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議員組團聲援澳大利亞,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一屆不如一屆

2020-12-22 寰球烽火臺

但凡稍微了解當下中澳關係摩擦問題由來的人都知道,中澳關係如此緊張的局面完全是澳方單方面反華行動造成,但在那些「支持」澳大利亞的西方國家眼裡,由此產生的中方反制行為反而變成了所謂中國對澳洲單方面的「欺凌與脅迫」:

當地時間12月15日,由多個西方國家國會議員組成的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所在國的外交部長發表聲明,以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欺凌和脅迫」

需要首先說明的是,雖然聽上去名字挺唬人,但這個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其實是一個在今年6月5日才成立的草臺班子:在今年5月份的澳洲大麥遭中國雙反調查風波爆發之後,澳洲當局拉攏美、英、德、日等西方國家的多名國會議員組成這一跨國議員聯盟,以共同抗衡他們宣稱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

自此之後,但凡我國對澳洲產品展開任何反制措施,這個所謂IPAC聯盟就會跳出來對中國橫加指責一番。直到11月底,我國對澳洲的經貿反制措施達到一個高潮——我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107.1%到212.1%之間的反傾銷稅,這個IPAC於是抓住機會,搞了一個所謂「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紅酒」的活動。

但似乎是嫌這種小打小鬧還不足以「震懾」中國,於是在12月15日,這個所謂「聯合聲明」也就隨之出爐。

在聲明中,IPAC來自9個國家的18名反華議員籤署一份聯名公開信,揚言「中國政府威脅、欺凌、強迫澳大利亞屈從中國的政治訴求」,並稱「這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的威脅」。他們藉此共同呼籲本國外長和歐盟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這種「欺凌」和「壓迫」

那麼中國真的就是在「欺凌」與「壓迫」澳大利亞嗎?關於中澳關係為何跌至冰點的原因,但凡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都應該心知肚明,作為受害者的我們也沒有義務再去為事情的真相和自己的清白而一次又一次的進行申辯。

而哪怕排除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僅僅就事情本身,我們才更想問這個IPAC一句:什麼時候連拒絕購買一些大麥和葡萄酒,都能算成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的威脅」了?如果不買葡萄酒就算是「對民主的威脅」的話,那澳大利亞的士兵在阿富汗殺害當地無辜民眾又算什麼?

所以說來說去,這個IPAC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不過就是又一次炒作反華輿論而已。

但凡熟悉西方政治的人早就應該發現,參加這個IPAC聯盟的各國議員們,諸如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德國「綠黨」前主席萊因哈特·比蒂科夫、前英國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等等,早在這次中澳風波之前其實都早已是西方世界最頑固的反華政客。

乃至那個今年以來因在各種反華事件中上躥下跳而在8月份遭到我國制裁的美國政客馬克·盧比奧,甚至就是牽頭成立這個IPAC的美方負責人。而再聯繫當時由川普牽頭搞起的以疫情為藉口對中國發起的種種攻擊正值高潮期,所以從一開始,這個IPAC衝著「反華」而去的目的就暴露無遺,至於澳洲人受到的種種所謂「欺凌」與「委屈」,只不過是為配合川普反華而必須的新藉口罷了。

但如今事實證明疫情問題根本動不得中國分毫,挑起事端的川普卻已經註定人走茶涼,值此「反華大業」低潮期,這些靠反華吃飯的政客當然要趕緊倒騰一個新的反華主力事件出來,於是乎一直只是配角的澳洲人這才突然受到IPAC的青睞,在12月15日這天籍由一份「聯合聲明」正式成為西方反華大潮的「主角兒」。

其實早在6月5日IPAC成立之時,我國外交部就「提醒」過這些反華勢力,少數政客應該尊重事實、尊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為一己私利搞政治操弄。而今大半年過去,IPAC依舊要一意孤行搞出這麼一出鬧劇,就真的能對中國產生任何他們所期望的那種「壓力」效應嗎?

其實甚至不用中國出手,IPAC本身的局限性就註定這齣鬧劇真的就只是一出「鬧劇」:作為一個議員間跨國組織,這個IPAC並沒有獲得各國政府和議會的正式承認,其作出的決議也就沒有任何法律效力,說白了就是一個類似各國反華議員「微信群」性質的組織。

所以當身為美國總統的川普都在中國面前身敗名裂之後,一幫反華政客指望在一個「微信群」裡面罵中國兩句、或者頂多就是拍個微視頻推銷下澳洲的葡萄酒就能完成「反華大業」?

