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楊和高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楊影曾經是國乒主力,但講解時過於談論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觀眾的感受、隨意性強並拘泥於細節,沒有大局觀,主觀情緒明顯。高雖然是新秀,學習成長快,側重戰略、戰術,介紹全面,更注重觀眾的理解,使觀眾看球更加立體、安心。還有高涵顏值高,聲音清新,聽起來很舒服。所以,她們不是一個層次的。
我認為楊穎的解說話太密,比賽當中,大家都在專心看球,但凡看球的,大都是球迷,對桌球不是門外漢,都想靜靜地看球,可是楊穎在一邊說說說,煩死了!人家高涵,安安靜靜的在那裡,關鍵時刻點撥一句,挺好!
楊影是桌球世界冠軍,央視讓他來擔任桌球解說,看重的就是她的專業身份。觀眾、聽眾也希望從退役的專業選手的解說中,獲得與以往單純的解說員不一樣的感受。楊影專業解說得過於內行,其實是絕大多數觀眾、聽眾不需要的,她的專業沒有成為她的長項,屬於看錯了對象,出力不討好。為了說清楚一個戰術、一個動作或一個心理活動,通常楊影要說很多很多的話,成了喋喋不休的恬噪,時間長了,大家就會厭煩。另外,楊影的心裡是不是覺得,話說得越多越能顯示出解說人的水平?加之她後來厚老運動員、薄新手,對與中國運動員交手的外國運動員,在語言中總有某種尖酸的評價,等等,造成了現在很多人不喜歡她的原因。
高菡解說的好,是真正對比賽現場的現說。我覺得這是主持人在解說中主要應該做好的。而楊在現場解說時,多數時間則是在賣弄她的桌球知識,囉囉嗦嗦不厭其煩地絮叨那些球迷聽厭了的東西,常常對比賽現場的情況缺少話語,還常常多次重複邀請的專業嘉賓的現場評語,有時解說時詞不達意。
高菡過於依賴解說嘉賓,有些不自信。畢竟不是專業出身,偶爾會在解說嘉賓前露個小怯。楊影太過自我良好,由於資格在隊伍裡比較老,有時候在鄧亞萍和劉偉當解說嘉賓的時候,甚至喊出小鄧什麼的。在和國家隊領隊,教練們有時候也不給面子,甚至出現場外給出相反的戰術指揮,發生爭執之類。太過主觀,且語言組織能力欠缺。其實劉偉解說不錯,畢竟學運動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引經據典,揣摩隊員心裡很到位。滔滔不絕,娓娓道來,沒有詞窮的時候,在和另外一個黃姓解說員解說的時候,常常能彌補其冷場,無詞可說,圈圈話來回說,擺脫數據的缺陷。鄧亞萍也是博士畢業,她的解說也不錯。
楊影不行!她經常在解說中錯誤地將自己比做教練,主管的判定賽事現場的一些細節而且往往是錯誤的。中國懂桌球的人太多,這種技術性判別的話說過了很到胃口!記住,賽事現場解說的主要目的是烘託比賽現場的緊張激烈的氛圍,用解說員對賽事專業的理解和賽事相關的信息激發觀眾對賽事的興趣與關注配上解說員一定的幽默談吐,這是好的解說員的表現!但不容易因為這考驗了賽事現場解說員的專業性和文化涉及面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好的賽事解說不好找!不是一個運動員退役後就能幹賽事解說這個活兒!
高涵的解說是在從看球的角度,楊影的解說是從普及桌球專業知識的角度。所以到底誰解說的好,關鍵在於你看球的目的:如果只想安安靜靜看一場比賽,那肯定是高涵解說的好;如果你想把比賽當成學習桌球的課堂,提高自己打球水平,那肯定是楊影解說的好。
高菡解說中規中矩,不跑題,加上她聲音柔美,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桌球解說員。而楊影的解說則海闊天空,胡扯亂談。她不是認真地解說比賽,大部分時間是談比賽外的事情,使我們這些想認真看球的觀眾不勝其煩。
楊穎沒法跟高菡比,為什麼,第一高菡是通過高考考上的中國人民大學,第二高菡是大學科班,是學出來的。而楊穎,第一她是打桌球出身,第二她的大學是怎麼上的,如果說以她自己的能力能考上大學嗎?所以說楊穎的大學那就是混出來的,楊穎跟高菡根本沒有可比性。高涵解說有自己的風格,解說內容沒問題,把控也可以,缺少點激情。楊影解說太複雜,說一些跟比賽不搭界的話比較多。有點刻意地用詞語。比較而言,喜歡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