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美麗也是技術活 美麗也是技術活 收錄於話題#健康6個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打耳洞是珠寶商的「陰謀」。實際上,身體各種部位的穿洞,在幾乎所有社會中都是一種普遍的做法,是最古老的身體修飾方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很久遠之前。
比如,一個在阿爾卑斯山發現並保存下來的木乃伊(「冰人奧茲」),距今5300年,身體除了61處紋身,還有一對耳洞。
現代人打洞比例也很高。不過大家也都知道,耳洞會發炎。法國一項迄今最大規模的研究(調查了5000人)顯示,33.6%打洞的人都會出現各種皮膚問題,而其中感染佔44%,同時還有較大機率得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痤瘡等。
大耳洞逐漸成為流行趨勢丨圖蟲創意
今天我們就說說身體打洞該注意什麼。
打耳洞的方法
打耳洞,一般是打在耳垂上,打在耳軟骨上的相對風險較高。常見的方法包括:
「耳釘槍」穿孔法:首飾攤子上常見,但如果消毒不嚴,易發生感染,且選擇的耳釘必須能與耳釘槍配套。
不少人都挨過這一槍丨圖蟲創意
電/雷射穿孔法:用高頻電離子/雷射光束穿透耳垂。局部會有不同程度的燒灼感,由專業醫生操作,相對安全。
外科穿孔法:此法在無菌操作下進行,採用穿刺針,也有一次性無菌穿耳器,疼痛感可能較輕。很多人也網購回來自己操作。
打耳洞的風險
一般來說,打耳洞的人都不會去找醫生,珠寶店、紋身店、甚至自己網購器械,都可以操作,幾乎全世界都沒有相應的監管措施和機構。
非醫療的機構的風險主要還是消毒不嚴,會發生感染性疾病。而且在無證人員手中,技術也不見得有保障,大部分就是網上自學成才,也不了解人體解剖結構和醫療常識。所以全世界範圍內,打耳洞的感染率都是居高不下。
耳洞發炎丨圖蟲創意
人體打洞最常見感染包括皮膚和軟組織的感染,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屬,當涉及軟骨性耳部和鼻腔結構時,假單胞菌感染的發生率更高。
耳緣的軟骨很難癒合,因為促進癒合所需的血液供應不足。睡覺時頭髮靠近耳朵,也容易促進感染。
耳骨打洞更難以癒合丨圖蟲創意
生殖器打洞的人更容易感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體。不過唯一欣慰的是,儘管口腔中存在大量細菌,但涉及嘴唇和舌頭打洞的感染率較低,也可能跟唾液的抗菌酶有關係。
英國的調查發現,容易出現併發症的穿刺部位:肚臍(40%),耳朵(35%),鼻子(12%),乳頭(5%),最常見的是,生殖器感染佔就醫總數的78%。
大多數皮膚和軟組織併發症將類似於局部蜂窩織炎感染或膿腫,如紅斑、腫脹、發熱、壓痛、波動,可能還有化膿性引流。嚴重的會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心動過速、精神萎靡等。記得出現狀況要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
B肝、C肝、愛滋病毒或者其他性傳播疾病,都可能暴露在受汙染的針頭或器械中,破傷風、麻風病和肺結核的傳播也有報導。
生殖器帶環還可能刺破保險套,增加性傳播感染的風險。鼻子部位神經束較多,還可能造成面神經損傷。
戴鼻環的女性丨圖蟲創意
疤痕和瘢痕疙瘩也會在疤痕體質的人身上產生。這點尤其令人煩惱,耳垂的瘢痕疙瘩也較難恢復如初。
耳洞發炎怎麼辦
局部輕微感染的保守治療包括熱敷、非處方藥或處方外用抗生素,如桿菌肽或莫匹羅星。
口服抗生素,如頭孢氨苄或克林黴素,可覆蓋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如果存在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擔憂,則口服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可提供足夠的覆蓋範圍。感染性耳廓穿孔累及軟骨結構,很可能是由假單胞菌引起的,可用氟喹諾酮類環丙沙星治療。
金黃色葡萄球菌群丨圖蟲創意
取出穿刺首飾是必要的,通過穿刺放置一個鬆散的環形縫線,可以在整個感染治療期間保持穿刺通暢。
瘢痕疙瘩怎麼辦
耳垂的瘢痕疙瘩比較常見,可能是因為耳垂部位本身就富含膠原蛋白,受刺激後更容易增生,形成瘢痕疙瘩。局部感染也是瘢痕疙瘩的刺激因素,如果發現感染,需要及時治好。
耳洞瘢痕疙瘩治療可採用外用藥物、激素封閉、手術切除和放療:
外用藥物最常用的是糖皮質激素製劑,一般選用強效激素,如滷米松,氟氫松等;其他外用藥物有1%他克莫司軟膏、矽凝膠貼膜、5%咪喹莫特軟膏、維A酸、康瑞保乳膏等。
激素封閉臨床上常用為激素類製劑,常用的有得寶松注射液、複方曲安奈德注射液等。
手術治療適合較大的瘢痕疙瘩,手術後還需要觀察增生情況,有時手術刺激也等同於傷口,反而會誘發瘢痕疙瘩。無論是手術刀還是雷射切割,其復發率超過45%,因而需要其他方法的有效配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激素局部注射、放射治療、矽膠膜局部使用和加壓療法。
耳垂瘢痕疙瘩的示意圖丨A manual of personal hygiene : proper living upon a physiological basis, Flickr
放射性療法也有使用的,放射線能抑制成纖維細胞活性,需要很專業的醫院處理。
怎麼減少風險
穿耳洞對組織有損傷,為保障起見,無論是否瘢痕體質,都應特別注意不要讓傷口感染。
一般在穿耳過後,穿洞部位都會有短暫的紅腫,若紅腫持續存在,且出現疼痛加重、流膿等,那就是提示感染了。需要及時治療,並把耳環換成消毒過的醫用縫線可以阻止耳洞閉合,並起到引流分泌物的目的。
打了耳洞後,應每天消毒局部皮膚,如酒精、安爾碘、苯扎氯銨等。苯扎氯銨對人體細胞殺傷小,癒合速度比酒精和碘酒會快一些。
不要用什麼氯黴素眼藥水、紅黴素眼膏、金黴素眼膏之類的亂塗。這些抗生素治療眼部感染合適,皮膚感染耐藥率很高,塗了沒用還粘膩膩的,反而沾染塵土。
打完耳洞後,耳環選擇金、鉑等惰性金屬和醫用鋼、塑料圈,可以減少接觸性皮炎和過敏的發生,方便傷口早日癒合。
來源:圖蟲創意
洗臉、洗頭時應避免接觸汙水,睡覺時要避免擠壓耳朵。清潔皮膚後可適當輕微旋轉耳針,避免耳針與皮膚粘連。耳針和針託不要扣得太緊,否則容易引起組織細胞腫脹,影響癒合。
還有做核磁共振、熱瑪吉等操作時記得取下來穿的金屬環。
最後,隱私部位的穿孔也請不要害羞,出了小毛病,有勇氣穿,就不要沒勇氣看醫生。往往隱私部位的穿孔導致的併發症更複雜,比如影響哺乳、尿道破裂、生殖器疤痕、增加性病傳播機率等等。
醫生見識多了,這點小愛好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怪。
活兒姐
看完耳垂隱隱作痛……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標題:《耳洞發炎別用紅黴素!醫生推薦這些方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