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70萬買下地鐵站附近房子 杭州姑娘:同事每天多睡兩個小時!

2020-12-12 浙江在線

2020-12-11 08:12 |都市快報

你上下班路上要多久?這個問題最近引起網友熱議。

昨天,杭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研究院發布11月份城區交通運行分析:從上個月起,杭州的交通運行已經開啟「冬季模式」,晚高峰出行進一步集中,擁堵程度環比有所上升。

不過在我國主要城市中,杭州的交通擁堵並不突出。本月初,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杭州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為7.4千米,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5分鐘,低於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

但在看到關於通勤時間的熱議後,家住中泰地鐵站附近的新杭州人小何姑娘,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放棄10分鐘步行的路程,每天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班,我覺得買房時一定是腦子進了水。」

放棄了步行10分鐘上班的房子

聯繫小何,她嘆了一口氣,說:「有點得不償失,買房時覺得坐地鐵上班應該是件很好玩的事,和電視劇裡一樣,有都市麗人的感覺,可真的過上這樣的生活,卻和想像的不一樣。」

今年年初,小何和丈夫看中了一套近江小區的二手房,50多平方米,步行到小何的單位只要10分鐘左右,價格都談好了,總價280萬元。

今年4月,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與16號線同步開通。小何和她老公坐上了新地鐵,想再去看看房子。

「當時不是早尖峰時段,地鐵裡人人有座,很舒服,我就開始幻想聽著小野麗莎的歌,在地鐵上小憩著去上班的都市麗人生活。」小何說,最終,他們看上了中泰站附近德信早安小區89平方米的房子,以210萬元的總價拍板買下。

搬進新房後第一個工作日,小何穿上小西裝,化著淡妝,開啟她的地鐵通勤之旅。

坐著16號線到綠汀路站,需換乘5號線。「列車門一開,身邊的人像潮水一樣湧向5號線站臺,我穿著高跟鞋根本跑不快,等我上了5號線,已經沒座位了。」

開到萬安橋附近,小何才有座,椅子還沒坐熱,又要在南星橋換乘4號線了。而在4號線的列車裡,她還是沒搶到座位。

在地鐵裡待了約1個半小時後,她終於到了單位樓下。

這樣的通勤之路,成為了小何的日常。

「我之前沒有在大城市生活過,不太了解地鐵,沒想到早晚高峰有個座位休息一下這麼難,每天到單位都感覺沒睡醒。」小何無奈地說,「如果買近江那套房子,我就能和同事小吳一樣8點半起床了,能多睡兩小時啊!」

「我當時買房的原則,就是一定要離單位近,哪怕房子小一點、舊一點都沒關係。」小吳選擇買和諧家園的房子,從臥室的陽臺,就可以看到公司大樓。

小吳說:「現在我的通勤時間還不到10分鐘,同事們坐在地鐵上的時候,我可能還在做夢。單位邊上有很多商場,下班以後很多同事要心急火燎趕地鐵回家,我還可以逛一會兒商場,不用擔心回家太晚。」 

「你跟我的通勤狀態,誰更接近都市麗人的感覺?應該是我吧!」小吳對小何眨眨眼,笑了。

打鐵關已是換乘人數最多的站點

「現在的杭州已經是跨江都市了,通勤時間變長也是正常的事。」鏈家房產的大區經理吳興說,隨著城市骨架的拓展,這是個大趨勢。

但通勤時間的增加,有時卻會被購房者忽視。

吳興說:「我們接待過很多客戶,他們很關心房子的大小、戶型和價格,卻很少盤算通勤的時間和成本,不少客戶都是入住之後,才抱怨上下班路上花的時間太久,影響生活品質。」

吳興分析,雖然大部分購房者都會關心房子附近的交通配套,但因為沒有切身體驗,不會格外關注路上的時間。 

「就算是開車或坐地鐵、公交來看房的,因為體驗少,印象不深,在實惠的價格和不錯的戶型面前,往往會忽視通勤時間。」吳興說,「實際上,通勤時間跟生活品質密切相關,有些住宅雖然舒適,但由於要『起早貪黑』上下班,生活的舒適感也大打折扣。」

那麼,在購房時,可參考怎樣的通勤耗時標準?

在東南交通設計勘察研究院首席研究師趙英傑看來,單程通勤時間半小時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值得購房者參考。

趙英傑以9點上班的工作單位舉例,若從家到單位耗時半小時左右,算上洗漱、整理的時間,起床可以在7點30分前後,這是一個相對合適的時間。

通勤時間和距離的長短,與房價也息息相關。

我們進行了調查比對,以錢江新城和錢江世紀城為例,與錢江新城核心區相距一站的近江站附近,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近3個月二手房成交均價50821元/平方米,相距兩站的婺江路站附近,均價46788元/平方米。

與錢江世紀城核心區相距一站的盈豐路站附近,均價56023元/平方米,相距3站的振寧路站附近,均價35721元/平方米。

儘管不同站點周邊的小區品質會有所差異,但所在區域與企事業單位集中區域的通勤時間越短,房價就越高的現象,同樣存在於武林、黃龍、未來科技城等多個企事業單位集中區域,通勤時間與房價呈現反比關係。