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相關焦點

  • 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議員就職
    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議員就職陳立希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5日成立,當選議員宣誓就職。委內瑞拉前新聞通訊部長豪爾赫·羅德裡格斯出任議會主席。羅德裡格斯先前負責委政府方面與反對派的對話。「我們在這裡是憲法的授權。」羅德裡格斯5日在議會說。
  • 趙俊傑:必須擊退「西方價值觀聯盟」
    今年6月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及瑞典等國百餘名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對華政策跨國聯盟」(IPAC)。表面上看它是一個協調西方國家對華政策的政治論壇,實際上則是一個帶有反華制華色彩的「西方價值觀聯盟」。近日針對中澳關係,該聯盟在西方社交媒體上渲染「支持澳大利亞,抗衡中國打壓」,呼籲各國集中精力支持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對於該聯盟的日益活躍及其發揮的作用我們應予以警惕。客觀上說,該聯盟的成立,為西方各種反華勢力聚集在一起、共同發表涉華噪音提供了一個舞臺。圍繞中國崛起、新冠疫情、民主及人權等話題,這個看上去鬆散的組織沒少在公共場合尤其是西方社交媒體上發聲。
  • 八國議員「組團」對抗中國?反華政客盧比奧又幹了件噁心中國的事
    他與來自英國、德國等其他7個國家的部分「資深議員」5日組建一個所謂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尋求抗衡他們宣稱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一向對中國充滿偏見的西方政客要組團對抗中國?
  • 中國是一屆接著一屆幹,西方是一屆對著一屆幹
    而西方多黨競選制度決定了,一個政黨所制定的規劃,換了一個政黨來執政,它就無法延續了。所以中國模式特點是一屆接著一屆幹,直至成功,西方經常是一屆對著一屆幹。」在3月18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第七期節目中,張維為教授從「民有,民治,民享」等方面,對中美民主制度及其成果進行了系統比較,並指出與「實質民主」相比,代議制「形式民主」存在的眾多問題。
  • 多國航母聚集亞太?擊退「西方價值聯盟」,我們別無選擇
    作者:刺客「多艘航母扎堆亞太,西方價值觀聯盟正在擴大對中國的包圍圈」。日本共同社報導,美英法日等多國航母急聚集亞太,準備展開一系列針對中國聯合軍演。同時,日本也將派出輕型航母參加多國聯演。而在此之前,西方多國一百多位議員也建立一個跨國政治聯盟,從政治上對中國下黑手。現如今,美英法日等國多艘航母即將齊聚亞太,妄圖從軍事上對中國進行挑釁。西方整出這動靜來,倒是有點像百多年前八國聯軍,妄圖一鼓作氣把中國給生吞活剝的架勢。
  • 西媒炒作所謂中共名單是個徹頭徹尾的反華騙局!
    近日,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媒體和政客炒作起一條離奇的消息,稱根據一份包含約195萬名中共黨員信息的文件,推斷中共黨員已經「滲透」進英國等西方國家駐華機構和企業,並稱「美國率先敲響了警鐘」。然而,他們同時承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機構遭遇間諜活動。
  • 周庭當庭落下眼淚 美國反華議員盧比奧受不了了?
    原標題:周庭當庭落下眼淚,美國反華議員盧比奧受不了了?[環球網報導見習記者邊子豪]被中國制裁的反華議員又跳出來插手了。北京時間12月3日,美國反華議員盧比奧發推,聲援被判入獄10個月的亂港分子周庭。據港媒報導,2日宣判時,周庭聞判即抹淚,並在犯人欄內痛哭。
  • 19國議員組成「反華跨國聯盟」,發起全球購葡萄酒運動
    近段時間中國跟澳大利亞關係可謂降至冰點。中國商務部於11月27日宣布,中國認定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容量兩升以下葡萄酒存在傾銷行為,隨後中方將會以收取保證金方式徵收反傾銷稅,實際上就是一種反傾銷措施,部分稅率高達212%。
  • 國際銳評丨西媒炒作所謂中共名單是個徹頭徹尾的反華騙局!
    近日,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媒體和政客炒作起一條離奇的消息,稱根據一份包含約195萬名中共黨員信息的文件,推斷中共黨員已經「滲透」進英國等西方國家駐華機構和企業,並稱「美國率先敲響了警鐘」。然而,他們同時承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機構遭遇間諜活動。  沒有證據卻強行安插「間諜」罪名?
  • 都這時候了 澳大利亞總理還在重用反華議員?!
    據多家外媒報導,在與中國緊張關係加劇之際,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周五在內閣改組中任命教育部長丹·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而在外界看來,新部長上馬後面臨的首要任務,無疑是如何修復乃至重啟目前陷入僵局的對華關係。
  • 終於知道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反華了
