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992年4月27日:由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
南斯拉夫,或者說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1991年明顯分裂為支持和反對米洛舍維奇兩派,聯邦的分崩離析在所難免。
3月16日米洛舍維奇在電視上宣布南聯邦結束。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隨後分別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獨立。
在波赫通過公投於1992年獨立後,原南聯邦內部僅存的塞爾維亞共和國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很快組建了全新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即南聯盟。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黑山。
黑山是南斯拉夫境內最小的一個國家,今天人口也只有60萬,相當於中國一個大縣。
黑山人屬於斯拉夫人的一支,就民族組成、語言、文化習俗,同塞爾維亞人高度接近。
在12世紀,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就是一個國家。
因為歷史原因,土耳其在14世紀徵服了塞爾維亞,卻難以實際上控制驍勇善戰的山民黑山。
由此,黑人和塞爾維亞被外力分為兩個國家,就這麼簡單。
在20世紀,黑山非常弱,塞爾維亞則要強大的多。
誰都知道,黑山只是塞爾維亞的小弟,那麼所謂南聯盟就是塞爾維亞。
在米洛舍維奇和南斯拉夫人民軍的支持下,全新民族國家克羅埃西亞和波赫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分別使用武力手段來要求建立塞族自治區,此舉則引發了克羅埃西亞戰爭(1991年——1995年)和波士尼亞戰爭(1992年——1995年)。
1997年7月,米洛舍維奇因任期到期,無法連任塞爾維亞總統,退而求其次競選只包括南聯盟總統並當選。
同年,科索沃自治省的叛軍「科索沃解放軍」成立,要求高度自治甚至獨立。
塞爾維亞部隊和科索沃解放軍,開始激烈武裝衝突。
科索沃被塞爾維亞人認為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實際上,根據科學考證,科索沃在公元前4~5世紀就是阿爾巴尼亞人的故鄉。
直到6世紀末至7世紀初,塞爾維亞人來到這裡,靠武力將阿爾巴尼亞人趕入山地,9世紀時塞爾維亞族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說來說去,科索沃也不能算是塞爾維亞人的故鄉,只是後來佔領的。
其實,歐洲的歷史也就是這樣,很難說那一塊地盤就是某個民族的。
阿爾巴尼亞人生性兇悍,家族觀念很強,婦女生育很多。
久而久之,塞爾維亞人成為科索沃的少數民族。到1929年,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人約50萬,佔科索沃總人口的39%左右,其餘為塞爾維亞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亞人。
1961年時塞爾維亞人還有大約27.4%,到1991年,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只佔總人口的11%,成為少數民族。
科索沃長期受到塞爾維亞的管理,人口多數的阿爾巴尼亞人對此非常不滿,試圖自治。
對此,米洛舍維奇是無法接受的。
無論從政治還是文化角度考慮,如果允許科索沃高度自治,等於是拋棄了大塞爾維亞主義。誰拋棄了大塞爾維亞主義思想,誰就不可能得到塞爾維亞人的支持。米洛舍維奇既然是塞爾維亞人的領袖,他當然不會這麼做了
所以,1989年,塞爾維亞公投修憲,大大縮小了科索沃的自治權利。阿族人強烈抗議,並抵制了接下來舉行的科索沃議會選舉。後來阿族人宣布建立獨立的科索沃共和國,自行舉行選舉,同時自行開辦了醫院、學校、廣播電臺等。
而南斯拉夫解體也在這時開始。
