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躲在門後偷偷吃糖果,接下來你的第一反應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向

2020-12-12 晨晨de小時光

三歲孩子趁媽媽做飯時,自己躲在臥室裡門後偷吃糖果

周六中午,媽媽正在廚房做飯,這時三歲的亮亮正躲在自己的小臥室門後,偷偷地吃糖果。媽媽沒有做飯之前,就安排亮亮先把玩具和書本整理好,然後再讓他看一下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隨後媽媽才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等到媽媽差不多快做好飯時,她突然想起了亮亮。

這時,媽媽感到有點很奇怪,亮亮在房間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平時的時候,媽媽每次讓他整理房間,他都不停地問媽媽這本書要放在書架的第幾層或這個玩具要放在哪個位置呢?媽媽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她便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走向亮亮的房間。

正當媽媽推門進來時,卻發現亮亮正在門後安安靜靜地吃糖果。亮亮突然面對媽媽的到來,不好意思地對媽媽笑了一下,然後對媽媽說:「媽媽,我在放書本的時候,突然發現這裡有一瓶糖果,這是以前外婆買給我的,你忘了嗎?那時你一直不讓我吃,說對牙齒不好,但是我一直很想品嘗一下味道,所以剛才我趁你不注意,偷偷地吃了幾顆。」

對於孩子偷吃糖果,媽媽的第一反應決定著孩子的成長方向

對於亮亮的回答,媽媽沒有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相反她走到亮亮跟前,對亮亮說:「如果你只是品嘗一下味道而已,媽媽不責備你;但是如果你真的是單純的想吃糖果,媽媽下午送你一瓶鈣片藍莓糖果,這個對眼睛有好處。不過你每天只能吃上兩粒,還有這個糖果媽媽讓你來保管,如果你同意了,我們下午就去購買。」

媽媽說完這些話後,亮亮連連點頭對媽媽:「我可以做到每天就只吃兩顆鈣片糖果。」媽媽對他的回答也很滿意,接著,她們便各自衝著對方笑了起來。

其實亮亮媽媽這樣的做法是很值得稱讚的,她發現孩子偷吃糖果後,她並沒有對孩子進行責備和批評,而是慢慢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從根本上控制自己的行為。相信當孩子能夠從根本上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孩子才會更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會對孩子在吃糖果這件事上特別的上心,畢竟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吃糖果而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再說,如果父母對孩子吃糖果的事情不夠重視,那麼孩子以後出現蛀牙的情況,父母該有多傷心。

但是畢竟糖果對孩子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儘管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吃糖果對他們的牙齒不好,但是孩子還是很難控制自己。當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時,孩子便會出現一些偷吃糖果的情況。如果父母想要從根本上上解決孩子偷吃糖果的現象,那麼就要在幫孩子提高他的自控能力。

當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後,相應的孩子就會對自己有些約束,這樣他就會懂得克制自己一些不好的行為和表現,這樣對他以後的成長有很重要的影響。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1、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父母平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分析是哪一方面自制力不是太好,如孩子偷吃吃零食、孩子愛玩遊戲、孩子做作業不夠認真,還有孩子很容易跟風,不能按時起床等等。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要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是哪一方面出現的問題,然後又有針對性去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2、幫助孩子制定一些計劃和目標

當父母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時,這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相應的計劃,讓孩子學會遵守相應的規則和意識。只要父母堅持這樣做,孩子慢慢地就會從中受到一些影響,這樣孩子的自控能力不知不覺就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3、教會孩子學會自我反省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偷偷做一些父母禁止他們做的事情,這時父母看到後,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承擔錯誤,還有學會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行為,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當孩學會正確地反省自己是,孩子就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行為。

今日話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偷吃糖果,被你發現了,你會如何處理?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分享。

