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 打造精品化思政課

2020-12-15 華龍網

  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應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抗疫故事成為「雲上思政」的鮮活教材,「網際網路+」在思政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學生看待世界和進行學習的方式具有顯著的網絡烙印。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努力增強新時代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線下「面對面」和線上「鍵對鍵」共同構建起更為扁平化的社會網絡。網際網路思維首先就是按照網際網路的特點和規律思維,具備開放、平等、互動、協作、共享等特徵。把「客戶」替代為「用戶」,把「產品」塑造成「精品」,便能直擊需求痛點、提高用戶黏性、吸引網絡人氣。

  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而思政課往往不那麼活躍,「到課率」和「抬頭率」常常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師照本宣科、應付差事,沒有充分有效答疑解惑,在課程內容完善方面有所局限,這樣也就不能把課程本身的品格、品位、品質更好提升起來。

  扁平化思維能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只有思政課教師放下身段,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係,師生才能像兄弟姐妹一樣敞開心扉彼此真誠溝通。現在的青年人特別喜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彼此的「三觀」,但很容易被參差不齊的網帖等信息所誤導。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課程當作鑄魂育人和品德教育的集約平臺,將價值傳承的連貫性與知識教授的漸進性有機結合,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充滿一股子精氣神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思政課教師也要充分正視網際網路環境中自己相對於學生的「信息反向不對稱」,向學生學習網絡語言、了解網絡心態,通過常態化和標準化的網絡調研手段實時掌握學生思想上的實際困惑和細微不解,積極適應在微信、微博、網站等多語境和多媒體環境下描述、分析和解釋問題,用好電視、視頻、音頻、圖片等立體形式來傳導好主流意識形態。博採眾長的師生互動還體現為通過音樂思政、微電影思政、微綜藝思政、夏令營思政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和鞏固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精品化思維能強化課程問題導向。對思政課教師來說,可以充分結合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講解來精準發力,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將中國抗疫的經驗成效、先進典型、精神力量以書籍、文章、短視頻、微頭條等方式成體系地呈現,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鮮活成果感同身受。

  如今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爭更加複雜,網絡和新媒體平臺上各種碎片化的錯誤觀點和迷惑性強的話語陷阱常常讓學生很難分辨。這就需要思政課既身在象牙塔又走出象牙塔,作為一種思想產品在輿論場的搏擊中經住考驗、獲得勝利,從而讓學生由衷成為思政課的「鐵桿粉絲」。一些信得過、站得正、想得深的思政課教師已運用創新思維和廣闊視野在網絡平臺上開設「網紅」思政課,幫助學生在國際比較中建立發自內心的自信,應進一步將其發展規律進行總結提升推廣,推動思政課建設迭代升級。

