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書聲」科普講座走進黃梅鄉村學校

2020-12-15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12月3日至4日,在「大別山書聲」 閱讀公益組織的安排下,中國科技大學的竺長安、黃麗華,合肥工業大學的孔慧芳等3位知名教授趕赴黃梅縣,走城鎮進鄉村,為12所小學帶來18場科普講座,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竺長安教授以《用高速相機探索未知的世界》為題,通過圖片和視頻,為小學生介紹了高速相機在醫學上的應用,以及高速相機對色彩的放大、動作放大、聲音提取等內容,並以實驗的形式演示了高速相機直拍氣球破裂的狀況。孩子們一邊積極地記著筆記一邊驚叫連連,一個相機還能有這麼多的作用。

黃麗華教授講解《鳥的基礎知識及黃岡地區常見鳥的辨識》,從最常見的鳥類——小燕子和麻雀入手,把孩子們帶進鳥的世界。

孔慧芳教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無人駕駛相關的先進知識,親和地與孩子們互動交流。「飛機什麼時候能實現自動化?」「自動化駕駛技術是否能穩定持久?」……關於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孔教授表示飛機已經可以無人駕駛,並細緻地講明了原理。

求知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萌芽。晉梅小學四年級的郝文菁說:「科學真是太奇妙了,竺教授讓我知道了,聲音除了能被聽到之外還能被看到。」孔壟鎮一小五年級學生邱玉立激動地說:「第一次聽教授講課,內容既新奇又有趣,我腦子裡出現了許多問號和感嘆號。我要好好讀書,和教授在大學見!」

黃梅縣蒲公英讀書會首任會長、晉梅小學校長吳文峰表示,「大別山書聲」科普講座是農村小學裡最稀缺的教育資源。當這些知名的科學家走到孩子們身邊,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傳播科學知識,「愛科學」的教育就落到了實處。

據悉,「大別山書聲科普講座」是大別山書聲的一個服務項目, 一扇打開孩子們了解外部視野的窗戶。項目邀請黃高校友及他們周邊的科學家,走向大別山區,為項目學校學生開展科普和勵志專題講座。科學家們來自大別山區,以自己的經歷激勵孩子們求知探索,激發孩子們找到更深層次的樂趣。 (尹基殿)


