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8日電(陳靜 楊靜) 28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迎來建院110周年華誕。「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暨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建院110周年學術論壇」同日舉行。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興鵬出席開幕式並講話。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範理宏主持,院長秦環龍在開幕式致辭中回顧了醫院百十年發展歷程以及傳承變革中的不斷創新開拓,並展望了未來的發展。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10年的滬寧鐵路醫院,1993年成為當時中國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00年成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2004年整體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實行屬地化管理,正式更名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近年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作為國務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同時也是大數據病種組合指數付費(DRG)、病種分值付費(DIP)雙試點醫院。據了解,該院率先實施公立醫院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和轉方式、調結構、轉機制的內涵式發展新模式,加快學科專科化、專科中心化、中心內部醫技護管一體化轉型,加快內科介入化、外科微創化、醫技介入化和診斷分子化轉型,全面推進醫院管理模式、診療模式、運行模式和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於3月29日舉行了「攜手抗疫-中國超聲專家向全球醫生分享了診療經驗」活動,7月31日舉辦「疫情時代:如何通過DRG+大數據病種組合指數付費推動高質量發展」,分享實踐成果與經驗做法,為抗擊疫情、恢復醫療秩序等貢獻智慧和力量。10月31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牽頭開啟了長三角臨床營養質量控制聯盟合作,同時11月28日還舉辦了長三角一體化微創關節外科高峰論壇。
當日的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劉志紅和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分別以《人工智慧:醫學發展的新能力》和《面向腫瘤治療的納米催化醫學》為題做了主旨報告。
在醫療集團會議中,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院長秦環龍做了《DIP: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範理宏做了《黨建領航新時代醫院創新發展》的報告。同時圍繞公立醫院多元績效改革、公立醫院經濟運營分析和成本績效管理、醫院薪酬績效優化策略、學科發展與轉型、醫療質量建設等話題,會上也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十院經驗和十院做法也得到了醫療集團成員單位的廣泛認可。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