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蓄勢騰飛的三個關鍵詞:產品、硬核技術、朋友圈

2021-01-19 水滴汽車car

時間來到金秋九月,延期半年的北京國際車展站在了聚光燈下,成為了整個汽車行業內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作為疫情後舉辦的首個A級車展,它的熱度預示著接下來行業的走勢,也能夠從中窺見出車企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因而車展上各家車企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爭奇鬥豔,著實呈現出了一副熱鬧非凡的景象。

在這場汽車圈的空前盛會上,北汽集團也誠意十足地帶來了強大的展出陣容,對2020年上半年品牌煥新和產品技術提升進行了一次集中展示。

強大的產品陣容

本屆車展北汽集團的展館位於E4館內,北汽集團展臺聚合了BEIJING汽車、北京越野、北汽福田的產品;而ARCFOX、奔馳、現代展臺也位於同一館內,體現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氛圍。

具體來看,在本屆車展上,BEIJING汽車發布了BEIJING-X7混動版車型和全新概念車BEIJING RADIANCE,這是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技術路徑上的一次探索。 北京越野發布了定位於「城市SUV」全新車型BJ30,同時還帶來北京越野BJ40致敬版、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2020款BJ80等,一起組成北汽集團的「越野軍隊」;北汽福田皮卡大將軍G9也在展臺展示,與北汽越野產品擺在一起,滿滿的荷爾蒙氣息。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北汽發布的全球首款5G智能純電動車——ARCFOX αT,預售區間為25-33萬元。ARCFOX αT是北汽集團聯合麥格納、華為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款商業搭載5G技術的汽車產品。不論是續航、性能、還是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極強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其25萬元起的價格,在同級別市場中非常具有競爭力。

合資品牌方面,北京現代則是推出了全新伊蘭特和第五代途勝L,尤其是以伊蘭特之名的回歸,體現了北京現代重回巔峰的決心。北京奔馳推出全新E級車型與全新V級MPV,實力搶佔各領域所在的細分市場。

自主品牌的奮力向前加上合資品牌的集中助力,北汽集團的品牌價值得到了顯著提升,也不斷的為消費者創造新價值。從北京車展參展的強大車型陣容來看,可以說,北汽集團的產品架構日益清晰,產品矩陣日益豐富,體系能力日益強大。

硬核的技術實力

如果說北汽集團能擁有豐富而又強大的產品陣容,又能夠在展館內完整地展出,離不開北汽集團幾十年來在技術上兢兢業業的潛心研發。

在如今的平臺架構時代,北汽集團研發的汽車BMFA「魔方」架構,可以兼顧傳統內燃機以及新能源車型局,擁有深度融合、柔性拓展、極致工程和智能架構四大優勢,可以匹配A0-A+級各類車型的開發。

同時,北汽集團在智能網聯化技術開發中,以「海豚+」戰略為指引,在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智能交通等多維度加速生態繁榮。

對於新能源技術領域,北汽集團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新能源業務始終堅持「純電+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三線並舉」的技術路線。因此整個北汽集團在各個技術領域也呈現出了一片「大繁榮」,包括北汽福田的純電動客車,BEIJING品牌車型所搭載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氫燃料客車也已經實現商業化運營。

深諳研發之道的北汽集團,在研發投入上,也毫不吝嗇進行了「大手筆」的投入。北汽集團聚合多方資源,持續推動技術升級,全面掌握核心技術,牽頭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斥資20.5億元建設北汽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與華為聯合設立「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

得益於北汽集團強大的研發體系,新產品的落地速度也越來越快。北汽集團的產量從0到100萬輛用了35年,100萬輛到1000萬輛用了18年,1000萬輛到2000萬輛僅僅用了5年,而從2000萬輛到3000萬輛僅僅用了4年。技術的積累帶來了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北汽集團用62年創造了產量3000萬輛的歷史,連續八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優秀成績。

含金量高的「朋友圈」

強大的產品陣容加硬核的技術背書對於北汽集團而言已然是手握一張「王牌」,但北汽集團也深刻意識到,光靠這些並不能夠持久的發展,在未來汽車行業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大,只有擁有更多的合作夥伴,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就把控的越準確。

過去幾年中,北汽集團先後和博世、採埃孚、海拉、松下、科大訊飛等頂級夥伴聯手,共同建立圍繞智能網聯技術的全價值鏈朋友圈。北汽新能源則與寧德時代、西門子、麥格納、百度、華為、京東、蘇寧、滴滴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圍繞電驅動、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進行深度合作。

這遠遠不夠,北汽集團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今年,北汽集團還與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汽車、人工智慧及共享出行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定製車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產業化落地。此外,北汽集團年初與多家合作夥伴共同推進使用權交易,這也是其面向移動出行時代的積極探索。

可以預見的是,汽車產業發展不再只是製造行業單線條的延展,而是包含製造、網際網路、化工、通訊材料、智能等多個領域,而他們也將共同決定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無疑,北汽集團的強大的「朋友圈」便可以助力其在未來走向處於行業領軍者的地位。

