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做夢都想不到,剛說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島內一片哀嚎

2021-01-08 海拔新觀察

島內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萊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推聲稱:「臺灣取消對美國牛肉豬肉的進口壁壘是受歡迎的一步,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個很棒的消息。我們期待2021年進一步加強美國和臺灣的經濟聯繫!」蔡英文說開放美國萊豬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最近慘遭打臉。

2020年歲末年終,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報告,將好不容易除名的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的名單,事隔不到半個月,又對臺灣輪胎廠商開刀,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據美國商務部的初判結果,裁定臺灣輪胎反傾銷稅率為52.42%至98.44%,這波重稅襲擊下,多家臺灣企業受影響極大,相關產業更是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臺灣輪胎業者近日除透過橡膠公會緊急求救,也在向臺灣當局尋求協助,更表示做了最壞的打算。

不過對於這項制裁,美方只是冷冰冰的解釋:「2019年全年臺灣對美貿易順差攀升達230餘億美元,超過美國訂出的200億美元標準,經常帳順差佔GDP比率超過美國認定的3%門檻,符合匯率操縱的指控門檻。」毫無疑問,現在蔡英文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事實上,現在就連蔡英文最看好的菜豬生意,也在島內引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豬肉價格戰。一些餐館已經趁機漲價,臺灣養殖業愁雲慘澹,美國豬農將賺得盆滿缽滿,而臺灣民眾賠上的是自己甚至下一代的健康。臺北市近日連續有抗議「萊豬」的集會。

美國在發展與臺灣關係上,一直強調兩者關係的重要性,但所有人都清楚,某種意義上而言兩者的關係只是一種交易,令雙方都樂此不疲的交易。美國財政部這次把臺灣地區列入觀察名單表明,臺灣的行為顯然觸及到了美國的利益,而一旦美國的利益受損,美國便不會顧及所謂的「美臺關係」。

