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愛情?
有人將緣分,比作成美酒,一旦遇到了就會沉醉其中。
確實,到了戀愛的年紀,每個人都會心生希冀,希望在某個轉彎的地方,就能邂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從此與對方牽手,徜徉在愛情的長河裡,一起抒寫美麗的詩篇。
當真正遇到了心儀的對象,並且確定情侶的關係之後,大家會發現,原來愛情的確會讓人情不自禁,但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有句老話常說,「相愛容易相處難」。
兩個人以愛情的名義牽手,經過一番交往之後,雙方會從感性的狀態,逐漸恢復到原先的理性;當彼此重新審視這份感情的時候,一些人卻會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於是,愛情的世界裡,便會出現分分合合的現象。
站在女生的立場看,她們對愛真誠,一旦遇到了就不忍放棄;面對男生的離去,會讓人陷入長久的情感泥潭裡,久久無法走出來。
01愛而不得,讓人難以釋懷。
並非所有的緣分,都能以圓滿而收尾。
接觸愛情之後,許多朋友能夠意識到,原來愛而不得,也是愛情中的常態。
在愛情開始的地方,兩個人相見甚歡,不惜說盡甜言蜜語,來表達遇見的心情;為了贏得女生的歡心,男人的情話張口即來,輕鬆就能實現自己的目的。
當一份感情,經歷了熱戀,迎來平淡相處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堅守初衷呢?
與男生相比,女生會顯得更加重視感情;可愛情,畢竟是關乎兩個人的事情,當時過境遷,男人決定不愛了,即使女人努力挽回,也將會於事無補。
眼看著,所愛的那個人,一步步離自己遠去,是一件難以釋懷的事情。
在這個時候,女人將會有新的領悟,原來越是得不到的愛情,越是讓人難以捨棄。
因為愛而不得,所以會讓人心懷遺憾,而這種憾事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影響著一個人的心情,左右著她對感情的判斷。
02禁果效應,容易吊起胃口。
得不到,所以放不下。
這樣的情況,在情感世界裡並不少見。
其實,這種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普遍存在的,恰恰符合「禁果效應」帶來的作用。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想必許多人都曾聽說過,兩個認識不久的人,為何能夠愛得如此執著呢?僅僅是因為愛情的力量嗎?
心理學家,曾給出這樣的解釋:
如果不是兩大家族,設定條條框框,阻止兩個年輕人相愛的話,或許雙方不會愛得死去活來;恰恰是家族的幹涉,不但激發了兩個人的好奇心,也讓他們產生了逆反的心理。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很好地詮釋了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那麼,怎麼理解「禁果效應」呢?簡單地說,越是禁止某件事,越會有人不計代價,想要突破這件事;禁止之後,反而會讓人更加好奇,同時也更加具備叛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