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託始建於1639年,原為宗教首領行宮所在地,時稱「額日格」(宮殿之意。1906年改稱大庫倫,是喇嘛教的中心和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1911年改稱庫倫。
革命勝利後,蒙古國政府將其定名為首都,並更名為烏蘭巴託(意為紅色英雄)。
烏蘭巴託市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主脈南端的圖拉河上遊河谷地帶,地處北緯48讀3粉2秒,東經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0米,南北群山連綿,東西是廣闊的草原,與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個蘇木相鄰。
圖拉河從烏蘭巴託市南面的博格多山腳由東向西緩流。色勒博河由北向南將烏蘭巴託市分為河東、河西兩部分。
烏蘭巴託市東西長,南北窄,面積47萬公頃。烏蘭巴託市是蒙古國第一大城市,是蒙古國首都和全國的文化、科技、工業和交通中心,國際組織駐蒙古國機構均設在此。
烏蘭巴託市距中國邊境718公裡,據俄羅斯邊境542公裡。據2013年10月統計,烏蘭巴託市總人口190萬。在烏蘭巴託市居住著許多部族。
其中哈拉哈人佔多數,還有哈薩克、杜爾伯特、巴亞特、達裡鋼嘎、烏梁海、扎格欽、達爾哈德、圖爾古特、烏格勒德、烏幹土等部族。
首都烏蘭巴託市的氣候溫差懸殊,屬大陸性高寒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平均氣溫-19度,夜間優勢可達-39度;夏季短而炎熱,平均氣溫+15度,最高可達+39.5度。年平均降水242.7毫米。
烏蘭巴託市文化教育發展程度遠遠高於蒙古其它各地,學校眾多。蒙古國立大學、蒙古國文化藝術大學、蒙古國科技大學、蒙古國農牧業大學等公立高等院校以及私立院校有百餘所,規模最大的是蒙古國立大學。
還有100多所綜合性中等學校。佛教著名寺院甘丹寺、博格多汗博物館、喬金喇嘛博物館等12家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烏蘭巴託市是全國的交通運輸中心,以鐵路、公路為主。空運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北京—-莫斯科鐵路幹線經過該市,貫穿全國南北。烏蘭巴託市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機場,也是該國國際航空港,位於烏蘭巴託市西南14公裡處,有定期航班通往北京、莫斯科、伊爾庫茨克、首爾、 大阪、法蘭克福、伊斯坦堡等地,也有通往全國各省的國內航班。
烏蘭巴託共分9個區,分別是:巴彥格勒、巴彥朱日赫、松根海爾汗、蘇赫巴特爾、罕烏拉、青格勒泰、拿萊河、巴嘎杭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