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生命無疑是一件偉大而幸福的事情,但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女性在懷孕、分娩的過程中,都會對盆底肌造成一定損傷。
當盆底肌這張支撐膀胱、子宮、陰道等的大網受到損傷,大網上的臟器就會有惴惴不安的狀況,出現漏尿、臟器下垂等現象。
所以,現如今的寶媽,都格外關注產後盆底肌的修復,它密切聯繫著我們的健康和晚年幸福。
通常情況下,只要盆底肌修復到位,漏尿現象自然而然會消失,但有一部分寶媽,原本沒有漏尿情況,修復盆底肌之後卻出現了漏尿,是怎麼回事呢?
修復盆底肌反而導致漏尿?
原來是隱匿性壓力性尿失禁。
什麼是隱匿性尿失禁?
產後尿失禁的症狀是有區分的,修復盆底肌反而導致漏尿這種情況,我們稱為隱匿性尿失禁。隱匿性尿失禁是指平時無壓力性尿失禁症狀的盆腔器官脫垂者,在脫垂復位後增加腹壓時又漏尿的表現。
當盆底肌損傷鬆弛比較嚴重時,容易影響尿道括約功能出現漏尿問題,但是在陰道組織或者盆腔其他組織有不同程度的下垂脫垂,會導致尿道變形或者受到壓迫,隱匿了漏尿的問題。
隱匿性尿失禁的狀態
膀胱處於一個不正常的解剖位置,受到壓力後尿液會被「兜在裡面」,表現為「不漏尿」。
隱匿性尿失禁改善後的狀態
膀胱恢復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受到壓力後,盆底肌力量不足時尿液就會被擠出來,故而出現漏尿的情況。
該如何治療?
不用過於擔心,堅持修復盆底肌即可。
通過修復盆底肌,支撐力恢復脫垂的陰道和盆腔組織開始復位,尿道受到的壓迫和變形逐漸恢復正常,就會出現漏尿問題,怡恰表示盆底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修復,持續進行修復,盆底肌收縮括約能力恢復正常,漏尿也可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