    最近不少人問少俠,為什麼澳大利亞這樣一個遠離西方文明中心的孤島,突然成了找茬中國的急先鋒,山姆大叔的「副警長」? 由於作案者是右翼極端分子,澳大利亞公眾要求ASIO聚焦防範右翼極端主義的呼聲高漲。為了轉移公眾注意力,ASIO又開始鼓吹「外國幹涉」才是真正「威脅」。麥肯齊則通過刊文、拍片等方式竭力配合鼓譟。 2020年6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問與答」節目曝光了ASIO對囚犯搞秘密刑訊和羈押、監控澳民眾、報復記者等失當行徑。
  • 澳大利亞反華假智庫遭大起底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一直以來打著「智庫」名號跟隨美國反華勢力炒作各種反華議題,炮製虛假涉華報告,污衊抹黑中國。近日,澳大利亞公民黨官網刊文揭批該研究所是極其虛偽的宣傳工具。這一機構現在把目標轉向了中國,進行的一系列操作就像散播「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謠言一樣。
  • 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正式成立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1年1月6日 (外代一線)(1)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正式成立 1月5日,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議員在位於首都加拉加斯的國民議會外合影。 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1月5日正式成立並舉行第一次全會,全體議員在全會上宣誓就職並表決產生新一屆領導層。
  • 2020港姐15強誕生,被吐槽一年比一年辣眼睛,一屆不如一屆
    ,「現在的港姐是越來越水了」,「一屆不如一屆,越來越辣眼睛了」。評論區裡基本都是一致的吐槽。今年的香港小姐15強的真面目,總體來看,比海選那時候的照片還是要好很多,至少不嚇人了。前陣子港姐的第一輪公開面試,由於受疫情影響採取網上直播面試,連線中照片與本人相差太大,就連主持人都看不下去了,直呼怎麼長得不一樣。
  • 委內瑞拉新一屆議會就職 執政黨議員佔絕對多數
    人民網加拉加斯1月6日電(記者張衛中)委內瑞拉新一屆全國代表大會(議會)今天宣誓就職,並選舉產生新的領導機構,羅德裡格斯當選議長。委內瑞拉於2020年12月6日舉行議會選舉,執政黨競選聯盟贏得選舉勝利,獲得議會277個席位中的257個。新一屆議會任期從2021年至2026年。
  • 美日攜西方18國為澳大利亞壯膽!這就是大國友誼?旗幟鮮明聲援澳
    眾所周知印度在邊境地區的10萬軍隊簡直就是冰天雪地之上的一抹最獨特的「風景」,因為如今已經進入了12月,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可是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印度還是耗在那個暴風雪不斷的高原之上。難道印度是還在等著自己身後的「大哥」前來相救嗎?事實上印度所謂的大哥美國等國如今正在為澳大利亞「奔走」。
  • 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亂港分子:為何獲兩項提名仍不能得獎?
    美西方反華勢力操控亂港分子推動修例風波,又在國際製造影響聲援亂港分子,上演了一場自欺欺人的獨角戲。而一些不明真相的香港民眾卻被蒙在了鼓裡,還真以為是亂港分子製造出了國際影響,是他們「爭取」民主自由的「手足」,確實可悲! 有理哥翻看了挪威議員古裡·梅爾比的臉書帳號,其2019年曾多次發布所謂支持香港市民上街遊行以及呼籲保障香港「人權」的帖文。
  • 澳大利亞反華言論行為繼續發酵,已引起澳國內強烈反彈
    關於澳大利亞反華言論和行動的討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並且隨著事態的不斷發酵,澳大利亞必將為此付出代價。現在,多家媒體已經指出,由於中澳關係緊張,已使澳大利亞在貿易領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如果澳大利亞繼續保持不變的話,其剛剛出現的經濟復甦勢頭,將再次受到挫折。
  • 四小花旦僅關曉彤出席,被指一屆不如一屆
    12月12日,安徽衛視一年一度的重要晚會——國劇盛典緩緩拉開了序幕。#國劇盛典#也不知是不是由於今年的陣容不如往年豪華,國劇盛典的紅毯走得有些"悄無聲息",直播了半個多小時也幾乎是毫無水花。早前國劇盛典公布出席名單的時候,網友就指出,一眼看過去就毫無興趣,沒有一個流量,甚至是連85花都集體缺席,看了許久都沒有大熱的明星出現,實在是有點星光黯淡。此外,在網絡直播的過程中,在在線人數僅有5萬多人的情況下,還時常出現黑屏、卡頓的情況,讓網友們怨聲載道。觀看體驗著實有些差。
  • 澳大利亞媒體為何多反華?前總理請願調查默多克,24萬人籤名支持
    尤其當澳大利亞議員埃裡克·阿貝茨於10月14日在一場公開聽證會上居然要求三位受邀出席聽證會的華裔公民「無條件譴責中國」後,就算是澳大利亞前總理都對此忍無可忍: 就在當天,澳前總理陸克文在議會網站上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對魯珀特·默多克的媒體集團對媒體壟斷和對國家政治的操縱行為進行調查。目前,這份請願書已獲得超過24萬澳大利亞人的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