由於90年代中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持續數年的大屠殺,僅僅一個波赫就有200多萬人成為難民,死者不計其數。為此,北約遭到輿論的反覆抨擊。
這種情況下,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民族間屠殺再次出現,難民潮也很快出現。
40萬阿爾巴尼亞族難民從科索沃湧入小國馬其頓,後者自己人口才200萬,根本不堪重負。
由於前車之鑑,歐洲各國輿論強烈要求北約立即幹涉,不能再出現波赫屠殺的場面。
1999年2月6日,在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所派出的代表跟在科索沃境內阿爾巴尼亞人所派出的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
該談判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顯然,這個方案對雙方來說都難以接受。
在科索沃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人,堅持要走向獨立,不願解除武裝。
塞爾維亞則根本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更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
但是,主持談判的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
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3月15日復會。
阿爾巴尼亞人認為對抗北約是自我毀滅,於18日籤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在朗布依埃森林協議上簽字。
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
北約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大規模。
這場空襲造成南聯盟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 億美元。
塞爾維亞是個小國,國家經濟並不發達,無法承受這種轟炸。
塞爾維亞空軍有15架米格29,可以使用只有5架。
結果不但這5架全部被擊落,還有6架不能起飛的戰機也被摧毀,徹底失去抵抗能力。
米洛舍維奇最終妥協,接受朗布依埃森林協議基本內容,同意從科索沃撤軍,由北約接管科索沃,允許多國部隊進駐科索沃。
1990年代米洛舍維奇治下的塞爾維亞捲入了三場戰爭,造成巴爾幹半島局勢的動蕩和巨大的生命損失。米洛舍維奇被一些西方媒體稱為「巴爾幹屠夫」。
人民水平的急劇下降,以及連續不斷的3場失敗戰爭,米諾舍維奇的支持率開始急劇下降。
尤其是北約長達78天的轟炸,造成塞爾維亞巨大的損失,還導致他們最終丟掉了科索沃,堪稱偷雞不著蝕把米,真是最壞的結局。
該國人民對米諾舍維奇感到不滿,認為他是一個蹩腳的政客。
被米諾舍維奇視為烏合之眾、計程車政黨(意思這些政黨的成員,可以用一輛計程車裝得下)的反對派開始崛起。
2000年9月24日舉世矚目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總統及國會大選,終於開始。本來認為志在必得米諾舍維奇,發現有了強勁的對手:以19個團體共組的「塞爾維亞在野民主陣營」(DOS)所聯合支持的科什圖尼察。
果然,在第一輪投票中,塞爾維亞社會黨的候選人米洛塞維奇得票率是百分之40.23%,科什圖尼察得票率則是百分之48.22%。選委會表示,因為無人過半,必須在10月8日舉行第二輪決選。
9月27日,米洛舍維奇不顧歐美國家和國內反對派的反對聲浪,宣布參加第二輪決選;而科什圖尼察陣營則要求重新驗票,但遭選委會拒絕。
顯然,選委會拒絕驗票本身,就等於承認了選舉存在舞弊。
反對黨在貝爾格勒,舉行大規模反米洛舍維奇集會。
10月4日南斯拉夫抗議民眾擴大,終於在10月6日由反對黨控制首都貝爾格勒,憲法法院裁定科什圖尼察當選總統。
10月7日科什圖尼察正式宣誓就任總統。