如果工作單位變動可能性較大

建議把房子買在地鐵、快速路旁

隨著城市規模擴大,今天的杭州已形成多中心格局,市中心、錢江兩岸、城西和錢塘新區,都有大量的工作機會。

如果你的工作單位變動的可能性較大,趙英傑建議市民,可以把房子買在地鐵、快速路旁,有了這些快速交通幹線,能儘量避免擁堵,縮短通勤時間,「杭州地鐵三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快速路建設不斷推進,『二繞時代』也馬上要來了,杭州正在通過各項快速交通工程,努力縮短杭州市民的通勤時間。」

我們盤點了杭州的幾大快速交通幹線集中、房價又相對合適的區域。

如地鐵8號線沿線,目前不少新房均價還不到20000元/平方米,這裡不僅有地鐵,規劃中的杭州中環、已經通車的杭州二繞部分路段,也將經過這塊區域;規劃中的錢塘高鐵站,也位於8號線沿線。 

同樣,還有亞運村、老餘杭、三墩北等區域,都被多條快速交通幹線覆蓋,符合需求的買房者值得一看。

(原標題《省70萬買下地鐵站附近房子,杭州姑娘卻感嘆得不償失:同事每天多睡兩個小時!》。編輯董小易)

1607645541000

相關焦點

  • 同事每天比我多睡兩個小時!省下70萬買了地鐵站附近房子 杭州姑娘...
    數據顯示,杭州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為7.4千米,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5分鐘,低於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但在看到關於通勤時間的熱議後,家住中泰地鐵站附近的新杭州人小何姑娘,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放棄10分鐘步行的路程,每天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班,我覺得買房時一定是腦子進了水。」
  • 省70萬買下地鐵站附近房子,杭州姑娘卻感嘆得不償失:同事每天多睡2...
    數據顯示,杭州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為7.4千米,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5分鐘,低於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 但在看到關於通勤時間的熱議後,家住中泰地鐵站附近的新杭州人小何姑娘,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放棄10分鐘步行的路程,每天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班,我覺得買房時一定是腦子進了水。」
  • 省70萬買下地鐵站附近房子,杭州姑娘卻感嘆得不償失
    數據顯示,杭州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為7.4千米,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5分鐘,低於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 但在看到關於通勤時間的熱議後,家住中泰地鐵站附近的新杭州人小何姑娘,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放棄10分鐘步行的路程,每天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班,我覺得買房時一定是腦子進了水。」
  •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杭州爸媽早上就和孩子爆發「大戰」
    最近這兩周,為了讓兒子起床,每天都是一場身心俱疲的「拉鋸戰」。小科愛看書,晚上寫完作業,經常埋頭讀書,上了床還有雷打不動的半小時閱讀時間。「愛閱讀是好事,他有這個愛好,我從來不去管的。只是最近作業多起來,有時課內完不成作業被留堂。回家寫作業,8點多才弄完。練會琴,洗漱上床,9點都打不住。
  • 看到這篇作文《值得紀念一天》,杭州女老師差點炸毛!
    杭州95後夫妻開的店被網際網路巨頭看上了,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營業額一天能上五位數·杭州這件事今天熱搜第一,還被聯合國轉發!網友怒贊,很多女生加入熱烈討論·泡泡瑪特今日上市,市值超1000億港元!大家抽盲盒花了多少錢?
  • 單程兩個多小時 杭州「通勤打工人」穿過大半個城市去上班
    數據顯示,35分鐘是目前杭州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有12%的人承受著60分鐘以上的通勤時間。另據統計,杭州市區每天有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上班。他們之中,有人過著「雙城生活」;有人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鐘擺式遷移」;也有人常年面對著不可避免的跨江通勤;還有人風裡來雨裡去。今天,杭州4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給了許多人新的期待。
  • 通勤打工人│單程兩個多小時,他們穿過大半個杭州去上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清晨,當CBD還未甦醒,泱泱人流已從四面八方匯聚向一個個公交站、地鐵站、高鐵站。數據顯示,35分鐘是目前杭州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有12%的人承受著60分鐘以上的通勤時間。另據統計,杭州市區每天有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上班。他們之中,有人過著「雙城生活」;有人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鐘擺式遷移」;也有人常年面對著不可避免的跨江通勤;還有人風裡來雨裡去。今天,杭州4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給了許多人新的期待。
  • 想到每天得花一個小時去上班,你是不是又準備辭職了?
