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河北地質公園

2021-02-28 吃喝玩樂衣食行

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阜平縣境內,緊鄰山西省五臺山。該公園以森林植物多樣性、典型地質剖面、奇特地貌景觀——天生橋以及瀑布群為主要特色。森林覆蓋率為80%。在海拔2000米以上,呈山地草甸景觀,植物種類有金蓮花、委陵菜、黎蘆、野罌粟等。公園內有一九連瀑(天生橋瀑布群),其中,第五級瀑布落差60米,第九級落差112.5米。人文景觀有明長城、馬刨泉、三箭山、龍宿庵、晉奉古戰場、招提寺等。天生橋風景區既是生態觀光、避暑休閒的旅遊勝地,又是科學普及、地學野外教學的理想地區之一。

門票參考:80元

所在地/隸屬: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下關鄉朱家營村

開放時間:08:00~16:00

建議遊玩時間:1天

地質公園級別:國家級(2002年第二批)正名

森林公園等級:國家級(2002年建園)

地理環境

河北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阜平縣境內,緊鄰山西省五臺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13º46』~113º56』,北緯38º45』~38º56』,總面積11600公頃,最高海拔2144.5米。

地質地貌

景區主要由古老的片麻巖構成,巖石礦物成分複雜,紋理構造多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變,在許多地段出現斜長角閃石片麻巖和斜長角閃花崗巖。變化程度較深,礦物之間排列明顯,節理比較發育,時代為太古宙,距今約28億年前以上,是太行山腹地坨梁巨大地理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精華景觀天橋及其多級高大瀑布,就是由這種斜長角閃花崗片麻巖構成,這在500公裡長的太行山脈中當屬獨特的地層結構系統。

氣候特徵

該區氣候屬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2.5℃,一月最冷,平均氣溫零下3.2℃,七月最熱,平均26℃。年降雨量615.6mm,最大降雨量1158.9mm,最小降雨量257.4mm,無霜期192天。高處氣候寒冷,六月上旬在海拔1600m以上背陰處仍有冰雪覆蓋。

自然資源

景區植被屬華北植物區半旱生森林叢草原植被區系。植物呈垂直分帶,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700m以下有油松、楊樹、柳樹、揪等8種及各種經濟樹1700m~1000m之間生長松、樺、柏、胡枝子等,1000m以上有少量樺、山楊、雜木林及六道木、毛榛、苔蘚等灌草叢分布,1500m以上為落葉松。園區植被茂密,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飛播林。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密林深處棲息著許多珍禽野獸,如山雞、鷹、貓頭鷹、布穀鳥、紅斑鳩等30餘種,獸類有松鼠、山羊、狍子、狐狸等。

景點景觀

天生橋

天生橋橋面坐落在112.5米的瀑布頂面之上,是一座距今28-29

天生橋

億年的天生石橋,橋長27米,寬13米,高13米,橋面結構奇,由混合巖化花崗巖構成,橋面下呈微拱形,以變質巖構成的天生橋在中國少見。

天生橋又稱仙人橋,橋上長樹,橋下流水,上遊緊靠落差60米的第八瀑布,八瀑、九瀑相連,立橋觀望瀑水從天而降,瀑花飛濺入涵洞,穿洞而過越深淵,山、水、樹、橋互映襯。

瀑布群

天生橋溝上遊分布著大瀑布九級,小瀑布不計其數,全部集中

天生橋瀑布

在一條山谷中,因此被稱為北方最大的瀑布群,從上到下瀑布分別高几十米到一百多米,最大的瑤臺瀑布(就是天生橋之下的瀑布)落差112米(近40層樓高)。

交通信息

從國家二級公路定龍公路東下關取道至景區的旅遊專線公路,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水準,適合旅遊的各種車輛,計程車、小巴每半小時一趟。