相關焦點

  •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認為,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切實保證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落地生根,是教科研機構必須面對和回應的「時代之問」。只有從戰略上、方向上「把好舵」「立好帆」,才能切實做好區域中小學思政課整體推進,為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 武漢東湖學院:建設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開學伊始,武漢東湖學院黨委書記湛俊三到馬克思主義學院指導工作,和學院全體教師一起重溫了總書記的講話,回顧了在一年多時間裡,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在校黨委的重視下,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化教學改革、強化人才培養、服務於地方發展,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著力打造思政「金課」所取得的成績。
  • 磐石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活動
    校長李正凱和部分學校領導全程參加集體備課會,並予以學科指導。集體備課會結束後,李校長和幾位思政課教師進行了教研,他強調,思政教師要站位高遠,做好形勢教育,讓思政教育新起來;讓思政教育強起來,生動鮮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思政教育活起來,凝聚共識,激發內在活力。思政教師紛紛表示,中央對思政課建設的高度重視,是對思政課教師巨大鼓勵和鞭策。青年學生代表著國家的未來,身為思政課教師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談如何上好思政課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不僅對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殷切期望,更為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 那麼思政課有什麼重要意義?如何上好思政課?讓思政課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怎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
  • 第六期遼寧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開班
    12月7日,第六期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開班。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陸治原出席開班式並作專題輔導報告,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副省長王明玉主持開班式。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省將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納入省委黨校年度培訓計劃,進一步加強我省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會議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核心主題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我們要將這一思想深刻融入思政課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改革、教師培養以及考核評價的全流程要素管理中,牽頭抓總的就是教學目標設計。
  • 張國清為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作輔導報告
    11月9日上午,(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書記張國清作輔導報告。張國清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常委會專門作出安排,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接受高層次培訓並常態化制度化,旨在更加系統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信仰、講出自信,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 大連工業大學多維度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加強思政課專業教師、思想政治輔導員、組織員三支隊伍建設。大連工業大學通過「校內轉崗培育和校外引進」相結合的方式,保證教師隊伍數量,建立思政課教師培訓體系,強化教師訪問培訓、學位進修,並採取導師傳幫帶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高教學科研能力水平,確保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過硬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 「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原標題:「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知與行】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它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兼具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的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為高等院校必須積極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
  • 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宣講家網評論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提高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要強」擺在首位,「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既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更是思政課好教師的首要標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用「活的理論」點燃信仰火炬,項先銀:讓思政課成為「時尚」
    短短12個字,道出了他的思政課魅力四射的「法寶」。在項先銀看來,要想上好思政課,備好課是第一關。而備課就相當編劇,創設情景、設置議題、預設問題都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並統籌安排生、旦、淨、末、醜等各種角色,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 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建設的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思政課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具有政治導向性、意識形態性和德育教化性。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者要傳道,首先要明道、信道。
  • 辦好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並強調要做到幾個「統一」,其中之一就是「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這個要求既體現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規律的科學把握,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為辦好思政課提供了重要遵循。
  • 北京科技大學 「送教下鄉」培訓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北京科技大學 「送教下鄉」培訓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5月24日,秦安縣教育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以東西部協作教育扶貧的方式,在縣西川中學高中部舉辦了北京科技大學「送教下鄉」—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班。
  • 對分課堂助力思政課教學改革
    將對分課堂運用於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將有助於破解當前思政課面臨的困境,極大地助力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有助於樹立正確的思政課程觀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發揮思政課的關鍵作用,首先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思政課程觀,而對分課堂則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思政課程觀。
  • 思政課教師連曉芹:越走近、越溫暖,越參與、越理解——「商量」中...
    思政課教師連曉芹:越走近、越溫暖,越參與、越理解——「商量」中的成長信息來源:濟南政協編輯:發布日期:2020-12-04 12:15瀏覽量:289從今年11月份開始,我作為思政課教師代表先後三次參與了市政協青春版「商量」的調研,並指導學生張瓊文和竇艾參與了12月2日的青春版
  • 浙江工商職院:「網紅」思政課教師是這樣育成的
    「胡老師的課深入淺出,通過醫務工作者的白色防護服、建設者的橙色戰袍、中國援助他國的紅色戰袍,讓我們真切感受的了『中國溫度、中國速度和中國氣度』!」「聽了這節課,仿佛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我為自己生在中國感到慶幸和驕傲!」……觀看直播後,眾多高校學子通過新媒體平臺紛紛留言並點讚,胡曉青不僅獲得大賽特等獎,還成了「網紅」思政課教師。
  • 高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人大舉辦
    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據了解,活動旨在充分發揮思政課的重要作用,及時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生動課堂,幫助廣大教師上好新學期的線上思政課。
  • 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成立
    羅校長用四個關鍵詞介紹了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工作的思路:深刻深刻認識和理解。在教學內容、方式和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深入研究思政課本學科內容,更要深刻理解和認識思政課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開展生命教育等方面發揮的重要育人功能和作用。 凝聚凝聚資源和智慧。
  • 宿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宿州學院隆重舉行
    宿州學院黨委副書記蔡之讓,宿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體局局長甘大慶,宿州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李真、宿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玉才等出席會議,來自宿州市直中學和四縣一區的教研員、思政課骨幹教師、宿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12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和專家報告會由宿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趙國付主持。  開幕式上,蔡之讓代表宿州學院誠摯歡迎與會的專家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