    中午不睡,下午會不會崩潰?已經二十多年沒午睡的周小姐,現在不得不開始午睡了。為了準時上班打卡,她每天六點半起床,抓緊時間收拾,之後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跨城地鐵,從佛山趕到廣州上班。咖啡和茶都救不了她,只有午睡才能勉強拯救她下垂的眼皮。中午午睡30分鐘,每天能勉強湊夠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 北京地鐵站每天22小時「送新風」 折返作業3分多鐘忙消毒
    原標題:地鐵站每天22小時「送新風」 折返作業3分多鐘忙消毒地鐵保潔員抓緊利用折返作業的3分多鐘對車廂進行消毒。 記者 程功攝地鐵是城市的重要通勤工具。昨天記者到9號線郭公莊站探訪列車消毒、車站通風工作。
  • 房子再重要,也別衝動買房!當事人:每天只睡4小時,剛過了2年
    相信當下有很多人都是迫於老一輩人的觀念而買房,在這之前,人們常說,賺了錢第一件事就是要買房子。買了房子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觀念就在人們的腦海中越扎越深。尤其是自己的父輩們,經常會讓自己努力買房。最後迫於壓力,還是一時衝動買了房子,而小編就是其中一個。
  • 家住德清,杭州上班,這群「雙城生活族」每天通勤時間為何比杭州...
    杭州有一群「杭湖雙城生活族」每天通勤時間比住在杭州的同事還短周一早上8點35分,在杭州東站附近上班的小陳走出高鐵車廂,和德清老鄉小凌揮手告別後,步行10分鐘,就到達了單位。每個工作日從湖州德清到杭州上班,看似誇張,但小陳反而有些得意。
  • 北京被遺忘的城中村:9平米沒窗戶、房租千元,附近房價每平米6萬
    康家溝圍牆內外房租水平相差巨大,同為四惠東地鐵站地段,康家溝村附近小區的房價,約6萬至7萬元/平方米不等,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平均月租金為7000元左右,動輒上萬元。和一牆之隔高昂的房價、租金相比,康家溝因其地利之便,更兼房租便宜,同等面積房間僅花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價格便可租到,成為一些「北漂」的首選。
  • 70歲張藝謀被曝每天只睡3小時 每天只吃一頓飯
    近日,與張藝謀合作電影《一秒鐘》的張譯在採訪中爆料,稱70歲的張藝謀一天只睡3個小時,吃一頓飯。最誇張的是,在休息時間如此少的情況下,張藝謀每天還至少堅持5公裡的運動。張譯表示張藝謀每天只要睜開眼睛就投入工作中,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勤奮又自律的精神讓自己深感佩服。有網友感嘆道:每個成功的人,必然會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張藝謀導演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有網友質疑張譯說的有些誇張了,一天一頓飯倒是可以做到,但是張藝謀年事已高,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這現實麼?身體能受得了麼?
  • 每日通勤4小時,公交地鐵電驢切換,杭州上班族的殘酷一面
    每隔半個多月,趙新宇就會趁午休時前往園區附近的一家理療店做推拿。他猜測,腰背疼痛的起因和每天漫長的通勤不無關係。每個工作日,他有超4小時消耗在了往返公司和家之間,「幾乎每天都得在車上站2個小時」。他的家位於杭州城西天目山西路上的「山×居」小區,屬餘杭區閒林街道管轄。
  • 杭州出梅,但仍有姑娘堅持每天曬足4小時
    的訓練基地——杭州女子足球訓練基地就隱匿於此。現在是隊員們開始集體訓練的時間,時長2小時。算上上午的2小時,一天曝曬4小時。烈日下高強度快節奏的奔跑,姑娘們的臉迅速漲紅只有一個姑娘姍姍來遲,她叫徐香平,今天只是隨隊進行康復訓練,顯得略有些疲憊。由於不用進行下半場的訓練,她與小鬧在補水點聊了起來。剝下球襪,徐香平的小腿黑白分明,「我之前很白的,養了九個月,但一回來,兩周就曬黑了」。每天四小時的暴曬,怕是 SPF50 +/ PA+++++++的防曬也是難頂的。
  • 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有沒有被房子「壓碎」夢想?
    室友們也是在字節跳動工作的「同學」,三個姑娘一合計,決定先出去找個酒店式公寓湊合兩天。與此同時,公司的通知也給到了:因為蛋殼「暴雷」的同學可以在工作地住7天酒店找房子,公司按照當地差旅標準報銷;同時每月1500元的租房補貼還照給。姑娘們鬆了口氣,年底了,房子不好找,但總歸是有將就的地方了——大不了一起合租個房。
  • 房產中介買房記:什麼樣的房子算好房子?怎麼挑選性價比高的房子...
    購房者中,有一群佔著「地利人和」的特殊群體——每天和房子打交道的房產中介。他們除了每天和購房者、房東打交道,自己也有購房需求:有的是剛需,有的要換房改善。「什麼樣的房子算好房子?」「怎麼才能買到一套性價比高的房子?」
  • 成人每天睡幾個小時才健康?張朝陽稱每天只睡4小時就足夠
    最近張朝陽上了熱搜,這位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聲稱自己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又睡得少又睡得好,這樣有很多時間做很多事。 張朝陽的這一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每天睡四個小時健康嗎?真能像他說的那樣?每天睡多久比較適合呢?
  • 每天只睡3小時,李蘭娟院士「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核酸檢測一定要每天檢,核酸檢測最重要的是觀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時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時候,一個患者的核酸檢測陰性了。經過三小時的討論,治療方案終於確定。明天一早,李蘭娟將帶領團隊,對部分危重病人實施救治。她仔細交代需要注意的細節,並囑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您這兩天身體怎麼樣?睡得好不好?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沒問題,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