相關焦點

  • 黃岡中學校友心繫故鄉,「大別山書聲」為學子閱讀鑿出一扇窗
    項目名稱從簡單的黃高校友閱讀推廣,演變成「大別山閱讀之窗」,最終形成「大別山書聲」這一公益品牌。12月14日,光明日報對我校校友的「大別山書聲」公益項目進行了報導。12月3至4日,根據「大別山書聲」閱讀公益組織的安排,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竺長安、副教授黃麗華,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孔慧芳,來到鄂皖交界的湖北黃梅縣,為12所小學帶來18場科普講座。這些講座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他們用科技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激發了他們求知探索的興趣,更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 2020年湖北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
    2020年11月27日下午三點,在武漢市光谷湯遜湖學校,由湖北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主辦,腳爬客承辦的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順利舉辦。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館長、世界自然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專家團成員徐世球教授為光谷湯遜湖學校八年級全體400多位同學帶來了主題為「縱橫數十公裡,上下幾十億年——神奇的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講座活動,為同學們分享了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豐富的地質遺蹟、動植物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讓他們感受到了這份地質、生物多樣性、人文歷史共同組成的世界地質公園的和諧之美。
  • 科普活動走進石排學校 進一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科技體驗「零距離」 科普活動走進石排學校 石排供圖「什麼是航天?什麼是航空?它們有什麼區別呢?」「老師我知道!我知道!」為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踐行科技惠民精神,激發石排青少年的創造熱情和興趣,2020年石排鎮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之「科普進校園」活動日前正式啟動。12月2日,該活動走進福隆小學,給同學們上了一堂航天航空啟蒙課,現場同學們上課的熱情相當高漲,答對的同學還可以獲得飛機模型一個。
  • 貴港市科普大篷車走進少數民族地區學校
    學校以「實施壯漢雙語教學,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為辦學特色,努力將當地文化精髓和學校校園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把學校辦成有「地方味」的、有「民族特色」的學校。近年來曾獲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等十項榮譽。
  • 長江商學院公益第一課走進大別山,九國學子探訪新縣鄉村振興之路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唐朝金 文10月12日~13日,長江商學院英文MBA項目2019級新生的公益第一課,走進大別山深處的革命老區新縣,通過對新縣脫貧致富相關案例的深入分析和實地調研,來自9個國家的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公益和中國經濟的理解。
  • 國家扶貧日, 地大逸夫博物館地學科普走進竹山
    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工作人員走進竹山縣茂華中學,開展國家扶貧日地學科普主題活動,以科普助力扶貧,為中學生們奉獻了一場豐富的地學科普盛宴。活動期間,逸夫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茂華學校教學樓前布置「美麗多姿的礦物」科普展板,以及化石、礦物標本展臺,並向該校捐贈礦物標本和科普圖書。
  • 南山區海綿城市科普講座走進小學課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吳炳然)12月15日下午,南山區海綿辦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走進育才第二小學,舉辦海綿城市科普講座,向青少年普及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知識。講座上,南山區海綿辦的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南山區內的海綿改造項目和海綿設施為例,圍繞「海綿城市的建設背景」、「什麼是海綿城市」、「海綿城市的示範項目」以及「人人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等內容,向師生們做了生動的講解。講解結束後,區海綿辦還設置了有獎問答及互動環節,邀請師生們積極參與互動,檢驗學習成果。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踴躍發言,在有趣的互動問答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海綿城市的相關知識。
  •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圖書漂流講座舉行
    廣西新聞網樂業12月29日訊(通訊員 張佳玥)近日,「2020年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圖書漂流講座」在全國範圍內16所學校順利舉辦。張佳玥 供圖在活動中,講師們圍繞「天坑之都、洞穴之城」這個主題,詳細地為大家介紹了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位置、地學知識、地貌景觀、地質遺蹟、生物多樣性、民族文化、歷史遺蹟等相關內容,將大自然帶進學校,再引領著同學們的思緒一起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提高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普及自然知識,順應「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發揮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教育功能
  • 王亞純 | 黃梅文史哲新春走進聶西灣
    辛丑年的正月初六,帶著濃濃的年味,並著新春的喜氣,我們「黃梅文史哲」公眾號採風組一行十五人,沐浴著景和春明,分別乘坐三車,踏上了黃梅五祖大道,前往譽響黃梅的五祖鎮名村--聶西壪。不待心中的詩句吟完,即走進了翰林亭,迎客松下,聶府打造的翰林亭臺,既是讓遠方的客人暫休之地,更體現了翰林之邦文化的風採。你瞧,亭臺兩邊的上下楹聯:步入亭內小憩,欲處走進千古名樓黃鶴樓之感,亭臺四周,詩律,詞韻,餘味無窮,春風習習,欲聞陣陣墨香,現摘抄幾首,供看官欣賞。東來紫氣,迤邐景如霓,銀杏嬌松遙與戲,一片盎然春意。怡情閒庭信步,唯恐驚醒臥虎指看千翠欲滴,把來萬綠入壺。
  • ...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活動」走進鄂爾多斯衡水實驗中學
