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資本圈
在浙民投「操盤」雙林生物重磅收購的同時,從上市公司實控權之爭「全身而退」的山西振興集團近期同樣「高調」現身。
2020年4月,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位於太原市迎澤區1宗商業用地的出讓結果進行公示,山西達景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165億摘得該地塊,宗地面積8063.05平方米,溢價率近15%。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這宗位於迎澤大街核心區、位置極佳的土地便為已爛尾近二十年的金興大廈(又稱金興大酒店)所處位置,而此次斥資接盤的山西達景睿房地產的大股東為史曜瑜,後者曾任A股上市公司雙林生物董事長、總經理,而其時實控人仍為史家旗下的振興集團,如今則已從A股「全身而退」。
談及此,看似偶然的交易,一切卻又頗為合理,這則要從金興大酒店的「坎坷過往」說起:
振興集團,又稱山西振興集團,曾是頗有名氣的煤電鋁企業,一度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山西省工業30強之列,原實控人史珉志曾為山西河津原首富,不過振興集團為資本市場所熟知則是從2005年斥資接手*ST生化控股權(也即雙林生物前身)開始,而在此之前振興集團還有一筆重要投資,便是2001年開始啟動建設山西金興大酒店。
金興大酒店建設地址便是上文提及的太原市迎澤大街,也即省府太原的核心地段,作為地方民企振興集團此筆投資也足見其實力,再到之後入主*ST生化進軍A股,可謂振興集團的榮光時刻。
只是未曾想公司煤電鋁主業市場形勢的急轉直下,加之對上市公司重組整合遠不如預期,振興集團債務危機不期而至,可謂「內外交困」。與此同時,原本已完成主體封頂的金興大酒店也處於停建狀態,未曾想這一停竟是十餘年時間,成為迎澤大街上知名度最高的「爛尾樓」之一。
不過相較於停建,金興大酒店更致命的隱患是振興集團遲遲未拿到土地使用權證,意味著即便建成也無法立即投入運營,但這個當時已停建多年的「爛尾樓」仍是振興集團旗下除ST生化外最值錢的資產。
2012年11月,為彌補上市公司因承擔擔保責任造成的損失,振興集團以1.15億元的交易對價將停建多年的金興大酒店抵償給ST生化。可由於上市公司主業不在此,且無錢進行辦理土地證和恢復建設,「爛尾」的金興大酒店注入ST生化之時便是「燙手山芋」,但這也屬「權宜之計」。
而隨著上市公司於2013年恢復上市,由振興集團「回購」金興大酒店便又成為必須要完成的兩大股改承諾之一,就這樣「爛尾」的金興大酒店便又隨之開啟被剝離之路。直至2017年,振興集團才藉助中國信達重組債務契機,成功「回購」金興大酒店,並如願完成股改承諾。
雖然振興集團在與浙民投股權爭奪戰中失意「出局」,失去了ST生化的控股權,但中國信達對振興集團的債務重組並沒有因此停止。振興集團在相繼將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旗下的深圳航運健康和中國信達深圳分公司後,自身債務危機顯然亦會得以緩解,如今能夠斥資逾億元拿地更是明證。
資料顯示,目前山西達景睿房地產大股東原為史躍武,與上文提及的史曜瑜應為兄弟關係,而史躍武則是如今振興集團的大股東,毫無疑問山西達景睿此次斥巨資拿地顯然直指近二十年仍未落地的金興大酒店土地證,意在重新盤活這一停建多年的「爛尾樓」。而山西資本圈注意到,振興集團或已將項目名稱變更為「振興大廈」。
從「金興大酒店」到如今的「振興大廈」,振興集團雖「失意」A股,但「全身而退」且有資金和精力「再戰」省府迎澤大街,無疑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當然更受期待的是這個爛尾多年的樓盤可以儘快完工,這之於太原和振興集團均是幸事。
有意思的是,在曾經的金興大酒店有望迎來「滿血復活」的同時,與其緊緊相鄰、同為太原知名爛尾樓的三晉大廈(共分A、B、C、D四區,AC兩區即現在的三晉國際酒店及相關配套,基本完成建設及裝修),其亦曾為A股上市公司ST山水旗下重要資產,且最終亦被剝離上市公司。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從上市公司剝離後,三晉大廈運營主體太原市三晉大廈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先後為宋新梅旗下的太原晉昇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市仙居園發展有限公司,而2019年則又變更為山西國投公司(現更名為「山西國資運營公司」)旗下的山西晉陽常茂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法人代表則仍為宋新梅,這無疑也是一個「特殊」的信號。
(來源公開信息,僅供參考)