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這還只是個2006年登陸PS2平臺原作的高清重製版呢?」
作為「物不一定美但價絕對廉」的代名詞,各種「XX模擬器」為名的遊戲成為了許多遊戲製作者進入業界的敲門磚,也是玩家們在大作過渡之間的倦怠期裡,也會願意拿起來玩玩的粘合劑。
而這兩天,steam上有一個新遊戲火了—《Destroy All Humans!(毀滅全人類)》,如果光看遊戲預告裡的演示,玩家操作著一個形象相當古早的灰皮大眼無瞳孔的外星人,在城市裡用各種道具進行無窮無盡的破壞,很容易讓人將《毀滅全人類》的初印象和「外星人模擬器」聯繫在一起,但當看到價格是159人民幣的時候,肯定也會有朋友想吐槽了:
「這製作組是想錢想瘋了吧?趕緊打開遊戲評價區找點認同感。」
結果才發現《毀滅全人類》在STEAM上有2300餘條, 好評佔據壓倒性優勢,現在依然是95%的「好評如潮」,這也讓我對《毀滅全人類》提起了興趣,這個遊戲到底何德何能,能讓玩過的人都滿意成這樣?
在進入今天的話題前,我這有一些關於《毀滅全人類》的背景故事需要交代:就和前面說的那樣,這是曾經PS2時代舊作的高清重置版,這個系列也曾經在2006年、2008年初、2008年末推出了1部正統續作和2部外傳作品。
但最後一部外傳作品《Destroy All Humans! Path of the Furon》因為玩法沒有進步,對於開放世界的失敗探索,古早的外星人題材不在受到關注等原因,最終在收穫了媒體34的均分之後,被市場所拋棄。
而2020的《毀滅全人類》,幾乎可以說是原版的「畫面重置版」,建模材質特效都經過了完全的重新製作,光看畫面,確實和一眾缺乏資金的獨立遊戲拉開了距離,但遊戲的其他部分,包括劇情和玩法,幾乎就是從原版裡搬過來的。
遊戲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你是外星文明「法隆帝國」的一個戰鬥員137號,你的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DNA出錯,失去了繁衍能力,只能靠克隆延續種群,但幸運的是,你們發現了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上面的生物帶有古老的法隆星人DNA。
這次你的任務不算困難,就是在這顆科技發展落後,看著有些「蠻荒」的星球上收集有用的DNA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