相關焦點

  • 蔡英文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臺灣廠商哀嚎「不用玩了」
    2020年歲末年終,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報告,將好不容易除名的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的名單,事隔不到半個月,又對臺灣輪胎廠商開刀,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蔡英文才剛說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卻頻遭打臉,真可謂真心換絕情,蔡「政府」萊豬經貿路線破產窘態畢露。而美豬叩關卻換得輸美輪胎遭課重稅,也讓臺灣業者坦言「相當納悶」,更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想給美國送「大禮」?蔡英文這回押錯寶,島內痛批,萊豬白進口了
    自從元旦開始,臺灣地區正式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此前,民進黨當局一宣布要開放,島內就掀起「攻防大戰」。但即使臺灣民眾有七成以上反對,外加國民黨的強行反對,但也擋不住民進黨民意代表在表決會上強行通過。然而,臺灣正式引進萊豬後,島內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
  •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媒報導,就在臺灣當局正式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簡稱「萊豬」)進口的元旦當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擬對臺灣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徵收反傾銷重稅。稅率為52.42%至98.44%。  對此,臺灣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萊豬」換來輪胎重稅 島內名嘴斷言臺灣未來會很慘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萊豬」叩關,外界原預期可以換得談判臺美BTA(貿易協議),未料不僅沒等到,美國商務部還對臺灣輪胎相關產品課徵反傾銷稅。
  • 萊豬換來美國輪胎重稅,名嘴預演臺灣下場會很慘
    萊豬叩關,外界原預期可以換得談判臺美BTA(雙邊貿易協定),未料不僅沒等到,美國商務部還對臺灣輪胎相關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不只是白吞萊豬,臺灣未來會很慘,因為滿街便當店都想降低成本,變成大家容易會把萊豬吃下肚,沒有別條路。
  • 「萊豬」來了!臺島怎一個亂字了得
    「萊豬」來了!臺島怎一個亂字了得  本報記者 任成琦  元旦開始,臺灣地區正式開放美國「萊豬」(含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的豬肉)進口。此前,民進黨當局一宣布要開放,島內就掀起「攻防大戰」。但即使臺灣民眾有七成以上反對,外加中國國民黨努力杯葛,也擋不住民進黨「立委」在表決會上霸王硬上弓,以人數優勢強行闖關。
  • 這下好了,民進黨用進口「萊豬」換來美國重稅,蔡英文該怎麼解釋
    導讀: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允許美國生產的「萊豬」進口,但是這一行為非但沒有帶來預期的利益,就在允許進口的當天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臺灣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徵收反傾銷重稅。臺灣允許萊豬進口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與美國方面構建良好的經貿關係,為何在允許萊豬進口的當天,美國商務部卻絲毫沒受影響反而發布了對臺灣徵收反傾銷重稅的消息?臺灣允許「萊豬」進口的原因臺灣當局允許萊豬進口,臺灣當局原本期待可以獲得與美國良好的經貿關係,他們的本意是通過對美國貿易的大幅度讓步,來換取與美國經貿活動增加所帶來的的經貿利益。
  • 島內即將開放萊豬進口 民眾黨公布民進黨當局不敢說的真相
    島內元旦起開放萊豬進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島內將於後天起(1月1日)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臺灣民眾黨今整理懶人包,提出多項民進黨當局不敢向民眾說的真相,例如民進黨當局稱開放萊豬進口是為了國際貿易,但至今什麼都沒換到,「『臺美關係』史上最好」僅是民進黨當局的大內宣。
  • 「萊豬」引島內輿情激憤,民進黨跪舔美國換來的是什麼?
    文| 八爪魚 據臺灣《中國時報》消息,民進黨當局宣布來自美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將於明年元旦起正式進入臺灣市場。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燃民情,12日這天,國民黨在22個縣市同步發起名為「捍衛食安」的公投活動,在這次的聯署公投中,廣大民眾紛紛響應。
  • 當臺灣輿論開始討論「萊豬」換來了啥,民進黨默默退出群聊
    自從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行政命令方式宣布進口含瘦肉精美豬(「萊豬」)之後,時至今日,「萊豬」議題仍是島內熱點之一。雖然該項政策已經在立法機構被民進黨強行通過,但島內在野黨、民間團體和民眾的反對抗爭活動卻從未停止。  從島內輿論反應來看,如今關注的焦點已經從「該不該開放『萊豬』」轉變為「開放『萊豬』究竟換到了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在「萊豬」開放前,民進黨政客反應非常活躍。最常見的兩個答案分別是「臺灣的國際能見度」和「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的資格」。
  • 這次美國跳出來,給「萊豬」加了「一把火」
