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交部長很擔憂:白俄羅斯將與俄國加深融合,獨立地位不保

2020-12-22 騰訊網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7日,立陶宛外交部長周一表示,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可能會與俄羅斯籤署一項加深融合的協議,從而放棄白俄羅斯的獨立地位。

俄羅斯總統普京多年來一直在一個統一國家的行動理念下,推動與白俄羅斯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並在上月再次提出了這一想法。

過去的盧卡申科曾拒絕這樣的舉動,指責俄羅斯想要吞併他的國家。但現在由於8月9日的總統選舉遭到反對者操縱,盧卡申科面臨抗議和西方制裁的威脅。而俄羅斯在整個抗議活動中一直支持盧卡申科,並表示,盧卡申科將在未來幾天訪問莫斯科進行會談。

對此,立陶宛外交部長林科維西斯(Linas Linkevicius)在電視評論中表示了他的擔憂:「俄羅斯現在將很快完成他們20年都沒能完成的事情,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他認為這兩個前蘇聯國家之間的一體化進程很難被阻止。他補充稱,否認選舉舞弊的盧卡申科沒有道德或政治理由這麼做。

1990年,立陶宛宣布從蘇聯獨立,它現在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 林科維西斯說,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間更密切的關係可能會導致俄羅斯軍隊駐紮在白俄羅斯。他表示,這些行動將需要人民的授權,沒有人民的授權,兩國就會走向更緊張的局面。