誠然,2020年是一個特殊年份,疫情突襲,各家車企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樣的背景下,北汽集團全面打響「防疫情、穩經營」的雙線戰役,以必勝決心當好首都經濟的「壓艙石」,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積極抗疫。與此同時,北汽集團對於自身的發展也一刻沒有鬆懈下來,堅定地落實「高」、「新」、「特」發展戰略,聚焦產品價值、攻堅核心技術、內引外聯加強體系。

毋庸置疑的是,一個擁有持續產品技術驅動力,強大朋友圈的北汽集團正在高速發展之路上徐徐而來。

文/趙嘉佳

相關焦點

  • 自主品牌陷入泥沼,高質量發展成為北汽集團2018年關鍵詞
    在支付寶年度帳單發布以後,朋友圈流行的曬帳單成為了新的「炫富」方式。實際上,不單是普通的消費者,汽車企業也有自己「年度帳單」。目前已有多家車企曬出了2017年的銷量「帳單」,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如何去看待這些「帳單」,2018年各品牌的「關鍵詞」又是什麼呢?「車企帳單」將揭開謎底,本期我們關注北汽集團。
  • 三管齊下 北汽集團用科技健行未來
    歷時一個月,「健康專車」北汽昌河、「健康生活」北京越野、「健康無界」ARCFOX三場大型直播,總觀看量超過700萬人次,北汽集團健康出行的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北汽昌河:打造智慧物流平臺5月初,北汽集團開啟「孟夏燃情,健康隨行」 2020健康產品發布第二季活動。
  • 強勢出擊 北汽集團全球招聘智能網聯技術前沿人才
    日前,北汽集團正式啟動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前沿人才招聘活動,北汽集團攜旗下北汽研究總院、北京汽車、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車、海納川、北汽藍谷信息等單位,發布涵蓋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軟體平臺架構等眾多方向在內的百餘個社招和校招崗位,旨在迅速搭建基於「總院主建、各工程院主戰」的北汽集團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隊伍。
  • 北汽集團遞出首都名片:從新產品、新技術看東道主的看家本領
    但我知道,作為東道主的北汽集團會一直屹立在汽車市場的潮頭。因為,當你置身於北汽集團佔地面積偌大的展臺,北汽集團厚實的家底幾乎讓你忘記了當下車市寒冬的存在。 事實上,北汽集團新能源業務一直堅持走「純電+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三線並舉」的技術路線,可以看出,多點發展的北汽集團並沒有all in純電市場,也不會押注一個單獨市場,這種齊頭並進的發展戰略最是考驗一個車企的技術積累,這也是BEIJING汽車為什麼推出BEIJING-X7 PHEV的理由所在。
  • 七次封王 北汽集團再摘環青賽最高榮譽「金羚獎」
    三電:「電動專家」掌握硬核技術 北汽集團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鑽研成果也在此次比賽中顯現出來。BEIJING-EX3採用EMD3.0智能電控系統,還配備了先進的全氣候電池溫控技術,通過電池管理系統全時監控並調校電池、電芯和冷卻液溫度,讓動力電池在工作時也能像人一樣保持「恆定體溫」,-7℃環境中電量從10%充至90%僅需70分鐘,高溫天氣可控制電池溫度在45℃以內。掌握核心技術,是北汽產品在歷屆大賽中保持精彩表現的底層邏輯。
  • 粵來粵京彩#北汽集團重磅登陸廣州車展 16款靚車必有你「鍾意」
    北汽集團攜旗下自主品牌BEIJING汽車和北京越野、合資品牌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共16輛整車產品亮相,並帶來北汽研究總院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展示。作為年末歲尾的一次重要展出,北汽集團此次在廣州車展上捧出了2020年沉甸甸的戰略發展成果,高顏值、高品質、高科技背後是北汽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努力。四大品牌代表著首都汽車工業和高端製造品質,自帶恢弘大氣的首都品牌氣質。
  • 累計產量突破3000萬輛 北汽集團用62年書寫華美「篇章」
    至1993年,北汽產量完成了從0到100萬輛的跨越,為北汽後來的騰飛奠定了深厚基礎。目前,北汽集團研發體系布局五國七地,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整車及KD工廠,市場遍布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
  • 渤海汽車背靠北汽集團 將打造綜合性汽車零部件平臺
    對於此次調整董事會,陳寶認為,「未來」是著眼的關鍵詞,「近年來,活塞業務在公司前任董事會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國際一流的活塞研發及生產企業。北汽集團控股渤海活塞以來,希望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 「青紀2020」——北汽集團
    本文將以北汽集團為主體,通過產品及戰略規劃兩方面詳解北汽集團2020年整體表現。作為BEJING-X7產品序列的新成員——BEIJING-X7 PHEV也亮相於今年北京國際車展,是BEIJING汽車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與BEIJING-X7同時代表著北汽集團在新能源車、燃油車兩大板塊最新技術。
  • 奔馳技術公司退出北汽德奔!北汽回應:不影響與奔馳合作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於北汽和奔馳的一則消息在國內汽車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合資建立的北京北汽德奔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北汽德奔」),在股權方面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雙方的股權比例從51:49變成了100:0。
