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航空工業市場化的「開拓者」朱育理

2021-01-09 中國航空新聞網

1月8日,是原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朱育理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一年前的今日,朱育理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3年6月26日~1999年7月1日),因為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載入史冊的工作,而被稱為「一個時代」。是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開創了中國航空工業由政府職能部門向企業轉型的新時代,這個名字已經深深鐫刻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豐碑上。

朱育理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期間,是我國國有企業處於最困難的一個時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部由政府職能部門轉為特大型企業的轉型期。

在總公司成立大會上,朱育理手裡捧著兩個證書,一個是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親筆籤署的委任狀:任命朱育理同志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總經理;一個是由時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劉敏學頒發的工商企業營業執照。朱育理說:「這個營業執照與個體戶擺攤的營業執照大小一樣,但我覺得,右手拿的營業執照比正部級總經理的任命書分量要重得多,因為我們今天就集體下海了,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要進入市場了。」

從上任伊始,朱育理就和黨組同志一起研究怎麼搞好航空工業,並很快形成了一套思路。從總公司成立到後來拆分為中國一航和中航二集團,朱育理走完了中航總的一個完整的歷程,在不斷的摸索中,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市場化打通了一條開山之路。

他提議並組織制定了「科技興業」的戰略思想,「突出主體、加強兩翼、發展經濟、振興航空」的指導方針和三大兩高(大集團、大產品、大商貿,高科技、高效益)的發展戰略;組織制定了「航空工業騰飛計劃」,以為期10年的滾動計劃統領全行業航空產品、非航空產品、三產的發展;提出「控股公司試點方案」報請國務院批准;擬以資產為紐帶,對全行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體制結構、資產結構、人才結構和治理結構等進行改革與調整;實施了「航空凝聚力工程」,以統領全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實際、思路清晰的航空工業發展思路。

正確而清晰的思路,帶來了不俗的成績。

航空產品研製生產取得重大進展。航空武器裝備研製實現了更新換代。批生產完成了軍用飛機、發動機和戰術飛彈的生產任務。民用飛機方面,運7、運8、農5、運12等取得很大進展。在國際合作方面,組織領導了某型飛機生產的對外談判、籤約,組織領導了AE-100支線客機的立項(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施)。這些項目的引進和生產,對提高航空工業的設計、製造能力,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朱育理擔任新型戰機行政總指揮,花費極大的精力,該型戰機於1998年底實現了首飛,此後成為我國空軍的主戰飛機,壯大了空軍的戰鬥能力。

民品和市場營銷取得明顯突破。大力推進了「軍轉民」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微型汽車、微型汽車發動機、摩託車、空調壓縮機、紡織機械等一大批支柱民品產業。

科技、質量工作進一步加強。「八五」期間取得45項重大科研成果,標誌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第三代戰鬥機的主要關鍵技術,大部分已應用於型號研製和改進改型;「九五」預研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提出了「重視質量、一票否決、文明生產、企業文化」等思路,在全行業樹立了「質量立業」思想,100多個單位獲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連續5年在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處於領先水平。

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朱育理擔任總經理的時候,就提出進行控股公司試點,他說,試點的主要目的是要以資產為紐帶,以產品為龍頭,對航空工業進行大力度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該試點方案1998年獲國務院批准。雖然由於航空工業的體制又面臨一次新的變革的原因,而未付諸實施,但在此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還是有4家公司上市。1993年6月,飛亞達在深交所掛牌上市;1994年9月,深南光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3月,生產銷售液晶顯示器(LCD)及其模塊等電子產品的深天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9月,航空工業第一支H股深圳中航實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些探索,都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市場化改革開了先河,成為後繼者的一筆財富。朱育理還在總公司設立了總會計師制度,加強了財務管理,對後來航空企事業單位改革起到了先導和啟迪作用。

朱育理推動企事業單位基本完成軍民分線和一分為三的結構調整,啟動了以建設機載五大中心為目標的機載企業調整。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有24個單位完成集團公司模式和國有獨資公司模式的改造。接手中航總總經理一職時,我國國有企業正處於最困難的時候,朱育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員增效、下崗分流、鼓勵兼併、規範破產,實施再就業工程」的要求,組織推動了航空工業系統實施大力度的改革,妥善處理了一批困難企業,特別是三線困難企業職工安置問題,推進了工作的開展。

