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超級車評] 3臺混動車型、4位選手、60分鐘、最大橫坡+最大落差的國際賽車場、既要比省油、又要跑得快,這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比賽呢?
規則算起來非常複雜,規定每一組4個車手都必須上場,用凱美瑞雙擎、雷凌雙擎、威蘭達雙擎三款車型完成60分鐘比賽,而且每一款車型至少要完成3圈。最後會把其中一輛平均油耗最低賽車作為油耗加減分用。作為一場耐力賽,需要綜合考慮油耗、出場順序、進站次數、車輛優勢發揮等因素,這也是一場考驗團隊策略、反應速度、產品品質的比賽。
在我們小組四位選手集合後,便第一時間開始商量比賽的策略。
第一節由有豐富賽車經驗的劉越老師開凱美瑞先刷一把圈數,再開油耗最低的雷凌雙擎以省油模式跑3圈,做出最低的油耗記錄。第三節和第四節再用凱美瑞雙擎、威蘭達雙擎刷圈速,爭取完成儘量多的圈數。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請劉越老師再開凱美瑞繼續衝刺。
車隊制定戰術
而我的任務就是第三把的凱美瑞,不過我也知道,我刷圈速是沒有太大優勢的,所以上場時我就計劃只完成3圈就換車,儘可能的多留時間給其他隊友刷圈速。
同隊的另兩位媒體朋友是賽道高手,也是各大賽道的常客。
賽前軾界劉越老師指導
雖然之前試駕過凱美瑞,但畢竟沒有開上賽道,所以開之前還是有點擔心的。
好在對廣汽豐田的車型比較了解,TNGA架構會讓豐田雙擎家族車型有更低的車身重心,加上全新設計的前麥弗遜/後雙叉臂懸架系統,令側傾中心與重心距離更近,實現更好的彎道側傾抑制效果,大大增加彎道的極限。
原裝上場的豐田雙擎混動畢竟不是賽車,所以組委會為安全起見,幾條直路做了限速100km/h,彎道限速為40km/h。
在這樣前提下,我駕駛的凱美瑞3圈下來也兩次反超其他小組。
最後我們隊以小組第一,決賽第四名完成比賽。
賽道限速標註
沒有入圍前三的原因一是執行策略出了問題,因為同隊劉越老師賽道經驗豐富,我們都想讓他多跑,所以他上場兩次,也增加了一次進站,在進站時浪費掉的時間讓後面刷圈速都無法追回。
第二則是運氣問題,當雷凌上場時才發現右後輪被扎了釘子,胎壓只有1.9,但當時比賽已經開始,無法叫停,隊友只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力爭取油耗最低。
最後在廣汽豐田第三屆「雙擎混動杯嘉年華」株洲站上,我們以最低油耗3.6L,完成16圈的成績以第四名衝線。而第一名成績是3.1L的百公裡油耗,在一小時內完成18圈/68.3公裡的賽程。
廣汽豐田雙擎混動杯成績單
通過在賽道上的極端駕駛,資深實習女司機終於明白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為何豐田能在該賽事上連續3年取得了冠軍:
全因搭載混動技術的Toyota TS050 Hybrid的低油耗和高性能,為車手們贏得了時間。
豐田汽車連續第三次贏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
有參賽的專業車評人表示:用原裝車比賽對車輛的要求很高,例如車輛機械性能、剎車性能等,尤其是耐力賽。
例如在剛剛結束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有車隊的車輛就因為發動機渦輪有問題需要維修而耗費了很多時間。然而,豐田車隊則依靠高可靠性和低油耗贏得了比賽。
作為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領軍者,廣汽豐田不斷把最新、最先進的雙擎混動車型導入中國市場並持續升級;秉承「一日車主,終生朋友」的理念, 提升全生命周期用車體驗,追求企業與車主間從「客戶關係」到「夥伴關係」的轉變,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價值的產品、更高品質的服務和更高品位的體驗。
目前,已全面經歷TNGA架構升級的廣汽豐田TNGA雙擎混動車型,不僅動力更強、油耗更低;而且在安全、舒適、操控等方面都具備更強的實力,是「更高級的混動汽車」。
包括凱美瑞雙擎、雷凌雙擎、威蘭達雙擎在內的「廣汽豐田混動世家」,累計銷量已達32萬臺,其中今年1-10月累計銷量72,384臺,同比增長34%。
寫在最後:
無論是政策還是技術發展,混合動力在未來都充當中很重要的角色。廣汽豐田是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領軍者無疑,也難怪大家常說「混合動力有兩種,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它」。而通過這次的賽道實測,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豐田、了解豐田。也希望,廣汽豐田雙擎混動車型能夠在以後的賽道競技中陪我一起衝線!(文/車友號 超級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