  • 北汽集團再次上榜「世界500強」 排名第134位
    在新能源化方面,北汽新能源以超15萬輛的銷量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其中,A級以上車型銷量佔比達到80%,同比提高了64個百分點;已售產品均價超過12萬元(扣補後價格),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核心車型BEIJING-EU5穩居國內年度細分市場銷量冠軍。
  • 北汽全新高端子品牌ARCFOX國內首發,未來兩年將推六款車型
    作為北汽集團十年新能源造車技術和經驗的積累結晶——ARCFOX的正式發布也凸顯了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決勝未來的決心。正如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發布會上所表示:「站在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起點,北汽集團加速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布局,蓄勢突破,在新時代下、新賽道上,傾力打造屬於中國的全新高端汽車品牌。」
  • 北汽:與國家大政方針同頻共振
    北汽集團以自身的社會責任、企業創新轉型和經營實踐為例,並結合報告中的提到的「關鍵詞」,表達出「中國製造」與全國人民同擔風雨、與國家大政方針同頻共振的節奏。為保障產業鏈上下遊聯動,北汽集團通過成立10億元專項基金、增加40億元信貸額度等途徑,解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資金需求。北汽集團還將疫情防控向海外產業鏈、供應鏈前端延伸,為全球客戶、合作夥伴、海外成員企業提供精準幫助。今年一季度,北汽集團銷量跑贏大盤10個百分點,作為北京市屬最大國企,為北京市經濟起到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 換帥5個月後,北汽集團人事大調整
    在姜德義接替徐和誼5個月後,北汽集團迎來人事大調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2月30日拿到的人事任免名單顯示,這次大調整包括北汽8位高管,涉及北汽股份、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海納川、北汽研究總院等多個重要職位。
  • 安凱寶斯通K7進京,批量交付北汽集團
    2016年9月23日,安凱寶斯通再次傳來喜訊,35臺汽油版寶斯通K7正式交付北京北汽出租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將在未來與北汽集團攜手共同保障各種政商重要場合的交通運輸服務,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保障。安凱客車董事長戴茂方出席交車儀式現場,並親自將鑰匙交付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峻峰。
  • 北汽流量大咖登陸成都車展 「大北京」家族雄起
    作為疫情發生以來首個A級車展,本屆車展被視為突破車市「寒冬」的風向標,成為各大汽車企業競逐的焦點戰場。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北汽集團首次在大型車展上亮相。以北汽全新尊崇豪華SUV——BJ90和油電精品車型BEIJING-X7領銜,北京越野、BEIJING汽車精銳盡出,北京奔馳、北京現代也展出了各自新品。每款產品都是吸睛大咖,連日來熱門話題不斷。
  • 三細節預示,上海男籃蓄勢騰飛
    文/水清清16勝30負聯盟倒數第五結束本賽季後,上海男籃迅速進入休賽期補強模式,8人大變動過後,三細節預示,球隊已經蓄勢騰飛。劉錚和可蘭白克,補強上海外線攻守可蘭白克,還有一個月將滿28歲,本賽季49場比賽23.4分鐘場均8.3分2.5籃板1.1助攻,以43%命中率場均可貢獻2.1粒三分,是聯盟頂級三號位之一
  • 林逸:新能源汽車是北汽轉型升級突破口
    以下為北汽副總工程師林逸發言實錄:我代表北汽集團對北汽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做一個概述。一共3個部分的內容:第一,總體布局發展戰略。北汽最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做一些規劃,這個圖很直觀,我們在大興區採育鎮有一個200多畝地的生產基地,目前形成了整車以及電池、電機和系統兩萬臺套的生產基地,今年預計在市場上準備銷售200萬輛。
  • 北汽集團海口上演電動盛宴 5品牌8款車齊聚新能源車展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中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排頭兵,北汽集團早在2009年就已經組建1600餘人的新能源研發隊伍,直至今日總研發投入已超53億元,完成專利申請4557項,並逐步建立研發技術標準體系,完成企業標準1700多項,並參與了80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為推動行業技術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此次北汽集團展現的豐富產品陣容,正是十年間對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打磨的成果。
  • 北汽集團攜ARCFOX、BEIJING等重磅車型亮相北京車展
    北汽集團攜ARCFOX、BEIJING汽車、北京越野、北汽福田、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登陸國展中心E4館,以全面煥新的品牌架構、升級的全新產品,展示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ARCFOX αT、BEIJING-X7、BJ40致敬2020版等今年新款產品悉數亮相,BEIJING汽車2020概念車RADIANCE、BEIJING汽車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BEIJING-X7 PHEV、BJ30、北汽福田皮卡大將軍G9等多款自主新車重磅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