從空中俯瞰,是一朵雲的造型。市民解小姐是這裡的常客,在附近跑步路過時,喜歡到裡面坐一會兒,「從這裡看江景很美,還可以在休息的時候,打聽一下附近藝術場館的活動,約朋友一起去打卡。」

西岸集團介紹,由於徐匯西岸集聚了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等大量藝術場館,因此驛站希望可以給市民遊客提供「藝術+生態+服務」相融合的體驗。記者看到,驛站的電視屏幕上,會滾動播放各大美術館、藝術中心的展訊;驛站內擺放的書籍,也以藝術類、建築類居多。

西岸集團表示,徐匯正在全力建設「水岸匯」公共服務連鎖品牌,計劃年內在8.4公裡濱江岸線上打造20處「水岸匯」濱江驛站,集成無人零售、共享充電寶、便民物資領取、沿江導航、活動購票、活動資訊、藝術導覽、客服諮詢等公共服務功能。

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

【親歷者說】

我叫趙金濤,1965年9月進入上海鍋爐廠,進廠後分在設備動力科,我是在空壓站工作的。

1980年分廠後,鍋爐廠搬遷至閔行,楊樹浦路廠址改為上海電站輔機廠。輔機廠在楊樹浦路2200號和1900號各有一個廠區,東廠和西廠,我都在裡面工作過,做的是同一個工種,負責開展生產所需要的電、氣、風。

2008年我正式退休了,這時候廠房還沒有從楊浦濱江搬走。

今年,退休的老夥伴們說,現在楊浦濱江造的老美的,原來的廠房已經變成黨群服務站了。大家快20年沒見了,要麼在老廠房碰個頭。於是,我們20多個人,興致老高地參觀了這個服務站,感覺很親切,又很有新鮮感。

參觀下來,我感覺現在這裡環境變好了,工作人員也很熱情。歡迎大家到老廠來看看。

——上海電站輔機廠退休職工 趙金濤

【數給你看】

市一江一河辦介紹,黃浦江兩岸正在不斷優化完善沿線綜合服務設施布局,提升市民、遊客在濱江的感受度。

浦東段設置了22座統一形態、標識的「望江驛」,每座之間間隔1公裡。今年,根據人流量聚集情況,浦東在局部配套設施不足的區域,於兩座「望江驛」中間再補充和完善服務設施,又添置了3座「望江亭」。

浦西段則根據202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提出新建改建9處濱江驛站的工作要求,加快提升設施體驗。目前已超額完成目標,新增9處濱江驛站(楊浦1個、虹口1個、黃浦3個、徐匯4個),並改造了一批既有服務設施。