朱育理還在行業內率先組織實施了「航空凝聚力工程」,使精神文明建設系統地、全面地加強,並取得顯著成效。針對大多數單位班子年齡老化的問題,把選拔年輕幹部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領導幹部,基本實現了「五四三」梯次結構。

總公司期間,航空工業在市場經濟的挑戰中保持了較快發展,全行業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幾年內,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549億元,年均遞增20%;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29億元,平均遞增17%。共實現利稅60多億元。另外還成功地參與舉辦了1996、1998年的珠海航展,舉辦了兩次世界華人航空研討會,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時,在香港又成功舉辦了中國航空工業成就展,這一次次的活動,擴大了中國航空工業在全球的影響。

從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中國航空工業開始經歷市場的洗禮,也在市場的風浪中逐步做強做大。

如今,「十三五」收官,航空工業經營、管理、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航空裝備實現了從三代到四代、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從陸基向海基、從中小型到大型、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的全方位跨越。航空工業的發展沒有辜負朱育理同志的傾心奉獻。

航空工業開啟了「十四五」建設航空強國的新徵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已經開始實施,航空工業肩負著從管資產向管資本的改革挑戰。朱育理同志敢於先行先試、敢於改革拓展的精神,將永遠是航空工業繼續前行的力量和旗幟。

1月8日,是原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朱育理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一年前的今日,朱育理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3年6月26日~1999年7月1日),因為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載入史冊的工作,而被稱為「一個時代」。是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開創了中國航空工業由政府職能部門向企業轉型的新時代,這個名字已經深深鐫刻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豐碑上。

朱育理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期間,是我國國有企業處於最困難的一個時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部由政府職能部門轉為特大型企業的轉型期。

在總公司成立大會上,朱育理手裡捧著兩個證書,一個是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親筆籤署的委任狀:任命朱育理同志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總經理;一個是由時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劉敏學頒發的工商企業營業執照。朱育理說:「這個營業執照與個體戶擺攤的營業執照大小一樣,但我覺得,右手拿的營業執照比正部級總經理的任命書分量要重得多,因為我們今天就集體下海了,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要進入市場了。」

從上任伊始,朱育理就和黨組同志一起研究怎麼搞好航空工業,並很快形成了一套思路。從總公司成立到後來拆分為中國一航和中航二集團,朱育理走完了中航總的一個完整的歷程,在不斷的摸索中,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市場化打通了一條開山之路。

他提議並組織制定了「科技興業」的戰略思想,「突出主體、加強兩翼、發展經濟、振興航空」的指導方針和三大兩高(大集團、大產品、大商貿,高科技、高效益)的發展戰略;組織制定了「航空工業騰飛計劃」,以為期10年的滾動計劃統領全行業航空產品、非航空產品、三產的發展;提出「控股公司試點方案」報請國務院批准;擬以資產為紐帶,對全行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體制結構、資產結構、人才結構和治理結構等進行改革與調整;實施了「航空凝聚力工程」,以統領全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實際、思路清晰的航空工業發展思路。

正確而清晰的思路,帶來了不俗的成績。

航空產品研製生產取得重大進展。航空武器裝備研製實現了更新換代。批生產完成了軍用飛機、發動機和戰術飛彈的生產任務。民用飛機方面,運7、運8、農5、運12等取得很大進展。在國際合作方面,組織領導了某型飛機生產的對外談判、籤約,組織領導了AE-100支線客機的立項(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施)。這些項目的引進和生產,對提高航空工業的設計、製造能力,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朱育理擔任新型戰機行政總指揮,花費極大的精力,該型戰機於1998年底實現了首飛,此後成為我國空軍的主戰飛機,壯大了空軍的戰鬥能力。

民品和市場營銷取得明顯突破。大力推進了「軍轉民」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微型汽車、微型汽車發動機、摩託車、空調壓縮機、紡織機械等一大批支柱民品產業。

科技、質量工作進一步加強。「八五」期間取得45項重大科研成果,標誌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第三代戰鬥機的主要關鍵技術,大部分已應用於型號研製和改進改型;「九五」預研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提出了「重視質量、一票否決、文明生產、企業文化」等思路,在全行業樹立了「質量立業」思想,100多個單位獲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連續5年在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處於領先水平。