    從今年1月1日起,臺灣就將正式開放「萊豬」進口。在島內各界為此質疑聲不斷,掀起各種「口水戰」時,美國看熱鬧不嫌事大,又跳出來加了一把火。在元旦當天,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CS)在社交平臺通過官方帳號發文表示,臺灣此舉是「受歡迎的一步」,島內媒體也報導了NCS的這一條帖子,不出意外地又收穫了罵聲一片。臺灣進口「萊豬」有助於美國農民?NCS言論遭網友諷刺在新年的第一條推文裡,NSC表示臺灣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對於美國農民來說是一個受歡迎的好消息,同時也期待能夠進一步加強美國和臺灣之間的經濟聯繫。
  • 馬英九辦公室痛批蔡英文開放萊豬談話:信口開河、隨意胡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針對臺灣進一步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的問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聲稱「過去的『政府』作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云云。
  • 臺胞投書:「萊豬元年」換不來美國的經貿承諾
    自2021年元旦起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正式進口臺灣,臺灣正式進入「萊豬元年」。蔡英文還在元旦講話中表示,希望臺灣同胞理解她,開放「萊豬」是為臺灣布一個永續生存的局。 但事實真如蔡英文所說的嗎?「萊豬元年」真能換取美國的經貿合作協議和承諾嗎?答案當然是不會。
  • 美未與臺啟動貿易談判,蔡英文開放萊豬換來了什麼?國民黨人火了
    2021年1月1日起,含瘦肉精美豬正式登陸臺灣。此前,民進黨當局上下官員曾紛紛明裡暗裡宣稱,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後,將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並能提升與美國貿易關係。然而,島內近日曝出的一則消息,直接戳破了蔡英文的氣球。
  • 蔡英文開放美豬闖大禍,美國又送來一劑「毒藥」,馬英九帶頭痛批
    據臺媒1月2日報導,臺當局立法機構去年底表決通過9項行政命令,1月1日正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萊豬進口;美國白宮國安會當地時間1月1日推文表示,「臺灣移除對美牛豬進口限制,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受歡迎的舉動,也是好消息。我們期待在2021年進一步強化美臺經濟關係。」
  • 「萊豬」進口倒數 馬英九批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什麼都犧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反對民進黨當局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國民黨前民意代表沈智慧在臺立法機構大門前發起絕食抗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5日下午前往打氣表示,目前上策還是要以島內反彈激烈為由,與美國重新談判,商量不進口「萊豬」,若民進黨當局擋不住,就應要求肉品標示「萊劑」,讓民眾能夠自由選擇。  馬英九質疑,若「萊豬」像蔡英文說得那麼安全又美好,為何蔡英文宣布開放進口後,島內中小學營養午餐、臺軍等機構膳食接連宣示之後絕不用美豬?顯然有健康安全顧慮不能完全消除。
  • 開放美國「萊豬」後 臺當局還要進口日本「核食」?
    1謝長廷力推進口日本「核食」近九成民眾反對民進黨政府因為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萊豬」議題焦頭爛額之際,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回來了。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大談日本「核食」進入臺灣的問題。謝長廷是律師出身,從政多年,話術一流,他說政府立場是人民健康第一,所以「核食」不會開放;其次,沒有輻射的不是「核食」,應該開放,至於有沒有輻射應該用科學方法鑑定調查,應該採取歐美先進國家的做法。謝長廷話說得很周到,層層推進,使人不容易反駁,但其中顯然有很多偷換概念的部分,比如如何定義「核食」和如何檢驗「核食」,這對於臺灣政府而言,都是很難說服人民接受的實際問題。
  • 吞完萊豬吃核食,蔡英文的「抗中」代價愈來愈高
    拜登此一表態,代表臺灣爭取與美國籤署雙邊貿易協定(BTA)暫時落空了,最近所做的努力,包括明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都是做白工。此外,蔡當局一直很阿Q的貶抑RCEP,認為CPTPP的效力才強,寄希望於美國加入CPTPP後協助臺灣加入,如今從拜登的說法,美國短期內不可能入群。
  • 島內「秋鬥」:蔡英文,下臺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遊行22日下午登場,為抗議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含有瘦肉精的豬肉)、關閉中天新聞臺,激起民眾怒火,現場有數萬人聲援,民眾高舉旗幟,高呼「蔡英文下臺」。憤怒的民眾高喊「蔡英文下臺」,向民進黨大樓丟雞蛋,在柵欄貼滿「毒」字,象徵「美國毒豬」進口。 有島內民間團體點名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陳吉仲、民進黨民代王定宇、吳思瑤、基進黨民代陳柏惟7人,要求他們把進口的美國毒豬吃掉。
  • 蔡英文「謙卑」希望民眾體諒開放萊豬,「藍委」:蔡英文沒資格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民進黨強勢主導下,1月1日起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開放進口,引發民眾不滿,但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日在發表元旦談話時卻聲稱,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民眾體諒。對此,國民黨「立委」賴士葆2日上午在臉書發文批評,懇求蔡英文不要再說謙卑,「因為全臺灣最沒有資格說謙卑的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