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手竿釣鯽魚,講究先找魚窩再下鉤,因為這時候打窩效果有限,很難通過打窩吸引較遠位置的魚。最好是找準魚窩,然後打窩,打窩的目的也只是把窩點周圍的魚聚一聚,太遠地方的魚還是很難進窩。最好是把餌料遞到魚嘴邊,這樣可不止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找魚窩,是冬季手竿釣鯽魚的關鍵技巧。冬季找魚窩的方法較多,但是有個說法叫做不選老釣位,這是為啥呢?
所謂老釣位,是指經常有釣友垂釣的地方,常有人在這裡打窩、下鉤,周圍的魚慢慢養成了到這裡進食的習慣,所以在某些季節釣魚,尤其是陌生水域下鉤,可以多看看岸邊是否有釣友垂釣的痕跡,這往往是簡單而且有效的選擇釣位的方法。但是這個選擇窩點的方法就未必適合冬季了,這是因為冬季的魚情特點是鯽魚喜歡扎堆在水溫更適宜的區域,而老釣點未必是冬季的好釣點。
一個釣點的好壞跟季節因素有極大的關係,比如最簡單的逐溫選釣點的幾個諺語,春釣灘、夏釣陰、秋釣邊,冬釣陽,魚所在位置跟氣候、氣溫、天氣都有極大關係,很難說一個釣位在任何季節都是好釣位,所以第一個不選擇老釣位的原因就是這裡未必一年四季都是好釣點。再比如說入水口,高溫季節是首選,低氣壓的天氣也能釣一波,氣溫低的季節就堅決不能選了。
冬季的魚情特點還表現在魚不但會扎堆,而且覓食範圍會變小。如果老釣位在冬季滿足向陽避風等特點,那應該是一個好釣位。但是這樣的老釣位肯定經常有釣友在這裡垂釣,這就導致釣點周圍的魚會變少,其他區域的魚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遷移過來。如果持續幾天外出釣魚,在天氣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漁獲往往是越來越少的,這個是不宜選擇老釣位的第二個原因。
老釣位就算有魚,往往也都是比較膽小謹慎的,從釣鯽魚的角度來說,這裡的鯽魚不但個頭小,而且滑,不但不容易釣到,就算釣到也沒什麼意思。都已經入冬了,這時候不釣大板鯽,還盯著小鯽魚做啥。所以冬季釣鯽魚,選擇老釣位一定要慎重,很多時候不如新釣位收穫好。
冬季鯽魚會成小群分布,在初冬的話已經有這種跡象,但是還不算太明顯。前幾天出釣過一次,魚情就一波波的,連續上魚幾條,然後沒口,等上半小時又連續上魚幾條,這也證明成群進食是冬季的一個特點。等到了氣溫更低的時候,就會成群在待在某些區域不動,憑藉經驗多找魚窩,尤其是開闢新釣點,輪流垂釣,這才是冬釣比較科學的方法。
關於如何找魚窩,無非就是找水溫偏高的地方,向陽、避風、水深、水色對水溫高低都有一定影響。還有一點,冬季發窩較慢,有的釣友沒耐心守較長時間,導致丟棄的魚窩會被撿漏,偶爾試試剛被人丟棄的魚窩可能反而能有收穫。或者是長時間不發窩的窩點,注意隔上一兩個小時再去試一試。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