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鄂爾多斯段出現流凌

2020-12-14 閃電新聞

受強冷空氣影響,11月21-23日,黃河鄂爾多斯段氣溫大幅下降,11月22日杭錦旗最低氣溫達到零下16℃。受此影響,11月23日8時30分,黃河三湖河口段出現流凌,流凌密度10%。標誌著黃河鄂爾多斯段進入2020—2021年度凌期。首凌日期較常年(1970-2015年均值為11月20日)偏晚3天。

為切實做好本年度黃河防凌工作,市水利局「早行動、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及時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2021年度封河期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積極開展各項防凌準備工作。一是要求沿黃各旗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提前部署、任務明確、責任到人;二是多方儲備搶險物資、號定搶險器械、預備搶險隊伍;三是全面排查隱患、封堵全市穿堤涵洞(閘)、拆除浮橋等行凌障礙物,逐一落實責任人;四是加強水毀修復工程進度,確保凌期工程安全;五是完善防凌搶險技術專家庫,為防凌搶險提供技術支撐;六是啟動防凌工作機制,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氣溫、凌情、工情變化,確保信息及時、高效傳遞;七是進一步修訂和完善防凌預案和蓄滯洪區啟用預案,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合力,確保凌汛期安全。

來源:鄂爾多斯之聲

責編:趙鵬飛

相關焦點

  • 黃河寧夏段首次出現流凌
    本站訊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連日低溫 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出現流凌-中新網
    連日低溫 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出現流凌3) "← →"翻頁 近日,受連日低溫天氣影響,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的河面上出現流凌現象
  • 黃河內蒙古河段出現流凌
    本報呼和浩特11月23日電  (記者張棖)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23日8時30分,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首次出現流凌
  • 「瞰韓城」黃河韓城段出現流凌 最高密度為20%
    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12月15日,記者在黃河韓城相裡堡段看到,黃河河面上的流凌一團團,一簇簇晶瑩剔透。往日一瀉千裡的河流,在流凌的帶動下,浩浩蕩蕩,氣勢磅礴,頗為壯觀,這些大小不一的流凌相擁相撞,時而發出「咔咔」的響聲,時而又旋轉著向下遊漂去。
  • 黃河河津段迎來今冬首次流凌
    黃河河津段迎來今冬首次流凌 2020-12-1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黃河上中遊出現流凌 封河持續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4日訊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劉叢)目前黃河處於封凍發展階段,上中遊均出現流凌。截至12月13日8時,黃河累計封河長度共計416.5千米,較12日增加46.5千米。其中,內蒙古河段封河384千米,封凍上首位於巴彥淖爾市套海鎮錦旗六社。
  • 黃河多河段出現流凌 氣象部門加強防凌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馮明理 尚正強報導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2月12日,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的黃河小北幹流段出現了今冬首次流凌,當地氣象和河務部門密切聯繫,深化合作,及時互通信息,完善應急聯動機制,形成服務保障合力,護佑沿河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 簇簇冰花盛開:黃河陝西段多處現流凌 大荔段提前近十天
    近日,受較強寒潮天氣影響,黃河中遊氣溫大幅下降。黃河陝西大荔段、潼關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此段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黃河流經陝西河道最為開闊的大荔段,黃河河面上漂浮著大片大片形狀各異的白色冰凌、從空中俯瞰就如一簇簇盛開的冰花隨著河水向東流去。
  • 黃河韓城段現壯美流凌
    黃河韓城段現壯美流凌 12月15日,陝西渭南。受持續降溫影響,黃河韓城段朵朵冰花「開」於河中,冰花盛放,千姿百態。往日一瀉千裡的河流,在流凌的帶動下,浩浩蕩蕩,氣勢磅礴,頗為壯觀。
  • 黃河上中遊均出現流凌 累計冰封416.5千米
    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黃河上中遊均出現流凌 累計冰封416.5千米 2020年12月15日 15:53來源:中國新聞網
  • 陝西延安:黃河出現流凌 實拍乾坤灣壯觀場景