    7月23日,「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活動」走進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站。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內蒙古自治區心理學會理事錢榮躍,為鄂爾多斯衡水實驗中學的學生們帶來以「新學期新目標——和同學們談用『心』定目標」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講座。
  • 《課堂內外》主編講座走進榮昌大成中學
    5月8日,課堂內外雜誌社主編走進重慶市榮昌區大成中學,為全校學生帶去經典閱讀與創新作文精彩講座,並為學校語文教師進行培訓指導。大成中學校長李學彬,副校長陳建波、夏興忠出席活動。課堂內外雜誌社副編審、重慶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林雪濤為學校4000餘名初中學生講授了《中考作文創新方法》。他提出初中生創新寫作「增能」、「提分」的三種重要方法:真情表達,用真情實感生發出機靈的文字;語言升華,活學活用課內外古代詩文素材;中西融通,站在世界文學的高度思考寫作。
  • 「三扶活動」走進鄉村小學 助力鄉村振興
    開設了「運動促進身高發育」等3場科普活動。紅網時刻12月6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為了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12月4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同學們,想知道世界的奧秘嗎?」
  • 健康講座、現場義診,今天的特殊教育學校愛心滿溢
    今天(12月11日)下午,麗江市殘疾人聯合會、麗江市聾人協會、麗江市民族醫藥協會走進麗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共同舉辦「關愛殘疾兒童、人人享有健康」科普活動,近百名學生和教師參與本次活動。活動中,麗江市民族醫藥協會醫生針對秋冬季呼吸道多發疾病、腸道多發疾病、疫情防控、個人衛生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專題講座,提醒學生對常見疾病要引起足夠重視。
  • 用最誠的初心,做最真的教育——記永順縣靈溪五小校長黃梅
    周教1998年,懷揣著教育夢想,年紀輕輕的小姑娘黃梅成為了永順縣的一名鄉村教師,從此開啟了她的教師生涯。從教22年來,黃梅從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成長為學校教導主任,到今天成長為靈溪鎮五小校長,變換的是環境和崗位,不變的是她教書育人的初心。
  • 法治禁毒宣傳教育講座走進海口山高學校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18日電(紀凱)為進一步強化禁毒宣傳教育工作,6月18日,由共青團海口市委、海口市少工委舉辦的「健康人生、綠色無毒—全民禁毒總動員基層行」法治禁毒宣傳教育講座走進海口山高學校,為300多名在校學生帶來一堂生動的法治禁毒宣傳講座。
  • 杭州市林科院開展竹子文化科普講座
    10月12日,杭州市林科院組織了第三期「甘泉大講堂」——《有趣的竹子》講座,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走進關於「竹子」的世界,科普竹子文化。「竹子到底是草還是樹?」首先映入眼帘的問題便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本次講座由杭州市林科院竹類研究工程師胡俊靖主講,他從竹子的基本介紹、竹子的價值、中國竹文化以及竹子趣識這四個方面進行科普,讓大家對竹子有了新的認識,比如:竹子原來是根據其地下莖生長和繁殖特性分為叢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三種;竹子有食用價值、材用價值、生態價值以及觀賞價值;中國竹文化源遠流長,《山海經》卷三《北山經》中就有提及「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硝」;甚至竹子並不都是空心的
  • 市林科院開展竹子文化科普講座
    10月12日,市林科院組織了第三期「甘泉大講堂」——《有趣的竹子》講座,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走進關於「竹子」的世界,科普竹子文化。 「竹子到底是草還是樹?」首先映入眼帘的問題便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本次講座由市林科院竹類研究工程師胡俊靖主講,他從竹子的基本介紹、竹子的價值、中國竹文化以及竹子趣識這四個方面進行科普,讓大家對竹子有了新的認識,比如:竹子原來是根據其地下莖生長和繁殖特性分為叢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三種;竹子有食用價值、材用價值、生態價值以及觀賞價值;中國竹文化源遠流長,《山海經》卷三《北山經》中就有提及「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硝」;甚至有些竹子並不都是空心的
  • 我區各學校開展科普周系列宣傳活動
    每年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的主題是「推進文明實踐 決勝全面小康」。本周,我區各學校開展「科普周」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環保意識,普及宣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召開科普主題班會。
  • 合肥研究院蒲公英科學傳播志願者走進中專學校
    12月9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團委蒲公英科學傳播志願服務隊走進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合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慧帶來了主題為「智慧機器人及神奇的意念控制」的科普知識講座。開場互動小實驗「語音控制機器人卡爾和機器貓酷喵」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講座介紹了機器人起源、定義、發展,未來機器人、機器人對社會的影響、人與機器人能否相處、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區別、意念在機器人世界中的神奇力量,以及近年來研究小組在腦-機接口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等內容;憑藉腦電波測量儀實時監測學生代表的放鬆與專注程度,並通過開展小實驗「意念控制瑜伽球懸浮和虛擬動物拔河
  • 大別山青少年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基地被評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下發了《關於命名「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9-2023年度)」的通知》,大別山青少年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榜上有名,被命名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12月14日,麻城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黎明和麻城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胡勁松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