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朱育理擔任總經理的時候,就提出進行控股公司試點,他說,試點的主要目的是要以資產為紐帶,以產品為龍頭,對航空工業進行大力度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該試點方案1998年獲國務院批准。雖然由於航空工業的體制又面臨一次新的變革的原因,而未付諸實施,但在此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還是有4家公司上市。1993年6月,飛亞達在深交所掛牌上市;1994年9月,深南光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3月,生產銷售液晶顯示器(LCD)及其模塊等電子產品的深天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9月,航空工業第一支H股深圳中航實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些探索,都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市場化改革開了先河,成為後繼者的一筆財富。朱育理還在總公司設立了總會計師制度,加強了財務管理,對後來航空企事業單位改革起到了先導和啟迪作用。

朱育理推動企事業單位基本完成軍民分線和一分為三的結構調整,啟動了以建設機載五大中心為目標的機載企業調整。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有24個單位完成集團公司模式和國有獨資公司模式的改造。接手中航總總經理一職時,我國國有企業正處於最困難的時候,朱育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員增效、下崗分流、鼓勵兼併、規範破產,實施再就業工程」的要求,組織推動了航空工業系統實施大力度的改革,妥善處理了一批困難企業,特別是三線困難企業職工安置問題,推進了工作的開展。

朱育理還在行業內率先組織實施了「航空凝聚力工程」,使精神文明建設系統地、全面地加強,並取得顯著成效。針對大多數單位班子年齡老化的問題,把選拔年輕幹部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領導幹部,基本實現了「五四三」梯次結構。

總公司期間,航空工業在市場經濟的挑戰中保持了較快發展,全行業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幾年內,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549億元,年均遞增20%;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29億元,平均遞增17%。共實現利稅60多億元。另外還成功地參與舉辦了1996、1998年的珠海航展,舉辦了兩次世界華人航空研討會,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時,在香港又成功舉辦了中國航空工業成就展,這一次次的活動,擴大了中國航空工業在全球的影響。

從朱育理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中國航空工業開始經歷市場的洗禮,也在市場的風浪中逐步做強做大。

如今,「十三五」收官,航空工業經營、管理、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航空裝備實現了從三代到四代、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從陸基向海基、從中小型到大型、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的全方位跨越。航空工業的發展沒有辜負朱育理同志的傾心奉獻。

航空工業開啟了「十四五」建設航空強國的新徵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已經開始實施,航空工業肩負著從管資產向管資本的改革挑戰。朱育理同志敢於先行先試、敢於改革拓展的精神,將永遠是航空工業繼續前行的力量和旗幟。