相關焦點

  • 阻止孩子吃糖果,等於阻止孩子變聰明,別做這種「傻媽媽」
    小蘭回到家之後,發現櫃檯上的糖果盒子明顯被動了,她就知道孩子又自己偷偷吃糖果了。遇事就去找孩子問:「你是不是又吃糖了?」孩子支支吾吾的不吭聲。「你不是答應我一天只吃兩顆糖的嗎?」「我沒有自己偷吃,是老師讓我吃的。」「老師?今天是周末,你根本就沒有見過老師,老師怎麼讓你吃糖啊。」
  • 之前在家偷偷吃了這種「糖果」!
    第二天姐姐也被送來醫院姐妹倆偷偷吃了爺爺的「糖果」第二天早上,兒科急診又來了一個120送過來的昏迷患兒。據了解,孩子早上在幼兒園時突然全身無力暈倒,老師測體溫正常,但眼看著孩子全身無力,面色蒼白,老師警覺,於是緊急叫救護車,將孩子送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送往醫院後,家長匆匆趕到,眼尖的兒科主任張玉明脫口而出:你不是小文的爸爸嗎?
  • 孩子犯錯使勁打一頓就好了?父母第一反應,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情商
    當你的孩子犯錯以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打唄,這麼調皮,屢禁不止,除了打還有什麼用?」還是先思考:「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聽話?」父母的第一反應,不僅僅會影響這件事情的進展,更是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情商!通過網絡,我們看過太多「熊孩子」的新聞,往電梯上撒尿、公交車上踢人、潑火鍋湯燙人臉等等...
  • 少吃糖果?警惕!看不見的糖正在傷害孩子的身體!
    以前來的時候女兒最喜歡的就是在生鮮區看看魚,摸摸水果蔬菜,這次她卻直接拉著丹丹的手來到了糖果區,熟門熟路地抱起一包巧克力糖:「媽媽,我要吃糖」。丹丹顯然是有些吃驚。要知道,她一直以來都不讓寶寶吃甜食的,更何況是巧克力糖。丹丹:「寶貝,這個太甜了,我們不吃」寶寶:「不要,我就喜歡吃糖,奶奶給我吃過,可好吃了。」
  • 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長大後不要了,那麼你會給孩子買糖嗎?
    文丨木棉媽媽吃零食對身體不好,尤其是不要給孩子吃糖果,會讓孩子腦子變笨。那些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長大後不要了!讓孩子吃零食擔心傷身體,不給孩子吃零食,又擔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這屆老媽真是太為難了,那麼究竟要不要給孩子買零食呢?
  • 高考新政策,耐思糖果少兒英語獨特教學方案,讓孩子愛上英語
    英語在考試中角色的轉變意味著學生能力的轉變,從會寫、能聽、做題的能力,開始向會說、能靈活互動、會使用英語這門工具的角色轉變。  耐思糖果少兒英語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教育環境下,研發獨特教學體系,最適合於中國孩子學習英語、啟蒙的學習方案。  耐思糖果少兒英語是耐思國際英語旗下專注於3-12歲幼少兒英語教育的少兒品牌。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學習的心理規律及特點,以提升孩子英語學習興趣為立足點,專為中國孩子量身定製的英語課程。
  • 孩子腸胃不好吸收營養,吃片益生菌壓片糖果看看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少不了規律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營養補給的,但是如果孩子腸胃不太好,營養吸收不太好的話,應該怎麼辦呢?那麼建議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幫助孩子調養腸胃,促進腸道吸收營養。一、調整飲食當孩子身體營養吸收不好,跟身體代謝、腸胃功能的好壞有一定的關係。可以多吃點容易吸收的營養食物,比如多吃點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點油膩、熱量高的食物,有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同時每天喝1.5-2L的水,也有助於身體新陳代謝,幫助排出廢物。
  • 為何高智商的孩子反應快,低智商的孩子反應慢,其中原因你沒想到
    父母們都有望子成龍的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們都能如意的,孩子在成長中,總是會給父母們一些錯誤的信號,讓父母們以為,孩子的這個行為是孩子智商高的行為。就比如說,孩子的反應速度,有的孩子反應比較快,但是有的孩子,他的反應就會慢半拍,父母們就會以為,反應快的孩子,他們的智商就高,反應慢的孩子,他們的智商就不如反應快的孩子智商高,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背著父母偷偷拿錢?先別急著罵,了解原因再做決定也不遲
