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深中通道項目智慧梁場內設備轟鳴,隨著混凝土緩緩注入模具,最後一片40米砼梁完成澆築。至此,深中通道陸域引橋主體工程所需的636片40米混凝土箱梁全部完成預製,同時項目全線155片60米混凝土箱梁預製工程正式啟動,標誌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進入水域箱梁預製架設階段。
深中通道陸域引橋
結合深中通道建設實際,項目智慧梁場採用「一體兩用」的方案,分兩階段分別對40米混凝土小箱梁和60米混凝土整孔箱梁進行預製。
深中通道40米箱梁的預製
「40米混凝土箱梁,主要用於深中通道項目陸域引橋段建設,共有636片;而60米混凝土箱梁,主要用於深中通道海域非通航孔橋段的建設,共有155片,其中141片為20米標準寬梁,14片是梁寬為20米-24m的變寬梁,計劃2021年春節前完成首榀60梁預製。」深中通道項目S07合同段二分部總工程師李向陽介紹。
據介紹,40米箱梁梁高2.2米,單片箱梁主體鋼筋11噸至12.6噸,預製時先採用智能化設備將鋼筋加工為半成品,胎架上綁紮成型後,再用20噸門吊進行整體吊裝入模。
深中通道智慧梁場
另一方面,60米箱梁隨下部結構施工進度進行預製,箱梁為單箱雙室截面形式,最大梁寬24米,梁高3.5米,標準寬度混凝土箱梁最大重量為2752噸,變寬混凝土箱梁最大重量為3180噸,相當於2000輛小轎車。
項目箱梁於智慧梁場內預製,智慧梁場位於中山市馬鞍島,瀕臨珠江口海域,具有方便的海上運輸條件,總佔地約234畝,主要劃分混凝土輸送中心、鋼筋配送中心、箱梁生產區、出海碼頭、項目部駐地和作業隊生活區等6大功能區域。
項目即將開始海上架梁
因60米箱梁重量大,架設高度大,普通運梁機無法滿足架設要求,項目將採用中鐵大橋局專用自航式運架一體船「天一號」架設,「天一號」吊運能力為3600噸,箱梁淨吊高達64米,可獨立實現港池取梁、梁體運輸、梁體的架設與初步定位,減少了拖輪、運輸船的投入和工序交接時間,提高了梁體架設的效率和安全性,計劃於2021年7月開始60米砼梁架設。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項目建設規模大,建設環境複雜。其中,S07合同段位於珠江口水域,屬颱風多發區域。全線混凝土箱梁種類多,噸位重,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
為此,項目多次組織行業專家開展多種類型方案評審,積極應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及BIM技術推行工廠化、標準化及裝配化的智能建造建設理念,推行精細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將BIM等信息技術全面應用,持續提升工程安全、質量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