相關焦點

  • 航空電子設備行業發展特點與市場化程度
    航空電子設備行業發展特點與市場化程度(附報告目錄) 1、航空電子設備概述 航空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飛控系統、雷達系統、光電探測系統、座艙顯示控制系統、機載計算機與網絡系統、火力控制與指揮任務系統、懸掛物管理系統、綜合數據管理系統、通信系統、電子戰系統等,是飛機環境感知
  • 2017航空工業大事記: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沈飛重組上市項目於2017年10月20日無條件通過中國證監會重組委審核。重組上市後,沈飛將打造混合所有制體制發展模式,通過資本市場運作,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不斷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及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管理經營水平。
  • 航空工業各單位:堅定科技自強自立 篤行航空強國使命
    中國航空報訊:連日來,航空工業各單位通過各類媒體全方位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職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拼搏攻堅、衝刺決勝全年任務,以堅決完成全年科研生產任務的實際行動落實好全會精神。
  • 新書推薦:《中國民用航空工業年鑑》
    中國航空報訊:《高天長河入夢來》文安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20 年本書以自開國大典的歷次空中閱兵為線索(創業—徵途—奮起—崛起—尾聲),通過各個階段的一個個航空故事,講述新中國航空工業的艱難創業歷程和中國航空人的航空報國精神
  • 航空工業通飛航空科普活動:傳承航空文化 實現飛行夢想
    對於初次接觸航空科普的學生,設置了航空通識內容,培養學生對航空的愛好,通過製作並放飛橡皮筋動力飛機航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有航空課外活動傳統的學校,則從飛機設計師和製造工程師角度,為孩子們清晰地展現了設計、製造、試飛等真實的生產過程,向孩子們揭開了飛機製造的神秘面紗。這次活動是航空工業團委近年來開展「中國夢、航空夢」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電視劇《中國製造》由中宣部、中央電視臺與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指導,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榮譽出品,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安徽五星東方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出品,陝西文化產業(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航空工業文化中心、陝西榮耀戰旗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製。
  • 航發科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航空發動機亞太區重要供應商!
    航發科技題材概念解析:通用航空:多家航空發動機世界知名企業的亞太區的重要甚至唯一供應商;公司主要業務是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等,主要分為內貿航空及衍生產品、外貿產品、工業民品三個業務板塊
  • 雄關漫道 紀念中國航空研究院創建60周年
    牽引和組織了「七五」「八五」「九五」航空科技預先研究,吹響了中國航空工業向第三代航空裝備跨越的號角。第三代航空武器裝備核心技術均發端於中國航空研究院。另外還有直屬於主機工廠的研究設計機構4個,其中飛機設計研究所2個、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究所1個、海防飛彈總體設計所1個。此外,航空工業所屬的其他單位、工廠,有的也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設有自己的研究設計機構(所或室)。中國航空工業體系建成了一個獨立完整、成龍配套的航空科學技術研究設計體系,這是新中國30多年國防工業發展建設史和綜合國力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 鷹擊長空:和「學習強國」一起看航空工業的強國武器
    的研製裝備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第5個能夠獨立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它是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走向製造的標誌性機種同時結束了人民空軍完全依賴進口飛機的歷史殲6超聲速噴氣式戰鬥機20世紀60年代生產的殲6噴氣式戰鬥機
  • 何勝強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7日電 (任佳暉)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消息,近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黨組擴大會,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領導職務調整的決定:何勝強同志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 李鴻忠廖國勳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譚瑞松羅榮懷會談
    李鴻忠廖國勳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譚瑞松羅榮懷會談 2020-12-29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航空工業津電與天津靜海區政府舉行中航表面處理技術落戶儀式
    中國航空報訊:5月18日,航空工業津電與天津市靜海區政府舉行中航表面處理技術(天津)有限公司投資落戶籤約儀式。津電董事長王樹剛介紹,表面處理能力屬於航空製造業核心能力之一,隨著國家對於環保要求逐步提高,面對航空工業各成員單位表面處理能力分散、規模小、標準不統一的現狀,集團公司計劃對表面處理能力進行統籌規劃、集中建設,推動清潔化、集約化、產業化、專業化的發展模式。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上市公司分析
    大飛機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上市公司分析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中航工業研發製造飛機和飛機發動機。
  • 航空工業研究院青年說:振翅飛翔 逐夢藍天
    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團員青年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建功偉大時代!研究院青年說中國航空研究院2016—2017年度青年文明號負責人 王海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奮鬥在航空戰線的一個「1」,但是航空工業卻因為每一個「1」的拼搏奮鬥而活力無限。時間不等人,讓我們同青春賽跑,與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並進!中國航空研究院2017-2018年度「五四紅旗團委」氣動院團委
  • ...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收購]哈飛股份: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關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免於提出要約收購豁免申請的專項核查意見 時間:2013年09月26日 20:14:53&nbsp中財網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王嬌莉)作為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我國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目前已殺青,計劃於2021年與觀眾見面。電視劇《中國製造》由中宣部、中央電視臺與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指導,由陝文投集團與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
  • 航空總醫院範洋洋榮獲「航空工業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5月9日,航空工業第四次青年工作暨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會議在京召開。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出席會議並講話,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會議。會議表彰了2018-2019年度航空工業共青團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航空總醫院範洋洋榮獲「航空工業優秀共青團員」稱號,為航空工業10名優秀共青團員之一。
  • 中國航空工業在中、美、蘇蜜月期,受到了多大的影響?
    在蘇聯還沒解體的時候,美蘇冷戰基本上主導了整個世界格局,中國和蘇聯親近時,美國就各種針對中國,後來中蘇關係惡化,中美關係反而又回暖了。在中美蘇之間,前後兩個十年,共二十年蜜月期,對中國航空工業產生了多大影響?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航院舉行
    9月25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校園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舉行。本次招聘會是航空工業面向高職院校的唯一一場專場招聘會,自2014年首次在成都航院舉辦以來,目前已連續七年來校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會。
  • 央企丨何勝強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七一客戶端12月17日訊 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消息,近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黨組擴大會,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領導職務調整的決定:何勝強同志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