    文|文竹媽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等待著做父母的去解決。小到孩子的吃喝拉撒,大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很多事情都需要父母操心。感覺孩子都是一個問題的結合體,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則是為孩子解決問題的人。
  • 孩子翻來覆去同一集動畫片看不厭,是反應慢嗎?真相是寶寶在學習
    我這個閨蜜一直就是火爆脾氣,當媽也沒能改多少,我數落她不能總對孩子沒有耐心時,小何卻委屈極了:「你都說我罵他。你是不知道他有多氣人。」原來,小何正在做飯,就給四歲的兒子播放動畫片哄他安靜坐一會兒,小兒子早就學會了怎麼擺弄遙控器,一會兒就把動畫片給播出來了。小何一邊做菜一邊留意寶寶的動靜,耳朵裡卻聽到這集動畫片兒子早看過了。
  • 孩子有精神病,爸媽去寺廟求大師指點,照做後孩子奇蹟般好了!
    當父母決定改善夫妻關係時,這個孩子奇蹟般的決定去上學了。而且孩子獲得了一個信念:我是可以有大作為的!大師將這個家庭的災難從孩子的問題拓展至夫妻關係,把孩子的問題改釋成了感恩和付出,並進行了資源取向的積極賦義。我覺得,大師一定學習了家庭治療。
  • 孩子犯錯時,家長這種反應是無能的表現,教出的孩子也很差勁
    晚上帶孩子去飯館吃飯,鄰桌一位寶媽帶著孩子,期間孩子吃麵時不小心把湯汁濺到了衣服上,這位寶媽立刻拿筷子敲了一下孩子的手,並大聲吼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孩子受到驚嚇後立馬哭了起來,一碗麵最後吃了不到三分之一。
  • 「說好一起長大,你卻偷偷長了個」:孩子長高的秘訣!
    說起孩子的身高,那可是每位家長都關心的大事。特別是放假開學後,家長領著孩子,見面分外眼紅:「你家娃都長這麼高了,我家平時吃也沒少他,怎麼就不見長了。」之前網上流傳一段視頻讓網友們捧腹不已。因為特殊原因,兩個小傢伙已經很久都沒有見面了。
  • 讓孩子慢慢成長
    養孩子不是養花,但也勝似養花,因為你要精心地照顧孩子,糾正他的錯誤,然後等待孩子成長。等到有一天你發現孩子長大的時候,就像自己也長大了一樣,你在孩子身上找到了成就感,還有親近感。教養孩子需要教育,也需要養育。
  • 孩子尿床後,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你的做法正確嗎?
    有一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在尿床後受到懲罰,那麼他在以後會出現更加頻繁地尿床,甚至在以後的生活可能會得抑鬱症。」01安慰孩子,建立自信家長首先就應該告訴孩子,沒關係,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 中國糖果有「六寶」,全吃過不僅讓人羨慕,家裡孩子估摸打醬油了
    中國糖果有「六寶」,全吃過的不僅讓人羨慕,家裡孩子估摸打醬油了八零後們一定還記得小時候吃糖果的那種驚喜和激動,伴隨著糖果包裝打開一瞬間那種獨特的果香味道迎面撲來,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對童年的記憶有很多都和糖果有關。
  • 當孩子偷偷回家,家人的反應卻勾起大家的共鳴
    視頻中是在外的遊子,他們作為孩子,快過年了,當他們偷偷回家,家人看到他們的那系列反應,驚訝、責怪、哭泣、奔跑擁抱、開心像孩子般讓人感動,似乎是自己回家的動人場景。也想必這些人肯定是多年沒回家,或因工作沒成就、或因沒賺到錢、或因為省錢、或因工作太忙、或因太多太多的理由,不能回家。
  • 再婚家庭,想伴侶對自己的孩子視如己出,根本不現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份愛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即使再婚伴侶替你給得再多,但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也是白費。 無疑是將孩子越推越遠,哪怕長大後理解你了的難處,但童年的缺憾也成了永遠性的。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雙商」往往會更高
    每次說到育兒,相信家長們就會想到李玫瑾教授,她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育兒專家,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研究得很透徹。很多家長為了做到科學育兒,不僅會在網上學習李玫瑾傳授的育兒方法,還會到現實去聽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而關於孩子睡眠影響智商的話題中,李玫瑾坦言: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雙商」往往會更高!
  • 孩子偷錢怎麼辦?這兩位爸爸的反應,差別真是太大了
    那位媽媽衝著孩子大吼:「小小年紀就偷東西了!你還有臉哭?」 原來,剛剛小男孩在貨架上偷偷拿了塊巧克力,趁大人不注意,就塞嘴裡了。結果媽媽一轉頭,就看到了他嘴巴的顏色,氣得當場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