#白俄羅斯#、#俄羅斯#、#立陶宛#

作者:ROANKIDA

責編:路一斯

相關焦點

  • 白俄動亂反對派候選人逃亡立陶宛,立陶宛為何要當反俄急先鋒?
    在此期間,俄羅斯人既是為了收複流落到立陶宛的與自己同族的東斯拉夫人,又是為了爭奪「基輔羅斯」公國繼承人的地位,與立陶宛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此為立陶宛人與俄羅斯人仇恨的開始。後來由於沙皇俄國的實力實在是過於強大,立陶宛僅憑自己一國之力無法與其抗衡,便與波蘭聯合起來共同抵抗俄羅斯人的進攻。
  • 立陶宛「獨立史」:為何從濱海小國變成歐洲大陸的「漩渦中心」?
    12世紀30年代中期,為抵抗基督教騎士團對波羅的部落的威脅,國王明道加斯統一領土並建立立陶宛大公國,促成了立陶宛民族的形成和融合。 在1812年,立陶宛人又奮起反抗俄國的侵略,俄法戰爭時期,拿破崙宣稱成立立陶宛大公國臨時代表政府,並相應地重建波蘭與立陶宛的重新聯合。但僅半年後,拿破崙的「大軍」就被俄國擊退,並繼續向西撤退,首都維爾紐斯又被沙俄佔領。
  • 「解讀」張弘:白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意義
    明斯克方面將對此進行報復。事實上,對於這次「白俄羅斯街頭革命」,波羅的海三國發揮的作用也十分特殊。波羅的海三國即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又都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三國在文化上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安全上屬於「唇亡齒寒」的利益攸關方;在經濟上三國還與白俄羅斯、俄羅斯有著難以割捨的合作關係。
  • 「小國」發揮大影響力 白俄羅斯危機,立陶宛為何「搶鏡」?
    立陶宛成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努力將自己打造成所謂的「民主燈塔」;白俄羅斯則加入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長期以來,不少白俄羅斯反對派人物的首選流亡地是立陶宛和波蘭。法新社稱,在立陶宛獲得居留權的白俄羅斯人超過2.1萬,2011年以來,立陶宛為55名白公民提供難民身份。
  • 它山遊資: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許多史學家認為,立陶宛對羅斯的統治不能完全算作是外族統治,兩個民族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人口和文化方面都以羅斯人為主,甚至有人稱其為立陶宛——羅斯國家。  波洛茨克的羅斯人和部分立陶宛人漸漸融合在一起,而波蘭與立陶宛的合併,又使西歐文化和天主教傳入波洛茨克。於是便逐漸形成了單獨的白俄羅斯部族。
  • 白俄羅斯軍演將「中國血統」火箭炮部署立陶宛邊界
    作者署名:笑天據外國防務媒體《防務博客》網站報導,白俄羅斯軍隊已開始向靠近立陶宛邊界的利達地區部署重型火炮系統,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及其他裝備。「波羅乃茲」遠程火箭炮部署邊境此外,幾名居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圖像顯示,白俄羅斯在利達地區部署看最新的「波羅乃茲」多管火箭炮系統。
  • 立陶宛人與立陶宛大公國
    、白俄羅斯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佔領。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 二、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國是一個存在於12世紀(或13世紀)至1569年間的歐洲國家,隨後該國成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組成部分,直到1793年五三憲法被頒布,其獨立地位被廢除,以使聯邦統一。該國由立陶宛人所建立,而立陶宛人是起源於奧克什泰蒂亞的波羅的語族部落之一,信奉多神教。
  • 俄國早期民族演變:在戰爭中逐漸走向融合
    羅斯國家建立之後,統治者開始有意識地將所統治的居民整合成古羅斯民族,所以古羅斯民族屬於國家民族,即由於古羅斯國家的建立,而是統治範圍內的人群逐漸形成為統一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民族融合1.蒙古入侵:東斯拉夫人共御外敵蒙古人的入侵似乎打斷了羅斯民族融合進程,國內各個大公為爭奪「弗拉基米爾大公」激烈鬥爭,瑞典封建主和日耳曼騎士團從西方入侵基輔羅斯,立陶宛以和平的方式向基輔羅斯滲透,最終統一的基輔羅斯分裂成了三個部分:
  •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要改名?
    文/寂寞的紅酒最近,白俄羅斯改名的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白俄羅斯將自己的國家名字改成了白羅斯,並向中國發文要求把中文翻譯改了。對於這件事網友們啼笑皆非,不就改個名嗎,何必那麼認真?打著趕走異教徒,解放基督教(東正教)旗號的立陶宛人、波蘭人、條頓人紛紛而來,羅斯人最終分成了立陶宛統治的羅斯人、蒙古人統治的羅斯人和波蘭人統治的羅斯人三支。其中,立陶宛人對羅斯人的統治比較寬容,他們很少幹涉羅斯人的宗教、生活習俗,其治下的羅斯人保持了較好的獨立性,當地的羅斯人自認為他們是最純潔、最正統的羅斯人,所以自稱白俄羅斯。
  • 白俄羅斯總統向俄羅斯喊話: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將保留一個祖國
    白俄羅斯盧卡申科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將保留一個祖國。盧卡申科他補充說,當白俄羅斯在總統選舉後開始經歷來自西方的壓力時,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總統已經吸取了教訓。顯然白俄羅斯又開始呼籲白俄羅斯-俄羅斯聯盟。