此次選舉失敗後,塞爾維亞社會黨頓時一蹶不振。
而米洛舍維奇也被自己的同胞出賣。
2001年4月1日塞爾維亞總理佐蘭·金吉奇,指揮警察,在一場短暫的對峙之後逮捕米洛舍維奇,以國內法對其控罪。
2001年6月,南斯拉夫宣布可以把本國公民送交國際戰爭罪法庭送交海牙國際法庭,一周內,米洛舍維奇被送交海牙,成了歷史上第一個被送上國際戰爭罪法庭的前國家元首。
此時,米洛舍維奇可以說是眾叛親離。
連自己的政黨塞爾維亞社會黨,也在2002年6月23日投票取消米洛舍維奇的總書記職務,一名改革派領袖當選為新的總書記。
在逮捕米洛舍維奇時,他的別墅被團團包圍。
米洛舍維奇還有一些保鏢,他們在3月30日晚上,驅趕走了第一批趕來逮捕的警察。
31日凌晨,大量特警突擊隊趕到。
當時別墅外面有很多支持和反對米洛舍維奇的群眾,數量達到上千人。
特警們投擲了震爆彈,驅散了這些群眾,開始同別墅內的保鏢們對峙起來。
31日全天,米洛舍維奇同妻子米娜和女兒瑪利亞都在別墅裡面。
這裡又要簡單說說米洛舍維奇家人的情況,他有一兒一女。
米拉是米洛舍維奇的政治夥伴,兒子也和政治有關係。
2007年,塞爾維亞政府起訴米洛舍維奇的妻子和兒子,證明有確切證據他們在前南聯盟處於聯合國制裁期間將數百萬美元轉移至數十個離岸帳戶。
自米洛舍維奇於2000年被趕下臺後,新政府一直想找到這筆錢。雖然西方政府對此提供了幫助,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未能尋獲這筆錢的下落。人們普遍認為,這筆錢的大部分最終被存入米洛舍維奇家庭成員和助手的私人帳戶。
塞爾維亞政府還認為,米洛舍維奇家人涉及至少數千萬美元的黑錢,但其他的難以有效證明。
這數百萬美元則有明確證據,足以對母子進行通緝。
他的兒子馬爾科還涉嫌刑事罪,包括綁架和毆打。
2000年3月,馬爾科和他的6個朋友綁架了一個反對米洛舍維奇的青年組織成員、時年21歲的佐蘭·米洛瓦諾維奇,因此被判處6個月監禁。
在米洛舍維奇死後,這母子都被通緝,逃到俄羅斯獲得政治避難。
其實,米娜的罪名比兒子要嚴重的多。
米娜還涉嫌謀殺政敵塞爾維亞前總統伊凡·斯坦波裡奇,另有很多政治罪行。
因俄羅斯的保護,米娜在2019年以77歲善終。
米洛舍維奇的女兒瑪利亞相對不錯,她雖然私生活混亂,喜歡玩槍還非常暴力,但沒有什麼大的劣跡。
瑪利亞有一次對貝爾格勒的報紙說:「我沒想過要結婚生子。一手抱著孩子另一隻手持著槍會有點彆扭。」其實,她曾經有兩次長期同居經歷,一次是比她大十歲多的外交官,一次是她的司機,但最終都分手。這些都是私事,談不上有什麼問題。
在別墅中,父親、母親和女兒3個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執。
米洛舍維奇認為如果堅持抵抗,特警們可能強行進攻。如果保鏢們開槍抵抗,造成特警傷亡,對方必然會還擊。況且,這些保鏢們並不願意和特警們作戰,不可靠。
別墅已經斷水斷電,支持不了幾天,看來米洛舍維奇只能投降,被他們逮捕。
他的女兒瑪利亞性格強硬,拒絕父親這樣屈辱的被逮捕,要求他開槍自殺。
米洛舍維奇拒絕了,他認為只要自己不死,未來或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在米洛舍維奇投降被押上車時,他的女兒瑪利亞情緒失控。她駕車追上押解父親的車,還連開了5槍,不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後來法庭起訴了她,判處8個月監禁,不過緩期2年執行。她的罪名是非法擁有3支手槍,並在警方逮捕米洛舍維奇時開槍抗議,破壞公共安全。
判處緩刑的原因,是法庭諒解她因父親被捕而情緒過於激動,又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風雲人物米洛舍維奇就這樣完了,幾年後死在海牙監獄的床上。
說起來,米洛舍維奇也算是眾叛親離,最後被自己人出賣,非常悽涼。
而在米洛舍維奇死後,塞爾維亞迅速向歐盟靠攏。
早在2009年,塞爾維亞就提出加入歐盟申請。
如果不是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科索沃,它早就加入歐盟成功了。
即便如此,歐盟表示塞爾維亞可以在2025年加入。
所以吃瓜群眾散了吧,人家是歐盟的人。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