相關焦點

  • 楊浦濱江的這6座「元氣」補給站,不簡單!
    沿著5.5公裡的楊浦濱江岸線, 有一條黨建服務帶——楊樹浦驛站, 6個主題鮮明的站點, 成為市民遊客的「元氣」補給站, 這裡生動演繹著「還江於民」的實踐
  • 楓橋「警民驛站」便民又暖心
    這是墊江縣公安局槓家派出所創新設立楓橋「警民驛站」服務群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墊江縣公安局槓家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緊緊圍繞服務民生創新探索,不斷發揚「聽民聲、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的務實作風,聯合轄區村居委打造升級版警務室——楓橋「警民驛站」,前移服務窗口。派出所推出的這個新「實招」受到轄區群眾紛紛點讚。
  • 人民的濱江向世界發出邀請函,浦東東岸變身「四首經濟」新空間
    從對岸秦皇島路碼頭開出的輪渡每十分鐘一班,船上,有渡江趕路的乘客,亦有不少趁著元旦假日,來感受黃浦江水岸的遊客。  兩年前的這一天,隨著浦東濱江7公裡川楊河—塘橋段落成,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至徐浦大橋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貫通,市民可以在離黃浦江最近的岸邊散步、休憩,肆意奔跑。這為人們往來浦江,增添了一個暖心的理由。
  • 「暖心驛站」不一般,它讓群眾有了「歇腳地、暖心窩」
    戶外工作者的環境變得更為艱苦  然而這個冬天  對於戶外工作者而言是溫暖的  為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暖心驛站」給戶外勞動者  提供了一個休息的「溫暖空間」  環衛工人季東華說:「我們冬天的時候更關注血壓,經常來到這裡量一量,自己也放心。」府前路的智慧血壓測量點是設立的「暖心驛站」之一。
  • 345路開放暖心驛站
    新年伊始,公交場站剛建成的暖心驛站正式向乘客開放,車隊職工還自製了愛心卡片送給乘客,祝福乘客新年快樂。記者發現,該線大多數乘務員都備有乘客臨時需要的充電寶等物品,一個將暖心驛站延續到車上的愛心鏈就這樣流動起來了。
  • 暖心!浙江杭州現1平方米公益空間,讓勞動者喝水熱飯、遮風擋雨
    2020年4月30日,「五一」勞動節前夕,浙江杭州出現很多個1平方米大小的暖心公益空間,歡迎代駕師傅、外賣小哥、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在工作間隙過來歇歇腳,商家還為這些勞動者們專門提供了免費的熱飲和手機充電裝置,大家在休息時可以一邊喝水一邊充電。
  • 追尋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數百遊客徒步濱江開啟微遊之旅
    【徒步微遊濱江,感受城市變遷】 上午10時,楊浦濱江「網紅」建築綠之丘旁,簡短的出發儀式後,數百位市民遊客分成若干組,徒步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黃浦江畔城市微旅行。 掛著活動胸牌、捧著打卡地圖的陳女士興致頗高,不斷變換角度以綠之丘為背景自拍。
  • 走進濱江新氣象 「2020微遊上海·濱江線」活動預熱
    集合舊址復興改造、濱江新風貌、藝術新地標、美食美景看點為一體,以濱江岸線為主題,展現上海公共空間建設的新思路、新格局與新成果。12月12日上午10點,「2020微遊上海·濱江線」活動正式啟動。數百名參與活動的市民遊客將從楊浦綠之丘出發,沿著濱江水岸線前行。
  • 「市民反映:菜鳥驛站怎麼變味了!」後續
    生活報8月18日訊 17日,生活報刊發了《強制籤收、拒絕送貨、投訴才給送……市民反映:菜鳥驛站怎麼變味了!》一文。消息見報後,數十位冰城市民通過熱線電話和生活報官微留言等方式,向記者吐槽菜鳥驛站「強制籤收」不送貨,讓網購便捷性大打折扣的遭遇。
  •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迎來首批認建認養市民遊客
    12月5日上午,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 線下盡責活動----公園木蘭園改建木蘭科植物認建活動迎來了首批「主顧」!本次活動得到了市民百姓的積極響應,共37株木蘭科植物被認建, 80餘人參與現場植樹。
  • 微遊上海濱江沿線 探索城市新風貌
    ……12月12日,「2020微遊上海·濱江線」活動在上海楊浦濱江綠之丘啟動。從綠之丘出發,在導遊帶領講解下,數百位市民遊客用雙腳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黃浦江畔城市微旅行。活動以楊浦濱江綠之丘為起點,以上海外灘旅遊綜合服務中心為終點。參與的市民可自由選擇漫步或騎行的交通方式,以低碳環保的方式,零距離感知濱江沿途的看點。
  • 「七五」普法成果巡禮 | 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
    今天推出的是東岸集團的《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為企業創業發展保駕護航》。為進一步統籌協調浦東黃浦江沿岸開發建設,東岸集團於2015年底成立。「七五」普法的五年,也是集團創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黨委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把落實「七五」普法任務貫穿企業經營發展與東岸濱江治理的全過程,以高質量法治建設為集團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 「七五」普法成果巡禮|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
    今天推出的是東岸集團的《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為企業創業發展保駕護航》。為進一步統籌協調浦東黃浦江沿岸開發建設,東岸集團於2015年底成立。「七五」普法的五年,也是集團創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黨委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把落實「七五」普法任務貫穿企業經營發展與東岸濱江治理的全過程,以高質量法治建設為集團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 陽江首個濱江公園要開建了,看龍舟賽最佳!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整個公園沿江而建,以綠道串聯各景觀節點,重點打造5大景點,分別為城西大市場對面的南入口廣場、可供市民休憩健身的活力廣場、位於場地最北端的三江遠眺、提升現狀的龍舟廣場與場地最東側的休閒平臺。
  • 暖心丨四川瀘沽湖景區向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遊客享半價優惠
    暖心丨四川瀘沽湖景區向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遊客享半價優惠 2020-02-19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湖州首個「為生命護航」騎士驛站在吳興區啟用
    9月28日上午,吳興區「為生命護航」騎士驛站啟動儀式在愛山廣場墨香坊舉行。近年來,網絡消費、平臺點餐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新時尚的同時,也帶動了快遞、即時遞送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作為服務中堅力量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藝術如何浸潤濱江
    江邊廢棄的老廠房、老倉庫經過修舊如舊、因地制宜的改造,變成為網紅美術館、沉浸式展廳和時尚藝術中心,開闊的戶外濱水空間也成了親民的露天劇場。  如同穿梭在倫敦的泰晤士河南岸或巴黎的塞納河左岸,在黃浦江邊漫步,市民和遊客也可以開啟一場藝術之旅:在楊浦濱江毛麻倉庫看個展,江邊咖啡館小憩一下,再坐輪渡到浦江東岸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看場時下流行的脫口秀表演。
  • 紅谷灘城投:提升城市品質 增進民生福祉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在紅谷灘城投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中,城市品質與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民生福祉得到大幅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感得到明顯加強。近年來,在紅谷灘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紅谷灘城投集團秉持「建設魅力新城市,創造美好新生活」的發展使命,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務實城市建設主業為基礎,堅持優化提升城市品質功能,回應著市民對美好城市藍圖的憧憬。在紅谷灘城投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中,城市品質與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民生福祉得到大幅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感得到明顯加強。
  • 市民驛站:傳遞城市溫度的名片
    新華社上海12月20日電(記者杜康、鄭鈞天)從老年人看病取藥、日間照護、助餐助託,到滿足其文娛休閒、精神慰藉等需求……在上海,市民驛站已成為老年人「家門口的溫馨港灣」。  「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市民驛站設立的初衷。」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街道辦事處主任龔浩表示,隨著社區發展和舊區改造不斷推進,上海老城區出現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候鳥老人」。
  • [網連中國]暖心驛站,讓城市更有溫度
    像金鳳區這樣的暖心驛站,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它們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暖心窩」「歇腳地」,解決如廁難、飲水難、吃飯難、休息難等各種問題,讓城市變得更有溫度。 浙江湖州:暖心驛站向所有有需求的人敞開大門 暖心驛站工作人員為環衛工人倒熱水。人民網 金忠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