相關焦點

  • 貴州世界地質公園 貴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地質公園名錄
    下面本文盤點了貴州省世界地質公園及貴州省國家級地質公園的名單,帶大家一起了解貴州省的地質景觀。貴州世界/國家級地質公園介紹1、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4A景區織金洞風景名勝區是1988年8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中國新增7處國家地質公園和1處國家礦山公園
    資料圖:湖北長陽清江國家地質公園。 王雙躍 攝 中新社北京9月8日電 (王慶凱)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8日在北京世園會舉行的「中國地質公園」宣傳活動開幕式上組織驗收並正式命名了7處國家地質公園和1處國家礦山公園。
  • 河北文安:公園成樂園
    日前拍攝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文禮公園一角。文禮公園佔地面積18.1萬平方米, 6萬平方米綠地和水韻廣場、非遺廣場、兒童遊樂區、歌舞廣場及跑道、慢行道、木棧道等娛樂設施一應俱全。近年來,文安縣持續加大綠色投入,公園建設不斷延伸,街頭遊園功能日益齊全,綠地景觀同市民休閒、健身、娛樂場所相結合,打造舒適宜居文明縣城。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影報導日前拍攝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文禮公園一角。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日前拍攝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文禮公園一角。
  • 安徽地質公園 安徽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地質公園名錄
    現已建有各類地質公園如黃山世界地質公園、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等,下面本文也為大家整理了安徽省國家級地質公園的名單,告訴大家安徽地質公園在哪裡。安徽世界/國家地質公園介紹1、池州九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5A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九華山地質公園,地處安徽省南部池州市。
  • 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北京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面積620.38平方公裡,分為「一園四區」,由西部龍慶峽園區及古崖居園區,東部的千家店園區、南部的八達嶺園區組成。地質公園以前寒武紀海相碳酸鹽巖為物質基礎,以中生代燕山運動地質遺蹟為核心,集構造、沉積、古生物、巖漿活動及北方巖溶地貌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 綠維文旅:地質公園的概念與意義
    三、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擠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賦予旅遊景區一個新的內涵,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
  • 歷數中國地質公園的「遺蹟特色」
    公園為潛火山巖地貌、火山地貌。石牛山地區以森林、竹海、中山溼地、峭壁、象形石、瀑布、溪流等組合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主要喀斯特地貌景觀有塔狀峰林、石林、天生橋、天坑、溶洞等,在不到4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集中展示了亞熱帶喀斯特不同發育階段的典型地貌景觀。江西武功山國家地質公園
  • 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及其生態系統,世界各國政府制定了一些相關政策和採取了一些相關措施,其中,建立各級各類森林公園是一個普遍的選擇,我國也不例外。中國的森林公園分為國家級、省級、縣級三類,國家森林公園是最高級別。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國家森林公園吧!
  • ...我校科研團隊服務社會取得新成果: 烏蘭察布國家地質公園獲批新建
    新建烏蘭察布國家地質公園獲得國家批文新建烏蘭察布國家地質公園地理位置和邊界示意圖河北地質大學科研團隊在烏蘭察布國家地質公園申報中發揮了顯著的智力支持作用。河北地質大學客座教授丁毅歷經多次野外考察,在內蒙古烏蘭察布輝騰錫勒草原發現世界罕見的、保存最完好的、密集程度最高的瑪珥式火山口群。該重大科研發現被央視《朝聞天下》、中國科學報、新華社等媒體爭相報導,相關科研成果在核心學術期刊《地質論評》發表。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堅持科學編制規劃,突出優勢特色,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內涵,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了前列。以「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抓好規劃設計。
  • 走進武隆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22圖)
    走進武隆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22圖)
  •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校園行 ——走進合肥工業大學
    2019年12月9日,由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園區管理局主辦,腳爬客承辦的「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校園行」活動來到安徽合肥工業大學。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園區科普負責人羅雅賓、辦公室工作人員周福慶、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沈越峰老師、腳爬客科普導師彭陳川以及100餘名學生參加了講座。
  • 國家森林步道即將開工!途經河北這些地方,一個比一個美!
    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羅霄山、武夷山5條國家森林步道,跨越眾多名山大川、不同氣候帶、典型植被類型,串聯起美麗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和文化資源,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森林美景集群,將成為中國森林旅遊的新高地。其中,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在河北省境內有710公裡,串起的景點一個比一個美!
  • 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人生不到張家界,百歲豈能稱老翁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1982年,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填補了中國沒有國家公園的空白。 1992年,因奇特的「石英砂巖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04年,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獨具特色,世界罕見,是我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 新奇旅行地 神農架風光 天生橋
    人說山西好風光_彭麗媛_2017_12_23_18_58_4604:02來自快樂星球9868湖北省神農架風景區,是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是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最美十大森林公園,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網。
  • 本溪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三大主園區攻略手冊(上)
    2005年8月,本溪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核,正式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城市。整個園區規劃面積218.2平方公裡,包括平頂山主園區、本溪水洞主園區、五女山主園區。近幾年來,本溪相繼開發建成了本溪大峽谷、大冰溝國家地質森林公園、虎谷峽、楓林谷等諸多優質的風景名勝區,補充壯大了原有的三大主園區,表明本溪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步上了快車道。2021年底將完成的四方臺、滴水洞、老母嶺一期開發改造工程,將把山城的旅遊產業推到一個新高度。
  • 北京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北京景點
    2006年12月,國家林業局批准北京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建立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北依白河,南臨雲蒙山,距市區80公裡,景區毗鄰八達嶺殘長城
  • 房山的「原住民」小區——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在如此絢麗多彩、豐富多樣的地質遺蹟中,由碳酸鹽巖構成的峰巒景觀和洞穴奇觀成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中極為靚麗的風景線。公園遍布大面積的碳酸鹽巖,佔公園總面積的80%以上。這些碳酸鹽巖既有距今約14億年元古代薊縣紀沉積形成的白雲巖,又有距今4.46億年~6億年寒武紀和奧陶紀沉積形成的石灰巖。它們歷經億萬年的地質滄桑,形成雄偉壯麗的峰叢絕壁。
  • 國家林草局:同意浙江蒼南礬山國家地質公園新建
    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家林草局今天(30日)發布,根據國家林草局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2020年度評審會評審結果,經研究,同意內蒙古阿拉善右旗九棵樹等5處國家沙漠(石漠)公園、浙江蒼南礬山等4處國家地質公園新建,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範圍調整及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