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電影界盛事「香港亞洲電影節」 即將在11月6日開鑼。門票由今日(13日)下午1時起在線上線下同時公開發售,影迷朋友們記得mark實啦!
香港亞洲電影節今年踏入十五周年,仍堅守初衷,將焦點放在香港的新導演上,兩部開幕電影都是香港新晉導演的作品。
一部是由「鮮浪潮」電影節第11屆鮮浪潮大獎得主及最佳導演李駿碩首次執導的長片《翠絲》,這也是香港首部直接以跨性別為題的長篇劇情電影,亦有人稱之為港版丹麥女孩。
另一部則是第三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獎作品《淪落人》,由本地新晉導演陳小娟自編自導,講述對人生沒有期望的癱瘓中年男子和將夢想埋藏起來的年輕菲傭相遇、相知、相惜的故事。
至於兩部閉幕電影,一套是巖井俊二首部執導的華語電影《你好,之華》。集齊巖井俊二、陳可辛和周迅的這部作品,自官宣以來就一直倍受期待,甚至有人將其列為「有生之年」系列。雖然《你好,之華》在內地定檔11月9日,先於電影節上映,但在亞洲電影節上將會有影人出席,值得來現場支持。
另一套是陳果執導新片《三夫》,是陳果繼《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妓女三部曲最終篇,電影以香港早期漁民生活為故事背景,講述曾美慧孜飾演的神秘女子一女侍三夫的故事。
不僅開閉幕的影片相當精彩,「隆重呈獻」環節更是雲集了兩岸三地的多部猛片。香港的《逆向誘拐》鬥智鬥勇,臺灣的《幸福城市》靈感源自真實新聞,以及被譽為今年康城最瘋狂最夢幻體驗的內地導演畢贛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除此之外,《大象席地而坐》亦將在電影節上再度公映。
今次電影節的重頭戲,還有把《十年》意念延伸到泰國、臺灣和日本的「十年國際計劃」,將各地的監製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引導創作人的想像力。另外,電影節特別選映樹木希林的新舊片,來懷念這位日本殿堂級女星。
除了香港亞洲電影節,
從這個月開始,
香港迎來了種種豐富的藝文活動!
中國電影展2018
「中國電影展2018」以「合拍電影回顧」為題,從1982年中日合拍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到2017年由金磚五國合作的《時間去哪兒了》,一共選映十二部內地與香港,以及中外合作的電影,展示中國合拍片的發展軌跡。
時間:10月18日至11月30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香港太空館演講廳和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新視野藝術節
兩年一屆的「新視野藝術節」今年為我們帶來多個大膽新奇的作品,比如不可思議的水底音樂會《馭水之音》、亞洲首演的舞蹈《幻之森》,用舞姿、幻音及裝置藝術,打造一場非一般的視聽體驗。著名中國音樂家譚盾與香港管弦樂團暨合唱團合作,為大家帶來《慈悲頌》……還有多個以創新、跳脫的想像為基調的不同類型的創作,讓大家感受藝術的魅力。
時間:10月19日-11月18日
「動物大觀園」展覽
香港城市大學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第三度合作,展示城大的尖端創意媒體技術以及故宮豐富的藝術藏品。重點展品包括:劉九德的《清劉九德畫狻猊》、由故宮團隊取材自清代生物學家暨晝家聶璜的《海錯圖》創作的《海錯奇珍》沉浸式互動劇場,及立體列印的互動展品《角島鯨骨遊樂場》等。
時間:10月16日至12月30日 (逢星期一休展)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十八樓
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
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帶來四齣來自不同地方、力量澎湃的演出,包括《美好的一天》(北京)、《中性》(義大利)、《伊狄帕斯·豬亦拍屍》(澳洲/香港)和《五段小品》(瑞士/德國/比利時),讓觀眾體驗當代劇場的無盡可能。
時間:10月11日-11月3日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香港藝術節
2019年的香港藝術節,將為大家帶來166場演出及超過340項相關外展及教育活動。從古典傳統劇目到創新藝術形式,從西方交響樂到中國戲曲、舞蹈及親子節目等,一應俱全。
其中「跨界和突破的演出」部分亮點多多:前有歌劇《白蛇傳》將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以西方歌劇形式搬上舞臺,後有胡軍、濮存昕主演的全新中文版的《哈姆雷特》。
雖然藝術節明年才開始,但已於10月11日正式開始門票預訂,感興趣的朋友要早點下手啦。
時間:2019年2月21日至3月23日
資料來源:香港亞洲電影節facebook、電影節目辦事處、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