  • 悍勇斯拉夫人五:東歐心臟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女孩。) 東歐心臟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裡,人口達949萬(2018年)
  • 白俄羅斯VS立陶宛,白俄羅斯排名小組頭名,為升級本場不容有失
    歐國聯:白俄羅斯VS立陶宛:歐國聯C聯賽D的角逐,由白俄羅斯對戰立陶宛。3、諾維科瓦斯、拉科哲米斯上輪對戰白俄羅斯均有進帳,狀態不俗。3、立陶宛過去4次面對白俄羅斯未嘗勝績兼負2場,心理上處於劣勢。2-2戰平立陶宛,立陶宛並沒有體現應有的主場優勢,控球率只有42%,而且傳球成功率等數據均不如對手,本場來到客場,戰力進一步減弱,本場理應高看一線。
  • 為什麼小國立陶宛,在白俄羅斯事件中「強出風頭」?有5個原因
    在白羅斯(白俄羅斯)反政府浪潮中,有一鄰國發揮與其國土大小不成比例的強勁影響力:僅僅6.5萬平方公裡,279萬人口,從數字角度,相當於中國一個普通城市。因此,白羅斯局勢一旦出現什麼巨大變化,首當其衝必是立陶宛。原因2:家門口的核電站帶來怨氣而且,適逢近期立陶宛就著白羅斯政府在邊境建成核電廠,積極向國際,尤其歐盟各國,表達強烈的擔憂。白羅斯危機正是立陶宛積極培養外交力,留待他日討價還價的好機會。該核電廠位於西北部地區奧斯特羅韋茨(Astravets),為白羅斯當地首間核電廠,由俄羅斯援建。
  • 蘇聯解體已經不可挽回了,但為什麼第一個獨立的是立陶宛呢?
    立陶宛當時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不過立陶宛面積並不大,只有6.5萬平方公裡,人口也不多,當時只有200多萬。在眾多加盟共和國當中,立陶宛實在是不太起眼。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在蘇聯剛剛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鬧獨立。更是在1990年3月,領先其他加盟共和國率先宣布獨立了。
  • 立陶宛歷史上也曾是強國,為什麼現在卻成了彈丸之地?
    立陶宛歷史上也曾是強國,為什麼現在卻成了彈丸之地? 在東歐這塊地界,曾經有數個國家稱霸,包括波蘭、立陶宛以及俄國等國家。13世紀,立陶宛民族就形成了,到了13世紀中期,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國,並且逐步強盛起來。 強盛時期的大公國國土涵蓋了現今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愛沙尼亞、波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
  • 德國為二戰暴行請求波蘭原諒,俄國繼續與波蘭打嘴仗 | 短史記
    俄國外交部則發表聲明稱,波蘭當局「無視歷史事實」的做法是對二戰歷史的「系統性篡改」,希望波蘭不要忘記,是蘇聯將波蘭從法西斯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的。波、俄之間的這種歷史歧見,由來已久。波蘭外交部長貝克說,「在奧地利問題上,我們沒有任何利益」,將之歸為奧地利的「內部問題」。波蘭還效法德國,陳兵在立陶宛邊界,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48小時內承認維爾諾區為波蘭所有,立陶宛政府被迫同意。其後,當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給予了配合,並趁機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小部分領土。③以上,是俄國批評波蘭「須為1939年9月隨之而來的災難負擔部分責任」的原因所在。
  • 今日足球:阿爾巴尼亞vs白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vs立陶宛
    球隊與白俄羅斯僅2分之差,取勝就能大逆轉,求勝欲望強烈。阿爾巴尼亞近2次面對白俄羅斯均能獲勝,在心理上會佔優勢。近期球隊在進攻端的表現並不穩定,過去4場賽事有3場被對手零封。不過防守端的表現值得稱讚,是小組中失球最少的球隊,僅失2球,但阿爾巴尼亞的踢球風格過於保守,導致近6場賽事有5場總進球數小於3球。
  • 白俄羅斯國家概況
    【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Republic of Belarus, 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自然地理】 位於東歐平原西部,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
  • 立陶宛,曾兩次被德國佔領,兩次被蘇聯佔領
    上世紀60年代,一位攝影家別開生面,用獨特的構思記錄了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些許畫面,那就是立陶宛。探身出窗,眺望街道的妙齡女郎,似乎有些許的象徵主義。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東岸,東南鄰白俄羅斯。歷史悠久文明輝煌,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海灘度假的立陶宛姑娘,美麗大方。蘇聯時期,立陶宛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在歷史上,其命運卻是一波三折。
  • 俄羅斯、烏克蘭(小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為何最終分道揚鑣?
    由於立陶宛人對佔領地區的羅斯人宗教和習俗幹涉的非常少,再加上這部分羅斯人從來沒經歷過蒙古人的蹂躪,所以這幫羅斯人認為自己是最純潔的羅斯人,因此自稱為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關係很近,也是後來白俄羅斯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