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書法是稱得上的,要比寫字水平高許多,嚴格來說入不了寫字範圍,不過,按照傳統經典審美理論來看,其楷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以只是書法的理解,有些印刷體化了,雖然在精到和諧融洽方面不一定有現在字庫中的字好。
如那種同字千變變同形,點畫造型程式化點東西太多這也是實際情況。我們看這件作品中的豎鉤的出鉤的形態,可以說就是一個模子翻出來的。還有如長橫的寫法,幾乎在每個字中長橫的形狀和用筆技法同樣如出一轍,在看三點水的寫法。
我們看一下王羲之的在《筆法十二章》中說的「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然後田英章楷書在理論上和我們一貫認為的古代傳統經典書法與理論有著不同的表現。
實際上,現代書法的審美理論仍然不能脫離這些基本的理論標準。特別上人們會以《蘭亭序》中二十個「之」字字不同以標準來定做審美取向,來看待田英章楷書的點畫 ,同一個字書寫多次,都不會出現太大變化的情況,雖然有問題。確實在藝術審美取向上我們都喜歡靈活生動的,富有新意和朝氣蓬勃的作品,因為那個給我們的感覺意識帶來一種新的感受。
人們之所以對二田書法有非常大的爭議,這也是一個因素。在歷史上歐顏柳趙四大家都楷書,也確實都沒有這種千字一面的情況。就是姚孟起臨摹《九成宮》也沒有那樣的情況,如「書」和「撿」字中的長橫,起筆收筆造型仍然有所細微變化。
如果我們看歐陽詢的《九成宮》作品,字形更美,相同的筆畫同樣極盡變化之能事,如下圖中橫鉤的出鉤部分。兩個「宮」字寶蓋頭的三筆,都是不一樣的。雖然二田的楷書有些機械化了,但並不是說一無是處,在法度嚴謹方面,也確實有過人之處。不過,如果要作為青少年入門楷書教材來說,只是書法認為,還是以歐顏柳趙四大家的楷書為入門最好。在者我們看現代的楷書,特別是媒體網絡上二田的學書所寫的楷書,以後同樣是如複印機一樣在複製。這對於書法的發展未必是好現象。也不由會讓人們將二田楷書與明清時期的臺閣體與館閣體相提並論而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