    2020年12月15、16日,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與山西省永和縣交界的晉陝大峽谷內的黃河乾坤灣,黃河河面出現流凌。黃河乾坤灣位於陝西省延川縣與山西省永和縣交界的晉陝大峽谷內,黃河流經至此陡然急轉,形成了一個320度的大轉彎,形似一幅天造地設的天然太極圖,故稱乾坤灣。近年來,當地政府充分整合、利用乾坤灣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民風民俗,吸引人們前往觀光度假。
  • 黃河山東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2日訊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張璽) 來自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消息稱,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12月18日,黃河山東河段最低氣溫-6.9℃至-2.3℃。受降溫影響,12月19日8時,黃河墾利河段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裡險工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長度約17千米,密度5%至8%。本年度首次流凌日期與常年(1970~2019年均值為12月19日)持平。
  • 黃河壺口段出現流凌封河現象
    黃河河面順流而下的流凌在壺口瀑布處開始堆積,並形成封河。此時,原本奔騰咆哮的壯美瀑布已被黃河水和冰層所代替。瀑布下遊的「十裡龍槽」,更是冰封成一條「白色長龍」靜臥在晉陝黃河峽谷之間。據了解,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封河現象,是由於氣溫降低,黃河河面形成流凌,再加上在黃河壺口瀑布處,河面由原來的300米寬縮窄至50米左右,使得飛流而下的流凌不能及時散去而被堆積、凍結,繼而形成封河。目前,黃河壺口段封河長度已達4.5公裡,冰層最厚處多達8米左右。
  • 黃河進入凌汛期銀川段暫無流凌
    2018年黃河銀川段的流凌。記者蘇勇攝 身邊科普 黃河已經進入2020~2021年度凌汛期。11月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密度10%左右。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有關單位已經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全面進入防凌戒備狀態,那麼黃河銀川段的情況如何呢? 銀川段尚未出現流凌 「目前,黃河銀川段尚未出現流凌,根據往年經驗,一般會在12月底出現。」銀川市水務局運行管理科工作人員說,這個經驗也不是絕對的,因為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黃河銀川段也有可能不會出現流凌。2018年黃河銀川段曾出現過流凌,但是去年就沒有。
  • 黃河梁山河段迎來今冬首次流凌,最大冰塊面積70平方米
    7日,黃河梁山段內迎來本年度首次流凌,大小不一的流凌漂浮在河面上,場面十分壯觀。為確保行洪暢通,梁山縣黃河河道內3處浮橋正陸續拆除,預計今日拆除完畢。截至1月7日,梁山縣高堂—王老君段流凌長度約5.5公裡,流凌密度30—50%,最大密度50%。最大冰塊面積約30平方米,冰厚2釐米。
  • 視窗 黃河山東段持續流凌 部分河段封河
    1月8日拍攝的黃河濟南段的流凌狀況(無人機照片)。記者1月8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目前黃河山東段全線持續流凌,其中部分河段已經封河。山東黃河河務局及時啟動防凌工作機制,確保行凌暢通。這是1月8日在黃河濟南段拍攝的流凌(無人機照片)。
  • 寒潮致黃河山西保德段流凌增多
    在黃河山西保德段,昨天早上,河面上的流凌開始增多。6日早上,山西保德縣最低氣溫已降到-25℃左右,記者在黃河邊看到,岸邊上已經出現了結冰現象,河面上的流凌密度也明顯增多。保德縣水利局副局長 白嗣清:往年天氣較暖和,基本上在岸邊沒有這個結冰現象,今年天氣特別寒冷,特殊天氣,有少量的結冰冰塊。
  • 黃河齊河段凌汛期的堅守者: 緊盯防凌一線 確保河流安全「過冬」
    近日,德州市齊河縣遭受極寒天氣,氣溫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跳水」,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22.7℃這一有史以來的最低溫,此時,黃河河面上出現了流凌現象,1月7日流凌密度在20%—65%,最大流凌密度達到85%,最大冰塊面積200
  • 寒潮來襲黃河永濟段大面積流凌,場面十分壯觀,小朋友用腳試冰
    近期,山西晉南地區寒潮一撥接一撥的光臨,導致氣溫持續下降,最低溫度已經到了零下16度,黃河裡的水面上出現了冒煙、河水結冰的寒冷景象,黃河經過吉縣壺口和河津龍門後,流經永濟,狹窄的河面一下子變寬,河水流速變緩,河水大面積結冰,只有水流大的主河道沒有封河。
  • 黃河銀川段今年首次出現封河 冰封之景中,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2020年12月30日,黃河寧夏銀川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記者蘇勇攝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銀川段從1月10日開始逐漸封河。隆冬數九,寒風刺骨。此時站在黃河邊上,看著已經封凍的河水,除了凜冽的寒意之外,也會對冬日黃河特有的壯美景象有一番真切的體會。陽光下的冰封之景,除了提醒人們黃河已進入防凌關鍵期外,還會讓人想起一些歷史塵煙中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